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养儿防老”


意思是人要孝敬孝顺,亲人老人卧床生病递杯水,都胜过逝后坟前鞭炮齐鸣。孝道的真正内涵,父母健在时多尽孝心,对得起父母的养育之恩,别等老人去逝后铺张浪费,那就没什么意义了。

中国的传统养老方式养儿防老。人到古稀之年,大多数人身体状况每况愈下,有的病痛缠身,生活难以自理。这个时候的老人,需要儿女子孙陪伴照料,端茶递水,照顾饮食起居,老人才能安渡晚年。

老人活着的时候,除了嫌弃还是嫌弃。把有病在床的老人当成累赘,看一眼也不愿看,更别说端茶递水喂饭穿衣搞卫生,只要不恶语相向就谢天谢地。老人受尽人间亲情的冷漠,带着哀怨去了天堂。

可是就是这样的不孝子,对老人的后事办的热热闹闹,一点也不马虎;在葬礼上嚎啕悲声。每年不忘给死去的人烧纸拜祭,虽然是对死者怀念缅怀的方式,但是这是虚无的。如果亲人活着的时候,让吃好喝好,渴了送一碗水,那么比这种在坟头上烧更多的纸强多了。

照料老人的好处

亲人的照料和陪伴,不但在心理上可以减轻老人的病痛,在精神上也能得到抚慰。让夕阳西下的老人感到老有所依老有所靠。

老人在世的时候,生活上得到很好的照料,即使哪一天真的走了也是安详的走。作为老人的子孙,无愧于心,因为照顾老人尽心尽力了,让老人走的没有痛哭没有遗憾,走的平静安然。

养儿防老的意思就是指人们通过养育子女以防老年无所依靠,希望子女能够解决自己老年的经济和生活问题。

这是一种中国传统的养老观念,产生这种观念的原因是社会发展水平低、经济落后,老人的赡养问题得不到社会的解决,而必须通过家庭自身解决。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升,养儿防老这一观念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于父母而言,他们在养育子女的时候不再寄希望于子女以后能够给自己养老 ,更多的是想着自己的孩子以后能够幸福、快乐。

于子女而言,生存的压力 、生活的压力、工作的压力、和另一个组建一个新家庭的压力等等,都已经压弯了他们的腰,对于年老的父母,他们也给不了太多的陪伴。

而且,随着“空巢”老人、啃老一族和一些拒绝赡养老人的子女的出现,养儿防老也就遭到了更多人的质疑。

有人说,养儿防老就是一种投资交易,父母年轻时养育子女是投资,老了接受子女的赡养是收益。

还有人说,养儿防老,父母就是你天生的债权人,你要想的永远是报恩还债,而父母一直想着养儿防老,就越觉得吃亏,心里就越苦。

但不管怎么说,我认为,子女在父母老时回报自己的父母是应该的,作为孩子对父母尽到应尽的孝道,这也是做子女的基本责任和义务。但是,还有一句话是,“孝字论心不论事”,有多大能力就为老人做多大的事。

而父母的养老也不应该全部放在孩子身上,自己也要对自己的老年养老有一定的规划,就像孩子不能一直依靠父母一样。

养儿防老,防的应该是孤独终老,为的是年老后精神上的养老。

不能。

在传统社会,人们一般信奉的是“养儿防老”,就是以家庭为主、社会为辅甚至以儿子养老为主的养老模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社会道德体系和养老保障体系,这也是一直以来为什么无论怎么批判很多人都一定要生儿子的原因。在那个时代有的人因为生儿子被罚的倾家荡产。

但是现在的社会发展和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独生子女已经接近于成为养老的主力军,那么养儿子防老恐怕越来越难。

现在的养老压力越来越大,养老成本越来越高导致子女难以承受。过去的农村养儿防老时代,虽然经济整体水平不高,但是养老方式也相对简单。

所以尽管很多人的财富不多、钱也不多,但是对于儿子来讲就是多一副碗筷,多尽点心力就能完成赡养老人的责任和义务,所以一直以来养儿子给自己养老没有出现大的问题。

但是现在老年人的养老成本越来越高,除了日常的生活成本上升很快形成较大的生活压力之外,生病看病等开支越来越成为养老的最大经济障碍,同时由于房价越来越高,人们的住房条件虽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如果与老人同住还是显得比较拥挤。

而如果老人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情况下,子女自己照顾没有精力,请人照顾的费用又比较高,处于两难的状况。所以,现在养儿防老已经越来越难了。

以后的子女养老很可能就只能成为精神和物质层面的事情,亲力亲为的养老已经不太可能做到,未来的模式应该是专业化的养老护工,如果更进一步就应该是专业化的养老机构,就像现在新生儿都是在医院出生,而老人都会在养老机构去世。

以上就是关于为什么说“养儿防老”全部的内容,包括:为什么说“养儿防老”、关于“养儿防老”的思考、养儿真的能防老吗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75238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