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在克里米亚半岛定居的人是凯尔特人
前7世纪斯基泰人驱逐了凯尔特人,与此同时希腊人开始在海岸建立殖民地。
前438年这里建立了一个叫做博斯普鲁斯王国的国家(算是希腊系国家)。
前15年,克里米亚半岛海岸上的国家和城市都沦为罗马帝国的附属国。
250年被哥特人占领
376年被匈奴占领
8世纪被可萨人占领
1016年被拜占廷帝国占领
1237年,被钦察汗国占领
13世纪意大利商城热那亚将其竞争者威尼斯逐出克里米亚半岛并在半岛的海岸上建立了多个城市。这些繁茂商城一直存在到奥斯曼帝国占领克里米亚半岛为止。与此同时鞑靼人已经占领了半岛的中部和北部。
到1430年,蒙古后裔哈吉·格来正式立国,在巴赫切萨拉伊定都,并成为奥斯曼帝国的附属国。
从1478年到1777年,克里米亚汗国是奥斯曼帝国的一个附属国。
1774年俄罗斯迫使奥斯曼承认克里米亚独立,从1777年起,克里米亚汗王沙希因附属俄罗斯。不久,克里米亚贵族起义反对沙希因,沙希因向俄国人请求援助。波特金率7万俄军到达克里米亚,1783年俄罗斯正式将整个克里米亚半岛纳入版图,并入俄国的克里米亚隶属塔夫里达州管辖。
1854年至1856年间,由于英法暗中支持土耳其对抗沙俄,克里米亚战争(亦称第九次俄土战争)因此于1853年爆发。
1856年3月,各国签定了《巴黎和约》,约定黑海中立化,沙俄不得不吐出不少此前获得的“赃物”,如归还包括多瑙河出海口在内的比萨拉比亚部分领土,黑海中立化,解散黑海舰队、俄国只能在黑海拥有10艘小船(1871年该限制被废除)、禁止外国军舰未经土耳其同意通过黑海的两个海峡,这一条款至今有效,据说苏联时代刻意不将基辅级称为“航母”而坚持冠以“战术航空巡洋舰”或“载机重型巡洋舰”,就是为了规避条约对苏联军舰通行黑海出海口的限制。
前苏联时期
1918年建立了塔夫里达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俄罗斯联邦的成员。
1921年,又成立了隶属俄罗斯联邦的 克里米亚鞑靼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克里米亚半岛也是一些很血腥的战役的战场。1941年德国军队在试图占领连接克里米亚半岛和大陆的地峡时损失惨重。最后德军还是冲破了苏军的防线,只有塞瓦斯托波尔从1941年10月一直坚持到1942年7月4日。
1944年,苏军重新解放塞瓦斯托波尔,斯大林以许多克里米亚半岛鞑靼人与德国合作为由,把全部鞑靼人居民强逼流放到中亚, 克里米亚鞑靼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也被改为克里米亚州, 大约46%被流放的人死于饥饿或疾病,其余的人直到数十年后才获准返回克里米亚半岛。
1945年2月,在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召开雅尔塔会议。
1954年,为庆祝乌克兰的哥萨克人鲍格丹·赫梅尔尼茨基开始与俄罗斯“结盟”300周年,赫鲁晓夫主导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在1954年通过决议,将克里米亚划归乌克兰。决议的理由是:“鉴于克里米亚同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之间经济上有共同性、地域接近、经济和文化关系密切。”
苏联解体后
