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荆州在哪里

什么是a股2023-05-01  32

荆州,古称“江陵”,湖北省地级市,是春秋战国时楚国都城所在地。位于湖北省中南部,长江中游两岸,江汉平原腹地。

荆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建城历史长达2600多年,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和三国文化的中心。公元前689年,楚文王建都于郢(现荆州市荆州区纪南城),历20个楚王,定都长达411年,创造了堪与古希腊雅典文化相媲美的楚文化。三国时期,荆州为群雄逐鹿之地,境内三国文化遗存遍布。

扩展资料:

荆州之名源于《尚书·禹贡》:“荆及衡阳惟荆州”,为古九州之一;以原境内蜿蜒高耸的荆山而得名。荆是古代楚国的别称,因楚曾建国于荆山,故古时荆、楚通用。沙,始称津或江津,历为江陵县的重要商埠和码头。

荆州历史悠久,早在五六千年前,人类就在这里创造了大溪文化等原始文化。荆州系楚文化的发祥地,春秋战国时属楚。

楚文王元年(公元前689年),楚国迁都于郢(今荆州区纪南城),都郢400余年。秦属南郡,定治江陵,故常以南郡喻荆州。

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设立荆州刺史部,东西汉时皆属南郡。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分荆州。后归吴,定治南郡。

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著名的三国古战场,历史上“刘备借荆州”、“关羽大意失荆州”等脍炙人口的三国故事都发生在这里。荆州古城地处连东西贯南北的交通要塞,历来均为兵家必争之地,荆州城屡毁屡建。

现在的荆州古城最后一次修建是在清朝顺治三年(1646年),依原址而建,保存至今,是“中国南方不可多得的完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荆州

荆州在三国之争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但三国距今已久远,三国时期的荆州城究竟在何处史学界众说纷纭,争论不休。本文从三国荆州之争的历史文献和荆州城考古发掘资料两方面论证:三国之争的荆州城即江陵荆州城,荆州古城的历史沿革及考古发掘资料亦同时证实,现存荆州古城早期城址为三国时期关羽所筑。现存于地上的荆州古城为三国荆州城的保护层和外包装,刘备所借、关羽所失的荆州城,即现存荆州城的早期遗存。

荆州城,位于长江中游,地处江汉平原,南临长江,北依汉沔,东俯广袤的江汉平原,西托长江三峡,自古称巴蜀门户,南北水陆交通要道,素有南国门户之称。

荆州,以其悠久的历史闻名于海内外,早在古史传说时代的大禹治水时,荆州就是“割地布九州”之一(冀、兖、青、徐、杨、荆、豫、梁、雍)。春秋战国时期,荆州是建国都城——“郢”所在地,历经二十个楚王,达四百一十一年之久。公元前278 年,秦将白起拔郢,置南郡于荆州,同时建江陵县。公元前206年,项羽建临江国,都荆州。汉初复置南郡。汉武帝元封五年(公无前106年),将全国分为十三州,设刺史部,荆州刺史部为十三州之一。刺史部始为中央监察机构,常以十月奏事,十二月还监。汉元帝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 。将刺史改为州牧,地方政权遂演变为州、郡,县三级制,刺史改变其监察职权,而为地方大吏。

东汉末年,地方政权亦为州郡县三级制,全国分为十三州,一百零五个耶国,州置刺史,资重者为州牧,郡置太守。荆州辖有七十郡,即江夏郡(太守刘琦)、襄阳郡、甫郡、武睦郡、长沙郡、零陵郡、桂阳郡。即江北三郡,江南四郡,当时州牧治所常不固定,刘表为荆州牧,人称刘荆州,统治着荆州七郡。为了北据曹操,刘表治襄阳,现存襄阳古域,传为刘表治所,亦传为荆州城。当时,荆州城为南郡及江陵县治所。公元200年,官渡之战后,刘备受到曹操攻击,不得已投奔刘表,刘表接纳了刘备,以上宾礼待之,使屯驻新野,不久又让刘备移驻樊城。

