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用飞机上的雷达辐射对人体,是肯定有一些影响的,但是,危害还谈不上。
雷达、微波通信、短波通信、广播发射波、已经使用了上百年;电视发射波、手机通信等等各种电磁波,医疗检查设备等,也使用了几十年了。综合世界上各方面的消息和研究,电磁辐射对人体确实是有一定的影响,但还没有发现具有危害性。
相对而言,飞机上的雷达使用时间是短暂的,远没有手机、电脑对人的影响大。
雷达的应用非常广泛,当然军事用途多一些,比如:
一般分为军用雷达照雷达的用途分类,如预警雷达、搜索警戒雷达、引导指挥雷达、炮瞄雷达、测高雷达、战场监视雷达、机载雷达、无线电测高雷达、雷达引信、气象雷达、航行管制雷达、导航雷达以及防撞和敌我识别雷达等。
这些雷达有机载、舰载、路基等等。
机载雷达
比如多用途驱逐舰几乎所有的雷达种类都涵盖了。
远程雷达用于监控弹道导弹
雷达在民用方面:气象预报、资源探测、环境监测等、天体研究、大气物理、电离层结构研究、洪水监测、海冰监测、土壤湿度调查、森林资源清查、地质调查、轮船导航、航空指挥控制等等。
监测最远的军用雷达是美国的X波段雷达探测距离4000公里。
雷达分类?
1航行雷达。安装在飞机上,用于观测飞机前方气象情况、空中目标和地形地物,以保障飞机安全飞行。
2航海雷达。安装在舰艇上,用于观测岛屿和海岸目标,以确定舰位,并根据所显示的航路情况,引导、监督舰艇航行。
3地形跟随与地物回避雷达。安装在飞机上,用于保障飞机低空、超低空飞行安全。它和有关机载设备结合起来,可使飞机在飞行过程中保持一定的安全高度,自动避开地形障碍物。
4着陆(舰)雷达。在复杂气象条件下,用于引导飞机安全着陆或着舰。通常架设在机场或航空母舰甲板跑道中段的一侧。
这似乎成了一个难解的历史问题。由于年代久远,这一问题目前还无法得出一个权威性的结论。
美国在1936年1月研制出脉冲雷达;德国在1935年9月制造出船用雷达;而法国在1936年已经把早期的雷达装上了“诺曼底”邮船,以防碰撞冰山。三个国家似乎都拥有雷达的发明权,不少研究人员对这个问题争论了几十年。
现代空战离不开雷达,尤其是军用雷达,它起到不可替代的“眼睛”作用。军用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探测目标的军用电子装备。雷达发射的电磁波照射目标并接收它的回波,由此来发现目标并测定位置、运动方向和速度。
比较普遍的说法认为最早投入实用的军用雷达是由英国研制的,而英国科学家罗伯特·沃森·瓦特起了关键性的作用。1935年1月,沃森·瓦特任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无线电研究室主任,当他受英军委托研究利用电波探测空中飞机的装置时,充分利用已取得的研究成果,迅速研制出对空警戒雷达的试验装置。2月26日,沃森·瓦特为军事部门***进行雷达表演,雷达探测到了16千米外的飞机。
1938年,英国开始用沃森·瓦特设计的雷达组建世界上最早的防空雷达网。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英国已在东海岸建立了一个由20个地面雷达站组成的“本土链”雷达网。1940年夏天的“不列颠空战”中,英国正是靠“本土链”赢得了20分钟宝贵的预警时间,以约九百架战斗机抵挡住了德国两千六百余架飞机的疯狂进攻。可以说,是雷达救了不列颠。
世界上第一部炮瞄雷达是美国陆军通信队于1938年研制成功的SCR-268型雷达。1943年,美国又研制成功微波炮瞄雷达SCR-584,这是第一部自动跟踪炮瞄雷达。它与指挥仪配合,大大提高了高炮射击的命中率。1944年德国发射了V-1导弹袭击伦敦时,最初英国击落1枚V-1平均需发射上千发炮弹,而使用SCR-584后,平均仅需五十余发炮弹。
今天,几乎所有的高射炮都装备了炮瞄雷达。在速度快、机动性好的现代作战飞机面前,没有炮瞄雷达的高炮就如同瞎子一般。
军用雷达也在海上广泛应用,这就是船载雷达。它是装备在船舶上的各种雷达的总称,它们可探测和跟踪海面、空中目标,为武器系统提供目标数据,引导舰艇躲避海上障碍物,保障舰艇安全航行和战术机动等。
