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将领卢汉后半生怎么度过

十五大召开时间2023-04-30  29

1950年2月20日3月,云南省成立军政委员会,以卢汉为主任其后卢汉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副主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常务委员,民革台湾和平解放工作委员会委员等职。

1955年被授予一级解放勋章。1956年,卢汉曾参加全国人大代表团到莫斯科进行访问。1974年5月13日,卢汉因患肺癌,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终年79岁。

扩展资料:

卢汉(1895—19740513),云南昭通人,彝族,著名抗日爱国将领,原国民党滇军高级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

卢汉出身于炎山黑彝大地主吉迪家,是龙云的表弟。1911年,和龙云一起参加了保路运动。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云南重九起义继之而起,云南军政府成立以后,龙云和卢汉毅然投军。

卢汉被送至云南陆军讲武学堂深造,之后,在唐继尧身边任少校副官。1922年,升任第七旅旅长,归滇军第五军指挥。

1927年,在龙云被胡若愚包围期间,营救龙云,后被升为98师师长。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龙云、卢汉等在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毅然投身到抗日救亡运动的行列。在新整编的陆军第六十军中,卢汉任军长。

1938年,六十军奉命赴徐州参加著名的台儿庄战役,滇军伤亡过半。滇军还参加了武汉会战,之后,龙云主持编成的陆军第五十八军和新三军开赴抗日前线,与六十军合编为第三十军团,卢汉任军团司令。

1940年,日军侵占越南,云南边防吃紧。龙云调六十军的182师和184师回滇,成立滇军作战,卢汉忍总司令。1945年,卢汉回昆明后,被任命为云南省主席、省保安司令兼军事倡议院上将院长。

1948年7月,卢汉下令镇压昆明学生,制造了“七一五”惨案。1949年,制造“南屏街血案”杀害无辜群众21人,这在卢汉一生的戎马生涯中,画上了一划污笔。

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卢汉出生于昭通市炎山乡中寨的一个彝族奴隶主等级的吉狄家族。祖籍,四川省布拖九都人。

其父卢元达 彝族名叫吉狄源达(1874—1926)曾捐过一个游击的官衔。

其母刘氏(1874—1946)是家庭妇女。

根据墓志铭记载,卢元达共有6个儿子,即永恒(永衡、邦汉),邦彦,邦佐,邦治,邦基,邦定。据墓志铭可见,卢汉在6兄弟中,排行居长。夫人龙泽清是龙云的表妹(其父亲是龙云之舅父),生有儿子国良,国成均在美国,小女国梅健在北京。

卢汉虽然出生于奴隶主家族,但幼年时期也参加过田间劳动。后来又与龙云一道,被送进昭通城内读书。但二人对“三、百、千”不感兴趣,于是流浪于云南昭通与四川凉山布拖的金沙江两岸地区,拜江湖术士马得胜为师,学得一手好拳法,颇有侠义心肠,与龙云、邹若衡并称为“昭通三剑客”。

1911年春,卢汉、龙云、邹若衡出外收购木材,后因木筏被撞坏货物沉没,淹死二十余人,无颜回乡,只好去四川另谋出路。

6月,四川各地纷纷组织保路同志会,反抗清廷出卖筑路主权,史称“保路运动”。云南永善人魏焕章也在川南组织了一支队伍,自任统领,参与了保路运动,要攻打清朝四川总督赵尔丰。卢汉遂跟随龙云、邹若衡投入魏焕章部。

同年冬,辛亥起义后,云南都督蔡锷决定派兵支援尚未起义的四川,滇军援川军第一梯团长(相当于旅长)谢汝翼,奉命率部经昭通入川至叙府(今宜宾市)。龙云、卢汉得知滇军来到,遂一同投奔谢汝翼梯团。谢汝翼得知他们是云南人,也欢迎他们参加滇军,暂时给予“候善员”名义,等待安排。龙云、卢汉就在辛亥时期正式投入了滇军,并从此与滇军结下了不解之缘。

1912年1月中华民国成立,5月卢汉和龙云随滇军开回云南,以准尉级军衔被保送云南陆军讲武堂第四期步兵科学习,龙云去了骑兵科。

1914年在云南陆军讲武堂步兵科毕业后,回家探亲,与龙泽清结婚。(卢汉夫人龙泽清,我国著名爱国民主人士,企业家。)

