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座部佛教中的「止观禅法」和「四念处」是什么关系

高瑟2023-05-01  24

学员:请问在修止禅业处时,必须修四念处,可以吗?会影响修入出息吗?

玛尊者:这个问题问得很不应该,把四念处和止观分开。什么叫四念处呢?我想问一问提这个问题的人。

学员:身念处、受念处、法念处、心念处。尊者:对啊!现在有一种错误的理解,认为四念处就是在平时当中怎么怎么做,其实这只是四念处的一个部分。如果要修四念处,我想大家都看过《大念处经》吧?有没有?修四念处就要依照佛陀教导的《念处经》或《大念处经》,《大念处经》里面佛陀怎么教导的?第一种念处,第一种念处是什么?

学员:身念处。

尊者:身念处其中的第一种业处是什么?

学员:入出息念。

尊者:是不是修入出息念?如果你是入出息念,难道你不就是在修四念处吗?修四念处是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这四种念处一共包括了二十一种业处,其中的身念处包括了十四种业处,第一种业处就是入出息念,第二种业处是四威仪,第三种业处是四种正知,第四种业处是厌恶作意也就是三十二身分,第五种业处是四界分别、四大,接着是九种墟观,或者叫冢墓观,是九种坟场的修行方法。入出息念是什么?现在大家在修止业培育定力,那不就是在修四念处其中的身念处吗?为什么把它分开?修四界分别也是这样,修三十二身分也是这样,修九种墓墟观叫修不净,这些都是属于培育定力的方法。而其中的修四种威仪和四种正知,包括了止与观,讲到了要修受、修心、修法,《清净道论》很明确讲到这些都是修vipassanà(修观)的范畴,这个是一个次第,好像我们在修出息念,修入出息念可以一直完成四念处的修行。在《相应部

入出息相应》讲到,如何把四念处和修入出息念结合起来的修行方法。其中我们现在一般讲到的修止业处,也就是佛陀在《大念住经》里面讲到的第一种业处,十四种身念处的第一种业处,当他修到入出息念,这种业处是以达到第四禅为成就的,再修其它的业处,是这样的,如果我们去看这部经的《义注》就会很清楚。然后接着的两种业处,四威仪就是在我们行(走)、站立、着、躺卧都修习。如果是修止就修止,如果是修观就修观。然后到了受念处、心念处,完全就是修观的范围。再修法念处,法念处其实就是在修心所。法念处又可分为五种业处:第一种是观照五盖的,第二种是观照五蕴的,第三种是观照六处的,第四种观照七觉支的,第五种是观照四圣谛的;身念处14种,受念处1种,心念处1种,16种,再加上(法念处)5种,一共21种。这21种是修行四念处里的具体的修法。四念处是从所缘(观照对象)上来分为4大类。其实还是离不开五蕴,身念处就是以色蕴为主,如果是要修止业处培育定力,那是以概念为主,受、心、法,其中的心是识蕴,受是受蕴,而想蕴、行蕴是属于法念处。所以观照的对象还是五取蕴,不要把四念处与止观分割开来。修戒定慧是从次第上来分,修四念处是从所缘上来分,它还是一样的,不要认为我修四念处,我走路的时候,就知道脚步的“动、动、动”,这不叫修四念处。不要窄化了四念处的修行方法,如要透彻的了解的话,我们应当要了解经典里面,完整的看,不要断章取义的看。不要抽其中一段,然后就说这个叫四念处,否定其它,这个要注意。

杂阿含经616

[读经拾得]

当取自心相,莫令外散

本经中的「取自心相」即把握自己内心的状态,有四念处(念觉支)后能辨别什麼法有益、什麼法无益,因此能促成择法觉支,进而把握自己内心的状态。

本经中说「取内心已,然后取於外相」,举前一经的例子就是先了知自心是不是有散乱、昏沉等状态,若有昏沉则取净相来对治。如果不知道内心的状态,只靠外境来提神,纵使一时没有了昏沉,也是误打误撞,治标而不治本。

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有什麼入门的方法?

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可以承接身念处作连续的练习,也可以单独分开练习。由於这四个念处一个层次比一个层次细致,平日工作或生活会让心散乱掉的人,可先以身念处收摄身心,心不太散乱后才容易清楚觉知较抽象的受、心、法。

受念处:苦、乐、不苦不乐

在修身念处时觉知不同身体部分的感受,或是觉知当下呼吸的感受,就是「受」。因此自然能从身念处转向受念处。

修受念处时,要能知道此时感受是苦、乐、还是中性的不苦不乐。持续知道感受是苦、乐、不苦不乐三者的哪一种。

《杂阿含经》卷十七第471经说感受就像是风,有时吹东风、有时吹西风、有时吹南风、有时吹北风,风有时强、有时弱,但我们通常不会因为风怎麼吹而心烦意乱,不会执著风要从东边来,也不会因为风较强而生气,因为这是没有意义的事。「受」也是如此,苦、乐、不苦不乐的受来来去去,不须要执著。不须要太在意「啊!我真是快乐呀!」或是「啊!我真伤心呀!」乐与苦并不是永恒的,受就只是受,这个正观可逐渐地减弱感受触发激烈反应的力道。

例如打坐时腿痛,修受念处时,可将主观的痛觉转作客观的分析对象,腿痛有时就不会那麼难耐,痛而不一定苦。

心念处:贪、瞋、痴等

修受念处时觉知感受的,知道苦、乐、不苦不乐的,就是「心」。因此能从受念处转向心念处。

心念处的练习须要知道内心当下的状态,心的状态有很多种,初学者可以先练习知道贪、瞋、痴的有与无,要知道目前心中有贪、无贪?有瞋、无瞋?有痴、无痴?