据《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公元208年,曹操率军甫下攻打刘表,当曹军进至宛(南阳) 时,刘表病死,表的第二个儿子刘琮继任了他的职位,刘琮为曹操大进攻所吓倒,背着刘备,暗地派人向曹操投降。当时驻守樊城的刘备不知实情,当刘备得知刘琮已降,曹军将至时,已来不及抵抗了,遂率军过襄阳,直奔江陵,以期抢先占有江陵,对抗曹操。途中“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比到当阳,众十余万,辎重敷千两,日行十余里,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曹公以江陵有军实(军事重镇),恐先主据之,乃释辎重,轻军到襄阳。闻先主已过,曹公将精骑五千急迫之,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及于当阳之长坂,先主弃妻子,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走,曹公大获其人众辎重,先主斜趋汉津,适与羽船会,得济沔,遇表长子江夏太守(刘)琦众万余人,与俱到夏口(汉口)”这就是在赤壁之战前,刘备与曹操荆州之争的大致经过。争夺的结果是,刘备大败,曹操夺得荆州城,并控制了荆州江北三郡。

公元208年,赤壁之战,曹操大败乌林。孙刘联军水陆并进追至南郡荆州。曹操兵败后被迫退回中原。此时,刘备乘势占领了荆州江南四郡,自己立营于油江口(今公安县城),改名为公安。公元209年,刘备又以地盘太小,不足以安民为由,向孙权借得荆州江北二郡(南郡、江夏郡)及荆州 首府荆州城。这样,荆州七郡仅襄阳郡为曹刘争夺的地盘,其余六郡已为刘备占有。初,刘备封刘琦为荆州刺史,琦病死后,刘备自任荆州牧,为了东御孙权,西保荆州城,刘备仍屯驻公安,使请葛亮,关羽屯江陵,张飞屯秭归,公元211年,“诸葛亮、张飞、赵云等将兵溯流定白帝,江州 、江阳,唯关羽留镇荆州”。公元215年,孙权得知刘备已占有益州(成都)。派使臣向刘备讨还荆州,刘备以“须得凉州,当以荆州相与”为由,拒还荆州。孙权怒,派吕蒙袭夺长沙、零陵、桂阳三郡。此时,北方曹操已占领汉中,严重威胁刘备的后方,刘备只好与孙权讲和,同意平分荆州,即荆州江夏、长沙、桂田三郡属孙权,南郡、零陵、武陵三郡属刘备。这就是孙刘争夺荆州的第一回合。争夺的结果是,刘备失去了半个荆州地盘,但保住了南郡,保住了荆州首府——荆州城。孙权虽然得到了半个荆州地盘,但他的主要目标,夺取荆州首府及军事重镇的目的没有达到。公 元219年,刘备取得了汉中,曹刘汉中之争的胜利,为刘备东出潼关攻打洛阳奠定了基础。此时,镇守荆州的关羽,乘势向北发动攻势,出兵夺取了曹的襄阳,接着猛攻汉北樊城,擒于禁、杀庞德,威振华夏,樊城危在旦夕。曹操在受到刘备南北攻击的情况下,暂时与孙权联合。“遣人劝权蹑其后,许割江南以权,则樊田自解。”据《三国志·蜀书·关羽传》记述:“南郡大守麋芳在江陵,将军(傅)士仁屯公安,素皆嫌羽轻己。(自)羽之出军,芳,仁供给军资,不悉相救。羽盲‘还当治之’,芳、仁咸怀悝不安。于是权阴诱芳、仁,芳,仁使人迎权。”当关羽得知江陵被孙权 占领,急回兵反攻,在途中“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公元219年12月,关羽及子平在当阳东北之章乡被孙权将领活捉,惨遭杀害。这就是“关羽大意失荆州”的大致经过,也是孙刘争夺荆州的第二回合,这一回合,刘备不仅失去了荆州三郡地盘,而且失掉丁军事重镇荆州城。公元221年,刘备在城都称帝,“初,先主忿孙权之袭关羽,将东征。秋七月,遂帅诸军伐吴”。公元222年,吴军大破蜀军于夷陵猇亭,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彝陵之战”,也是蜀吴第二次荆州之争。其结果是刘备彻底被孙权赶出荆州,形成了蜀国只能长期偏安于西南一隅的局面,刘备的复汉大业终成泡影。

