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什么意思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英文翻译是什么

萧十一郎结局2023-05-01  19

默 拼 音 mò  部 首 黑 笔 画 16 五 行 水 五 笔 LFOD [默]基本解释

不说话,不出声 :~认。~写。~许。~哀。~诵。~读。~悼。~契。沉~。~~无闻。

[默]详细解释

〈形〉

(形声。从犬黑声。本义:狗突然窜出追人)

闭口不说话

恭默思道。——《书·说命》

默而识之。——《论语》

或默或语。——《易·系辞》

三年默以思道。——《国语·楚语》

我不欲战而能默。——《左传·昭公十五年》

默坐低双眉。——白居易《移家入新宅》

又如:默然不语(静默而不作声);默默无言(沉默不语)

幽静

默顺风以偃仰兮。——《楚辞·惜贤》。注:“寂也。”

通“墨”。不廉洁贪污

贪以败官为默杀人不忌为贼。——《孔子家语·正论》

〈动〉

默写 。如:默生字

冒涌

宋江听罢愕然默上心来便道:“你既有这个活佛罗汉在彼何不早说与俺等同去参礼求问前程。”——《水浒传》

〈副〉

私下; 暗中

故能默契如此。——朱弁《曲洧旧闻》

又如:默化(于无形之中感化);默存(指形体不动而神游。后用为遇事默记之意);默识(领悟暗记在心中)

[默]百科解释

《默》是由尹约作词,钱雷作曲,那英演唱的歌曲,是**《何以笙箫默》的主题曲。2015年4月19日,那英、高晓松、黄晓明亮相北京交通大学“何以笙箫默之默”发布会,公开发布此单曲。2015年,该歌曲获得全球流行音乐金榜2015上半年度20大金曲奖;2016年,获得第23届东方风云榜十大金曲第1名。 更多→ 默

[默]英文翻译

dark; quiet still; silent

[默]为谜底的谜语

1黑狗(打一字)

[默]组词 沉默 默认 默契 静默 幽默 缄默 默念 默默 默祷 默写 默然 默片 默诵 默许 更多默组词 [默]相关搜寻 默读 默默 默默无闻 默契 默默无闻的反义词 默认 默片 默而识之 默然 默默的近义词

歌词讲述了一段如深海般永无止境的爱恋,黑白极简的影像画面,暗合《何以笙箫默》男女主角历尽波折依然纯粹的爱情。

失去你就像是全世界静了音黑了白,心痛就像是深海中溺了水窒息般漫延,曾经美好的回忆是一把刀,一刀刀刻在心上,想起就隐隐痛。

《默》这首歌旋律简单干净,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入味和走心。主歌部分的低吟浅唱,营造出丰富的情感特征。扎实又富有磁性的嗓音具有一种粘性,将听者的情绪牢牢粘在作品的意境里。

歌曲的副歌部分,那英没有用简单的递进来进行升华,而是进行留白,尾音有悠扬的韵味,听起来让作品充满了更强的空间纵深感和回味,那英在节奏、断句的切分和拿捏里,都呈现出一种岁月的年轮,听起来苍凉广袤却依然充满了隐忍与洞悉。通过情绪的渲染,将一个女人于岁月沉寂后的孤单、落寞的灰色情调演绎出来。

1 默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默默: 1、缄口不说话。

《韩诗外传》卷十:“有谔谔争臣者,其国昌;有默默谀臣者,其国亡。”宋司马光《论两浙不宜添置弓手状》:“臣职忝密近,官备藩方,不敢默默,理须上列。”

郭沫若《残春》四:“从山下登上山顶时,彼此始终无言,便是坐在茶亭之中,也是相对默默。” 2、幽寂无声。

《楚辞·九章·悲回风》:“登石峦以远望兮,路眇眇之默默。”洪兴祖补注:“默默,寂无人声也。”

宋王安石《和张仲通见寄三绝句》之一:“默默此时谁会得,坐凭江阁看飞鸿。”叶圣陶《火灾》:“窗外雪花默默地落下,一切没有声息。”

3、无知貌。《庄子·天运》:“荡荡默默,乃不自得。”

成玄英疏:“默默,无知之貌。”《素问·刺腰痛篇》:“其病令人善言,默默然不慧。”

4、不得意。《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故魏其日默默不得志。”

《汉书·贾谊传》:“于嗟默默,生之亡故兮。”颜师古注引应劭曰:“默默,不得意也。”

唐畅当《南充谢郡客游澧州留赠宇文中丞》诗:“郁郁寡开颜,默默独行李。” 5、暗暗地。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82回:“我看着那家人所招呼的,谅来就是姓党的了,默默的记在心里。”洪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五章二:“譬如,求得五十万元的三成半,默默一算,即知是十七万五千。”

2 文言文"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是什么意思

译文

孔子说:“默默地增加知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对我有什么难呢?”

评析

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也是一个需要静下心来默默坚持的过程,所以要想学习好的第一步是自己要能静下心来。有的人学习,越学越有兴趣;可是有的人学习,越学越感到厌倦。这是为什么?其实原因很简单,只要真正能静下心来学得进去的人,都不会感到厌倦,反而会忘记了时间的流逝。所以要做到学而不厌的关键,还是要培养起自己学习的兴趣。比如打麻将,有些人一上桌子可以连续打十几个小时,甚至几十个小时。如果一个人的学习兴趣也能浓厚到像对待麻将的喜好一样,还有什么东西会学不好呢?

