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佛的疑问

格林威治时间2023-05-01  33

——我对佛教的理解

⊙什么是佛

能觉是佛。

我们每一个众生都具一个能够觉知万事万物的心性,这个能觉的心性就叫做佛。你相信自己有这个能力吗?你相信自己会有一天对宇宙人生的真相洞察无碍吗?如果你相信的话,那你就相信自己就是一个未来佛。未来佛就是一个未来的觉悟者。如果你不相信,你还是一个未来佛,为什么呢?因为不管经过多少磨难,你总有一天会觉悟,因为能觉的心是我们本具的,所谓天真自然佛,人人本具之。

对宇宙人生的真相完全明了、完全清楚了。这样的人我们称他为佛。

⊙什么是佛教?

佛教是教育。

用这个自性本具的能觉之心来教化自性暂迷的迷惑之心就叫做佛教。虽然我们说佛教是佛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我们常常误会,以为有一个他来教育我,而实际上是把我们自己的觉悟之心显扬出来。佛像、经典、僧众只是起了一个增上缘。就是帮你觉悟向上的一个好缘。

⊙学佛,谁是我们的老师和榜样?

释迦佛是我们自性本觉的榜样和老师

虽然自性本觉,佛教本有,但仅仅靠自己独觉的毕竟是少数,所以大多数众生是需要导师和榜样的,换句话说,我们需要导师的指引、善知识的指点,这样我们可以少走弯路、不走弯路。释迦牟尼就是我们根本的老师,我们称他为本师。

⊙老师的使命是什么?

老师的使命就是帮助我们开启自性的智慧

释迦牟尼佛并不是自己发明了什么真理,然后再灌到我们众生的脑子里来,不是的。而是告诉我们:智慧和德能是我们自性本有的,不需要向外去求,只要把妄想和执着去掉就可以了。

⊙佛陀四十九年说法,内容是什么?

四十九年说法无非是说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

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说法,说小说大、说渐说顿、说偏说圆、说有说空,无非是把宇宙人生的真相告诉我们,人生就是我们自己,宇宙就是我们生活的环境。

⊙佛能给人以祸福吗?

不能,没有学佛的人以为佛能给人以祸福,其实不是的。打个比喻,法官定案,他要以公正法律为依据,法官不能给人以祸福,佛也如是。一切因果报应就象水往低处流一样自然而然,没有谁在主宰。就象古人说的好: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其实是把宇宙间的祸福之理说尽了。就像现代的医学界也证实了,说慌的人体内会分泌毒素。

⊙佛能保佑我们不生病吗?

如果我们妄念连连、恶业不断,佛是无能为力的。佛只能告诉我们,人为什么会生病,如何避免。我们如果按照佛的话去做,身体自然会健康起来。就象父母随时随处护念儿女,但是不能保证儿女不惹祸,父母只能教育儿女怎么做。佛也如是,可见教育才是最大的保佑。再说我们天天念佛,心地平和,妄念减少,免疫力自然增强。我们可以在缘上下功夫,恶缘断了,恶果自然就不能结了。

⊙在灾难降临的刹那间,有可能感通佛菩萨而避免灾祸吗?

可能。因为心、佛、众生是三位一体的,可以说感通佛菩萨,也可以说是自心的“一心”所起的作用,自心就是佛。平常我们的觉悟之心被烦恼所复盖,智慧和德能都无法显现,现在临时抱佛脚,一句“阿弥陀佛”一句“观音菩萨”自心的智慧显现了,能力也显现了,所以刹那间便消除了灾祸、你说这是自力还是佛力,实在说自力和佛力是同一个力,自他不二么。释迦佛在菩提树下觉悟成道,第一句话就说:“奇哉,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可知众生和佛相比,就多了一点烦恼。

⊙修行,以什么为标准?

佛经是我们修行的标准

我们的自性是否觉悟了?觉悟到什么程度?我们本具的正知正见是否具备了?具备的是否圆满?我们自性的清净心是否现显了?现显了多少?我们要用佛经来印证,来对照,来检查。看一看自己的起心动念、日常生活起居、待人接客是否与佛经吻合。如果不相应,就要修行。

⊙什么是修行?