以上所述,是根据三国史料所概括的曹,刘、孙争夺荆州的大致过程。从中可以看出,三国荆州之争有两层函义,一是争夺荆州七郡地盘,因为荆州七郡,地域辽阔,物产丰富,是军需和兵员的最重要的征集地。二是争夺荆州首府及军事重镇江陵城(荆州城),是荆州之争的核心,因为谁占有荆州城,谁就有了荆州七郡乃至全国。从曹操日夜兼程抢占江陵,刘备借荆州、赖荆州,孙权千方百计讨还荆州,夺荆州,直至刘备最后拼全力夺荆州,这一连串史事充分表明了这一点。对荆州重要战略地位,诸葛亮讲述得最清楚。据《三国志·蜀书·渚葛亮传》叙:“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所以刘备借得荆州后,从公元209年至219年派关羽镇守荆州达十年之久,关羽失荆州,导致了刘备霸业的失败。

三国荆州之争的历史,已完全证实,曹、刘、孙争夺的荆州,就是江陵荆州城,不是襄阳城,更不是河南宛城、江夏(武昌),公安油江口等地,这些地方只是在东汉末年,为荆州牧的临时署所。但由于历史久远,对三国时期荆州城究在何处,学术界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具有代表性的是北 南二荆州之说,有历史地理学家论定,魏晋以前的荆州城(江陵城)在襄阳。也有人根据州牧治所,把三国荆州城定在襄阳的。做为九州之一的荆州,在三国之前早巳名誉四海,不可能因时因人而变动无常。从三国文献记载,荆州城即江陵城,而江陵县城始建于秦。又据纪南城的凤凰山168号 汉墓出土的竹牍证实,该墓主葬于汉文帝十三年五月十三日(公元前167年),下葬时,有江陵为死者开具的介绍文书:“江陵丞敢告地下丞。”即地上的江陵县丞报告地下的江陵县丞,这充分证明了江陵县治所在纪南城附近,纪南城为江陵县丞所管辖。汉武帝元封五年初置荆州刺史部,治江陵,故江陵城即荆州城,一城二名世代沿袭。

在原江陵县境内,纪南城附近有几座古城,纪南城东南约4公里有郢城,边长14公里,高3--6米,基宽15-2O米。相传为楚平王所筑,秦拔郢后为秦代南郡治所,西汉郢县治所,东汉时郢县井入江陵,郢城遂废。考古发掘证实,郢城为汉代古城。纪南城西有阴湘城,东西长约500米,南北 宽约200米。经考古发掘,该城属新石器时代屈家岭文化时期所建造。纪南城西南有万城。南北长1000米,东西宽800米,为黄土夯筑。时代为东晋至随唐时期。纪南城南5公里有荆州(江陵)城,东西长375公里,南北宽l2公里,城内面积45平方公里,由砖墙和土垣组成,现存砖垣为明清时代。

我们认定三国时期的荆州城在江陵,但究竟在江陵县什么地方这一直是研究三国吏学者及各界人士关注和探讨的重大课题。1997年10月至1998年3月,荆州市、区博物馆考古专业人员,为了解现存荆州城墙的历史沿革及建筑技术,为探索三国时期荆州古城的踪迹,对荆州城南垣东端望江 楼段进行了解剖性发掘,开东西宽5米、南北长20米探沟一条,清理出三国至清历代城墙遗迹,证实荆州城墙是中国现存延续时间最长、跨越朝代最多,由土城演变为砖城的唯一古城墙。考古资料基本上印证了《荆州府志》、《江陵县志》等史料记载的可靠性,使荆州城的历史沿革建立在考古资料和文献史料相结合的科学基础上。根据考古和文献两资料,荆州城的修筑情况可分为六个大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三国至西晋。《荆州府志·城池》记述:“今城,楚船官地,春秋之渚宫。秦既拔郢,置南郡。汉因之,三国初属蜀汉旧城,关某所筑,某北攻曹仁,吕蒙袭而据之。”又据《水经注》云:“县曰江陵。旧城,关羽所筑。”又《舆地广记》述:“故城在县东南,有渚宫。今郡城晋桓温所筑。”故城应为关羽所筑之城,在旧城东南,旧城,应为秦汉旧城,位于城西北,此次发掘地点位于古城东南,与故城东南吻合。固地下水位太高,此次发掘工作未能进行到底。“春秋之渚宫”尚未能印证。此次发掘出土的三国土城,已埋入地下三米多深,已暴露高度125米,顶部宽10米,同时出土了一批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文物。关羽镇守荆州达十年之久,“盖先治其城郭,乃诸侯,郡守之常政。”(《讧陵县志》)。为了东御孙吴,北抗曹操,修筑、整治荆州城墙为军备之首务。

