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说哪个地方的
拿广西师范学院来说,是没区别的。专科初等教育(英语)专业是也叫小学教育(英语方向),学历是大专的,学的英语很面向小学,出来是小学英语老师,英语教育(师范)专业在这个学校其实也是这个,而这个学校的外语系是非师范专业的,可以考完教师资格证以后交小初高中。
回答完毕
问题一:中等教育的含义?初级中等教育的含义? 初等教育是普遍是指学前、小学教育两个专业,如果是专科的话,毕业即可从事幼教、小教等工作。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学校开设初等教育本科专业,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也开始有了很多本科、研究生人才。如果你想从事教师的话可以参加9年义务教育范围内的教育考试。不想教书那就可以搞研究咯。
望采纳
谢谢
问题二:学期教育、初级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各是指什么 我国教育法规定现行的学校制度分为四等7级;
四等分别为:学前教育、初等教育胆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7级分别为:幼儿园 、小学、初中、高中、高等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
学前教育:指幼儿园
初等教育:指小学
中等教育:指初中、高中
高等教育:指高等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
问题三:中等教育包括哪些 中等教育包括普通中学和中等专业教育。普通中学教育包括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学制均为三年。中等专业教育分为中等技术学校、师范学校和职业学校,学制为至三年、三至四年不等。
问题四:中等教育教师是什么? 第四条 教师资格分为:
(一)幼儿园教师资格;
(二)小学教师资格;
(三)初级中学教师和初级职业学校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以下统称初级中学教师资格);
(四)高级中学教师资格;
(五)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级中学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以下统称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
(六)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级中学实习指导教师资格(以下统称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
(七)高等学校教师资格。
成人教育的教师资格,按照成人教育的层次,依照上款规定确定类别。
第五条 取得教师资格的公民,可以在本级及其以下等级的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担任教师;但是,取得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公民只能在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级中学或者初级职业学校担任实习指导教师。
高级中学教师资格与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相互通用。
问题五:“高级中等教育阶段”指的是什么 就是高中的教育水平,就是高中毕业
问题六:普通教育包括什么 普通教育主要是指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普通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指主要包括全日制普通博士学位研究生、全日制普通硕士学位研究生(包括学术型硕士和专业硕士)、全日制普通第二学士学位、全日制普通本科(包括通过高考录取的四年制、五年制本科和通过统招专升本考试录取的二年制本科)、全日制普通专科(高职高专)。其中幼教育,小学教育,中等教育属于基础教育。
普通教育费只包括:从小学到大学的学费、杂费等正规学校收取的费用。
职业培训与普通教育的区别主要有:
(1)目的不同。职业教育以直接培养和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为目的,其目标是使受培训者成为一定劳动领域的专门人才,以满足现代社会职业和劳动力供求双方的需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专业性;而普通教育是以提高受教育者的基础文化水平为目标的,具有
基础性和普及性。
(2)对象不同。职业教育是一种以劳动者为特定对象的人力资源开发活动,它的教育和培训对象是社会劳动者,其中包括失业的劳动者、在职的劳动者、企业富余人员和其他求职者;而普通教育一般是以处于学龄期的青少年为主要教育对象。
(3)性质不同。职业教育是特需教育,突出专业技术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和提高,在教育内容上更侧重实践性和应用性;而普通教育是常规教育,突出基础知识和素质教育,在内容上则比较注重基础性和系统性。
(4)教育手段和方法不同。职业教育是特需教育,注重教育和时间相结合,一般可以根据劳动者自身的要求和条件,采取比较灵活的教育手段和方法,进行不同层次的教育和训练;而普通教育则采取比较固定的常规教育,一般是全日制教育。
问题七:在义务教育法中 初级中等教育是指 中等教育是指在初等教育基础上继续实施的中等普通教育和中等专业教育。
中等教育包括普通中学和中等专业教育。普通中学教育包括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学制均为三年。
初级中等教育应该就是指初中阶段的中等教育了。