修行就是修正我们错误的行为,错误的想法、看法、做法。

⊙什么是住持三宝?

就是佛像、佛经、僧众。如果没有住持三宝,如来的家业就不能传承和弘扬了,我们修行交流也缺少了方便。佛像是提醒我们自性要觉悟,因为没有一个人每天跟在你的背后,要你觉悟。而佛像就有这个妙用,我们每天拜佛,看到佛像就知道要像佛一样觉悟。如果你拜佛不是为了觉悟,那就不是修行。经典是帮助你树立正知正见,正知正见虽说是你自性本具,但是你现在迷了自性,分不清对错、好恶、正邪,所以暂时需要用外面的经典帮你打开自性的法宝。佛经好比是一条渡船,你到了对岸,渡船你就不需要了。僧众是和合僧团,是佛法的承传者、传播者、带动者。我们看到出家人,就想到我也要象出家人一样清净无染、为法献身。

⊙什么是自性三宝?

自性三宝是我们真正的归依处

自性三宝就是觉、正、净。归依佛就是归依自性觉;归依法就是归依自性的正知正见;归依僧就是归依自性的清净心。你想一想,佛像可以被毁,经典可以被烧,僧众可能被驱散,而自性的觉正净恒常无变,我们找到了自己真正的归依处——自性三宝。然后我们又不离开住持三宝而进行修行。自性三宝是本体,只要本体在,有体一定会有相。

⊙念佛、读经、参禅、持咒,目的是什么?

念佛、读经、参禅、持咒,目的是得清净心

不学佛的人常常误会,以为念佛是求佛保佑,如果你读了一些佛经,你就会知道,念佛是为了得清净心,《弥陀经》上说“一心不乱”;《圆觉经》上说:“狂心不歇,歇即菩提”。实在说学佛很简单,二个字“除妄”而已,但是又很复杂,劳累世尊四十九年说法,就二个字,我们学了几十年,还是起心动念。

所以佛很慈悲,给我们说净土经典,一而再,再而三,劝我们念佛求生西方。佛号入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这就是念佛得清净心的原理。当我们有了清净心,其实我们什么都得到了,因为自性的道德、能力都能显现了,与如来性相无别。如果自己没有清净心,整天胡思乱想,佛就是想帮你,也无能为力。佛对你的教育才是真正的保佑。就象父母告诫你,待人要有礼貌,千万不要打架。这就是父母对你的保佑,你要做到了,你才会平安,你若做不到,这个保佑就落空了。我们常常听到,危难时刻念一句佛号,会有不可思议的改变,为什么呢?因为“一心”啊!只要有了一心,自心就是如来,就有不思议的道德和能力。《弥陀经》上说“一心不乱”,就是把最大的秘密告诉我们了。

⊙熟读经典的用处是什么?

熟读经典才能提起观照

佛经是从佛的清净心中流露出来的宝藏,与我们众生的自心是相应的。所以佛经能帮助我们自心觉悟,我们熟读以后,生活中就能提起观照,不致于迷失方向。

⊙怎样从梦中去体会能作梦的心性和所作梦的幻相?

我们有做梦的经验,梦是我们的心变现出来的,那么整个梦境就代表我们的心,心是“能变”,心能变出梦境,梦是“所变”,梦是心所变的,如果在这里硬是要分一个真假的话,能变的心是真的,所变的梦是假的。梦虽然是假的,但是它能起作用,梦中有欢喜和恐惧。比如H20,它能变化出蒸汽、冰块、水,蒸汽能蒸馒头、开火车、冰块有冷冻和阻隔的作用、水可以洗衣服、洗菜。由此看来,我们随着事物的现象可以找到它的本体,而这一个本体又可以变现许许多多的相貌,每一个相貌又显示出不同的作用。“心性”看不见、摸不着,比如“真空”,“现象”无处不在,比如“妙有”,真空不空,因为它能变,妙有不有,因为它生灭无常。我们希望做一个好梦,那我们懂得了这个道理,就知道首先要有一个好心,因为清净的本心所现的相,一定是一个好相,一个清净庄严的国土。人生如梦,你知道这个梦是从那里变出来的呢?你想一想“能做梦的心”和“所做的梦”,试着找一找它的“能变”和“所变”。

⊙真心有多大?