毕业后卢汉分配到滇军任少尉见习排长。从这时起,卢汉开始了自己一生正规的军事生涯。

1915年底,从云南开始的反对袁世凯称帝的护国战争爆发,卢汉随护国军进入四川战斗。护国战争结束后,卢汉在驻川滇军成都兵工厂保厂营任排长,后升任连长、副营长等职。

1920年,四川军人掀起“川人治川”运动,驱逐驻川滇军,滇军战败退回云南。卢汉回到昆明后,在唐继尧督军公署当少校副官。

1921年初,驻川滇军第1军军长顾品珍,不满唐继尧强驱滇军入川内战,率部回昆明驱逐唐继尧。唐继尧在内部分裂,军心动摇,众叛亲离的情况下,不得已通电辞职,2月8日凌晨率亲信乘滇越铁路火车向南出走,流落香港。次日,顾品珍进入昆明,以滇军总司令名义控制云南。唐继尧逃离昆明前,委龙云为近卫第11团团长,卢汉任该团第3营营长,驻云南蒙自地区,以待时机。

1922年春,唐继尧侥幸地实现了“二次回滇”,重新统治了云南,论功行赏,龙云出任军长,卢汉被任命为近卫第3团团长。

1924年,孙中山在中国***人的帮助下改组了国民党,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准备继续完成北伐事业,民主革命形势蓬勃发展。唐继尧对这个形势看不惯,反对孙中山的三大政策,与粤系陈炯明,桂系刘震寰相勾结,试图推翻以孙中山为首的广州革命政府,组织以唐继尧为首的南方政府。

1925年春,唐继尧派出号称十万大军的部队,分两路入侵广西。北路以唐继虞为总指挥,率领号称5万人(实则仅为25万人),从北路进攻;南路以龙云为总指挥,率领号称5万人(实则仅有3万人),从南路进攻。卢汉被唐继尧任命为第7旅旅长,归龙云指挥,进入广西。由于滇军指挥混乱,士气低落,经过几个月的战斗,遭到大败,于同年8月退回云南。不过在这次战争中,龙云及其卢汉所部,损失不大,保留比较完整,这就使龙云、卢汉在后来滇军内部角逐中,处于优势地位。

1927年2月6日,卢汉跟随昆明、蒙自、昭通、大理四镇守使龙云、胡若愚、张汝骥、李选廷,发动推翻唐继尧的“二·六政变”。唐继尧被迫交出政权,成立了云南省务委员会,由四镇守使掌权。5月23日,唐继尧病死,四镇守使政权失去了平衡,特别是胡若愚、龙云争夺领导权的矛盾迅速加剧。6月14日,胡若愚联合张汝骥突然向龙云所部发起进攻,派兵包围了昆明北校场(龙云部队在昆明的驻防地),同时包围了龙云及其手下主要将领卢汉、孟坤、高荫槐等人的住宅。这就是云南历史上的“六·一四政变”。

事件发生时,卢汉在家里听到枪声,才发现自己住宅已被包围,乃从石墙爬出,藏在朋友家中。两天后化装潜往滇西禄丰,找到突围而出的自己的部队。恰巧也在6月14日这一天,蒋介石控制的南京政府发布命令,任命龙云为“国民革命军”第38军军长、胡若愚为39军军长、张汝骥为独立第8师师长。因此,胡若愚等人虽然抓住了受伤的龙云,却不敢贸然杀害。

卢汉遂与高荫槐、孟坤、朱旭等人,把部队集中到滇西凤仪、下关一带,并请滇军元老、宪兵司令胡瑛到滇西统一指挥部队,代理第38军军长,下编为3个师,以卢汉为前敌总指挥兼第2师师长。

部队重组后,卢汉率第2师东下,与胡若愚部的欧阳永昌所率5个团相遇于祥云县清华洞附近,孟坤、朱旭两师随后赶到,双方从上午8时到下午3时,连续激战7小时之久,胡部溃至禄丰县城困守。张汝骥率李和生旅赶到禄丰增援,双方即在禄丰城郊高地激战,李和生被俘,残部退入禄丰县城。卢汉深知围城不是迅速解决战斗的好办法,便挥军直捣昆明,迫使胡若愚退出昆明,释放了龙云。

8月13日,龙云回到昆明,正式接任了第38军军长兼代云南省政府主席,重新改组了云南省政府。从此开始了龙云统治云南18年的历程。在随后的两年中,卢汉支持龙云,打败了胡若愚、张汝骥等部,统一了云南。卢汉为龙云立了大功,龙云在云南统治地位确立后,卢汉成了龙云的可靠助手和事实上的云南第二把手。

1928年龙云主滇后,任省政府财政厅长,这时,云南财政极端拮据,滇币币值低落,税收征不上来,军费没有着落,直接威胁着龙云的统治。卢汉就任后,坚持革新,凭借军威,整理财政,为龙云统治云南解决了财政危机。

卢汉首先从革新财政厅内部机构入手,把财政厅原有的秘书、科长、主任大部分更换,成立“设计委员会”以供咨询决策,并调整内部机构,将收(收入)、支(支出)、存(库藏)、稽(稽核)截然划分权责,标榜为四权分立。然后,他针对云南征收权为军人把持的状况,决定收回征收权,把烟、酒、厘金等税一律招商投标承办,即所谓“财政商业化”。

