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主要内容是1948年,在国民党的统治下处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敌人为了得到口供,妄图用炎热、蚊虫、饥饿和干渴动摇革命者的意志。
为了粉碎敌人的阴谋,龙光华、许云峰、江姐、成岗、刘思扬等人英勇牺牲了。伴随着解放军隆隆的炮声,去迎接黎明时分灿烂的曙光。
创作背景
《红岩》的作者罗广斌、杨益言,曾于1948年先后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并囚禁在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集中营里。他们和小说中的英雄人物,共同经历了那些惊心动魄的斗争生活。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把这里的斗争告诉后代”,他们先后写了《圣洁的鲜花》《江姐》《小萝卜头》等报告文学与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
接着,又在这些叙写真人真事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提炼和艺术概括,创作了长篇小说《红岩》。从准备到成书,前后费时十年之久,写了三百多万字稿子,彻底返工过三次,大改过五六次。
红岩主要内容:该书描写了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的形势下,重庆的国民党当局镇压***领导的地下革命斗争。着重表现以齐晓轩、许云峰、江雪琴等***人在狱中所进行的英勇战斗,虽然最后惨遭屠杀,但却充分显示了***人视死如归的大无畏英雄气概。
《红岩》是中国现代作家杨益言、罗广斌于1961年出版的革命历史题材长篇小说,又被誉为“革命的教科书”。《红岩》结构错综复杂又富于变化,善于刻画人物心理活动和烘托气氛,语言朴实,笔调悲壮,作品一经面世,立即引起轰动。2019年9月23日,该小说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1948年,中国***重庆地下党工运书记许云峰命甫志高建立沙坪书店,作为地下党的备用联络站。由于叛徒甫志高的告密,许云峰、成岗、余新江和刘思扬等人很快相继被捕。国民党徐鹏妄图借此将重庆地下党一网打尽,江雪琴不幸被捕,关押在渣滓洞集中营里。国民党为了表示和谈的“诚意”,假称释放了一批政治犯,但实际上只将***员刘思扬一人遣回家中软禁。国民党特务郑克昌在诱骗刘思扬失败后,又伪装成同情革命的记者高邦晋打入渣滓洞,他妄图通过苦肉计刺探狱中地下党的秘密。余新江等人识破了他的伪装,并借机除掉他。中国解放军日益逼近重庆,被关在地窖中的许云峰用手指和铁镣挖出了一条秘密通道。当解放军攻入四川,即将解放重庆的时候,徐鹏飞提前秘密杀害了许云峰、江姐、成岗等人。就在许云峰等人被害当天的晚上,渣滓洞和白公馆同时举行了暴动。刘思扬、丁长发等一些同志牺牲了。但更多的同志终于冲出了魔窟,伴随着解放军隆隆的炮声,迎接黎明时分灿烂的曙光!
《红岩》创作背景:在作者罗广斌、杨益言创作《红岩》作品的过程中,1948年——1949年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当时的中国正好处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取得辉煌胜利,直捣美蒋盘踞的大西南,搏斗到了决战的时刻。国民党不甘退出历史舞台,因而利用它的特务组织,施展开了对***的捕杀。作者罗广斌、杨益言通过描述集中营里国民党与***迫害与反迫害斗争,充分揭露美蒋罪行,歌颂烈士精神。
作者经历:《红岩》的作者罗广斌、杨益言,曾于1948年先后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并囚禁在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集中营里。他们和小说中的英雄人物,共同经历了那些惊心动魄的斗争生活。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把这里的斗争告诉后代”,他们先后写了《圣洁的鲜花》《江姐》《小萝卜头》等报告文学与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接着,又在这些叙写真人真事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提炼和艺术概括,创作了长篇小说《红岩》。