真心遍满虚空

我们不知道,我们的真心有多大,我们的眼睛能看东西,会看很远吧,你看到以后,你就会作出判断,这是什么东西。如果我们眼睛所到之处,心力无法达到,那我们就不能判断,可见凡是眼到之处心都能到了。你想一想我们的心有多大呢?佛告诉我们,我们的真心遍满虚空法界。佛说的对吗?信解行证,相信是不够的,还要理解;理解以后还要实行,实行以后才能证明。证明以后你才会觉的:佛的经典和你见到的没有两样。

⊙如何知道临终以后的去向?

人临终以后,身体会凉,但是总会有一个地方最后才凉,你只要看这最后微热的地方是什么位置,你就知道他到那一道去了。头顶——是圣人;眼部——升为天道众生;心窝——转为人道众生;腹部——下堕为鬼道众生;膝盖——下堕为畜生道众生;脚底——下堕为地狱道众生。但是你要试探,一定要小心奕奕,否则会令他下堕。

⊙佛为什么称二足尊?

福慧圆满二足尊

福和慧两样都好,当你妄心灭尽的时候,就是福慧圆满之时,那是什么样子呢?那就是圆满佛果,归无所得。为什么归无所得呢?因为是你本来就有的,不是从外面加进来的。我们称佛为二足尊,意思就是说福和慧都满足了,没有欠缺了。

摘录于净空老法师著《认识佛教》每一个人都有业障,如果没有业障,那就成佛了,成菩萨了。你现在还是凡夫,一定要知道自己业障很重。怎样消除业障呢?给诸位说,你求佛、求菩萨保佑,那是靠不住的。如果佛菩萨能够帮助我们,保佑我们消除业障,还要等到我们求他,他才能消除我们业障,这个菩萨已经不慈悲了。对不对?大慈大悲,不要我们求他,他就把我们业障消除。这才是真正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我们磕头做揖求他,求得那个样子,他才来帮忙,那个慈悲意义已经失掉了。所以诸位要晓得业障是要自己消除,不是菩萨有甚么神力帮你消除。譬如你拜忏,拜到至诚恭敬的时候,恳求菩萨来保保佑你,是甚么把你业障消除?是你至诚恭敬消了业障,不是菩萨帮忙你消除业障。是因为你面对着菩萨,很恭敬至诚,是真诚心发露,真正后悔,这个使业障消除了。所以说穿了,还是你自己消除自己业障。佛菩萨不过给你做一个增上缘,不是他消除的,是自己消除,就是真诚恭敬。为甚么呢?真诚恭敬是我们的性德,这就是觉、是正、是净,觉正净可以消除迷、邪、染。迷、邪、染就是业障。所以跟诸位说,佛教一丝毫迷信都没有。你们看看地藏经,念地藏经的人很多。地藏经光目女、婆罗门女超度他的母亲,将他母亲从地狱里面超度到忉利天。谁的力量?是不是佛的力量?不是的。佛叫他,你回去念佛号,他自己至诚恭敬念这句佛号。你看这两个人,一个念到一心不乱,一个念到功夫成片,这是成就。念到功夫成片,换句话说,决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念到一心不乱,等于证阿罗汉果。所以他为甚么会有这样的成就呢?因为他母亲堕落了,他为了要救度他母亲,他自己就拼命修,修成罗汉、修成菩萨。那个地狱的鬼王一看,你的儿女现在成了菩萨,你不应该在这个地方,我把你送到天上去享福去吧!就是这么个意思。就好比说,你这个家庭,你的儿女今天做了总统。你走到哪里,啊呀!这是某某总统的爸爸、妈妈,特别看待你,就是这么个意思。所以诸位要明了超度不是佛的力量去超度,是你自己修行功夫成就了。所以佛门常讲:‘一子成佛,九祖升天’。家里沾光出了这么一个菩萨,出了这样一个大圣人,龙天鬼神都恭敬,对他父、母、祖先都恭敬,都特别看待,特别照顾。虽然你有罪恶的时候,现在不处罚。现在你家里,你子孙太好了,你罪过以后慢慢再说吧,先出来,好像大赦一样,先把他赦免出来。所以你念这些经,你仔细看,经不骗人。如果佛菩萨有神力,何必叫你修行,你不必修了,你一求他超度,他点点头,好!我超度你,你可以了,何必还要你那么苦修呢?所以佛门里头的确一丝毫的迷信都没有,绝对不是宗教。宗教里头有迷信,所以宗教是靠他,佛法是靠自己。佛教给我们怎么做法,教给我们怎么修法,所以这是佛法跟宗教不一样的地方。诸位要想消灾免难,一定要自己认真的修学,这个才能够消除得了。但是佛菩萨形像供在那里,常常提醒我们自己,使我们的敬,诚敬有一个目标。就因为这个像,把我们的诚敬心引发起来,所以他有这个功德。所以供养佛菩萨形像功德很大,大在这个地方。