1991年苏联解体后,克里米亚半岛成为乌克兰的一部分。许多半岛居民对此不满。岛上还驻有俄罗斯的黑海舰队,当时情况相当紧张,有爆发战争的可能。乌克兰极端民族主义势力在选举中失利后,情况开始减缓。同年5月,俄议会通过决议,宣布1954年将克里米亚划归乌克兰的决议不再具有法律效力,并要求俄罗斯、乌克兰和克里米亚三方就半岛地位问题展开谈判。乌克兰则予以强硬反击,宣布俄议会的决定无效。
1992年5月5日克里米亚半岛宣布独立,后来决定成为乌克兰的一个自治共和国。俄罗斯租借塞瓦斯托波尔军港的部分作为黑海舰队的基地。
1994年7月,随着奉行对俄友好政策的库奇马当选乌克兰总统,有关克里米亚半岛归属的争执渐渐趋于沉寂。
1997年5月,俄罗斯与乌克兰正式签署俄乌友好合作伙伴关系条约,确立双边友好关系,原则上为解决克里米亚归属等问题奠定了基础,俄乌关系缓和。[2]
因为乌克兰局势动荡,2014-03-06,路透社援引俄新社报道,克里米亚议会投票一致同意成为俄罗斯的一部分
二战末期的1944年,苏联最高***以克里米亚的鞑靼人与德国合作为理由,将世代居住于此的数十万克里米亚鞑靼人强行移民到了中亚地区。1921年成立的克里米亚鞑靼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也被改名为克里米亚州。
克里米亚半岛在强制移民或者叫集体流放期间,数十万鞑靼人流离失所,据说,仅在流放过程中,因疾病、饥饿或其他原因死亡的鞑靼人超过46%。可以说,发生于1944年的强制移民,对于鞑靼人而言就是一场血泪史。
这场被苏联强制移民的行动结果就是,原来占据多数、是克里米亚主流居民的鞑靼人,在如今的克里米亚成了少数。克里米亚地区人口构成变成了60%为俄罗斯人,24%为乌克兰人,鞑靼人在克里米亚几乎可忽略不计。
克里米亚前一段时间发生的克里米亚从乌克兰回归俄罗斯的事件,其实也“得益”于当年苏联政府的强制移民。因为正是由于克里米亚的居民俄罗斯人占据绝对优势,才能最终爆发了这样的活动。
为什么原来居住于克里米亚的大量鞑靼人会被强制流放呢?
其实,在二战末期,尤其是苏德战场苏联转败为胜,取得战场优势之后,不仅仅是位于克里米亚的鞑靼人,许多在苏联境内的少数族裔开始被大规模放逐。例如,居住于车臣地区的车臣人、位于印古什共和国的印古什人等等,都是被大规模流放的对象。
苏联地图这些少数族裔被迫背井离乡,被迁居千里甚至万里之遥的他乡,原因就因为苏联政府的一道命令。这道命令,自然是由当时的苏联最高***约瑟夫·斯大林签署的。
而斯大林之所以签署这样的命令,是因为斯大林和苏联政府认为:在苏联的卫国战争期间,很多鞑靼人背叛了祖国,他们不但没有捍卫苏联,反而站在了敌人、也就是德国的一边,并加入了德国的志愿部队与红军作战。也就是说,苏联认为鞑靼人在苏联卫国期间当了“汉奸”,成为苏联叛徒。
也因此,苏联决定将鞑靼人人强制迁出环境优越、资源丰富、战略地位极为重要的克里米亚地区,苏联认为鞑靼人已经“无权”在克里米亚生活,并将他们永久性的迁到了位于中亚的乌兹别克地区。
鞑靼骑兵当时任苏联外长的莫洛托夫也曾回忆说,在战争期间,他们(苏联政府)接到了少数族裔大规模叛变的报告,在灿烂的苏德战场上如果真的发生这样的事情,自然是苏联生死攸关的大问题。因此,苏联决定将居住于高加索、克里米亚等地区的大量少数族裔驱逐,不给他们背叛苏联的“机会”。
那么,在苏联卫国期间,真的有大量鞑靼人加入纳粹军队,与苏联作对吗?苏联的指责并非全部冤枉了鞑靼人。在苏德战场期间,德国的确曾向非俄罗斯人的苏联少数族裔承诺,可以帮助他们获得独立。也因此,这些包括鞑靼人在内的少数族裔对于德国人产生好感,也的确有一些人因此加入了德国人成立的苏联“伪军”。