当觉知有贪、瞋、痴时,初步还不须要立刻就否定贪、瞋、痴,第一步要做的是认知贪、瞋、痴,了解目前的心里面发生了什麼?

如果贪、瞋、痴变少了,也要认知到。

因此在修心念处时,不只要知道什麼时候做错了,也要知道什麼时候做对了,两者对心念处都一样重要。正如照镜子能让人发现要如何增进自己的外貌,照见自己的心镜能让人发现如何增进心的状态。

四念处在练习时,要一一标记(知道)当下的状态,以收摄心念;等到觉知已经稳固后,可不再须要特别一一标记当下的状态,只要轻松地、客观地觉知,维持纯粹的知和持续的念。《中阿含经》卷二十五〈因品 4〉第102经念经讲述在谷物收成前,牧牛人要小心不要让牛跑进田地内乱吃、乱撞,就像我们要断除贪、瞋、痴等不善的心念,以免祸患。但在谷物收成后,田地一片乾净,牧牛人就可以在树下轻松坐著,这就像没有不善的心念又具有正念时的状态,是很开阔的、现前的心,是放松的、放下的。

法念处:五盖(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七觉支(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猗觉支、定觉支、舍觉支)

心念处修得好时,五盖自然会减轻。

要知道这五盖的有与无。

认出一个盖现前的同时,也应该认出导致生起这个盖的原因,以及能除去它的原因。这是法念处的特点。

当五盖都没有时,自然就会有喜悦。「喜」是一个觉支(觉悟的一个要素),这「喜觉支」可在四念处修得好时升起。

修习四念处就是「念觉支」;在修念处时判断在哪种状态,什麼法有益、什麼法无益,就是「择法觉支」;择有益的法,努力修行念处,就是「精进觉支」;发现没有五盖时,就会有「喜觉支」生起;这没有了烦恼的喜悦能让身心都轻安,是「猗觉支」;自然内心就能定了下来,而是「定觉支」;心理越来越专注,在平等的状态,成就「舍觉支」。这些就是七觉支,觉悟的七个要素。

同样地,要知道这七觉支的有与无。

观察这七觉支的起因、条件,也就是因缘。

因此而可藉由四念住的修行,调伏五盖,培养七觉支,体悟因缘法而成道。

四念处,即四念住

梵语catva^ri

smr!ty-upastha^na^ni,巴利语catta^ro

sati-pat!t!ha^na^ni。为三十七道品中之一科。指集中心念于一点,防止杂念妄想生起,以得真理之四种方法。乃原始经典中所说之修行法

门。又作四念处、四意止、四止念、四念、身受心法。即以自相、共相,观身不净、受是苦、心无常、法无我,以次第对治净、乐、常、我等四颠倒之观法。念,含

有慧观之义;住,即于身、受、心、法四境,生起不净、苦等观慧时,其念能止住于其处。

 据俱舍论卷二十三载,修习四念住之法,系以自相、共相,依次观照身、受、心、法四境。自相,乃四境各别之自性;如身之自性,为四大种所造之色。共相,则为诸法共通之性,即一切法皆具有非常、苦、空、非我等之性。

 四念住即:(一)身念住(梵ka^ya -smr!ty-upastha^na ,巴kaye ka^ya^nupassi^ viharati

a^ta^pi^ sampaja^no satima^

),又作身念处。即观身之自相为不净,同时观身之非常、苦、空、非我等共相,以对治净颠倒。(二)受念住(梵vedana^ -smr!ty-

upastha^na ,巴vedana^su vedana^nupassi^ viharatia^ta^pi^ sampaja^no

satima^ ),又作受念处。即观于欣求乐受中反生苦之原由,并观苦、空等共相,以对治乐颠倒。(三)心念住(梵citta

-smr!ty-upastha^na ,巴cittecitta^nupassi^ viharati a^ta^pi^ sampaja^no

satima^ ),又作心念处。即观能求心之生灭无常,并观其共相,以对治常颠倒。(四)法念住(梵dharma

-smr!ty-upastha^na ,巴dhammesu dhamma^nupassi^ viharatia^ta^pi^

sampaja^no satima^ ),又作法念处。即观一切法皆依因缘而生,无有自性,并观其共相,以对治我颠倒。

 四念住之体皆各有三种,称为三念住。即:(一)自性念住,又作性念处。以能观察身、受、心、法之闻、思、修等三慧为体。(二)相杂念住,又作共念处。以

与慧同时存在之心、心所(精神作用)等为体。(三)所缘念住,又作缘念处。以慧所缘之对象,即身、受、心、法等四境为体。

 四念住之观法,可分为别相、总相二种。即:(一)别相念住,为四念住之各别观法。

(二)总相念住,为总合四念住之观法。又四念住中之前三境为杂缘,第四法念住则通于杂缘与不杂缘。唯观法念住者,称为不杂缘;于身、受、心、法等,或观二

境、三境之合缘,或总观四境之合缘,则称为杂缘。若修习杂缘法念住,可入四善根位。

 此外,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十,举出四念住依次趣入四谛之说,即由身念住趣入苦谛,由受念住趣入集谛,由心念住趣入灭谛,由法念住趣入道谛。

以上就是关于上座部佛教中的「止观禅法」和「四念处」是什么关系全部的内容,包括:上座部佛教中的「止观禅法」和「四念处」是什么关系、由四念住的修行,调伏五盖,培养七觉支、佛说:我不摄受众生,亦无所教命,汝当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即应依四念处而行。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74862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