创作契机:1957年4月中国青年出版社第一次向《红岩》故事作者约稿。1956年夏天,中国青年出版社为了编辑对青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读物,创办了一个新型刊物《红旗飘飘》。收到由罗广斌、刘德彬、杨益言三位作者根据报告整理而成的回忆录《在烈火中得到永生》。”1959年2月,中国青年出版社又将修改后的《在烈火中得到永生》作为重点图书出版了单行本《在烈火中永生》,使《红岩》的故事在全国广为传播,并被改编成**产生了巨大影响,成为新中国“红色经典”的代表性作品之一。从《在烈火中得到永生》到《在烈火中永生》的出版过程,不仅使《红岩》受到高度关注,并且极大满足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新的国家意识形态构建需要。读者、国家权力机构以及意识形态部门不约而同提出了深化《红岩》故事写作的要求,从而推动《红岩》故事从“回忆录”向长篇小说的发展,《红岩》故事的写作也由此进入第三个阶段即长篇小说创作阶段。
《红岩》人物介绍:
江姐:江姐是政治上成熟的***员。她稳重精细安详深沉坚强,处处表现出纯洁的党性和对革命事业的无比忠贞,深受同志们的爱戴。就义前,她从容地向同志们告别,庄严地实践了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许云峰:许云峰是一个工人出身,长期从事地下党工运领导工作,有着丰富斗争经验的党的***形象。果断,沉着冷静,有非凡的胆识和过人的机智。以顽强的意志在潮湿阴森的地窖里用手指挖通了石壁,把越狱的通道留给了同志们。自己则带着对胜利的坚定信念从容就义。
成岗:成岗16岁加入中国***。参加地下刊物《挺进报》的编辑、印刷和发行工作,在工作间被捕,关押于渣滓洞、白公馆看守所,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下坚持自己的气节,在狱中坚持出版《挺进报》。后被枪杀。
刘思扬:刘思扬出身于大地主家庭,但他却投身革命,为信仰劳碌奔波。是知识分子中的楷模。他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坚定的革命信仰,至死没有玷污党的荣誉。
小萝卜头:小萝卜头是在敌人的监狱里长大的,不知道外面的世界什么样。经常帮助大人做秘密工作。遇害时不满9岁但在监狱中关了八年。
甫志高:甫志高原为重庆地下党员,后因被捕不堪严刑拷打而叛变,交出了许云峰、江雪琴等人对地下党网络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华子良:华子良是潜伏最深的***员,忍辱负重、忠贞不屈。因装疯卖傻而被特务称为“疯老头”,被关押在白公馆。特务对他比较放心,常让他去磁器口买菜。得知“提前分批密裁”的罪恶计划后逃到了解放区,为越狱的计划作了巨大的贡献。
双枪老太婆:是华葵山游击队队长,华子良的妻子,坚强而且富有斗争经验,在革命胜利前夕,她率领游击队员突击中美合作所积极营救在狱难友她为重庆地下党工作的顺利展开立下了汗马功劳。
徐鹏飞:徐鹏飞是一个具有丰富反革命经验的老牌高级特务,刚愎自用,手段毒辣,将“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奉为信条。
《红岩》作品鉴赏:《红岩》是一部描写重庆解放前夕严酷的地下斗争,特别是狱中斗争的长篇小说。作品真实地展现了国民党统治行将覆灭,解放斗争走向胜利的斗争形势和时代风貌,成功地塑造了以许云峰、江姐、成岗、刘思扬和华子良等为代表的***人的英雄形象,热情地歌颂了他们坚贞不屈、向往光明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红岩》艺术特色:题材本身蕴含着悲壮美的韵味。悲壮,来源于悲剧。《红岩》所描写的是在光明与黑暗殊死决战时,以鲜血染红朝霞的英雄含笑献身的悲壮历程。《红岩》这部作品悲中有壮,充满了深沉的悲剧意识,突破了“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的范式,在毁灭中写出了永恒、庄严、崇高,突现了对一般革命历史题材的超越,并升华到“革命圣经”的新高度,获得了高层次的艺术美感。《红岩》中的英雄是炼狱中的英雄。这些革命英雄,血管里流淌着脊梁人物的汩汩热血,身上秉赋着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更重要的,这些新时代的英雄,都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都具有为无产阶级解放而英勇献身的豪迈气概。因此,当革命需要的时候,他们都能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大义凛然,慷慨赴死,令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作品热烈地赞扬了他们“战斗的旗帜永远指向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在这一激动人心的主旋律下,浓色重彩地表现了他们英勇悲壮的斗争精神,刻划了他们皴染着悲剧美的艺术个性。