问题八:中等学历是什么学历? 不是,中等学历是指中专、中师、普高、职高、技校的学历, 附: 1.初等教育:普通小学、 学; 2.初级中等教育:普通初中、职业初中、成人初中; 3.高级中等教育:普通高中、成人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包括普通中 专中师、成人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 4.高等教育:普通本专科、成人本专科、研究生(博士、硕士)、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
希望采纳
初等教育一般指基础教育(没有专业、职业指向性的基本教育)。我国基础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学教育(初中、高中)。
基础教育,就是人们在成长中为了获取更多学问而在先期要掌握的知识。就如同盖房子先要打地基一样,要想学好一门语言就要从认字开始。
基础教育,作为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在世界各国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
扩展资料
1949年以前,中国的基础教育十分薄弱。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非常重视发展基础教育,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普及教育。
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基础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985年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了“实行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
1986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使中国的基础教育走上了法制的轨道。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了到本世纪末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基本方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基础教育 (没有专业、职业指向性的基本教育)
初等 教育 是整个国民教育的基础,初等教育质量的高低影响着新一代 儿童 的素质发展,同时也影响着我国整体教育水平的发展。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初等教育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于初等教育的论文 范文 一:初等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初步探索初等教育(理科)专业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是:掌握初等教育(理科)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一定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能够胜任小学数学和小学科学课程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专多能的大学专科学历教师。那么如何围绕这一目标做好课程设置呢本文将试做探析。
初等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综合化当前师范专科学校在办学过程中课程设置中存在着一些困难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专业目标定位不准。为了招生需要,往往把专业的定位拔高,名不符实,较少关注全体师范生的全面培养。二是课程设置缺乏合作举措。小教师资的培养与小学联系不紧密,没有合作 措施 ,共同教研活动很少,许多方案闭门造车。三是技能课程训练不够。学生基本功训练大多数是应付式的作业,纸上谈兵,缺乏行之有效的考核机制。四是课程内容老化陈旧,本科化倾向严重,开发校本教材的政策和措施不多,教师没有针对性教学的积极性,实际教学效果不佳。为此,笔者从课程设置的原则和重点、课程体系构建的过程序以及课程基本体系谈谈一些体会。
一、课程设置的原则
1思想性原则,即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并注重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注重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良好师德的培养,注重完善学生的人格结构。
2师范性原则,即课程设置必须紧紧围绕小学教育、教学实际需要,突出小学教育的特点,坚持为小学教育服务的方向。
3综合性原则,初等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应注重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这不仅包括文理之间的相互渗透,也包括文科各学科和理科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以培养教师全面化、多样化,一专多能的素质。
4实践性原则,课程设置应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准和从教实践能力的提高,使学生既具备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又具备良好的从教实践能力,并通过实践将知识内化为教师素质。
5前瞻性原则,课程结构体系应具备适当的弹性和超前性,以满足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
二、课程设置的重点
1课程设置要强化小学教师专业化水平,突出小学教师综合培养。
(1)课程设置要全面化、多样化