观无量寿佛经讲记 (第十三集) 1988/2 台湾大专讲座 档名:03-01-13

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学佛从哪里学起?从三皈学起。一定要『受持』,受是完全接受过来,持是要做到,要保持不失。『三归』就是皈依佛法僧三宝,三宝在自己心里面,要皈依的是自性三宝,这诸位一定要明了,不是外面的,你皈依外面的没用处,你被人家牵著鼻子走,这是一点利益都得不到,是要皈依自性三宝。六祖大师在《坛经》里面把皈依的意义就说得很清楚、很明白,佛是什麼?佛这个字是印度话,翻成中国的意思是觉,就是皈依觉,觉而不迷,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通常都是迷而不觉。我们今天学佛了,学佛就是学智慧,要求觉悟,我们从今天起,无论是处事待人接物,要提高警觉,我们要觉而不迷,这就是皈依佛。换句话说,皈是回头,依是依靠,我们从迷惑颠倒回过头来依靠智慧、依靠觉悟。这样说法还是难懂,我们再说白一点,所谓迷就是感情用事,所谓觉悟就是理智,换句话说,从今而后,我们处事待人接物要用理智不要用感情,这就叫皈依佛。不可以感情用事,要以理智来判断,这是第一条,这是皈依佛,要懂这个意思,这才是真正的皈依。

第二是皈依法,法是正知正见。知见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思想见解,我们很多思想见解错误,要从错误的见解思想回过头来依正确的思想见解。错误跟正确用什麼标准衡量?这必须得有标准,没有标准我们怎麼晓得我们见解思想错了?标准就是经典,三乘经典就是我们的标准。所以你常常去念经,常常去看经,我们见解思想跟佛经里面所讲的一样就是正确,所讲的不一样,我们就要想一想,仔细反省,发现自己真的错了,我们就修正过来,改过自新,这叫做皈依法。所以法的标准有很多层次,刚才讲三乘,像此地讲的有人天乘、有声闻乘、有菩萨乘,各个标准都不相同,我们从浅到深,或者是三乘我们可以同时学,拿这三种标准我们同时学,在日常生活当中灵活的去运用,这是皈依法。

第三是皈依僧,僧是清净的意思,所谓六根清净一尘不染。我们从一切染污回过头来,什麼叫染污?譬如我们眼见色,合自己意思,欢喜,我们心被欢喜染污;不合自己意思,心里不高兴,不高兴也是染污。换句话说,喜怒哀乐爱恶欲,这是七种染污,使你的心得不到清净。不染污,就是我们在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保持我们的清净心、平等心、慈悲心。清净心是体,是真心;平等心是自己的受用,平等决定不起波浪。起贪瞋痴慢,心就不平等,就有波浪。慈悲心是待人,所以平等跟慈悲都是清净心的作用。佛教的修行法门虽然很多,到最后只归纳到三个法门,好像路走到最后只有三个门,这三个门就是三皈依,觉正净,就是这三门。