1930年初,他任命其副师长袁昌荣兼任烟酒事务局长,并随即通电全省征收机关,烟、酒、厘金等税收改为招商投标包办,应一律交给中标人承办,如敢故违,即以军法从事!命令一出,许多军人慑于卢汉的威势,敢怒而不敢言,没有人敢于公开违抗。

所谓招商投标,即把全省征收机关,委给商人办理,由商人投标,标额最高的即为中标。卢汉执行这一办法比较严厉,他的妻弟龙天如中了一个标,迟迟不缴款,卢汉亲笔下了条子,立即取消其承办资格,其他的人就更不在话下了。因此,数月之内税款大增,不独清发积欠,收入还有剩余,财政渐趋稳定,为龙云的统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此,卢汉提出为公务员加薪一倍半的提案,实行“高薪养廉”,省务会议很快正式通过,并从1930年7月起正式实行。各级公务人员皆大欢喜,卢汉的声望也提高了。同年四五月间,卢汉因带兵进入广西作战,才辞去财政厅长的兼职,但由于以枪杆子为后盾整理了财政,也为后任的财政厅长打好了工作基础。

1931年2月龙云提出“废师改旅”的整顿军队办法,对编余军官不做安置,在用人上不尊重各师长意见,受到属下师长卢汉、朱旭、张冲、张凤春的反对。

3月,四师长在宜良开会,决定发动“倒龙”政变。

3月11日,卢汉和3位师长以“清君侧”为名发动兵变,龙云措手不及,12日以回昭通扫墓为名离开昆明,四位师长在龙云走后反而没有了主意,慌了手脚,无法善后,17日又请回龙云当省主席。

4月7日龙云实行废师改旅,以“以下犯上”罪名扣押四师长,消气后不久就释放了卢汉、朱旭、张冲,开始把精力放在内部建设上。卢汉被委以全省团务督办,保留省政府委员;朱旭为省民政厅长;张冲为第七旅长,又兼全省盐务督办。惟张凤春仍然反对改编,继续关押,到抗日战争之初才释放,未几即病逝。此后一个时期,卢汉虽未控制实际兵权,但龙云对云南军政大事还是常征询表弟的意见;而且省内的财政整顿,向法国、比利时等国购买武器等,亦由卢汉主其事。

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开始了闻名于世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红军的两大主力———中央红军和红二、六军团,先后两次路过云南。蒋介石命令龙云“追剿”红军。然而,在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下,龙云听而不闻,要求滇军对红军尽可能多追少堵,尽可能让红军走出云南,这就在事实上帮了北上红军的忙。卢汉亦曾率兵“追击”红军,然而在龙云的影响下,也只是演戏而已。

后来新中国成立后,贺龙被任命为国家体委主任,卢汉为副主任,两人见面时,曾有以下一段回忆和对话。当年红二、六军团路过云南时,卢汉率部在贺龙部队的后面,表面上是“追击”、“截堵”,实际是“送行”、“殿后”的一场把戏。卢汉对贺龙说:“我还在当年追击过你呢。”贺龙笑答道:“我知道,我晓得,你追也追不上,击也击不倒嘛!”卢汉说:“这不过是‘送你一程’的意思。”大家都默契而笑。

抗日战争期间,任第六十军军长,率部参加台儿庄战役(见徐州会战),颇著战功。所部扩编为第三十军团,任军团长。后任第一集团军副总司令、总司令、第一方面军司令官等职。

1945年日本投降后,奉命率部去越南受降。蒋介石乘卢汉不在,昆明兵力空虚之际,部署第五军邱清泉发动兵变,10月2日将昆明城内滇军缴械,发动“驱龙事件”,3日下令免去龙云本兼各职,调任“军事参议院院长”(空衔),同年12月,卢汉接替龙云任省政府主席。

1948年12月8日,被蒋介石软禁了3年的龙云终于在陈纳德的帮助下逃离了蒋介石的控制,于1949年8月13日与国民党44位同仁宣布起义,拥护***的领导,8月17日龙云又致书卢汉及云南参议会,劝其举义反正,参加解放运动。

1949年12月9日,卢汉率部起义,云南解放。

历任云南省军政委员会主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副主席,国家体委副主任,并被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民革中央常务委员等职。

1955年被授予一级解放勋章。

1974年5月13日,卢汉因患肺癌,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九岁。

云南起义昆明没有战火,整个云南省是和平解放。

卢汉芷江受后与众将交谈1945年日本投降后,奉命率部去越南受降。蒋介石乘卢汉不在,昆明兵力空虚之际,部署第五军邱清泉发动兵变,10月2日将昆明城内滇军缴械,发动“驱龙事件”,3日下令免去龙云(云南军政长官主席)本兼各职,调任“军事参议院院长”(空衔),同年12月,卢汉接替龙云任省政府主席。

