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又称上元佳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翻阅纸卷浩瀚的史书,汉朝时元宵节乃举国共庆的节日,特此放假一日。唐朝则更为重视,假期扩为三天。到了宋朝,元宵节为五天节假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便出于此。明朝更甚,明太宗和明宣宗亲自下诏书,放假长达十日。习俗也特别多,下面我精心整理了几个元宵节习俗,一起来看看吧。
1、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即“汤圆”,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各地汤圆的做法成份风味各异,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义却相同。汤圆代表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日子越过越红火。
2、送花灯
送花灯,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这一古老的汉族习俗许多地方都有,山西西安是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间送灯,头年送大宫灯一对、有彩画的玻璃灯一对,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还有的在元宵节送灯给逝去的长辈,以表达哀思和祝愿。
3、赏花灯
元宵节赏花灯,是元宵节的传统节日习俗,它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隋书·音乐志》曰:“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而唐朝的元宵节就越加热闹,唐朝国力空前强大,元宵节赏花灯的习俗十分兴盛。据唐刘肃《大唐新语》记载:“京城正月望日,盛饰灯影之会,金吾弛禁,特许夜行。贵臣戚属及下俚工贾,无不夜游。”
古时的灯笼与神有关,所以,灯笼也被赋予驱魔降福、祈许光明的象征意义。直到今天,元宵节赏花灯仍然是习俗之一。
4、猜灯谜
猜灯谜与赏花灯一样,都是自古流传的元宵节传统习俗。元宵节人们挂起彩灯,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小纸条上,并粘贴于灯笼之上供游人猜,这与节日氛围相当合拍,而且响应者众多,所以,猜灯谜就成为元宵节不可或缺的习俗之一,它也是我国独有的特色节日文娱活动。
5、放烟花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的这首《青玉案·元夕》,表面上写的是风、树、星,实则写的是元宵节灿烂的烟花。
元宵节燃放烟花,也是元宵节给我最深的记忆。从小,过完春节就盼着元宵节,不仅有元宵吃,还能欣赏到璀璨夺目的烟花。月光下,人们三五成群,结伴赏烟花,烟花此起彼伏,人间是一幅热闹非凡的景象,那种美好,没有任何文字可以表达。
如果说腊八是年味的开始,那么元宵就是年味的落幕。作为正月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历来关于元宵节热闹场景的描述便数不胜数。自古至今,都是人们心中割舍不断的情愫和美好。
元宵意为新年第一个月圆夜。自这一夜起,月移西去,春回大地。火树银花,香车宝马。灯火阑珊处,眉间心上人。我们一起走进元宵佳节的习俗文化里,借其美好寓意,送给大家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