《红岩》写作手法:
深刻细致的心理描写:在监狱中革命者在多数的情况下不可能以公开的形式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愿望;他们的进攻和退守往往决定于对敌情的迅速判断,不可能有时间和机会来开会讨论。监狱斗争特定内容决定了作者以心理描写作为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法。监狱斗争是千变万化的,因而心理描写也是多种多样的。
纵横交错的人物关系:在这方面,作者首先超越了史实,构筑了巧妙的人物关系,组成纵横交错的人物关系网络,把艺术的触角伸向社会的各个层面,创造了深度的历史氛围。如设置了成岗与成瑶的兄妹关系,成瑶与孙明霞的同学关系,成瑶与华为,孙明霞与刘思扬的恋爱关系,江姐与彭松涛的夫妻关系,华为与华子良、双枪老太婆的家庭关系等。这样,就使全书人物之间的联系得到了强化,便于多侧面地反映各条战线的斗争。
宏浑严谨的艺术结构:首先,用人物形象的“联结”来结构作品。通过余新江、成岗带进工人运动;用江姐下乡写出川北农民的武装斗争;通过特务黎纪纲、郑克昌表现学生运动。前十章的狱外斗争和二十章的狱内斗争以及几个单行的线索由甫志高的叛变串连起来,归结到小说主要斗争——狱中斗争。刘思扬的一捉一放,把渣滓洞、白公馆的斗争联系起来。因而使得小说前后两大部分显得浑成、自然。其次,用多种多样的描写手法避免场面情节的重复和雷同。渣滓洞、白公馆同是狱中斗争,但环境气氛、斗争方式不同,被关在渣滓洞的多半是年轻的革命者,热情奔放,锋芒毕露,斗争如暴风骤雨,迅雷疾电;而白公馆多半是被囚禁了十年以上的人,这里斗争的是更隐蔽、更深沉、更老练,久经考验的革命者,个个像沉默的雄狮,虎视眈眈,表面上生活象一池死水,平静无波,使敌人感到高深莫测,实际上却象埋藏在地下的火药,在人物的心里孕育着风暴,积蓄着力量,以待时机。但在效果上都是表现了革命者坚韧不屈的革命精神。
《红岩》作品影响:
作品地位:1961年12月,中国青年出版社在经过了三年多时间的精心打磨之后,隆重推出了署名罗广斌、杨益言创作的长篇小说《红岩》。成为中国当代发行量最大的“党史小说”(林默涵语),以致成为中国当代国家文学的标志性作品和所谓红色经典作品。
后世影响:《红岩》不仅吸引了广大的读者,而且深深地激动了他们的革命心弦,激起了读者参与当前国际国内阶级斗争的政治热情,激起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工作岗位上的更大干劲,在精神上给予他们一种战斗的力量。读者把《红岩》当作了一部生动的革命教材。如果说“文学作品是生活教科书”的话,那么《红岩》是一部革命的生活教科书。
衍生作品:空军政治部文工团编写和演出的取材于《红岩》的歌剧《江姐》,是六十年代初我国歌剧艺术的高峰,曾获得军内外广大观众和港澳同胞的高度评价。由《红岩》改编的故事影片《在烈火中永生》在全国放映后,使《红岩》具有了更广泛的影响。《红岩》也赢得了大量的国际读者。尤其在日本,六十年代初,曾出现盛极一时的“红岩热”!1984年,四川电视台摄制了10集电视剧《红岩》;1999年,重庆与北京联手重拍18集电视剧《红岩》。2001年,空政歌舞团推出大型现代舞剧《红梅赞》,被誉为歌剧《江姐》姊妹篇,获解放军文艺大奖;2003年,天津**制片厂把获“文化大奖”的京剧《华子良》拍成艺术片,获“华表奖”。2006年,浙江越剧团改编纪实文学《红岩魂》为现代越剧《红色浪漫》;2013年,重庆市京剧团的《张露萍》获中国戏剧梅花奖;2017年,江苏徐州推出原创红色舞剧《小萝卜头》。
《红岩》作品评价: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李杨《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在人们的意识深处,说《红岩》是一部以历史叙事为目标的“小说”,反倒不如说《红岩》是一部关于人的信仰的启示录更为准确。小说《红岩》是极严格按照当时意识形态规范和已有的文学写作规范的要求与观念创作而成的。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程光炜《重建中国的叙事——〈红旗谱〉〈红日〉和〈红 岩〉的创作策略》:从‘顺叙’的方式来解读《红岩》,会发现在整个故事的设计和安排中,实际有一个组织、启发和指导的具体过程。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吴翔宇《论〈红岩〉的“身体”革命意识》:《红岩》是从“身体”入手,阐释在红色狂欢的受难姿态中“身体”的痛感如何成为一种信仰道义充斥的革命浪漫激情所替代。