课程设置要全面考虑小学教师综合技能及与小学生的沟通及照顾其成长的能力。小学教师除了需具备宽厚基础课程的相关知识,精通任教科目,还要求具有进行教学实践、与人沟通和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主要体现在职业知识、职业实践、职业关系三个方面。
(2)课程设置要综合化、弹性化
小学教师要有广泛的知识,在课程设置方 面相 对多样化、弹性化。给学生提供较大的选择空间,强调综合性,具有弹性,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选修到自己感兴趣的学科。
重视学科的交叉设置,为师范生成为小学教师所需的广博的综合 文化 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专业教育课程要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效促成教师专业化成长。克服通识课程内容相对狭窄、观点陈旧,实践性不强,教育类课程内容普遍抽象,缺乏实践性的缺点。重视师范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
2课程设置要重视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1)建立大学与小学长期合作关系
建立大学与小学长期合作关系是教师专业化的有效手段。联系周边的所有小学,与他们建立长期的合作,由大学教师和小学一线教师共同培养师范生,增加在小学进行的专业课程,加强师范生对小学情况包括小学每个年级的年龄特征的了解。让师范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重视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必由之路。加大实践实习在师范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加强教育见习、实习,小学教师的培养过程中,首先,保证实习时间,优化实习内容,让学生参与到实习学校的一切活动中,包括教研活动、班级管理、教工大会等。其次,进行分段实习,将实习贯穿于每个学期的教学中,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在连续的实践过程中逐步认识小学教师职业,还能使学生有时间对其教学体验和感悟进行消化。
三、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
1组建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兼职教师构成的课程体系建设团队。
2调研、分析专业定位、岗位能力,写出分析 报告 ,提出对应课程模块。
3依据专业定位,设计岗位需求的课程内容。根据专业知识、岗位能力、素质结构,设置课程及实践教学项目。
4根据小学理科教师的职业素质、能力要求、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和趋势,分解支撑该能力的知识点,制定相应的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考核标准,形成职业能力评价与考核标准与实施办法。
四、课程体系的基本结构
根据培养目标和初等教育(理科)专业“以能力形成为主线”的要求,确立构建如下合理、健全的初等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与结构。
1学年课程分布体系
(1)三年制高中 毕业 起点学生:25学年为理论课(含校内实践课)+05学年为校外实践课,即25+05。
(2)五年制初中毕业起点学生:2学年为高中课程+25学年为大专理论课(含校内实践课)+05学年为校外实践课,即2+25+05。
2必、选课程体系
必修课程达到“理论够用”目的;选修课程达到“知识面广”目的。
3课程模块体系
(1)理论课程模块:公共课(基本素质课程)、专业课(专业基础课、核心主干课、其他主干课)、职业素质课(职业基本素质课、教师基本技艺课)三类六模块课程体系。
(2)校内外实践课程模块:实验课、综合训练课、教育见习课、教育实习课和教育调查课共五类实践课程模块体系。
4理论实践课程比体系
逐渐提高实践课程比例,达到“技术精湛”目的。实践课程占总课时的4108%。
5选修方向课程体系
在完成专业必须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课程后,设立若干个专业选修方向供学生选择,拓宽学生在小学教学的教学空间。
参考文献:
[1]高应东学前教育三年建设方案(2013-2015年)
[2]王智秋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教育研究,2007,(5)
[3]惠中高等师范教育体系中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思考[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2):35-41
[4]高璐经济欠发达地区小学教育专业的定位与发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3):30-32
[5]王万良小学数学教育与小学教育专业数学课程设计[J]课程・教材・教法,2006,(1):77-80
[6]郭黎岩发达国家小学教师培养的 经验 研究比较教育研究,2007,(11):27
关于初等教育的论文范文二:关于高职初等教育专业的几点看法摘要:职业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使得我们必将教师这一特殊职业技能岗位的教育纳 入职 业教育的思考范畴。本文在职业教育的思想下讨论了初等教育专业的特性,并根据职业特性对小学教师的培养提出了几点思考。
关键词:职业教育 职业特性 初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17125
职业教育是让受教育者获得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较,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类专业大都采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培养模式,每年培养数十万的职业类人才。传统认为,初等教育是属于普通教育下的师范教育,尽管有着知识积累与传承的这层特殊面纱,使得教师教育带有普通教育的知识特点,但是这无法遮掩“教师”是一个特殊职业技能岗位,也无法回避我们必将用职业教育的视角来看待教师教育。
