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的历史由来

薛之谦明日之子2023-05-01  106

驻马店古为交通要冲,因历史上南来北往的信使、宦官在此驻驿歇马而得名。

驿城是根据城市的由来而命名的,古代驻马店是古代官员中途休息和换马的地方,是差役传送公文,书信的落脚地,因为要中转,休息,快件的还要换马,只是个驿站。

在唐代,杨贵妃爱吃荔枝每年荔枝熟了都要骑马派人去南方摘后再送回来,据悉驻马店就是必经之地和要道,骑士都在驻马店换马侯再去前行。所以就叫驻马店,而驻马店也号称驿城。

三国时,曹操发动赤壁之战,驻马店是曹操的后备粮仓、军马散养地、屯田区。

元朝,横戈马上的蒙古族,不仅建立起幅员辽阔、地跨欧亚的多民族统一的大帝国,而且对马情有独钟。

为了加强通信联络,在全国建立起驿路交通网,建立了1119处驿站,约有驿马45000匹,严密统治着帝国上下四方。

当时,汝宁府已是全国一等州府,往来信使不断,随着军政文信增多,1293年元朝政府受汝宁府官员伯颜请求在汝宁府西30公里苎麻村(今驿城区老街)建立起有15匹健马的驿站,蒙古语称“站赤”,站赤在蒙语中就是“驿站”的意思。苎麻村(现老街)正式设驿建馆。

扩展资料:

驻马店处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兼南北气候之长,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地肥沃,适宜多种生物生长,是国家和省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素有“中原粮仓”、“中州油库”、“芝麻王国”之美誉。

全市常年农作物播种面积2400万亩以上,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800万亩,粮食总产70亿公斤,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八分之一,其中小麦总产占全省的七分之一。

上蔡、西平、正阳、平舆、汝南为全国产粮大县,正阳、汝南、泌阳、确山为全国油料生产大县,西平、上蔡、新蔡、正阳、泌阳、汝南为全省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县,占全省的四分之一,正阳、平舆、泌阳分别为花生、芝麻、香菇生产第一大县。

驻马店“小磨香油”以味醇质优名扬全国,上蔡的花木、确山的板栗、汝南的蔬菜等特色农业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较高的知名度。

2015年全年粮食总产量(含新蔡)7588万吨,实现“十二连增”,再次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称号,被命名为“产粮大市”,上蔡县、西平县、正阳县、平舆县、汝南县被命名为“产粮大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驻马店

译文:

蔡顺经常出去找木柴。有客人突然到来,母亲见蔡顺还没回来,就啃自己的指甲,蔡顺就心里一动,丢掉捡到的柴飞奔回家,脆声问母亲叫他回来的原因。

母亲说,有急来的客人,我咬指甲来通知你。母亲在九十岁的时候寿终正寝。母亲的尸体还未来得及下葬,忽然那个地方起火了,火势直逼到他家里来。

原文:

常出求薪。有客卒至。母望顺不还。乃啮其指。顺即心动。弃薪驰归。脆问其故。

母曰。有急客来。吾啮指以悟汝耳。''母年九十而寿终。未及得藏,里中火,火将逼其舍。

出处:出自南朝宋范晔的《后汉书·周磐传》。

扩展资料:

人物简介:

蔡顺,字君仲,东汉人,以至孝称。自幼丧父,少孤养母,尝出求薪,客卒至,母望顺不还,乃啮齿,顺即心动驰归,太守召为东阁祭酒,后又举孝廉,不就,终于家。

关于他的籍贯,《后汉书·周磐传》说他与安城(遗址在今河南省平舆县老王岗乡境内,平舆原属汝宁府,于1951年从汝南县析出)人周磐同郡,《册府元龟》说是汝南安城人,《汝宁府志》则说他是蔡顺是汝阳(今汝南县)人二孝里(即今汝南董会村)人。

《后汉书》记载了蔡顺孝母的三件事。“抱棺逥火”。蔡顺母亲去世还殡在家里,结果邻居家发生了火灾,眼看就要烧到母亲的棺椁,没了办法的蔡顺只能趴在母亲的棺材上大哭。结果,奇怪的一幕发生了,这火隔过了蔡顺家,直接烧到下家去了。“

二十四孝中说的蔡顺拾葚异器的故事最早记载在《东观汉记》,《汝南先贤传》还记载了蔡顺母亲丧年,蔡顺不治井桔槔,上面长满扶老藤的故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蔡顺