我们仔细观察,像禅宗这大的宗派,他从哪个门进?从觉门,所以禅宗要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他是从觉门进去的。教下,像天台、华严、唯识、三论,他们是从正门进去的,依照经典修正自己的知见,正知正见入门的。念佛净土宗是从净门进去,修清净心,他是从这个门进去。不管从哪个门进去,进去之后都一样,都通了。好像我们讲堂有三个门,随便从哪个门进来都一样,所以法门平等无二无别,不能说有高下。我们所选择的就是净门,这就是皈依僧的意思,六根清净一尘不染,要特别注意修清净心。清净心就是在一切境界里面去修,离开境界到哪里去修?没得修了。离开境界说心清净,那不是真正清净。清净心要在人事环境里面去修,修到真正不动心了,心才真正清净,心净则土净,与净土就相应。所以三皈戒是入佛门修行最高的原则,我们要记住,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这是真正去把它做到,这才叫三皈依。

皈依,这是讲自性三宝,自性三宝就是觉正净,是你自性本来具足的德能,要你恢复。除自性三宝之外,还有住持三宝,这个也很重要,我们要尊敬、要拥护,为什麼?因为住持三宝帮助我们启发自性三宝,这就是尊师重道的意思。如果没有住持三宝,我们怎麼会晓得有自性三宝?是住持三宝教给我们的。住持的佛宝,在当年就是释迦牟尼佛,他老人家要不跟我们讲这些道理,我们永远迷惑颠倒不会觉悟;老师教导,我们才恍然大悟。现在佛不住世,我们就造佛像,把佛像看作佛宝。所以我们供佛像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是纪念的意思,我们不忘本,我们学佛不能把老师忘掉。就像一般人家里供祖先一样,不忘本,报本反始,这是尽我们一点孝心。我们受这麼大的恩惠,尽一点孝心,是这个意思。第二就是启发我们的自性,我们一见到佛像就想到自性觉,觉而不迷,提醒我皈依佛,每天看看佛像每天提醒就不至於忘掉,这个功德就非常大,供佛像的功德利益在此地。这个供养也就等於佛菩萨保佑我们,他常常提醒我们就是保佑,所以这里头决定没有迷信,大家要记住,佛教里头没有迷信。

法宝是经典,佛不在世,三宝里头最重要的就是法宝,因为我们所有的学习都要依据经典,所以在三宝当中,它最重要。佛在世的时候,佛宝是第一;佛不在世,法宝是第一。我们对於经典要尊重,要认真的读诵,依照经典的道理、方法来修行,把我们自己的行为修正过来,使我们自己思想、见解、行为都能够与经教相应。所以经典是法宝,修正我们的思想、行为、见解。

第三,僧宝就是出家人。出家人,不要管他贤愚,不要管他持戒、破戒,为什麼?那些与我们不相干。我们要看的就看他的样子,一看到出家人的样子,我们立刻就回光返照,我要六根清净一尘不染,他那个样子提醒我自性净,所以那个样子的功德就很大。他自己修行是他自己的事情,与我不相干。他能提醒我这一点,我就非常感激,这就很大的功德。所以佛教我们修行,完全教修自己,没有叫我们管别人,如果你要管别人,你的修行决定修不成功。