1 初等教育专业的职业特性
职业教育的特性是其“职业性”,其基本内涵是“职业导向”。职业教育成效如何取决于它所培养的人才能否胜任其面临的岗位。我国初等教育专业所培养的大多是面向小学及教育岗位的人才。专家认为学前教育的主要职业特性是保育,是小学教育的前奏;中学教育的主要职业特性是学科教育,是小学教育的后续篇章;小学教育是两者的衔接,其低学段具有一定的保育性,高学段具有一定的学科教育性,它不仅要传递知识,更为重要的在于把握儿童成长的方向,不仅要保证儿童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且更要帮助儿童学会学习,注重培养儿童的社会意识、创造能力、合作精神以及对 自然科学知识 的兴趣等,为其今后一生的可持续学习,成为开放的、具有全球视野的人打下基础。因此,促进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与学习习惯是小学教育的基本目标。由此而言,养成性成为初等教育的主要职业特性。
2 职业特性对教师的要求
小学教师以小学生的教育为己任,而不仅仅以小学学科知识的传授为己任。小学生教育过程中育人是目的,知识的传授是手段。养成性作为初等教育的主要职业特性决定了初等教育的重心在于养成教育,这要求养成教育的执行者――小学教师必须具备以下素养:
21 知识体系――全科发展
职业视野下的小学教师知识结构与其职业对象密不可分。小学教师的职业对象是小学生。就认知特点来看,小学生的思维感知技能等方面都处于迅速发展的阶段。无论多么复杂的新事物,小学生都可以将其作为整体逐步同化纳入自己的认知体系进而掌握事物的整体特征。这一阶段的儿童不会像成人一样面对新鲜事物就立即将事物划分为各个零部件,了解零部件之后再加以整合进而认识新事物,小学生认识世界的过程是综合的整体的。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前主席波伊尔也曾指出初等教育区别于学前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最基本要素就是联系:人与人是互相联系的,各门课程与知识是互相联系的,课堂内容与文娱生活是互相联系的,学习与学生生活是互相联系的。因此,小学阶段需要有全科型教师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知识的讲授,这有利于教师引导其更加全面发展的同时加强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把握。目前,不少国家实行全科小学教师即是一个有力的佐证。
22 教学技能――知识传授的保证
目前,中国的教师国编招考政策允许综合型大学的学生通过统一考试进入教育行列。而教育专业的学生有别于其他专业学生的特殊性之一是学生在校期间的接受了专门的教学技能培养。初等教育专业定性在教育,决定了初等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必须通晓教育理论,熟练教学实践技能。当前,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对职前教育培养都加强了实践教学教育。大多数采用2+1的培养模式和院-校合作的方式。但是小学教师的职业技能与中学教育技能不同,小学生模仿能力强,有很强的向师性,教师往往是学生的榜样,因此教师的教学技能必须规范。其次,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都表明,教育对象越是低龄,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性和艺术性要求越高。儿童知觉过程的直觉性,使他们喜欢教师采用直观的教学呈现方式进行教学。因为儿童记忆的具体形象性,使他们更容易记住那些形象生动的事物。另外,儿童思维想象的独特性和情感的易感染性和弥散性等心理特点也都使得他们特别喜欢艺术活动。这些都要求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借助、声音、影像等生动活泼的载体,必要时辅之以儿歌、 童谣 、舞蹈、 简笔画 等形式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果。
23 职业的认识
教师职业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是一种用生命感动生命,用心灵去浇灌心灵的职业。作为小学教师的初等教育专业毕业生对小学生的影响可以说是终身的,他们的工作态度,有时甚至一个随意的动作、一个不经意的眼神,都会在小学生们幼嫩的心里激起阵阵涟漪。小学教师的培养应该强调文化底蕴、通识教育、养成教育,使之具有较高的职业水准,使他们深刻认识什么叫教育,什么叫孩子,什么是初等教育,明确初等教育的养成教育意识,懂得养成教育的原理与 方法 ,这样才能促进他们的学生养成良好品德、良好习惯,才可能促进其生命的健康成长,真正实现对人的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陈莹“职业性”:德国职业教育本质特征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2]刘慧初等教育学学科:高师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J]课程・教材・教法,2011,(5)
[3]王佳艺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的必要性及其途径[J]湖南第一师范大学学报,2012,(2)
[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EB/OL]>
你好,我是学初等教育专业的学生。
今后,当然是要当小学老师了。
初等教育一般是二本,包括中文,数学,外语,音乐,美术,科学,计算机专业。
你学哪个专业,就当那个方面的小学老师。
以上就是关于专科初等教育(英语)专业和英语教育(师范)专业的差别全部的内容,包括:专科初等教育(英语)专业和英语教育(师范)专业的差别、中等教育指的是什么、初等教育是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