〇朵罗台

朵罗台,唐兀氏。祖小丑,太祖既定西夏,括诸色人匠,小丑以业弓进,赐名怯延兀兰,命为怯怜口行营弓匠百户,徙居和林,卒。父塔儿忽台袭职。阿里不哥叛,塔儿忽台从战于失亩里秃之地,死之。

朵罗台从万户也速儿、玉哇赤等累战有功,授前卫亲军百户。积官昭信校尉、芍陂屯田千户所达鲁花赤,后以疾退。

朵罗台之弟阔阔出,亦业弓,尝献所造弓,帝称善,问其父何名,阔阔出对曰:「塔儿忽台,臣之父也。」帝见其状貌魁伟,且问其能射乎左右对曰:「能。」试之,果然,遂命为近侍。明年,武备寺臣复以其弓献,且奏用之。帝曰:「孔子言三纲五常。人能自治,而后能治人;能齐家,而后能治国。汝可以此言谕之,而后用之。」俄擢为大同路广胜库达鲁花赤。广胜者,贮兵器之所。时总管唐兀海牙以库作公署,置甲仗于虚廪中,多被虫鼠之害,阔阔出言于帝,复之,且责其偿兵器之既坏者。使者薛绰不花、纳速鲁丁以檄取鹰房军衣甲弓矢若干,阔阔出责其入文书,领去。时宪副速鲁蛮令毋入文书,且命有司封钥其库,将点视之,阔阔出不从。事闻,帝命笞速鲁蛮,罢之。

大德元年,升大同路武州达鲁花赤,兼管本州岛诸军奥鲁劝农事。又监建州、利州,改佥四川道廉访司事,拜监察御史,累官中大夫、大宁路总管,卒于官。

朵罗台之子脱欢,初直宿卫,历御史台译史,拜监察御史。迁四川行省左右司员外郎、四川廉访司佥事、枢密院都事,升断事官。其在四川时,尝上疏曰:「内外修寺,虽支官钱,而一椽一瓦,皆劳民力,百姓嗟怨,感伤和气。宜且停罢,仍减省供佛饭僧之费,以纾国用。如此则上应天心,下合民志,不求福而福自至矣。回回户计,多富商大贾,宜与军民一体应役,如此则赋役均矣。为国以善为宝,凡子女、玉帛、羽毛、齿革、珍禽、奇兽之类,皆丧德丧志之具。今后回回诸色人等,不许赍宝中卖,以虚国用,违者罪而没之。如此则富商大贾无所施其奸伪,而国用有畜积矣。」其辞恳直剀切,当时称之。

〇也先不花

也先不花,蒙古怯烈氏。祖曰昔剌斡忽勒,兄弟四人,长曰脱不花,次曰怯烈哥,季曰哈剌阿忽剌。方太祖微时,怯烈哥已深自结纳,后兄弟四人皆率部属来归。太祖以旧好,遇之特异他族,命为必阇赤长,朝会燕飨,使居上列。昔剌斡忽勒早世,其子孛鲁欢幼事睿宗,入宿卫。宪宗即位,与蒙哥撒儿密赞谋议,拜中书右丞相,遂专国政。赐真定之束鹿为其食邑。至元元年,以党附阿里不哥论罪伏诛。子四人:长曰也先不花;次曰木八剌,初立御史台,为中丞;次曰答失蛮,累官至银青荣禄大夫;次曰不花帖木儿,拜荣禄大夫、四川省平章政事。

也先不花初世其职,为必阇赤长。裕宗封燕王,世祖命也先不花为之傅,且谓之曰:「也先不花,吾旧臣子孙,端方明信,闲习典故,尔每事问之,必不使尔为不善也。」

二十三年,拜上柱国、光禄大夫、云南诸路行中书省平章政事。时阿郎、可马丁诸种僰夷为变,讨平之。遂立登云等路、府、州、县六十余所,得户二十余万,官其酋长,定其贡税,边境以宁。

大德二年,迁湖广行省平章。为政不怒而威,不察而明。大事集议,众论不齐,徐决一言,切中事理,咸出人意表。会汴梁行省有妖狱,飞语连湖广平章政事刘(汉)〔国〕杰、〔八〕右丞燕公楠,朝廷(译)〔驿〕召二人者入。〔九〕二人与也先不花尝有违言,也先不花急遣使附奏,明其无他,二人皆得释。八年,迁平章河南行省,河决落黎堤,势甚危,督有司先士卒以备之,汴以无患。九年,进拜上柱国、银青荣禄大夫、湖广等处行中书省左丞相,赏赐无虚月,方面以安。至大二年卒。天历二年,赠推忠守正佐运翊戴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恒阳王,谥文贞。子五人:曰亦怜真,曰秃鲁,曰答思,曰怯烈,曰按摊。