从前寺庙里头执事是要管事管人的。执事什麼人做?自己修行有把握才可以当执事。像智者大师所说的,他往生的时候学生问他往生的品位是多高?他说我要是不领众,品位就很高,因为领众,做住持,做当家,要管事,管理大家,所以只落得个五品位往生,五品位是凡圣同居土中上辈往生。他有能力往生,不要说中辈,下辈往生都可以。只要我能往生,我来帮助大家,换句话说,我牺牲自己,成就大家,但是牺牲自己是有条件的,是有最低限度的,就是我能去得了。如果牺牲自己,自己去不了,那冤枉了。所以最起码的,我们要有资格下品下生,决定靠得住能往生,牺牲自己的高品位来管理大众的事情,来操这个心,这是对的,所以这是菩萨发心。如果自己对於往生一点把握都没有,这个不行,这决定不能管事,要当清众。生死有把握才可以,所以从前寺庙丛林里执事都是菩萨、罗汉,换句话说,生死是决定有把握的,他是为大众牺牲自己的高品位,这是大慈大悲。

也就是说出家人的形相提醒我们修清净心,净而不染,这是不出家的人做不到。譬如这出家人,实在讲他做的这个功德也是很大的,在街上走一趟,多少人一看到,他心里马上就落了一个佛,他是佛教,阿赖耶识里头他就给人家种了一个佛的种子。在家人不管怎麼样打扮,人家绝对不会看到你就想到佛字,阿赖耶里头不会落这个印象。这个就是外面走一趟不晓得给多少人种了善根,把佛种子种到众生阿赖耶识里去了,这是这套服装不可思议的功德。前些年有人提倡佛教要改服装,改是错误的,如果服装一改,这个功德都没有了,这一点好处、利益都做不到了。

其实佛教的服装,只有披衣才是佛教的,我们穿的这个衣服不是佛教的,这诸位要晓得。佛教是随缘随俗的,并没有制服。我们穿这个服装,一直到现在还穿到的,这是满清入关的时候,中国那时候也是有一个很有名的人,洪承畴,投降满清,跟满清订条约,订什麼条约?在家人,我们中国人投降满清,出家人不投降,所谓是俗降僧不降,他这五种不投降的条件里头,这是一条,所以出家人还穿明朝服装。我们这衣服是明朝服装,是这麼来的,并不是出家人的制服,穿的是明朝服装,一直到现在民国,我们还穿明朝服装,穿成习惯,这服装穿得是很舒服,我们也不愿意改。

在过去,出家人跟在家人服装是完全相同的,所不同的就是在家人的服装绣花,民间唱戏的戏服,那都是从前标准的服装,绣花颜色很美。出家人没有花纹,很素,而且是染色衣,染色衣就是离开五种正色,正色就是红黄蓝白黑,出家人不穿,只能穿染色,染成咖啡色,就是很多颜色混合在一块染色,就是染色衣,就是这麼一点差别,样子完全是一样的,所以这个诸位要晓得。

我这种服装叫海青,大袖子。海青这个服装从汉朝就有,袖子比这个还要大,现在为了方便起见缩短了一点。海青在从前是读书人穿的,就是不做粗重的工作。大袖子做事情很不方便,所以是做官的人、读书人穿这个衣服。平常工人、农人穿的袖子短,他做事情方便,短袖子的,大袖子的是士大夫阶级穿的。所以要晓得这完全是中国服装。在有佛事典礼的时候,我们披一件袈裟,那才是佛教的服装。

像南传,他那个衣服大,整个包在身上,那是从前原始佛教的服装,到中国来,我们用不著,因为气候比较冷,必须在自己穿的衣服上披上,披上披那麼大就很麻烦,就把它裁小,只有原来像现在印度袈裟的三分之一,所以缩小了,我们用勾环披在身上。日本人的缩得更小,日本人缩成这麼小块,带一个绳子,平常放在口袋里,做佛事参加典礼的时候掏出来往身上一套,有九条的,有二十五条的。他们的三衣平常可以收起来放在西装口袋里,要用的时候拿出来往身上一套,那就是了。我们中国还没有省到那个地步,还有这麼一大块,还披一下,日本人是简化,真是合乎现代化,的确很方便,所以这是要晓得。