罗广斌简介:罗广斌(1924—1967),四川省成都市人。中学时代,因为与一个家境贫穷的女同学恋爱,遭到封建地主家庭的反对,愤然出走,去昆明求学。1945年,参加地下党领导的革命外围组织“民青社”。1946年初,被派往滇南以教书为名,开展农村工作。旋又调回重庆。1948年3月在重庆西南学院由江竹筠介绍入党。同年9月,因叛徒出卖被捕,先后被囚禁在重庆中美合作所渣滓洞、白公馆集中营。1949年11月27日越狱脱险。重庆解放后,曾在重庆团市委、长寿湖渔场担任领导工作。为了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他经常讲述革命战士在狱中坚持斗争的故事,并利用业余时间,编辑出版了重庆集中营烈士诗集《囚歌》(1950年)。与杨益言、刘德彬合写了报告文学《圣洁的血花》(1950年)、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1958年)。1958至1961年,与杨益言合著长篇小说《红岩》。1962年调重庆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任创作员。“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致死。1978年得到平反昭雪。
杨益言简介:杨益言,原籍四川省武胜县,1925年11月18日生于重庆。红岩作者杨益言1937年起在武胜县初中学习,1940年到重庆北碚兼善中学读高中,1944年考取同济大学工学院电机系,到上海读书。1948年初因参加反美反蒋的学生运动,被学校开除并遭缉捕。被释放后回四川,执教于重庆中国铅笔厂职工夜校。8月被特务逮捕,囚禁在中美合作所的渣滓洞集中营。1949年11月重庆解放后,参加了重庆“一一"二七被难烈士追悼会”和“三"三一惨案纪念会”的筹办工作。从1950年4月起在重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市委工作,先后任科长、办公室主任、常委等职。1950年7月1日开始在重庆《大众文艺》上发表三人合作的报告文学《圣洁的血花》,后华东、华南人民出版社先后出版单行本。1958年又在《 红旗飘飘》上发表了三人合作的革命回忆录《 在烈火中永生》。在此基础上,罗广斌和杨益言创作了优秀长篇小说《 红岩》。196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为四川省重庆文联专业作家。1979年出席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1980年曾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四川分会副主席。
《红岩》经典语录:
1、他一进店,就注意到,在一个书架旁边,果然有个头发长长、脸色苍白的青年,正在聚精会神地读着一本厚书。看来他已经站了很久了,瘦削的脸在灯光下更显得阴郁晦黯。甫志高在暗中怜悯地注视着他。这青年,大概就是陈松林提到的那个人吧?
2、他手里捏着一支削得尖尖的硬铅笔,台灯光照亮面前一大张白纸,为了创造一部理想的机器,他已经熬过了好几个深夜。他咬着铅笔,搅着脑汁苦苦思索着,可是,白色的绘图纸上,还没有留下一点点思维的痕迹。
3、一瞬间,他仿佛看见了那部巧妙的机器的影子,正像一部小型的脚踏平版印刷机。……是的,就是这样!可是当他把铅笔伸向绘图纸,眼光刚刚移到洁白的纸上时,机器的幻影却变得模糊乃至空无所有了。
4、风卷残云般的革命浪潮,证明我个人的理想和全国人民的要求完全相同,我感到无穷的力量。人生自古谁无死?可是一个人的生命和无产阶级永葆青春的革命事业联系在一起,那是无上的光荣!
5、惊心动魄 垂涎三尺 弄巧成拙 野心勃勃 布履蹒跚 翩翩起舞 慢条斯理 迎刃而解 忐忑不安
6、如果把特务机关的分布比作一只黑色的蜘蛛网,那么,在这座楼房指挥下的各地特务站、组、台、点,正像密布的蛛丝似的,交织成巨大的恐怖之网,每一根看不见的蛛丝,通向一个秘密的所在。这座阴森的楼房,就是那无数根蛛丝的交点,也是织成毒网的那只巨大的毒蜘蛛的阴暗巢穴。哪怕是一点最小的风吹草动,触及了蛛丝,牵动了蛛网,便会立刻引起这座巨大巢穴里的蜘蛛们的倾巢出动。
7、又向前走了一段路,看得稍微清楚了。高高的城楼上,挂着几个木笼子。啊,这不是悬首示众吗?江姐一惊,紧走了几步,仔经一看,木笼子里,果然盛着一颗颗血淋淋的人头!