亦怜真,事裕宗于东宫,为家令。累拜银青荣禄大夫、湖南等处行中书省左丞相。延佑元年卒。天历元年,赠推诚辅治宣化保德功臣、太傅、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武昌王,谥忠定。

秃鲁,历事四朝,起家宗正府也可扎鲁花赤,拜开府仪同三司、中书右丞相、御史大夫、太傅、录军国重事,薨。天历二年,赠怀忠秉义昭宣弼亮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广阳王。

答思,仕至资德大夫、湖南宣慰使。怯烈,仕至中政使。

按摊,事成宗,袭长宿卫,有旨给七乘传使,往侍其父也先不花于湖广。诸道宪司以按摊孝行闻,拜中奉大夫、海北海南道宣慰使、都元帅。海康与安南、占城诸夷接境,海岛生黎叛服不常,按摊威望素着,夷人帖服,生黎王高等二十余洞,皆愿输贡税。在镇期年,以省亲辞去。至大二年,拜资德大夫、中书右丞,行浙东道宣慰使司都元帅。未几,奔父丧于武昌,以哀毁致疾卒。天历二年,赠秉义效忠着节佐治功臣、太保、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特进赵国公、中书左丞相,谥贞孝。

子阿荣,〔一零〕由宿卫起家,湖南道宣慰副使,历拜奎章阁大学士、荣禄大夫、太禧宗禋院使、都典制神御殿事。

校勘记

〔一〕月(乃合)〔合乃〕据本书卷一四三马祖常传及石田集附许有壬马祖常神道碑铭改正。下同。石田集卷一三马公神道碑作「月忽乃」,黄金华集卷四三马氏世谱作「月忽难」。「月合乃」,也里可温教名。

〔二〕(静)〔净〕州之天山见卷一校勘记〔一四〕。

〔三〕曾孙祖常考异云:「案马祖常既别为立传,此复附见六十余言,赘矣。」马祖常传见卷一四三。

〔四〕〔千奴〕据本书原目录补。

〔五〕十(三)〔二〕年按本书卷八世祖纪至元十二年三月壬辰、四月丙午条、卷一二九李恒传,元兵下岳州、沙市在至元十二年,据改。下文有「十三年」。

〔六〕银青(光)〔荣〕禄大夫据黄金华集卷二四亦辇真神道碑改。按本书卷九一百官志,文散官四十二阶无「银青光禄大夫」。新元史已校。

〔七〕汝定府道光本改作「汝宁府」。按元无「汝定府」,汝宁府隶河南江北行省。

〔八〕刘(汉)〔国〕杰据本书卷一六二刘国杰传改。蒙史已校。

〔九〕朝廷(译)〔驿〕召二人者入从北监本改。

〔一零〕子阿荣考异云:「当云『阿荣自有传』。『由宿卫起家』以下三十七字皆可删。」阿荣传见卷一四三。

1950年建汝南市,现为汝南县,隶属驻马店市。

1965年,建立驻马店专区,2000年改为驻马店市。 全市辖9县1区:汝南县、上蔡县、平舆县、正阳县、西平县、遂平县、泌阳县、确山县、新蔡县(河南省直管县)和驿城区。

郡,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域,最开始于战国时期。中国秦代以前比县小,从秦代起比县大。汉又增四十六郡,二十一国,凡郡国一百有三。河南南部一个地方,在西汉刘邦二年(前205年),建立了汝南郡,这是汝南郡称呼的由来。

被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命名为中国梁祝之乡,“梁祝传说”成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西晋时期,汝南县马乡镇梁庄的梁山伯和祝庄的祝英台,他们的爱情故事传颂至今,马乡镇也因此改名为梁祝镇。逢年过节,当地群众都会到梁祝墓焚香烧纸以示纪念。

民国二年,随着清朝的灭亡,汝宁府改为汝南县;建国初期曾设置汝南专署,后又改为汝南县;1965年设立驻马店地区,汝南县归属驻马店管辖。

扩展资料

1、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汝南为历史古迹众多,有亚洲最大的寺南海禅寺,有天下最小的山天中山,与颜真卿壮烈书写的“天中山”碑刻,更是传奇故事梁祝的发祥地和《重阳节》的起源地。