服装确实是可以改的,因为从前在家人跟出家人穿的衣服根本就是一样的,没有区别,只是素一点,样子都是一样的。但是我们现在穿成习惯,的确,这个服装能够叫很多众生一看到,他是佛,他的阿赖耶识里必定落佛的种子,所以不改很有道理,不改能叫许多众生心里常常会有个佛的概念。所以虽然有人提倡,还好中国佛教会没有接受。实在讲这个服装,我们中国人对於生活来说,生活的享受是西方人作梦都想不到的。中国人喜欢舒适、舒畅,这个衣服穿了的确是非常舒服。现在衣服做得那麼小,贴在身上,穿了难过,动弹不得,还说美,不晓得美在哪里?这个大袖子,走起路来飘飘欲仙,比那美得多,西方人的服装的确是比不上我们。所以你看看中国的国画,你看服装的时候,的确很有味道,西洋人比不上的,这是中国人的艺术,而且穿了非常舒适,宽袍大袖舒适。

这是讲的三皈,三皈要记住,重要的是自性三宝。住持三宝也非常重要,因为住持三宝可以启发我们自性三宝。如果没有住持三宝,自性三宝也显不出来,没有人提示你,也显不出来,所以住持三宝非常重要,我们一定要护持、要尊敬。

『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学佛从哪里学起?当然还是要从外表学起。三皈是从内心,自性三宝。外面能够影响我们的心理,因为我们毕竟是凡夫,还是会被外面境界影响,因此对外面境界就要加以注意,这就从戒律上。戒律很多,有在家戒,有出家戒,有小乘戒,有大乘戒,但是诸位要记住一个原则,所有的戒律都是戒自己的,没有一条戒律是戒别人的,这是佛法的特色。跟世间法律、规约不一样,世间法律主要是要大众遵守的,佛法不是,佛法是叫你自己遵守,不管别人。因为佛法戒律的目的是要得定,假如我们自己持戒,也要常常管别人,我们自己定得不到。唯有我自己守戒不管别人,别人持戒也好、犯戒也好,根本不理会,我这个戒才能得定,才能够因戒生定、因定开慧,学佛的目的才能达到。所以具足众戒是修行最重要的基础,不管哪一宗、哪一派,显教、密教,都是从戒律学起。但是现代这个时代,所谓是开放的时代,讲到经,大家听了有的时候还点头,这个道理还不错;讲到戒,马上掉头就走。我生活这麼自由自在,不愿意受这个约束,好像戒律是专门约束人的。大家也不愿意学礼,礼是吃人的礼教,好像把它看作虎狼一样,都不愿意学,这也是佛法衰败的主要因素之一。

现在实在说,讲经的人还有,讲戒的人没有了,确实没有了。纵然在受戒的时候也会讲一点,那是讲皮毛,点缀点缀做个样子,实际上是一条也没讲到。在这个时候我们怎麼办?这个问题实在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近代印光大师,这是净土宗近代的一位祖师,了不起的人,他老人家看到这个现象,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能不能把戒律都恢复?不可能,为什麼?一切众生在意识形态里头不愿意接受,也没有人讲了,为什麼?讲的时候没人听,讲戒律好像是骂人,谁愿意听你骂,一个个都跑掉,所以现在也没有人发心去研究戒律,也没有人敢讲戒律。於是老法师就用三种书来代替,就是《安士全书》、《感应篇汇编》、《了凡四训》,他老人家特别提倡这三种书。

我过去在香港中华佛教图书馆,看到老法师印经的弘化社所印的书,我在版权页看,这三种书他都印过几十次,一看版,三十版、四十版,印这麼多次,数量都非常的大,至少都是五千部,多的时候二万部、三万部,还有五万部的,所以我概略算一算这三种书在他一生当中至少印不会少过三百万册。他这样大力提倡,为什麼?拿这个来代替戒律。因为戒律,说老实话,你看不懂,这三种书看得懂。我们依照这三种书来修行,戒律就成就了。这三种书里面关於戒、关於威仪,可以说统统都说到,所以老人家一生特别提倡。