第二阶段,东晋至隋唐。(江陵县志》云:“晋永和元年(公元345年),桓温督荆州,镇夏口,八年还江陵,始大营城橹”。考古资料证实,在五代城垣之下,叠压着高16- 17米,宽65米的东晋至隋唐时期的夯土城垣,证实了文献记载的真实性。

第三阶段,五代至北宋末。《荆州府志》记述:“后粱乾代二年(公元前912年),(南平王)高季兴大筑重城,复建雄楚楼,望沙楼为扦蔽,执畚锸者十数万人,将校宾友皆负土相助,郭外五十里冢墓多发掘取砖,以,C城。工毕,阴惨之夜常闻鬼泣及磷火焉”。此次发掘出土的五代土城垣 高6米,基宽76米。砖城基宽09米、高11米,在砖墙外侧有用两层砖铺的宽06米的护脚。砖基之上有用碎砖间粘土夯筑而成的砖土混合墙,下部与砖基同宽,上部与五代土城垣同高。砌墙所用的砖均为东汉至隋唐时期的墓砖,与文献记载完全吻合。五代砖墙的发现,使荆州城修建砖墙的历史提前了四百多年。

第四阶段,南宋至元末。据《荆州府志》云:“宋经靖康之难,雉堞圮毁,隍亦多淤塞。淳熙间,安抚使赵雄奏请筑城,始于十二年(公元1185年)九月,越明年七月乃成,为砖城二十一里,营敌楼战屋一千余间”。发掘资料展示,宋代砖墙包涵在现存明代砖墙内侧,宽06-08 米,高度略低于明代砖墙,墙面虽破坏严重,但墙体基本成形。所用砌砖仍为形体窄短的小砖,不见形体长宽的城墙砖。在宋代砖垣内侧如宋代土垣,宽75米,高3米,斜压在五代城垣之上。

第五阶段,明初至明末。《荆州府志》云:“元世祖至元十二年(公元1278年),诏隳襄汉荆湖诸城。明太祖甲辰年(公无1364年),平章杨景依旧基修筑,周一十八里三百八十一步,高二丈六尺五寸。”发掘出土的明代砖墙基确系建在宋代旧基之上,对土垣部分也只是局部加高。明代砖墙宽07米,高75米,砌砖为长而宽的城墙专用砖。明代砖墙用“打钉”的方法与宋代砖墙相衔接。明代土城垣叠压在宋代土垣之上,现存宽95米,高45米。

第六阶段,清代。据《江陵县志》记:“崇桢十六年,流贼张献忠陷荆州,夷城垣”。清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兵民重筑,悉如旧址”。以后在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五十三年(1788年),对荆州城都进行过维修.特别是乾隆“五十三年六月二十日,万城堤决,水从西门入,城垣幢圮”,钦差大学士阿桂等依旧墓补修。

通过对荆州城的文献史料和发掘资料的研究,使我们对荆州古城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就城墙的历史沿而言,荆州城墙宛如一部荆州历史,它源远流长,章节清晰,情节生动,繁衍不息。就城墙的变迁情况而论,至少从三国时代起,荆州城墙没有发生过大的变迁,历代城址始终没离开过现存荆州的范围,但各个时代的城墙位置有小的变动,即在平面上,从早到晚由内向外推进,推进的距离在50米范围以内。在立面上,从早到晚由低向高堆积,早期城墙深埋在晚期城墙之下。就土城与砖城关系而言,早期土城墙远远早于早期砖城墙,土城地上部分,时代多为五代和宋明清,地下部分为三国至隋唐,可能还有更早时代的城墙。土城垣为砖城垣的依托,砖城垣由土城垣演变而成。