2、汝南作为地名出现于西汉初期,汉初置汝南郡,郡治位于上蔡,后前往平舆,又迁往新息(今息县),东晋时迁到悬瓠城(今汝南县城),隋时先后改汝南郡为豫州、溱州、蔡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汝南县

属于驻马店市。

驻马店市下辖:驿城区、新蔡县、西平县、遂平县、平舆县、上蔡县、正阳县、泌阳县、确山县、汝南县。

正阳县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东南部,地处淮汝之滨,南与罗山、信阳隔淮河相望,东邻新蔡、息县,北靠汝南、平舆,西与确山接壤,京港澳高速、大广高速、沪陕高速、新阳高速环顾四周。

扩展资料

正阳县历史沿革

西汉初年,置慎阳国。大将韩信的舍人栾说,因密告韩信谋反有功,于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被封为慎阳侯(侯国的都城在今县城北20公里附近)。慎阳侯裔孙栾买之,因为私“铸白金”于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被逮到京城长安处死。同年废慎阳国,降为慎阳县,此为正阳设县之始。

魏、晋仍为慎阳县。

南朝宋时,慎阳县改名为真阳县。

北朝东魏真阳改属义阳郡(郡所在今信阳)。

北朝北齐并入保城县(县城在今宋店西北4公里)。

隋朝文帝开皇元年(公元581年)撤保城县。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再设县,名为真邱。

唐朝前期,真邱县属豫州(州治在今汝南)。武则天延载元年(公元694年),改名为淮阳县。神龙元年(705年),再改名真阳属蔡州。

宋、金,因之。

元朝,真阳又改属息州(州治在今息县)后属汝宁府。

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因户编不足,撤真阳县,并入汝阳县。明代宗景泰四年(公元1453年),置真阳镇,设巡检司。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真阳镇升为真阳县,属汝宁府。

清顺治年间仍名为真阳县。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为避雍正皇帝名胤禛讳,改“真”为正,县名改为正阳县,属汝宁府。

民国元年、二年(公元1912年、1913年),正阳仍属汝宁府。

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8月,汝宁府改属河南汝阳道。

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废道,正阳县属河南省。民国21年(公元1932年),正阳县属河南行政第八督察区。

1949年3月12日,正阳解放。正阳县先后隶属于中共豫皖苏第八专区(区治在今汝南)、确山专区(区治在驻马店)。新中国建立后,正阳县属信阳专区。

1965年6月15日,信阳、驻马店分设专区,正阳县属驻马店地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河南省

罗山县属信阳市,地处河南省南部,大别山北麓,淮河南岸,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形多样,从南至北分别为山地、丘陵、垄岗和平原,全县总面积2071平方公里,土地构成比例大致为五山一水四分田,辖19个乡镇,303个村(居)委会,总人口765万(2017年)。

隋开皇十六年始置县。曾先后哺育了三国名相费祎、治水名臣黎世序、历史学家尚钺、起义将军张轸等七十多位历史名人。2019年5月9日,经省级专项评估检查,达到脱贫摘帽标准,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