但是,这种行为并非鞑靼人的全民行为,只是一部分人的选择罢了。而事实上,在苏德战争期间,至少2万多克里米亚男性鞑靼人加入了苏联红军,并在战场上与德国军队浴血奋战。很显然,苏联不加分辨、粗暴乃至于毫无人性的驱逐行为,显然是不合理的。
苏联军队更何况,驱逐鞑靼人的行为是在1944年,此时在苏德战场,苏联已经取得了全面战略优势,苏联政府既有时间、也有足够的精力,可以对于背叛者进行鉴别分离,而不是将整个族群作为背叛者强制迁移。
苏联强制迁移鞑靼人的行为的背后,未必没有借此机会彻底将克里米亚地区俄罗斯化的目的。而显然,苏联的这一行为也取得了他们预想的目的。
与此同时,曾经建立强大的克里米亚汗国,并与俄罗斯发生数百年战争的鞑靼人,与俄罗斯人还有深刻的旧怨。双方甚至可以称之为世仇。早在15世纪金帐汗国解体之后,由成吉思汗长子术赤后人建立的克里米亚汗国成为南俄一代最具实力的国家。
克里米亚汗国骑兵继承了蒙古游牧特性的克里米亚汗国,也对于俄罗斯、乌克兰等地区进行了频繁的侵略。例如在1572年,克里米亚汗国曾围攻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并掳掠了俄罗斯超过15万的人口作为奴隶。
捕捉俄罗斯人作为奴隶也成为了克里米亚汗国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据统计,在克里米亚汗国存在的200余年间,鞑靼人贩卖了数百万的俄罗斯奴隶。这样的历史,在俄罗斯人看来自然是深仇大恨。双方的世仇,也未必不是苏联最终驱逐鞑靼人的原因之一。
克里米亚位于黑海中心的克里米亚半岛,历史上在苏联解体时归属乌克兰,但是俄罗斯在2014年就收回了克里米亚。
而同样因为历史遗留问题而被分出去的阿拉斯加,曾经也是俄国的领土,俄罗斯却没有将其收回。
克里米亚的归属:黑海掌控权的争夺
阿拉斯加有17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难以估量的综合价值,俄罗斯为什么任由其归属美国,却没有采取措施收回呢?
首先要明确的是,不同的历史事件有着完全不同的背景与深层原因,我们不能把克里米亚和阿拉斯加都简单地看成俄罗斯失去的土地。
这两个地方的确在历史上一度归属于俄罗斯,但是却是在不同条件下,出于不同的因素才引发的类似的结果。
由蒙古族建立的钦察帝国在十五世纪上半叶分裂为众多小国,克里米亚汗国就是之一。蒙古国在当时有着极强的军事实力和扩张欲望,而建立起的王国也在各异的野心之下四分五裂。
克里米亚汗国抓住了这个机会迅速崛起,并保持了三百多年的独立,直到十八世纪被俄国占领。
俄国对克里米亚的占据结束了当地长期以来不断遭受各族军队战乱的现状,但是也开启了新的一轮争夺。
苏俄在二十世纪初宣布了对克里米亚的所有权,经过漫长的发展,克里米亚在苏联成为了一个州。但是苏联内部有着矛盾的争夺,这注定对克里米亚模糊的分配会引发意见分歧。
苏联在1954年把克里米亚划分给了当时的乌克兰,而随着苏联的解体,这片土地就再度引发了俄罗斯的纠纷。
克里米亚在这其中扮演的角色也远非一块肉那么简单,克里米亚在长久的独立过程中逐渐更倾向于自立一个国家,获得自治权。
但是一个国家想摆脱其他强国的控制,完全去的自主权,往往需要最强烈的反抗和最坚决的意志,而那个时代的国际格局已经不允许克里米亚打响自己的"莱克星顿的枪声"。
最后克里米亚虽然建立了自治共和国,但是依旧生活在乌克兰的统治之下。如果国家缺乏足够的实力,自然就难以获得想要的话语权。
任何时代下,国家的综合国力都是主权独立的前提。
俄罗斯对此结果也表示不满,依旧纠缠不止。直到2014年克里米亚的公投中,96%的投票者表示愿意加入俄罗斯。乌克兰对此选择了放手,让克里米亚加入了俄罗斯。
为什么乌克兰如此干脆地就放弃了?