1948年12月8日,被蒋介石软禁了3年的龙云终于在陈纳德的帮助下逃离了蒋介石的控制,于1949年8月13日与国民党44位同仁宣布起义,拥护***的领导,8月17日龙云又致书卢汉及云南参议会,劝其举义反正,参加解放运动。1949年12月9日,卢汉率部起义,云南和平解放。

卢汉(1895(乙未年)—19740513),原名邦汉,字永衡,云南昭通人,彝族,著名抗日爱国将领。原国民党滇军高级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1949年12月9日在昆明率部起义,和平解放云南。1955年被授予一级解放勋章。历任云南军政委员会主席、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国家体委副主任、国防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二、三届常委、全国政协二、三四届常委。1974年5月13日因患肺癌,在北京病逝,终年79岁。

卢汉去世于:1974年5月。

卢汉(1895年—1974年5月13日),原名邦汉,字永衡,云南昭通人,彝族,著名抗日爱国将领,中华民国大陆时期滇军高级将领。

民国三年(1914年),卢汉在云南陆军讲武堂毕业后,在滇军中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师长等职。抗日战争爆发,蒋介石任卢汉为六十军军长,率部参加台儿庄等著名战役,升任军团长,集团军副总司令、总司令,第一方面军总司令。日军投降后,率部赴越南受降。1945年10月,龙云被蒋介石解除军政大权后,任云南省主席兼保安司令,继龙云之后,成为新一任云南省主席,在中华民国时期执掌云南军政大权4年多,被称为最后一任“云南王”。

1949年12月9日,卢汉率部起义。解放后,历任云南省军政委员会主席,西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等职,1974年5月,病逝于北京,享年79岁。

卢汉(1895—19740513),原名邦汉,字永衡,云南昭通人,彝族,著名抗日爱国将领,原国民党滇军高级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1949年12月9日在昆明率部起义,和平解放云南,1955年被授予一级解放勋章。历任云南军政委员会主席、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国家体委副主任、国防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二、三届常委、全国政协二、三四届常委。1974年5月13日因患肺癌,在北京病逝,终年79岁。 卢汉毕业于云南陆军讲武堂第4期步兵科。是龙云的表弟,为龙云手下的重要人物。辛亥革命后随龙云加入滇军,二人受到唐继尧的重用。历任滇军排、营、团、旅、师、军长、云南省政府主席等职。 抗日战争时期任第60军军长,参加台儿庄战役。武汉保卫战任第1集团军总司令,为抗战胜利作出巨大贡献。1945年入越南接受日军投降。[1] 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卢汉出生于昭通市炎山乡中寨的一个彝族奴隶主等级的吉迪家族。其父卢元达(1874—1926)曾捐过一个游击的官衔。其母刘氏(1874—1946)是家庭妇女。根据墓志铭记载,卢元达共有6个儿子,即永恒(永衡、邦汉),邦彦,邦佐,邦治,邦基,邦定。据墓志铭可见,卢汉在6兄弟中,排行居长。 卢汉虽然出生于奴隶主家族,但幼年时期也参加过田间劳动。后来又与龙云一道,被送进昭通城内读书。但二人对“三、百、千”不敢兴趣,于是流浪于云南昭通与四川凉山的金沙江两岸地区,拜江湖术士马得胜为师,学得一手好拳法,颇有狭义心肠,与龙云、邹若衡并称为“昭通三剑客”。 1911年春,卢汉、龙云、邹若衡出外收购木材,后因木筏被撞坏货物沉没,淹死二十余人,无颜回乡,只好去四川另谋出路。6月,四川各地纷纷组织保路同志会,反抗清廷出卖筑路主权,史称“保路运动”。云南永善人魏焕章也在川南组织了一支队伍,自任统领,参与了保路运动,要攻打清朝四川总督赵尔丰。卢汉遂跟随龙云、邹若衡投入魏焕章部。同年冬,辛亥起义后,云南都督蔡锷决定派兵支援尚未起义的四川,滇军援川军第一梯团长(相当于旅长)谢汝翼,奉命率部经昭通入川至叙府(今宜宾市)。龙云、卢汉得知滇军来到,遂一同投奔谢汝翼梯团。谢汝翼得知他们是云南人,也欢迎他们参加滇军,暂时给予“候善员”名义,等待安排。龙云、卢汉就在辛亥时期正式投入了滇军,并从此与滇军结下了不解之缘。 1912年1月中华民国成立,5月卢汉和龙云随滇军开回云南,以准尉级军衔被保送云南陆军讲武堂第四期步兵科学习,龙云去了骑兵科。 1914年在云南陆军讲武堂步兵科毕业后,回家探亲,与龙泽清结婚。(卢汉夫人龙泽清,我国著名爱国民主人士,企业家。) 毕业后卢汉分配到滇军任少尉见习排长。从这时起,卢汉开始了自己一生正规的军事生涯。 1915年底,从云南开始的反对袁世凯称帝的护国战争爆发,卢汉随护国军进入四川战斗。护国战争结束后,卢汉在驻川滇军成都兵工厂保厂营任排长,后升任连长、副营长等职。 1920年,四川军人掀起“川人治川”运动,驱逐驻川滇军,滇军战败退回云南。卢汉回到昆明后,在唐继尧督军公署当少校副官。 1921年初,驻川滇军第1军军长顾品珍,不满唐继尧强驱滇军入川内战,率部回昆明驱逐唐继尧。唐继尧在内部分裂,军心动摇,众叛亲离的情况下,不得已通电辞职,2月8日凌晨率亲信乘滇越铁路火车向南出走,流落香港。次日,顾品珍进入昆明,以滇军总司令名义控制云南。唐继尧逃离昆明前,委龙云为近卫第11团团长,卢汉任该团第3营营长,驻云南蒙自地区,以待时机。 1922年春,唐继尧侥幸地实现了“二次回滇”,重新统治了云南,论功行赏,龙云出任军长,卢汉被任命为近卫第3团团长。 1924年,孙中山在中国***人的帮助下改组了国民党,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准备继续完成北伐事业,民主革命形势蓬勃发展。唐继尧对这个形势看不惯,反对孙中山的三大政策,与粤系陈炯明,桂系刘震寰相勾结,试图推翻以孙中山为首的广州革命政府,组织以唐继尧为首的南方政府。1925年春,唐继尧派出号称十万大军的部队,分两路入侵广西。北路以唐继虞为总指挥,率领号称5万人(实则仅为25万人),从北路进攻;南路以龙云为总指挥,率领号称5万人(实则仅有3万人),从南路进攻。卢汉被唐继尧任命为第7旅旅长,归龙云指挥,进入广西。由于滇军指挥混乱,士气低落,经过几个月的战斗,遭到大败,于同年8月退回云南。不过在这次战争中,龙云及其卢汉所部,损失不大,保留比较完整,这就使龙云、卢汉在后来滇军内部角逐中,处于优势地位。 1927年2月6日,卢汉跟随昆明、蒙自、昭通、大理四镇守使龙云、胡若愚、张汝骥、李选廷,发动推翻唐继尧的“二