基本介绍 中文名称 :罗山县 外文名称 :Luoshan County 别名 :宝城 行政区类别 :县 所属地区 :河南省信阳市 下辖地区 :3个街道、11个镇、6个乡 驻地 :丽水街道 电话区号 :0376 邮政区码 :464200 地理位置 :豫南 面积 :2071平方公里  人口 :7653万(2017年)  方言 :中原官话信蚌片 气候条件 :北亚热带季风大陆性湿润气候 著名景点 :灵山寺 机场 :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信阳明港机场 火车站 :信阳站、信阳东站、罗山站等 车牌代码 :豫S 行政代码 :411521 GDP :187亿元(2017年) 人均GDP :24万元(2017年) GDP增长率 :78%(2017年) 一般财政收入 :543亿元(2017年) 县长 :汪明君 建制沿革,行政区划,地理环境,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交通概况,自然资源,植物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动物资源,经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社会事业,教育事业,能源建设,社会保障,风景名胜,荣誉,著名人物, 建制沿革 西周:区域在周宣王之前属谢国,周宣王之后属申国。 春秋、战国:区域属楚国。 秦:未置县,区域属衡山郡。 汉:置鄳县,属江夏郡。 三国、晋:同汉制。 南北朝:宋孝建三年(456年)分鄳县地增置宝城县,同属义阳郡。南齐改宝城县为保城县,与鄳县均属北义阳郡。梁武帝时合鄳县、保城县置汝南郡。北魏分置保城县、鄳县、东随县。保城县、鄳县属齐安郡。北齐合三县置高安县,属齐安郡。 隋:开皇三年(583年)高安县并入钟山县。开皇九年(589年)将北魏时的东随县地从钟山县分出,置礼山县,属义阳郡。开皇十六年又分钟山县地置罗山县(因县治西南4公里处有小罗山—今名小龙山,故名),属义阳郡。大业末年(618年)礼山县废。 唐:武德四年(621年)于县境置南罗州,领罗山县。武德八年(625年)南罗州废,罗山县属申州。 五代:同唐制。 宋:开宝九年(976年)罗山县废。雍熙三年(986年)复置罗山县,属信阳军。 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徙信阳州治于罗山县城,县治迁往西南,称罗山新县。属汝宁府信阳州。 明:洪武元年(1368年)县治复旧,仍称罗山县,属信阳州。洪武七年(1374年),改属汝宁府。成化十年(1475年)复属信阳州。 清:罗山属汝宁府。 中华民国:2年(1913年)废府、州,罗山县属豫南道。16年(1927年)废道,直属河南省。17年(1928年)河南省划为14个行政区,罗山属第七(信阳)行政区。21年(1932年)划属河南省第九行政督察区。22年(1933年)1月1日,拨县境南部的宣化店、姚家畈、丰家店、唐店、王家店、彭城店、新府、毛家集一片(56955平方公里)归新置的湖北省礼山县(今大悟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3月解放,属潢川专署。1952年11月,潢川专署与信阳专署合并,罗山属信阳专署。1998年,信阳专署改为市,罗山县属信阳市。 近日,罗山县按照信阳市人民 信政文38号文《关于罗山县撤销城关镇龙山乡调整子路镇尤店乡部分行政区划设立街道办事处的批覆》精神,下发专门通知和方案,成立龙山、丽水、宝城三个街道办事处。 2019年3月6日,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公布《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第一批)》名单,罗山县在其中。 行政区划 罗山县辖3个街道、11个镇、6个乡:龙山街道、丽水街道、宝城街道、周党镇、竹竿镇、灵山镇、子路镇、楠杆镇、青山镇、潘新镇、彭新镇、莽张镇、东铺镇、铁铺镇、庙仙乡、定远乡、山店乡、朱堂乡、尤店乡、高店乡。县人民 驻丽水街道。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罗山县地处豫鄂两省的结合部,河南省东南部,大别山北麓,淮河南岸。地理坐标界于北纬31°44′-32°19′,东经114°10′-114°42′之间。 罗山县地图 地形地貌 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形多样,从南至北分别为山地、丘陵、垄岗和平原,土地构成比例大致为五山一水四分田。 气候特征 罗山县为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域,属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5℃,一月平均气温2°C,7月平均气温28°C,年平均年降雨量1049毫米。 交通概况 罗山是信阳市的后花园,处在中原经济区建设最前沿。北有312国道与开武高等级公路在县城十字交汇,南有京珠高速与沪陕高速在灵山镇十字交汇,在罗山设有出入口;东距京九铁路50公里,西距京广铁路和107国道42公里,中有宁西铁路穿境而过,并在罗山建站。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2514公里,形成了省道、国道、高速公路、铁路纵横交错的路网体系。 发达的公路交通 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 罗山属针叶阔叶混交林区。