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出,乌克兰在之前的二十年里一直处于口头抵抗的地步,面对俄罗派兵占领克里米亚的情况,乌克兰也无可奈何。
这是综合国力上的差距,也是最根本的原因。
苏联解体后,原本有着强大军事力量和经济条件的乌克兰一下子跌落谷底。乌克兰财政上长期负债,国内经济问题导致乌克兰政局动荡,内部的种种矛盾成为了乌克兰面对克里米亚问题时软弱的重要原因。
其次,在俄罗斯长期的占据克里米亚的历史上,俄国文化已经成为克里米亚居民们最认可的文化。
俄罗斯族在2014年时占据克里米亚总人口的62%左右,由此形成的共同历史文化观念,让克里米亚人对俄罗斯有着更强的归属感。
相比之下,乌克兰只有半个世纪左右的占领时间,因此在进行公投时,乌克兰自然难以占到什么优势。
在军事、文化等方面都占据有利地位的俄罗斯,收回克里米亚也并非什么不可能的事情。毕竟,乌克兰本身没有足够的实力与精力去留住克里米亚,而克里米亚更是铁了心地要跟俄罗斯走。
阿拉斯加的易主:国际历史上最荒唐的交易
但是,相比于克里米亚,阿拉斯加的情况要更为复杂,这也是俄罗斯不能收回阿拉斯加的缘由。
阿拉斯加位于北美大陆的最西北端,与俄罗斯亚洲领土隔着白令海峡,最近处仅有35公里。
1799年俄国占领了阿拉斯加,将其作为本国的一个殖民地。但是阿拉斯加在当时被俄国视为一片无用的土地,因为当地常年严寒,寸草不生,并非宜居的地方。
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俄国战败后损失了大量财产和资源,沙皇担心阿拉斯加这片土地会被英国借机夺走,因此提出将阿拉斯加出售。
出售阿拉斯加也是极度潦倒的沙皇的无奈之举,因为巨大的财政漏洞一直在逼迫着俄国做出选择。出售阿拉斯加的资金恰好可以用来补贴财政空缺。
最适合的买主无疑是美国,因为当时的阿拉斯加的邻居,加拿大,仍处于英国的占领之下,这也是俄国害怕英国夺走阿拉斯加的原因。
俄罗斯在阿拉斯加的开发少之又少,驻扎的人也不多。因此英国在加拿大的殖民部队想要打下阿拉斯加,并不困难。
如果英国真的攻占了阿拉斯加,再度过白令海峡就可以直接逼近俄罗斯在亚欧地区的领土。尽管这种可能性极小,实现起来也极为困难,但是俄国依旧不能忍受这样的威胁。
因此,俄国选择弃车保帅,把阿拉斯加这块烫手山芋丢出去。
由于当时的阿拉斯加缺少可视的发展潜力,俄罗斯担心美国也不愿意购买这片鸡肋般的土地。但是对于当时处于扩张发展的美国来说,可谓是来得正好。
与俄国谈判的是美国国务卿西沃德,西沃德是个极度的扩张主义者,对于这片广袤的土地,西沃德有着近乎狂热的执着。
当然,购买阿拉斯加也并非是个好事。就当时而言,阿拉斯加毫无用武之地,购买它反而会恶化与英国的关系,无形中被拉到了俄罗斯的战线。
但是在西沃德的坚持和说明之下,美国参众议院先后通过了这项议案。或许一开始西沃德承受的是美国人的不解和反对,但是如今每个美国人都应该对他这份眼光与坚持感到钦佩。
1867年,西沃德与俄国几乎是一夜间就完成了谈判,以720万美元的价格完成了对阿拉斯加的收购。这项可谓国际历史上最糊涂的一笔交易,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完成了。
如今,估计下的阿拉斯加拥有着近6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资源,和数百亿桶石油,这片土地的价格已经不可估量。
阿拉斯加的今天是俄罗斯难以挽回的后悔
阿拉斯加,曾经的荒芜苦寒之地,一度被美国人调侃为"西沃德的冰箱",而当美国人真正地拉开这个冰箱门,才发现里面全是冷冻的黄金。
且先不提俄罗斯是否后悔当初的举措,俄罗斯肯定有过收回阿拉斯加的打算。为什么俄罗斯做不到呢?
因为俄罗斯在阿拉斯加问题上的情况,与在克里米亚的情况截然相反,甚至可以说,俄罗斯在面对乌克兰所占据的优势,在面对美国时全部都转化为了劣势。
首先,如今的美国是公认的世界第一大国,无论是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还是第一大军事实力国家,都不是俄罗斯能够与之抗衡的。
在综合国力上,美国有着绝对的优势,因此,无论是两国之间的较量还是放在国际社会上的评判,美国都占据最大的话语权。
俄罗斯在面对乌克兰时也许可以耀武扬威,但是在美国面前,只能承认现状,选择退让。
其次,美国1787年建国,1867年收购阿拉斯加,共同经历了从新生国家到世界最强的历史,在民族归属和文化认同方面,美国占据主导地位。
俄国曾经因为短视而对阿拉斯加弃之不顾,仅仅在当地开设了一个殖民公司,从来没有将其视作自己国家领土的一部分。
最终,阿拉斯加也没有对俄国产生任何归属感,又在并入美国之后逐渐将自己真正地当成美国国土的一个重要区域。换言之,阿拉斯加的民心在美国,而非当初态度冷淡的俄国。
除此之外,俄罗斯有没有收回克里米亚和阿拉斯加,也与这两地的价值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这两地对于俄罗斯来说,谁的战略价值更大?