滇军的最高***,其实在私下里被人称之为云南王,毕竟他们身为滇军最高领导者,他们掌握着滇军的一切,那么民国时期滇军一共有几位最高***,或者我们私下称之为云南王的人,他们都是谁?

云南都督、护国英雄,国葬第一人:蔡锷

说起来滇军的第一任领导者,那非蔡锷将军莫属,蔡锷曾在日本士官学校学习,回国后就参加编练新军,后来被云贵总督邀请才云南担任军职。在这里蔡锷开始腾飞,蔡锷训练军队,在士兵中有很高的威望。武昌起义爆发云南响应,成立军政府后蔡锷被推为云南都督,成为滇军的领导者,蔡锷在云南兵强马壮,让袁世凯十分忌惮。

蔡锷被调往北京担任闲职,但是蔡锷一直反对袁世凯改国体。袁世凯称帝野心暴露后,蔡锷利用小凤仙掩人耳目逃离北京,辗转回到云南,组织护国军,讨伐袁世凯。1916年7月6日任命蔡锷为四川督军兼省长。但是此时他的病越来越严重,两个月后,去日本治病,1916年11月8日上午,病逝于日本,年仅34岁。第二年北洋政府在长沙岳麓山为他举行国葬,蔡锷也成为民国历史上的“国葬第一人”。

蔡锷将军可以说是滇军的一任***,也可以说他第一任云南王,是一位让国人尊重的将军。

云南都督、省长:唐继尧

唐继尧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他和山西大军阀阎锡山是同学,从日本回国后,唐继尧曾经担任过讲武堂教官,在辛亥革命钱,他就在云南担任陆军第十九镇卅七协七十四标第一营管带,也就后来的营长。他在云南升迁很快,蔡锷被袁世凯调离云南去北京任职,在离开前,蔡锷推荐唐继尧担任云南都督,就这样是唐继尧正式接替蔡锷担任云南都督兼云南民政部长,在护国讨袁战争中宣布云南独立,组织联军。护国战争结束后,任云南督军兼省长。

唐继尧在任期间大力发展云南,但是他在云南也引起了巨大的怨气,最终在1927年2月6日,被龙云等四人联合起来,赶下台,失去了权力,并在同年5月去世,年仅44岁,去世9年后,国民政府为他补行国葬!