适宜于过渡带湿润地区的植物群落繁多,仅高等植物就有143科(1400多种),占全省同类总科数的719%。由于南北地形和气候存在差异,植物种类分布也有差别。 大别山 南部低山区 属以常绿叶阔林为主的草、灌丛植被区。海拔800米以上的山顶具有暖温带植被特点,只有少量栎类林和杂木、灌木林及草丛植被。海拔80米以下具有亚热带植被特征,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及杂灌。1957年以前的有57万亩茂密的森林,后遭破坏,原林被毁殆尽,人工改造和栽培的次生林498万亩,森林覆盖率为498%。用材林以马尾松、枫杨、栎类较多,约占分布树种的60%。其次是刺杉、桧柏、侧柏、毛栗、江南桤木等,以及引进的湿地松、黄山松、火炬松、水杉、柳杉等。经济林木有茶叶、油茶、油桐、乌桕、板栗、竹类、桃、李、杏、樱桃、银杏、野漆树、杜仲、猕猴桃等。小乔木和灌木有杜鹃花、山楂、女贞、蔷薇、木槿、山胡椒、枸杞、木瓜、合欢、黄荆条、胡枝子、连翘、青木香等。藤木草本植物有白茅草、黄背草、羊胡子、狗牙根、竹叶草、淮草、鱼腥草、桔梗、百合、车前子、节节草、水芹、土茯苓、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葛藤、马鞭草、天门冬、贝母、半夏、五味子、猫爪草、半边莲、蒿类、三七、天麻、七叶一枝花、冬虫夏草、当归、丹参、杜仲、辛荑等。 中南部丘陵区 属以马尾松、杉木林和松栎混交林为主的黄背、白茅、狗牙根植被区。1957年以前有林面积21万亩,后毁林开荒,减少了625%。现有林地789万亩,林木覆盖率为205%,天然林极少,多是人工栽培的用材林、薪炭林、经济林。用材林以松、杉、栎、杨、柳、椿、楝较多,泡桐、法桐、侧柏、楸树、刺槐、国槐和竹类较次。经济林有山楂、乌桕、油桐、板栗、柿子、桃、李、杏、苹果、葡萄、石榴、樱桃等。草本植物有蒲公英、白洋草、稗子,马齿苋、节节草、水芹、车前子、蒿类、黄背草、鸡眼草、星星草、田边菊、牛毛毡、白茅草、狗牙草、野菊花、羊胡子草、牛筋草等。 中北部垄岗区 林种与中南部丘陵区相同。1958年前有林面积20万亩,林木覆盖率为46%,层次结构较好。除保留有70年代栽植的林木外,成林面积很少,现有林木(包括田旁投影)632万亩,林木覆盖率为779%。用材林以泡桐、杨、柳、椿、楝、槐较多,另有少量马尾松、艾蔷、水芹、蒲公英、车前子、马唐、鸡眼草、稗子、牛毛毡、竹叶草、白茅草、黄背草、狗牙草、羊胡子、香附、茅草、履草、牛筋草、星星草等。 农民喷药作业 沿河平原区 属以种植业为主的湿生、半湿生植物植被区。多为路、渠、河、村边人工栽植的散生用材林,和少量的荒滩果木林及农林间作,林木覆盖率为144%。用材林以泡桐、杨、柳为主,其次是椿、楝、槐、竹类,还有少量的松、杉、柏等。经济林木以桑、梨、桃为主,兼有少量的柿、枣、板栗等。草本植物有狗牙根、马唐、荷草、白茅草、鸡眼草、半夏、车前子、蒲公英、艾蔷、薄荷、黄背草、茅草、履草等。沿河洼地有生长旺盛的湿生半湿生植物,如游草、荷草、苇草、灯心草、牛毛毡、蓼、狗牙根、淮草、牛筋草等。 天然植物中,中华猕猴桃营养为果中之冠,桔梗、杜仲、天麻、七叶一枝花、辛荑、三七、丹参、冬虫夏草为名贵中药材,但杜仲、辛荑、天麻、七叶一枝花等濒于灭绝。珍濒危植物:香果树、山白树、杜仲、独花兰、天竺桂、楠木、狭叶瓶尔小草、八角莲、明党参、天麻。 水资源 淮河、溮河、竹竿河、小潢河从罗山穿境而过,年平均水总量为3462亿立方米。全县水资源总量为2809亿立方米,可利用水资源总量稳定在1087亿立方米。罗山共有各类水库140座,塘、堰、坝36046处,总蓄水量近56立方米。其中石山口大型水库可保证全县工业、农业和城市居民的生活用水。根据多年气象资料分析,罗山年均降水量为11497mm,总水量为1424亿㎥,其中丰水年降水量为13886mm,总水量为1725亿㎥。一般夏季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60%。罗山入境、过境水也比较丰富,年均过(入)境地表水总量1722亿㎥,可作为本县水资源约为967亿㎥。全县浅层地下水资源总量为09776亿m3,可开采量为06440亿㎥,经检测,地下水水源矿化度167-319mg/l。总硬度40-250mg/l,基本水质一般。符合二级饮用水标准,适宜于人畜饮用,农业灌溉和工业用水。 淮河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潜力巨大。截至2012年,全县已发现各类矿藏24种,其中大型矿藏4处。主要矿产膨润土、花岗岩、钼、瓷土已探明储量分别为43亿吨、6200万立方米、13亿吨、2亿吨。所有这些矿藏资源都极具开采价值。其中黑色金属有钛磁铁、磁铁、金红石、有色金属有铅锌、白钨、铜、钼、锑、贵重金属有金、银、非金属有珍珠岩、膨润土、沸石、瓷石、萤石、大理石、钾长石、硫磺、石棉、煤等,矿产地共有56处,一些非金属矿产如珍珠岩、膨润土、萤石等地质条件好,储量大,品位高,有可观的储量,已成为优质矿种;有的金属矿如钼银等,尚未充分开采,属潜在优势矿种。 动物资源 境内的动物南北之间也存在着差异。属于华北动物区的中北部,占全县总面积近2/3。动物种类却相对贫乏;属于华中动物区的南部山区,水热资源丰富,森林植被繁茂,两栖类、爬行类和鸟类动物较多,动物区系中的南方型占优势。本县动物群具有华北、华中两个区系的特点。有哺乳动类60种,鸟类169种,爬行类35种,两栖类23种,共有各种陆栖脊椎动物287种,占全省总种数的近3/4。 哺乳类 有獾、狐、黄鼠狼、刺猬、狼、豹、野猪、鼠类、野兔、蝙蝠等。 鸟类 有麻雀、大山雀、秧鸡、斑鸠、乌鸦、燕子、黄鹂、伯劳、云雀、三趾鸮、八哥、春鸽、水雉、白头翁、画眉、准鹎、耳鸮、山板鸟、小翠鸟、黑卷尾、鹰、野鸡、野鸭、喜鹊、猫头鹰、杜鹃、喙木鸟、鹭鸶、黄莺、大雁(过境)等。 