首先,克里米亚对俄罗斯的重要性是毫无疑问的。俄罗斯作为一个长海岸线国家,拥有合适的港口对其经济和国家安全而言是一大关键所在。
美苏冷战时期,苏联近六成的对外贸易都是通过黑海一带港口完成的,克里米亚作为黑海唯一的一个半岛,拥有它就相当于控制了整个黑海。
一旦克里米亚失守,北约就能借此部下军队,时刻威胁着当时的苏联,截断苏联的交通联系,推倒苏联的一个重要经济来源。
因此,克里米亚半岛地区的高加索油田产出大量的石油,因此是当时苏联的主要经济支柱之一。
二战时德国为了争夺高加索油田甚至投入了近17万的兵力展开高加索战役。最终苏联红军付出了七十万的伤亡数才获胜,这片区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与冰冷海参崴港口不同,克里米亚港口气候更加温暖,宜居的条件让这里成为了俄罗斯一大疗养和旅游名地。
但是相比于克里米亚本身的经济文化意义,其地缘政治意义才是俄罗斯真正愿意付出高昂代价也要守住的深层原因。
而在那个时候,阿拉斯加的意义远没有克里米亚那么重要。
在俄国发现阿拉斯加以后,就在当地建立了殖民公司,这种行为在帝国主义殖民侵略过程中并不少见,如英国的东印度公司。
但是当时在农奴制背景下的俄国社会对于下层人民的剥削极为严苛,因此对阿拉斯加的移民很少,仅有少数的农奴逃犯、流浪者之类的被殖民公司转移到阿拉斯加。
殖民公司还对当地居民实行严厉的奴役,公司强迫他们签下工作契约,用极低的薪资和沉重的工作强迫他们为公司服务。
因此可以说,当时的阿拉斯加对俄国来说仅仅是一片略有价值的渔业、林业开发地,依靠残酷的剥削来获得微薄的利润。
不可否认的是,如今的阿拉斯加渔业极其发达,作为军事基地也能够对俄罗斯产生极大的震慑作用。
但是当时的阿拉斯加远没有这样的价值,受制于当时的国内外格局,俄国也没有足够的远见去下大决心花大代价保住阿拉斯加。
还有一点值得一提的是,俄国当初将阿拉斯加卖给美国,有正式的殖民地出售合同,在当时是完全合理合法的。
这样的契约在当初也并不少见,而直到今天,国际也默认他们的合理性。因此,俄罗斯再想要回阿拉斯加,是不被国际社会支持的行为。
综合国力强大才能守住领土
阿拉斯加当时只是一颗蛋,这颗蛋在美国的数百年悉心照料下,终于长成了鸡群,美国岂有归还的道理。
而克里米亚是当初苏联下令"分给"乌克兰的,随着苏联的解体,这项指令也不复存在。俄罗斯再想讨要克里米亚,相对来说会更有道理。
当然,相比于道义、道理,国家实力依然是更具说服力的属性,俄罗斯能够对乌克兰使用强硬手段,却不敢对美国如此,归根到底还是综合国力的差距。
1898年英国强迫清政府将香港岛割让出去,弱小的清朝根本没有抵抗的余地。而百年后,新中国愈发强大,香港才能回归祖国。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舍弃国土来求得短暂的安宁是绝对不可取的,侵略者的野心也不会被满足。
因此,不论任何国家任何时代,都要不断争取变得更加强盛,才能不受其他国家的威胁,保护自己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让国民过上和平发达的生活。
以上就是关于我想知道克里米亚的历史,谁能告诉我全部的内容,包括:我想知道克里米亚的历史,谁能告诉我、二战期间,为何居住于克里米亚的鞑靼人被苏联强行驱逐、同是曾经的领土,为何俄罗斯收回了克里米亚,却没拿回阿拉斯加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