云南省政府主席、云南王:龙云

1914年年底,龙云在讲武堂毕业,龙云崛起是在护国战争之后,当时唐继尧调龙云任云南都督府副官处中尉侍从副官,从此龙云一直在提拔着龙云,特别是唐继尧组织建国联军后,他任命龙云为第五军军长,从此龙云成了高级将领。

后来龙云和其他几人逼宫将唐继尧给赶下台,任云南省政府主席,主政云南18年,是名副其实的云南王,龙云是一位抗日爱国将领,在抗战期间积极从事抗日活动,后来被蒋逼迫离职,他逃离蒋的监视,去了香港,并且在1949年8月13日,在香港发表声明,正式宣布起义,1962年在6月27日,因急性心肌梗塞在北京去世。

云南省政府主席,起义将领:卢汉

卢汉和龙云是老表,两人都在云南陆军讲武堂毕业后,龙云是云南的掌控者,卢汉这个老表在滇军中也升迁的很快,是滇军中的实权人物。全面抗日战争爆发,蒋任命卢汉为六十军军长,曾经亲自率部参加台儿庄战役,后来成为集团军总司令,是一位抗日将领。

龙云被蒋解除职务之后,卢汉接替他成为云南滇军的首领。卢汉也不想打内战,在1949年12月9日,卢汉率部起义,云南和平解放,避免了云南军民的伤亡。云南省成立军政委员会后,卢汉被任命为主任, 卢汉也是最后一任滇军***,也是最后一任云南王。

其实滇军最高可以说是云南新军,也就是成立于1908年的陆军第19镇,此后滇军涌现出了蔡锷等名将,到了1949年12月9日,卢汉通电全国宣布云南起义,可以说是滇军的消亡。但是不可否认,滇军在中国历史上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

其中 西南地区 由于是我国内陆上最后 解放 的地区,所以这个地区的 土匪 国民党残余反抗势力 尤其多,邓小平同志都曾把 剿匪 比喻成 西南地区的三大战役之一 ,由此可见,这个地方的 剿匪任务 都多 艰巨

1950年6月,大将 陈赓 奉命到云南进行 剿匪 任务,在这里,他的部下杀死了一个比较特殊的人物—— 龙绳曾 ,他是曾经号称“ 云南王 ”, 弃暗投明 公开支持中国***后,成为 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 的龙云的儿子。

得知自己宠爱的儿子被打死,他 怒气冲冲 地直奔 毛主席 的办公室,要为儿子讨个说法,虽然他不知道自家的 蠢儿子 办了什么事,但是主席已经从资料上知道得 一清二楚 ,主席自知解释也没用,于是回答道: “你自己去看看吧。”

龙云赶到云南后,得知儿子所做的一切,他 恨铁不成钢 ,加上 丧子之痛 ,他只能呆呆地坐在沙发上喃喃到:“我儿子怎么这么 愚蠢 ,他真的很坏,做了那么多坏事, 罪有应得 。”龙绳曾到底都做了什么,让龙云这样 评价 他?更让百姓们为他的死 拍手称快 呢?

众所周知 ,云南地区多是 少数民族 ,在抗战年代,出了不少 英雄好汉 ,龙云便是其中之一。1884年,龙云在云南的一个 彝族 村庄里出生。由于是地主家庭,父亲又是 族长 ,所以家境比较 富裕 ,所以龙云在6岁的时候就开始被安排 练字读书

然而,龙云爱武不爱文,所以在 机缘巧合 之下,结识了当时的武术达人 马得胜 ,龙云的年龄刚好可以习武,于是他 顺理成章 地成为了马得胜的弟子,此后,便一直跟着这位 武术大师 习武,直至 成年

龙云出师之后他和朋友一起做起了木材的 生意 ,然而一场 意外 不仅导致货物损失,更造成了20余人不幸 丧命 ,因为这件事儿,他们 无颜 回乡面对 父老乡亲 ,于是便前往四川 另谋出路

1912年 的时候, 中华民国 成立,国内迎来了短暂的和平,无仗可打的 龙云 凭借着出色的表现被保送到了 云南陆军讲武堂 学习,到了 1912年 的时候,龙云的人生迎来了转折,原来,有个自称来自 法国 的大力士正在讲武堂门口摆 擂台

这个大力士甚是 嚣张 ,加上确实有些本领,一连几天,上前挑战的 中国武师 纷纷落败, 大力士 一时间 名声大噪 ,这事儿传到了 龙云 的耳朵里,于是,他穿上草鞋就出了门,准备会会这个 嚣张 的大力士,让他知道何谓 人外有人

两人过了不到十招,龙云便轻松打败了 法国大力士 ,自此 一战成名 ,不仅在军中树立起了威望,更引起了 云南都督唐继尧 的注意,自此便得到重用,在一番 摸爬滚打 之后,龙云帅军统一了 云南 ,此后便被南京政府任命为 云南省政府主席