8、在车站出口处,他们遇到了严格的检查,虽然江姐拿出了证件,但是军警还是查看了行李卷,这使江姐感到意外,清楚地看出这座县城完全被一种特别严重的白色恐怖笼罩着。如果不是司机沿途保护,他们很可能刚到目的地就出事了。
9、店员是个圆圆脸的小伙子,十八九岁,矮笃笃的,长得很结实。他是从修配厂调出来的陈松林。离厂以后,便没有回去过,谁也不知道他当了店员。初干这样的工作,他不习惯;脱离了厂里火热的斗争,更感到分外寂寞。他很关心炮厂的情况,却又无法打听,也不能随便去打听。偏偏这书店还只是一处备用的联络站,老许一次也没有来过,所以他心里总感到自己给党作的工作太少。
10、成岗来到修配厂。厂里只有几座冷落破烂的车间,到处野草丛生。几百工人,挤在破旧不堪的捆绑工棚里,拖儿带女,无处可去--他们都是抗战期间和工厂一道从外省迁移来的,停工以来,一文钱的工资也没有发。这个烂摊子现在丢给了成岗,要他"管理"的,就是那些破铜烂铁和几百个打发不走的失业工人。
11、如果需要为共产主义的理想而牺牲,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也可以做到--脸不变色,心不跳。
12、红岩精神是什么?红岩精神是以周恩来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人和革命志士在风雨如磐的斗争岁月中形成的"爱国、奋斗、团结、奉献"的革命精神。
13、刘思扬等一些同志牺牲了,但更多的同志终于冲出了魔窟,伴随着解放军隆隆的炮声,去迎接黎明时分灿烂的曙光!
14、他沉着地转过几条街,确信身后没有盯梢的"尾巴",便向大川银行5号宿舍径直走去。这里是邻近市中心的住宅区,路边栽满树木,十分幽静,新年里街道上也很少行人。他伸手按按电铃,等了不久,黑漆大门缓缓地开了。一个穿藏青色哔叽西服的中年人,披了件大衣出现在门口。见了余新江,微微点头,让进去。关门以前,又习惯地望了望街头的动静。
15、台灯光倾注在办公桌上,一个身材粗大,脸色黝黑的中年人,络腮胡刮得干干净净,眉浓眼大,肥肥的下巴,毫无表情地坐在转椅上。握着毛笔的手,正在公文上挥动。他,就是掌握整座毒网的一切行动大权的核心人物,黄呢军便服领口上,嵌着的一颗金色梅花,在灯光照耀下闪闪发亮。
罗广斌(1924-1967),作家。重庆忠县人。1948年加入中国***,国民党军第十六兵团司令官罗广文的胞弟,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的学生。1948年被捕,囚禁在重庆中美合作所渣滓洞、白公馆集中营。建国后,历任青年团重庆市委统战部部长、重庆市民主青年联盟副主席。后在重庆市文联专门从事创作。合著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长篇小说《红岩》。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跳楼自杀。
杨益言(19251118——20170519),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人,中共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名小说《红岩》的作者之一。早年参加革命工作,后被捕囚禁于重庆渣滓洞,出狱后根据其亲身经历写成《红岩》一书。2017年5月19日10点25分,杨益言逝世,享年92岁。
扩展资料:
罗广斌生平经历
因长篇小说《红岩》在全国的巨大影响,罗广斌作为作者之一,又是重庆“1127”大屠杀幸存者,自然而然也成为青年们崇拜的英雄。但是那时他的日子并不推选他为访日代表,被重庆市某些人以“历史问题有个别疑点”为由否决;第二年共青团召开九大准备安排他为团中央委员候选人,也因同样理由被否决。在阶级斗争“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的年代,罗广斌当年在大屠杀之夜从狱中脱险的经历,正好构成了让人不放心的历史疑点。因此罗广斌在文革之前心情是压抑的。
当以“横扫一切牛鬼蛇神”为口号的文化大革命发动起来之时,他立即被那种“造反精神”所鼓动,所感召。他成为重庆最早的造反派之一。这也是他的悲剧人生的开始。1948年由于叛徒出卖在成都被捕,先后被囚于重庆渣滓洞、白公馆集中营。1949年11月27日在敌人大屠杀时从白公馆越狱脱险。新中国成立后曾任“烈士资格审查委员会”委员、共青团重庆市委常委兼统战部长。