爬行类 有七寸蛇、红花蛇、水蛇、蝮蛇、龟、鳖、蜥蜴、壁虎、石龙子、蜈蚣、蚰蜒、蜗牛、蛙类、蟾蜍等。 鱼类 有鳙鱼、鲢鱼、青鱼、草鱼、鲫鱼、鲤鱼、鳝鱼、泥鳅、及虾、蟹、蚌、螺等水生动物。 昆虫类 有蜜蜂、蚕、蜻蜓、青蛉、瓢虫、蜘蛛、蝉、螳螂、蝎子、蚯蚓、蟋蟀等。 珍稀濒危动物 东方白鹳、金雕、大鸨、赤颈䴙虎 鸟 、白琵鹭、白冠长尾雉、小鸦鹃、白尾鹞、金钱豹、大灵猫、虎纹蛙、拉步甲。 经济 2013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354亿元,增长93%。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42%、114%和102%。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01亿元,增长222%。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7亿元,增长206%,增幅居全市第3位。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54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573亿元,分别增长18%和2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58元, 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7881元, 增长138%。 2017年全县生产总值187亿元,增长7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187亿元,增长15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43亿元,增长15%,居全市第4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2亿元,增长11%,居全市第3位;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417亿元、增长84%,各项贷款余额744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08元、增长94%,居全市第3位。 第一产业 罗山县为河南省主要粮食产区之一,盛产水稻、小麦,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花生、茶叶、芝麻、银杏、板栗等。罗山是信阳毛尖主产地之一,罗山茶已成为“信阳毛尖”中一支耀眼的奇葩,驰名中外。畜牧业、水产业发展迅速,全县畜禽养殖已成规模,石山口鱼享誉大江南北。全县水稻年产量38亿公斤,小麦5600万公斤,油菜3000万公斤。罗山是河南省25个以林为主的山区县之一,在实施自然林和原有人工林保护的基础上,大规模进行了林业建设,全县林地覆盖面积达到100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54%。其中活立木蓄积量1359万立方米,经济林4256万亩,年产林果2021万公斤。全县以信阳毛尖为主产品的优质茶基地发展到5万多亩,年产绿茶100万公斤。畜牧业、水产业发展迅速,全县规模养殖发展到900家,畜产品年产值达5亿元,各类水产总量达18万吨。 罗山茶 第二产业 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81亿元、利润总额107亿元,分别增长155%和166%。实现外贸进出口2560万美元,荣获全省对外开放先进县称号。 一是产业集聚能力持续增强。产业集聚区已入驻企业65家,累计投资130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1亿元,增长38%。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5亿元、利税7亿元,分别增长71%和11%。新增就业人口5000人,新增建成区面积05平方公里。 二是石材专业园区建设加速推进。基础设施累计完成投资18亿元,园区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已完成规划编制和立项,两条10千伏供电线路工程已开工建设。县石材行业协会正式成立,签订投资契约企业12家,契约金额8亿元,已落地开工企业9家,完成投资3亿元。 第三产业 2013年,灵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和何家冲红色旅游景区总体提升规划基本完成。投入5000余万元,继续加强旅游景区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和景点建设。乡村旅游富民工程稳步推进,全县新增农家饭庄80余家、农家乐项目15个,带动农民增收2600多万元。全年接待游客205万人次,增长16%;实现旅游相关产业收入81亿元,增长21%。服务业蓬勃兴起。商贸流通、餐饮住宿、金融保险、交通运输、中介服务等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市场建设与改造步伐加快,豫南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赵园市场升级改造全面完成,谷泉农产品物流中心建成投入使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提速升级,100家农家店实现了信息化改造。