特殊的地理条件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使荆州城自春秋战国以来,就成为南方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三国时期、军阀混战,天下大乱,荆州更是三国之争的主战场,无论是“赤壁之战”,或是“彝陵之战”,争夺的主要目标都是荆州。刘备得荆州使其兴汉基业兴旺发达,关羽失荆州,最终导致了刘备“复汉大业”的彻底失败。

三国荆州城今何在?综上所述,三国荆州之争的史事已清楚表明,争夺的核心城市是荆州首府江陵城,即荆州城,而不是荆州的其他郡府,偶尔其他郡府也曾为荆州州治所在地,如襄阳(荆州牧刘表)、江夏(刺史刘琦)、公安(荆州牧刘备),那只是临时办公署所,而江陵荆州城,至少从秦代开始,就在现荆州城地址,从未发生过大的变迁,这是得到文献典籍和考古资料证实的。文献史料和考古材料又证明,现存荆州城,至迟在三国时期已成为当时江唆县境内唯一的一座大型古城,这座古城当成为当时荆州州治,南郡郡署,江陵县衙的署所。所以,我们论定,三国时期,三国荆州之争的荆州城,就是现存的荆州城的早期城址,刘备所借,关羽所失的荆州城,就是现存荆州城的早期城墙。现存荆州城墙是关羽所筑荆州城墙的保护层和外包装。

位置面积 荆门市位于湖北省中部,汉江西岸。东经111°51′~113°29′,北纬30°32′~31°36′。东西最大横距155千米,南北最大纵距131千米。面积11884平方千米/12404平方千米/12045平方千米/12072平方千米(简册)。

人口民族 2003年末,全市总人口3006万人。

地形气候 处荆山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西北和中部为低山丘陵,海拔多在200~500米;东部和南部为平原湖区,地面高程多在30~50米。河流东部为汉江及其支流;西北部属漳河水系,均南入漳河水库;南部属长湖水系,均南入长湖。

驻地邮编 市人民政府驻东宝区。邮编:448000。行政区划代码:420800。区号:0724。拼音:Jingmen Shi。

-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2005年,荆门市辖2个市辖区、2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即东宝、掇刀2区和沙洋、京山2县及钟祥市。

荆门市 面积12072平方千米,人口301万(2003年)。

东宝区 面积1592平方千米,人口 37万。邮编448004。区人民政府驻金虾路9号。

掇刀区 面积 639平方千米,人口 36万。邮编448124。区人民政府驻掇刀石街道龙井大道99号。

钟祥市 面积4488平方千米,人口103万。邮编431900。市人民政府驻郢中街道。

沙洋县 面积2181平方千米,人口 60万。邮编448200。县人民政府驻沙洋镇。

京山县 面积3172平方千米,人口 65万。邮编431800。县人民政府驻新市镇。

1、三国时期的荆州现在还叫荆州,是湖北省地级市,在古代又叫“江陵”,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员,位于湖北中南部、长江中游、江汉平原腹地。

2、荆州的名字起源于《尚书·禹贡》:“荆及衡阳惟荆州”,因为在这里有蜿蜒高耸的荆山,所以取这个名字。“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这里是古九州之一。荆州建城的历史有3000多年。荆也是古代楚国的别称,楚国曾在荆山建国,所以在古时“荆”、“楚”两字通用。公元前689年楚国建都纪南城,之后有6个朝代、34位帝王在此建都。

3、三国时期,赤壁之战孙刘联合,打败了曹操的几十万大军,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荆州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处于长江下游,地理位置重要,是一个兵家必争之地。荆州一共七个郡,赤壁之战后,被魏、蜀、吴三家瓜分。曹操占了荆州北部面积最大的南阳郡,孙权占领了半个江夏郡和半个南郡,刘备得到半个江夏郡和半个南郡、以及荆州南部四个郡。

4、刘备派大将关羽守荆州,但关羽大意最后还是被吴国得了荆州,导致蜀国只能退守蜀中,丢了一统天下的先机。

以上就是关于三国时期的荆州在哪里全部的内容,包括:三国时期的荆州在哪里、三国时期的荆州现在在哪里、荆门在哪里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74613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