在龙云 任职 期间,他将这里管理得 井井有条 ,他帮助当地百姓、支持当地企业,减赋税、修路、 加强教育 等等,一年就为云南政府增加了 200多万元 的收入,百姓们过得好,自然也尊敬他,因此龙云又多了个称号—— 云南王 ,由此可以看出龙云在云南的 威望 以及势力。

然而,他到底是 国民党 一派, 1934年 的时候,红军开始了 长征 ,到达云南一带的时候,老蒋下令追击 红军 ,然而龙云却只是下令在红军后面追赶,不得 堵截 ,因为红军得以顺利穿过云南省。

他这一举动原因有二,一是对老蒋怀有 戒心 ,二是他知道,红军都是 抗日英雄 ,他自己也恨透了 日寇 ,所以才有此举动。后来, 抗日战争 爆发,龙云果断带领云南人民参与抗日。

龙绳曾 是龙云的第三个儿子,由于这个孩子从小就比较像龙云,所以深得龙云 宠爱 ,在两位哥哥都被送 出国留学 的时候,这个儿子便被龙云留在了身边,然而, 子不教父之过 ,龙绳曾成为 恶霸 ,也有 龙云 的一部分原因。

龙云由于 工作繁忙 ,所以几乎没有时间照顾、 教育 龙绳曾,于是他便将孩子托付给了妹妹教导,哪成想,父亲 宠爱 龙绳曾,作为 姑姑 龙志桢 (又名龙登凤)对龙绳曾更加 溺爱 ,为什么呢?

一方面,龙志桢是龙云唯一的 妹妹 ,另一方面是因为 龙志桢 在准未婚夫去世之后便决定为其 守寡 ,所以一生无子。对于龙绳曾,龙志桢可以说是将他当成了 亲子 看待,哪怕龙志桢是 文武双全 才女 ,也难免溺爱孩子。

爹不管,姑姑 溺爱 ,小小年纪的龙绳曾也就没有了什么 上进心 ,加上一些混混的恭维巴结,于是龙绳曾开始了听戏、逛青楼、 吃喝嫖赌 的生活,好的不学专学坏的,还 样样精通 ,小小年纪就成为了 街头小霸王

其实,龙云不是没有试图改正这个儿子的 坏毛病 ,他曾把龙绳曾送到 云南陆军军官教导团 学习,一来希望他能改掉 臭毛病 ,二来希望他毕业后能 领兵打仗 ,然而,龙绳曾的性格已经固定,压根就掰不回来了,所以,任父亲怎么 责骂 ,他依旧 我行我素

管教不了这个儿子,龙云只能在他后面为他 擦屁股 横行霸道 的性格再加上父亲龙云的 社会 地位,别人不敢惹,更多是 息事宁人 ,打碎牙往肚子里咽,这也就导致了龙绳曾 行事 越发 嚣张 ,不把所有人放在眼里。

有一次,龙绳曾做事实在太 过分 ,一个小队长忍不住对其进行劝说,不料竟被 毒打 了一顿,龙云知道后也只是将龙绳曾 关禁闭 反思,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 惩罚 ,哪怕他在外惹了事,龙云也只是拿着礼向人家 赔礼道歉 ,不痛不痒的惩罚使得龙绳曾更加 肆意妄为

后来,老蒋把龙云 囚禁 起来之后,本来以为龙绳曾也不会向他 屈服 ,哪知他跟龙云完全不一样,在老蒋眼里,这位三公子是如此“ 识时务 ”,为什么这么说呢?还得从 抗战 的时候说起。

在龙云***民参与 抗战 的时候,为了锻炼儿子,于是将龙绳曾安排进 部队 ,并任命他为副团长,帮助 卢汉 一起打仗,可哪想,龙绳曾为了听戏曲,故意率军 绕远路 ,听过瘾了才又继续 行军 ,这也导致了部队晚到了 半个月

要知道,这可是 兵家大忌 ,毕竟半个月的时间, 战场 局面会发生多大的改变,所以在知道儿子干出的事儿后, 龙云 气得要一枪崩了他,结果还是被 亲戚 们给拦了下来,不仅如此,看到战场的 残酷 之后,龙绳曾竟 谎称 龙云有任务交给自己,而后便做了战场的 逃兵 ,大摇大摆地回了 云南

除此之外, 老蒋 还调查到,在抗战期间,龙绳曾为了满足 私欲 ,瞒着父亲龙云利用 职务 和身份的便利捞了不少 油水 ,不仅如此,他居然还和 黑帮 有些联系,看到这些资料,老蒋立刻意识到,这个人如果加以 利用 ,那就是个好 棋子