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86亿元,增长142%,位居全市第2位。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07年,全年有48项教育体育工作受到国家、省、市、县表彰奖励,先后荣获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奖、全国第十四届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活动征文比赛一等奖、全国第二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优秀组织奖、全省中国小勤工俭学先进集体、全省教育系统亲职教育工作先进县、全省示范基层工会、全省第二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精神风貌奖。 罗山县第一中学 截止2007年,全县有中国小学校235所,在校生132419人,教职工7340人。其中普通高中7所(民办完全中学1所),在校生19566人,教职工1060人;中等职业学校4所(成人中专1所,职业高中3所),在校生9341人,教职工395人;国中23所,在校生35350人,教职工2167人;国小校数200所(其它部门办国小1所,民办国小2所),在校生68060人,教职工3692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102人,教职工26人。此外,全县现有幼稚园22所(民办幼稚园17所),在园幼儿9438人,教职工159人(民办幼稚园教职工87人);有成人教育学校18所,教职工36人。教育系统离、退休干部、教师及非学校机构行政人员1348人(离休人员50人,退休人员1183人)。 罗山县铁铺乡中心国小 截止2007年,全县校舍总面积873364平方米,其中普通高中校舍建筑面积189524平方米,职业学校校舍建筑面积45360平方米,国中校舍建筑面积244805平方米,国小校舍建筑面积374971平方米。全县中国小图书总数2379331册,其中普通高中图书总数329100册,国中图书总数760449册,国小图书总数1188182册。全县中国小计算机拥有量3395台,建立校园网的学校26所。全县教育固定资产总值6610597万元,其中仪器设备总值454923万元。 能源建设 罗山电力供应充足。全县已有10KV线路61条,总长16011公里,10KV供电网路基本形成。罗山境内共有110KV变电站3座,35KV变电站10座,有35KV线路13条,另有一座220KV变电站正在筹建之中。全县行政村通电率100%,年用电量达到285亿千瓦时。全县电网供电负荷可达到105600KW,能充分满足全县电网内的供电需求。另外,国家重点项目西气东输工程由信阳弘昌燃气管道公司在罗山设站,年供气能力为1亿立方米。 社会保障 2013年,养老、失业、工伤、生育和城镇职工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584万人,城镇新增就业9155人。城乡低保对象人均月补差标准分别提高到195元 、99元。社会救助力度持续加大,发放困难民众医疗救助资金872万元,194名孤儿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13人次。建成农村居家养老示范点30个,新建、改扩建农村敬老院4所,被确定为全市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县,县民政局被表彰为全市民政工作先进集体,全省社区老人日间照料工作现场观摩会、全省老龄工作现场观摩会和全市社会救助工作会先后在我县召开,楠杆镇田堰社区和城关镇赵园社区被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命名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风景名胜 灵山寺风景区、何家冲红色旅游景点、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池、石山湖景区、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九里落雁湖 荣誉 罗山县先后被评为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县、全国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 全国“两基”教育先进县、全国生态示范县、全国计画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县和全省职业教育强县、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全省农业综合开发先进县等多项荣誉。 著名人物 费祎、黎世序、尚钺、张轸、陈孤零、徐立德、孔玉芳、张胜炎、尹保斌、包盛柏、杨德东、刘绍勇、张国清

以上就是关于驻马店的历史由来全部的内容,包括:驻马店的历史由来、蔡顺母子连心的译文、《元史》卷一百三十四 列传第二十一(4)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75404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