曾与刘德彬、杨益言合写《在烈火中永生》等小说。1958-1961年与杨益言合著长篇小说《红岩》,小说出版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深受读者喜爱,先后发行350万册,并翻译成英、法、俄、日等19种外文发行。“文化大革命”中该书被诬蔑为“叛徒文学”成为禁书,1967年2月5日,红卫兵闯入罗广斌家将其绑架,5天后罗广斌在关押地坠楼身亡,时年43岁。
杨益言人物生平
原籍四川省武胜县,1925年11月18日生于重庆。
1937年起在武胜县初中学习。
1940年到重庆北碚兼善中学读高中。
1944年考取同济大学工学院电机系,到上海读书。
1948年初因参加反美反蒋的学生运动,被学校开除并遭缉捕。被释放后回四川,执教于重庆中国铅笔厂职工夜校。8月被特务逮捕,囚禁在中美合作所的渣滓洞集中营。
1949年11月重庆解放后,参加了重庆“一一"二七被难烈士追悼会”和“三"三一惨案纪念会”的筹办工作。
建国初期,为了对青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罗广斌、杨益言和与他们并肩战斗过的刘德彬三个人共同把他们在狱中与敌人斗争的切身经历写出来。
从1950年4月起在重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市委工作,先后任科长、办公室主任、常委等职;1950年7月1日开始在重庆《大众文艺》上发表三人合作的报告文学《圣洁的血花》,后华东、华南人民出版社先后出版单行本。
1958年又在《红旗飘飘》上发表了三人合作的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在此基础上,罗广斌和杨益言创作了优秀长篇小说《红岩》。小说出版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被誉为“共产主义的奇书”,并被翻译成多种外国文字,在国内外为中国社会主义文学赢得了巨大声誉。“文革”中该书被诬蔑为“叛徒文学”成为禁书,作者亦备受摧残。罗广斌和杨益言在“文革”爆发后受到残酷迫害,其中作者之一罗广斌于1967年2月含冤去世。“文革”结束后小说重新出版发行。
196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为四川省重庆文联专业作家。
1979年出席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
1980年曾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四川分会副主席。
2017年5月19日10点25分,杨益言逝世,享年92岁。
罗广斌家庭概况
罗广斌出生在成都一个封建地主家庭。祖父是川东忠县的贫农兼木匠,父亲十九岁中秀才,科举制度废除后,被保送进入成都东洋学堂。罗广斌出世时,父亲在川大法学院任训导,毕业于法政学校的母亲,在高等法院工作,父母均系国民党员。大哥罗广文早年入日本士官学校,学习军事,回国后参加国民党军队,是国民党第七编练区司令,统率17万大军,负有国民党西南防务重责。罗家声势显赫,田产富庶,在洪雅县每年收入过千石,成都收入约百石,另有房产三处。罗广斌从小生活在非常优裕的环境中,被家人溺爱,未尝过生活的愁苦滋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罗广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杨益言
《红岩》描写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的形势下,重庆的国民党当局疯狂镇压***领导的地下革命斗争。下面是我整理的红岩的内容简介_红岩的创作背景及影响,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
目录
红岩的内容简介
红岩的创作背景
红岩的作品影响
红岩的内容简介
1948年,在国民党统治下的重庆处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为了配合工人运动,重庆地下党工运书记许云峰命甫志高建立沙坪书店,作为地下党的备用联络站。甫志高为了表现自己,不顾联络站的保密性质,擅自扩大书店规模,销售进步书刊。
一天,区委书记江姐要去华蓥山根据地,甫志高到码头为江姐送行,江姐嘱咐他要注意隐蔽,他嘴上答应,心里却不以为然。江姐到离根据地不远的一座县城时,发现自己的丈夫、华蓥山纵队政委彭松涛的人头被高挂城头。见到纵队司令员“双枪老太婆”后,她忍住悲痛,坚决要求到丈夫生前战斗的地方工作。