老蒋 当即将龙绳曾派回 云南 ,下令让他在云南发展队伍,事实也如他所料,回到云南没多久,龙绳曾就利用父亲的声望集结了一支 3000人 的队伍,然而还没有所行动, 1949年 国民党 战败 ,此时从 南京 逃出来的龙云宣布 云南起义

龙绳曾见老蒋 大势已去 ,于是配合父亲,在云南举起了 起义 的义旗,在云南 和平解放 后,龙绳曾也同意了将自己的部队进行 改编 ,然而,他还是不愿放弃 土皇帝 一般的生活,也不愿将 武器 和搜刮来的财宝上交,于是 再三推脱

在接受 改编 后,龙绳曾带领的“ 尹武纵队 ”改为昭通警备区警备总队,龙绳曾依然为总队长,但是 解放军 会派人对这批人进行宣传教育、明确 组织纪律 ,然而这种行为引起了龙绳曾的不满。

一是他觉得, 解放军 的这种做法是在架空他的权利,二是组织 纪律严明 ,做错了就要受罚,与之前 滋润的生活 完全不一样,于是龙绳曾便不满了,后来在 国民党特务 的挑拨下,龙绳曾下令: “凡是私自与军代表接触者格杀勿论。”

后来,我军代表发现这事儿之后便派师长 张显扬 对龙绳曾进行 劝说教育 ,然而,龙绳曾不仅没有 悔改 ,还暗地里联系上国民党特务和 土匪 ,计划 反叛 !1950年4月、5月两个月的时间,龙绳曾便暗地里派人 袭击 政府、驻军,将粮食等物资 洗劫一空

我军已经调查出这都是龙绳曾 策划 的,看在龙云的面子上,张显扬先是 明里暗里 提醒龙绳曾赶紧收手,见他仍 我行我素 ,索性又把话摊开了讲,然而,即使这样, 龙绳曾 还是死不承认,并将一切推给了 老蒋

见他一副 死猪不怕开水烫 的样子,张显扬一方面下令保持 警惕 ,防止龙绳曾做出什么出格的事,一方面将此事汇报给了上司 陈赓 。陈赓收到来信后,当即回复表示,对于 龙绳曾 的背叛,他们早已 预料 到,我军已经 仁至义尽 ,如果发现叛变,立即进行 围歼

果不其然,1950年6月,龙绳曾 公开叛变 ,此时他还在做着 春秋大梦 ,以为此次行事必能成功,他宣称 :“我们受了约束,毫无自由,如不另图谋,无法生存”。 随后,龙绳曾带人袭击 昭通警备局 ,杀了三名 军代表 ,而后又下令袭击张显扬所在的43师的 司令部 ,妄图在云南 称王称霸

然而,对于龙绳曾的 反叛 ,我军早有准备,在龙绳曾叛变后, 张显扬 立刻下令做出反击,此次行动可谓是 雷霆出击 ,仅两个小时就结束了 战斗 。在对战中,龙绳曾被我军炮弹击中,当场死亡,他的 妻儿 和佣人等也 无一幸免 ,仅有一个在外地的儿子 幸免于难

龙绳曾之所以会这么快被 歼灭 ,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我军早已有准备,所以在其 反叛 之后能迅速做出 反击 ,二是龙绳曾率领的这些人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 乌合之众 ,相比较 有组织有纪律 敢打敢拼 解放军 来说,龙绳曾等人简直 不堪一击

龙绳曾死后,张显扬缴获许多炮弹炸药,以及 电话电台 等,不仅如此,在 缴获 的东西中,还发现了他与 国民党特务 土匪 等的往来信函,还有老蒋给龙绳曾的 委任状 等,种种证据表明,他的 反叛计划早有预谋

对于龙绳曾的死,云南的老百姓们那是 拍手称快 ,纷纷夸赞 中国人民解放军 ,然而,张显扬高兴不起来,因为他还得面对 龙云 。没想到龙云到达 云南 后,看到张显扬收集到的 证据 后非但没有 怨恨 ,还向对方鞠了一躬,并骂自家儿子“ 又蠢又坏 ”。

龙云明白,自家儿子的死是 罪有应得 ,完全怨不得旁人,然而,他还是很 自责 ,毕竟他对这个儿子是 寄予厚望 ,如今落得这个 下场 ,也是他这个当父亲的没有管教好。虽然儿子没教好,但是龙云的 功绩 是值得肯定的, 周总理 曾这样评价总结了龙云的 功绩 :一、对中国的民主革命有 贡献 ;二、反对老蒋独裁有功;三、坚决支持 抗日战争 有功。

| 美美看人生

编辑 | 美美看人生

以上就是关于国民党将领卢汉后半生怎么度过全部的内容,包括:国民党将领卢汉后半生怎么度过、卢汉的人物年表、卢汉云南起义的昆明战役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74134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