在清朝末年的时候,定海县的知县请老和尚到那里去讲经说法,他自己没有去,他派了一个人去,讲《文昌帝君阴骘文》,不是讲佛经,可见得他对这三种书很重视。如果我们不从断恶修善上下手,其他一切都不能成就,所以他是用这三种东西代替戒律,非常之好。所以我们今天能够做得到的实在讲只有五戒,我们把五戒做好,把五戒研究透彻,然后再用《阴骘文》、《感应篇》来辅助,我们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确实没有问题。这三种书我这些年也很提倡,也印过很多次,这三种书我们现在此地都有,你们同学将来回去,都送给你们,好好的去看,好好的去研究。

答:皈依真正的含义就是觉正净。这是六祖慧能大师在《六祖坛经》上给我们开示,佛者觉也,觉而不迷;法者正也,正而不邪;僧者净也,净而不染。觉正净,这是我们的真正皈依处。我们净宗修学方法,用一句佛号。我们在一切境缘当中都不忘记这句佛号,绵绵密密,不怀疑、不间断、不夹杂,这句佛号就让我们真正皈依了。为什么?你佛号不间断你不会迷惑颠倒,你就皈依佛了,觉而不迷,你的知见是纯正没有差误,因为这句佛号是至善,是不可思议功德名号。你念著它,当然是正知正见了,念的时候心地清净,没有污染。所以皈依法,正而不邪;皈依僧,净而不染,你都做到了。念佛也就是皈依,它是一不是二。至於说做皈依的仪式,这个就看因缘,有这个缘分,你可以去做。找一位你认为如法的法师,给你传授三皈。他是给你做证明,证明了你现在皈依佛门了,成为了真正的佛弟子,你不是皈依他某个人,这个不要搞错。念佛是不是必须要皈依?不必,不一定做这个仪式。如果你能够一心念佛求生净土,诸佛证明你是真正的弟子。虽然你没有做皈依仪式,也不要紧,这个不会妨碍你往生。

佛教寺院的大门,称三门。其形状如阙,有三个门,故称三门。三门含有智慧、慈悲、方便三解脱的意思,或象征信、解、行三者之义。但并非必有三个门才称“三门”,只有一个门,也称“三门”。三门殿也有写作山门殿的。佛寺三门殿内,在门的两旁塑两大金刚像,此即手持金刚杵(印度古代最坚固的兵器)警卫佛的夜叉神,又名“执金刚”。

经中记载,皈依三宝“佛法僧”之后,会有36位佛门护法善神,保护佛门皈依弟子。受五戒以后,还会增加25位护法善神。

不皈依,就没有这些护法。相当于“阴性保镖”。每一位护法善神,职责不同。

法号,是师父,根据自己传承,来往下面排字的,如汉地大般若宗,法号排列是“能仁圣果”,祖师是“能海祖师”,往下排是“仁祥祖师”再往下“圣航祖师”。。。然后是“果X法师”,这样,一辈一辈往下传。自己不能起法名的,可以在寺院,找一位师父,收为皈依弟子,不影响日常正常生活。

皈依分为皈依“相上三宝”和“性上三宝”。相上三宝者:佛形像,经典,僧人。性上三宝者:觉(觉而不迷),正(正而不邪),净(净而不染)。也就是自性三宝“觉正净”,祖师讲“性相一如,如鸟二翼”,缺一不可。假如,只求“性”上皈依,不求“相上皈依”就像,人,只有精神,肉体不能动,像一个,肉体残废,但思想很正常的人。假如,只求皈依“相上三宝”,不求自己内心解脱,就会变成“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但是,很多人,在不明理的情况下,必须,先皈依“相上三宝”,慢慢学,就会悟到本性,达到“性相一如”。

祖师讲“皈依三宝者,千生罕遇,万劫难逢。皈依者福增无量,理念者罪灭河沙”。相上皈依就是培福,理念(性上皈依)就是修慧,福慧具足,就是“皈依佛,两足(福足,慧足)尊”才是圆满佛道。

以上就是关于关于佛的疑问全部的内容,包括:关于佛的疑问、净空法师:怎样消除业障、佛说的具足众戒的具体内容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74539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