甫志高又自作主张吸收了一名叫郑克昌的青年人入店工作,许云峰知道情况后大吃一惊,几经分析发现郑克昌形迹可疑,便让甫志高通知所有人员迅速转移。甫志高却根本不听劝告,反认为许云峰嫉妒自己的工作成绩,结果被捕并成了可耻的叛徒。由于他的告密,许云峰、成岗、余新江和刘思扬等人很快相继被捕。特务头子徐鹏飞得意忘形,妄图借此将重庆地下党一网打尽。然而,他使尽各种伎俩,都没能从许云峰等人身上得到任何所需的东西。凶残的敌人为了得到口供,疯狂地折磨被捕的***员,给他们食用霉烂的食物,并且在炎热的夏天限制饮水数量,妄图用炎热、蚊虫、饥饿和干渴动摇革命者的意志。为了粉碎敌人的阴谋,狱中难友趁放风时在墙角挖出一眼泉水,在保护泉水的斗争中,龙光华英勇牺牲,全狱难友绝食抗议敌人的暴行,敌人不得不妥协让步。
叛徒甫志高带领特务窜到乡下,江姐不幸被捕,被关押在渣滓洞里。在狱中,她受尽了折磨,凶残的敌人把竹签钉进了她的十指。面对毒刑,她傲然宣告:“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秋去冬来,转眼到了年底。全国革命形势一片大好,国民党当局在受到沉重打击后开始放出和谈空气。阴历年三十,渣滓洞全体难友举行了一个别开生面的联欢会。更令人高兴的是,地下党派人与他们取得了联系。敌人为了表示和谈的“诚意”,假意释放了一些政治犯,来自资本家家庭的***员刘思扬是其中之一。在他被送回刘公馆的第二天夜里一个自称姓朱的人潜入刘家,说他受区委书记李敬原的委派,前来了解刘思扬在狱中的表现,并要他详细汇报狱中地下党的情况。正当刘思扬对此人怀疑时,李敬原派人送来情报,揭穿了这个伪装特务郑克昌的真面目。刘思扬来不及转移,又被抓起来关进另一所监狱“白公馆”。郑克昌在诱骗刘思扬失败后,又伪装成同情革命的记者高邦晋打入渣滓洞,他妄图通过苦肉计刺探狱中地下党的秘密。余新江等人识破了他的伪装,并借敌人之手除掉了这个阴险的特务。
解放军日益逼近重庆,地下党准备组织狱中暴动。在白公馆装疯多年的***员华子良与狱中党组织联系上了。同时,关在地窖中的许云峰用手指和铁镣挖出了一条秘密通道。当解放军攻入四川,即将解放重庆的时候,徐鹏飞等狗急跳墙,提前秘密杀害了许云峰、江姐、成岗等人。就在许云峰等人被害的当天晚上,渣滓洞和白公馆同时举行了暴动。刘思扬等一些同志牺牲了,但更多的同志终于冲出了魔窟,伴随着解放军隆隆的炮声,去迎接黎明时分灿烂的曙光。
<<<
红岩的创作背景
《红岩》的作者罗广斌、杨益言,曾于1948年先后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并囚禁在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集中营里。他们和小说中的英雄人物,共同经历了那些惊心动魄的斗争生活。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把这里的斗争告诉后代”,他们先后写了《圣洁的鲜花》《江姐》《小萝卜头》等 报告 文学与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接着,又在这些叙写真人真事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提炼和艺术概括,创作了长篇小说《红岩》。从准备到成书,前后费时十年之久,写了三百多万字稿子,彻底返工过三次,大改过五六次。
<<<
红岩的作品影响
《红岩》一经面世,立即引起轰动,先后被改编成**《烈火中永生》和豫剧《江姐》等,从1961年出版至今51次再版,发行800多万册;同时,被译成多国文字发行。该书被中宣部、 文化 部、团中央命名为百部爱国主义教科书。
2020年4月,列入《 教育 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初中段。
<<<
红岩的内容简介相关 文章 :
★ 红岩有哪些主要内容及创作背景
★ 红岩主要内容
★ 红岩的内容梗概及读书笔记
★ 《红岩》主要内容和主要人物是谁
★ 《红岩》主要内容及人物介绍
★ 红岩的内容简介|读书心得|名言佳句
★ 《红岩》这本书讲了什么
★ 《红岩》真实历史及惨痛教训
★ 红岩的主要内容
★ 《红岩》的主要人物介绍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以上就是关于红岩主要内容简介20字以内全部的内容,包括:红岩主要内容简介20字以内、红岩主要内容、《红岩》作者简介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