普通小麦是异源六倍体(AABBDD),其配子中有三个染色体组(ABD),共21个染色体;二倍体黑麦(RR),配子中有一个染色体组(R),7个染色体普通小麦与黑麦杂交后,子代含四个染色体组(ABDR),由于是异源的,联会紊乱,是高度不育的若子代染色体加倍为异源八倍体(AABBDDRR),就能形成正常的雌雄配子,具有可育性了
也就是说用六倍体普通小麦和二倍体黑麦杂交可以得到八倍体小黑麦
AAA:AAa:Aaa:=1:3:1。
因为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基因型变为AAAAaa,产生AAA是在4个A中选取3个,有4种可能;产生AAa是在4个A中选取2个A有6种可能,在2个a中选取1个a有2种可能,共12种可能;产生Aaa是在4个A中选取1个A有4种可能,在2个a中选取2个a有1种可能,共4种可能。故三者比4:12:4=1:3:1。
六倍体小麦来源:
AABBDD六倍体小麦是AABB四倍体与含有D染色体组的二倍体Aesquarrosa杂交后形成的双二倍体。
而野生异源四倍体二粒小麦(AABB)根据已掌握的证据,很可能起源于野生二倍体乌拉尔图小麦(Triticumurartu,AA)于一个未知或几个其染色体组和显存的山羊草属的Sitopsis组中某些种的染色体相似的二倍体种间所形成的二倍体。
扩展资料:
人工获得六倍体的方法通常有三种:
1、将四倍体个体与二倍体个体相杂交,获得三倍体的个体。由于单数倍体的个体是高度不育的,于是通过人工诱变(通常是使用秋水仙素)的方法使其染色体组数加倍,变成六倍体的个体。
2、将四倍体细胞与二倍体细胞进行细胞核融合,直接获得六倍体的细胞。再将六倍体细胞培育为个体。
3、将八倍体个体与四倍体个体相杂交,直接获得六倍体的个体。
以上三种育种方法各有利弊。由于第一种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易于批量生产,所以是目前六倍体育种的最广泛使用的方法。
第二种方法成本高、生产量小,但由于育种周期短、受杂交约束影响小,目前处于在实验室中大量应用的阶段。
第三种方法最为便捷,但由于天然八倍体的分布较少,而若将四倍体人工培育成八倍体,实践证明多数情况下不如第一种方法效率高。因此第三种方法只在少数情况下使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六倍体
六倍体小麦通过花药离体培养培育成的个体是单倍体;
六倍体小麦生殖细胞含有该六倍体小麦一整套染色体组,为单倍体。
三倍体含3套染色体组,该个体只能说含有一套染色体组。
虽然说他有3组染色体。
多倍体一般是杂交后染色体不分离形成的
当杂交亲本(父方和母方)是同一品系的(同源即相同的物种)话,形成的是同源多倍体
当杂交亲本是异源的,形成的是异源多倍体
异源六倍体即由异源亲本杂交所产生的六倍体
以六倍体小麦为例:六倍体小麦系由山羊草属(AA)、广义的冰草属(BB)和小麦属(CC)3个属的种类杂交形成的,染色体组为AABBDD是2n=42的异源6倍体植物,
字母表示的是染色体组,每个字母表示1个染色体组,不同的字母表示染色体组是不同的。里面一共6个字母,表示6个染色体组,且是异源六倍体。(如果字母代表基因的话,可表示二倍体,也有可能表示单倍体)。
栽培的普通小麦
可育。
因为用秋水仙素诱导成的多倍体植株往往是同源四倍体,如果将其与二倍体对照杂交,便可获得三倍体的植株,例如,人工获得的三倍体西瓜、香蕉等。无籽或少籽是它们的显著特征。另外,在倍性育种的过程中,在一些远源杂交不亲合的组合中,如果将其中之一加倍、远源杂交往往变得容易进行,而且所获得的异源多倍体在生长量及抗逆性方面,往往有突出表现。
扩展资料:
生殖母细胞减数分裂后直接形成单倍体的卵子和精子。在植物界里二倍体孢子体的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所形成的是具有单倍染色体数的孢子,孢子通过有丝分裂形成雌、雄配子体,再由配子体产生卵子和(或)精子,精卵受精后产生二倍体的合子,合子再发育成孢子体。所以在植物中二倍体的孢子体与单倍体的配子体在个体生活史中形成明显的世代交替。
真核生物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单倍体和二倍体的交替出现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多数低等的真核生物如霉菌的营养体是单倍体,少数种类如啤酒酵母的营养体是二倍体。在这些基本上是单细胞的生物中,营养体细胞和配子细胞之间往往没有严格的区分,同时也容易得到它们的多倍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植物多倍体现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染色体倍性
以上就是关于用六倍体普通小麦和二倍体黑麦杂交得到的子代是全部的内容,包括:用六倍体普通小麦和二倍体黑麦杂交得到的子代是、六倍体产生的配子种类、普通的六倍体小麦是如何形成的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