3 文言文之是什么意思

之字的所有用法

答:浅析文言文“之”的用法

一般来说,“之”的用法有下面几种:1“之”字用作指示代词如:

①“之二虫又何知?”“之”表示“这”,意为“这两条鱼又怎么知道?”

②“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之”表示“这样”,意为“(他)是我的老师,像这样(我)又怎么(可以)诋毁他呢?

③“请京,使居之”“之”代指处所,表示“那里”

④“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之”,此,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

2“之”用作第三人称代词这种情况出现得比较多,在课文中屡见不鲜,主要表示“他”、“她”、“它”如:

①“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之”代指“它”,“默而识之”,意即默默地在心里记住它

②“桓侯故使人问之”,“之”指代他(扁鹊),意即“桓侯特意派人去问他(扁鹊)”

③ “行欲至宛市,定伯便担鬼著肩上,急执之”“之”指代它(鬼),“急执之”意即赶忙把它(鬼)捉住

3“之”字用作动词,意为“往,到……去”如:

①“吾欲之南海,何如?”“之”意为“到……去”,句子的意思是:“我准备到南海去,怎么样?”

②“行不知所之”“之”意为“到……去”

4“之”字用作助词,这种情况比较常见,但笔者以为也最复杂,可以分为下面三种:

⑴“之”用作结构助词,相当于“的”,如:

①“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意即“孔子的学问,最终是靠不怎么聪明的曾参传下来的”

②“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两个“之”均是“的”的意思,意即“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方正的人不接受侮辱性的施舍”

⑵“之”字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如;

①“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之”在这里没有实在意义,用于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②“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同样,“之”在这里也没有实在意义إ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种用法容易和“之”字用作“的”的时候混淆,应注意区分,以免弄错

⑶“之”字在句子中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也无实义如:

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久之”,很久,“之”,调节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②“填然鼓之”在这里,“之”也是单纯调节音节,没有实义

基本上来说,在文言文中“之”的常见的用法就是上面几种,只要掌握其规律,摸准“之”的用法和意义也是不困难的

4 文言文的之是什么意思

之:

动词义:

1、会意字。象艹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之,出也。象艹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说文》

如语焉而未之然。——《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

2、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之,适也。——《广雅》

自伯之东。——《诗·卫风·伯兮》

之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之虚所卖之。(“虚”同“墟”)——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佯狂不知所之者。——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吾欲之南海,何如?—— 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代词义:

1、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宣王说之。(之:指南郭处士来吹竽。)——《韩非子·内储说上》

虎因喜,计之曰。(之:这,指上文所说驴生了气只能踢的情况。)——唐·

柳宗元《三戒》

当分明记之。(之:指共读情景。)——清· 袁枚《祭妹文》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之:代词,指天下事。)——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之”是指示代词,指代“巫医乐师百工”。)——唐·

韩愈《师说》

2、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等。

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3、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纣王令推上法场,斩之老母。——《武王伐纣平话》

助词义:

1、的。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开火者,军中发枪之号也。——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吾见师之出。——《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3、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口之于味,有同耆也。——《孟子》

词义梳理:

1、生出,滋长。

2、往;至。

3、用;取。

4、是。

5、代词。这;这个。

6、代词。他(她,它);他们。

7、代词。其,他的。

8、代词。用于自称或对称。

9、代词。指代处所。

10、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助词“的”。

11、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2、助词。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13、助词。用以调整音节或表示提顿,没有实在意义。古代也常用于姓名之间。

14、介词。相当于“于”。

15、介词。相当于“诸”,之于。

16、介词。相当于“以”。

17、连词。与;和。

18、连词。相当于“而”。

19、连词。相当于“则”。

20、姓。汉代有之马宇,明代有之辅。

5 潜移默化 文言文翻译

出自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

原文为:吾生于乱世,长于戎马,流离播越,闻见已多;所值名贤,未尝不心醉魂迷向慕之也。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默化,自然似之;何况操履艺能,较明易习者也?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墨子悲于染丝,是之谓矣。君子必慎交游焉。孔子曰:“无友不如己者。”

译文为:我出生于乱离之时,长成在兵马之间,迁移流亡,见闻已多,当我遇上名流贤士,没有不心醉魂迷地向往仰慕。人在年少的时候,精神意态还没有定型,和人家交往亲密,受到熏渍陶染,人家的一言一笑一举一动,即使没有心情去学习,也会潜移默化,自然相似,何况人家的操行技能,是更为明显易於学习的东西呢!因此和善人在一起,如同进入养育芝兰的花房,时间一久自然就芬芳;若是和恶人在一起,如同进入卖鲍鱼的店铺,时间一久自然就腥臭。墨子看到染丝的情况,感叹丝染在什么颜色里就会变成什么颜色。所以君子在交友方面必须谨慎。孔子说:“不要和没有自己强的人做朋友。”

以上就是关于默什么意思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英文翻译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默什么意思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英文翻译是什么、默在爱情里是什么意思、默文言文是什么意思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75239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