1935年,德国首次进行舰载雷达试验,当时对海上舰船的探测距离仅8千米。世界上最早使用舰载雷达的是德国研制的“海上节拍”式对海警戒雷达。第一部舰载对空警戒雷达是美国海军实验室于1938研制成功的XAF型雷达,它对飞机的探测距离达137千米。对空、对海警戒雷达的装备使用,可及早发现敌方飞机和舰船,保障适时和准确地进行攻击。世界上第一部机载雷达是由英国科学家爱德华·鲍恩领导的研究小组于1937年研制成功的。它可探测到16千米以外的水面舰艇。
机载雷达是装在飞机上的各种雷达的总称。它包括截击雷达、轰炸雷达、航行雷达等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不久,面对纳粹潜艇战和空袭的威胁,鲍恩博士主持研制的ASVMKI型机载对海搜索雷达和A1型机载夜间载击雷达正式装备英国战机,成为世界上首批实用机载雷达。它们在打击德国潜艇和夜间轰炸机的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边争论谁是第一部雷达的发明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类怎样利用包括雷达在内的各种发明,是用于和平还是战争?
不管是军用的、激光的、电磁的、民用汽车的雷达结构原理都是相类似的,均有发射系统、接受系统、信号处理系统、显示系统(民用汽车还有附加的警告鸣叫装置)四部分组成(如下图所示)。
一、民用汽车的雷达结构原理:汽车雷达全称叫"倒车、死角
(盲视角)防撞雷达",也是现代各种汽车的"泊车辅助装置",是汽车泊车或者倒车时,泊车启动出发时防撞时的安全辅助装置;由超声波传感器(俗称探头)、控制器和显示器(或蜂鸣器)等部分组成。
民用汽车的雷达因为目标较近,所以应用了无线电波发射、接收的方式进行防撞的警示 ,帮助驾驶员泊车、启动的安全防护。倒车时发射电波呈向正后方120度扫描,启动时向前方左右各30度扫描,帮助驾驶人员对于不易发现的盲视角的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和警示。
二、军用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探测目标的军用电子装备。雷达发射的电磁波照射目标并接收其回波,由此来发现目标并测定位置、运动方向和速度及其它特性。军用雷达从二战时期就有英国首先发明和使用的,得到相当的防御效果;
三、二战以后,雷达技术得到长足发展的同时,雷达技术也是各国研究的方向(主要在识别、距离合和干扰、反干扰等方面),在矛与盾交替进步发展的同时,各国先后在二战使用电磁波单种发射波的基础上,发展了单脉冲角度跟踪、脉冲多普勒信号处理、合成孔径和脉冲压缩的高分辨率、结合敌我识别的组合系统、结合计算机的自动火控系统、地形回避和地形跟随、无源或有源的相位阵列、频率捷变、多目标探测与跟踪等新的雷达体制。
后来随着微电子、电脑技术等各个领域科学进步,雷达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内涵和研究内容都在不断地拓展。目前,雷达的探测手段已经由从前的只有雷达一种探测器发展到了雷达、红外光、紫外光、激光以及其他光学探测手段融合协作。
1、现代参见的雷达站雷达外型:
2、军用雷达没有运用计算机技术以前常见的显示屏图示:
3、军用雷达运用计算机技术常见屏幕图示和终端控制系统(小型系统):
一般的雷达,如果没有专门提高架设高度的话,探测距离就是37公里
原因就是地球曲率,最大探测距离只有37公里
所以一般雷达站都会建在高山上面,扩大探测距离
当然,也有例外,就是所谓的天波雷达,利用电离层反射,探测1000公里以外的目标
以上就是关于军用飞机上的雷达辐射对人体有没有危害全部的内容,包括:军用飞机上的雷达辐射对人体有没有危害、雷达用在哪些地方用得着、军用雷达能监测最远是多少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