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 中国有56个民族
如果说大汉的话 第一(我个人的感性看法) 超级难听
第2 那样的话看起来就把人家其他民族排除在外 影响民族团结~~
华夏民族 炎黄子孙 那已经很好听啦~~
华夏族是中华民族最早最受各界认同的民族称号,华夏也称“夏”、“诸夏”。华夏又称中夏。华与夏曾相互通用,“中夏”又称“中华”。孔子视“夏”与“华”为同义词。
在甲骨文中,“华”这个字的地位非常崇高圣洁。华夏族是黄河流域的最早居民,文明史最早可以追溯到8000年前黄河流域的大地湾文明和裴李岗文明,其文明顺序是:大地湾文明和裴李岗文明——仰韶文明——大汶口文明——龙山文明——二里头文明。东汉以后华夏族开始接受“汉人”的称呼,但是华夏这个称谓并没有因此消失,而是延续至今。
古代居住于中原地区的华夏儿女为了区别“四夷(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四方胡人。”
比如汉朝多以”华夏人“自居。而明朝即以汉自居也以华夏自居,两个词为同义词。总之,汉族和华夏族作为整体族称是自从汉朝到现在最普遍的。
古代汉族往海外移民时自称华夏人,由此产生“华人”一词。“华人”一词最初指汉族,但随着华夏文明扩展到全国各地,“华人”的概念渐渐由当初单指汉族,扩展到中华大地受中华文明影响的少数民族,成了全体中华民族的代称。
华夏先民分为许多部落,活跃于黄河中下游,自黄帝时统一为华夏部落联盟。其中比较著名的首领有太昊(伏羲)、少昊(白帝)、颛顼(黑帝)、黄帝、炎帝(赤帝)、帝喾(高辛氏)、尧、夏禹。其中伏羲、黄帝、夏禹为主。华夏族在黄河流域留下众多的文明遗址
大汉民族和大和民族,就是农民和海盗的区别。的确是这样的。农业国家更封闭,保守,哪怕是我们今天成为了现代国家,毅然是这样。我们讲究的是中庸之道,创新少,借鉴多,最惧怕的是摸着石头过河。
大和民族是海盗民族,这和他们是岛国很有关系,他们更容易接受外来思想,这就是鲁迅说的拿来主义。注意,这并不是我们中国人所宣扬的去其糟粕,留其精华的拿来主义,而是真正的纯粹的拿来主义,拿来就用!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这就是日本民族二战时会走上军国主义道路的原因,他们真的是完全的照搬西方,不管是知识上,文化上,精神上,哪怕是法西斯这种极端思想也完全拿过来用!甚至看到美国兵高大强壮,恨不得把人家的基因也借过来,长期搞借种计划的就是日本人,这样很彻底,但是也承担了很大的风险,因为风险和机遇总是并存了。
明治维新以前,日本总是学习中国的文化,也是拿来主义,现在完全照搬西方,不过现在中国强大以后,他们国内会出现什么情况?会不会又出现回过头来学习东方文化的思潮,这很难说,这是他们国家拿来主义的习惯决定的,所以看最近几年他们的文化界也是吵成一团…………
华夏族是个逐步融合化扩大化的概念。公元前4000年,青藏高原居住着古藏缅族,河西走廊和黄土高原北部居住着夏族(首都今宝鸡市),晋南关中洛阳一带居住着华族(首都今淮阳县),淮河以南和汉江流域居住着蚩尤的先人。公元前2700年夏族领袖黄帝东进,战胜华族领袖炎帝,并在今新郑县定都,后来二族将汉江和淮河的领袖蚩尤灭掉,占据整个中原,华夏二族逐渐融合成华夏族。禹的儿子启破坏禅让制,建立了联邦制的夏王朝,定都登封县,这是华夏族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政权。夏国所直属的领土只包括中原和晋南,夏族老家黄土高原和河西走廊已经被藏缅族和吐火罗人占据,遗留在当地的夏族接受异族的殖民统治。
秦灭六国,华夏族与楚人相融合,秦始皇将大量华夏族楚族移民到河套,所以后来的匈奴、西部鲜卑的国民中都很多华夏族血缘者。西汉时期,一个以华夏族为基础的新民族(汉族)产生了。汉代汉族是由华夏族与东夷族、楚族融合而成的,也有部分羌族的血液。
公元前1550年,居住在今商丘北一带的商部落(当时称东夷)灭掉夏中央,成了中原的主人,领土比夏朝多了徐州和山东西部。东夷在血缘上介于华夏族和通古斯族之间,外貌上与华夏族区别不太大,他们的区别主要在文化上,可称为华夏别支。经过500年统治,商部落完全华夏化。公元前1050年,周部落灭商中央,建立了强大的周朝,周的领土比商朝多了关中和燕国。至于周的说法有两个,一说周部落是华夏族的一支,居住今太康县,后来迁到关中,经常与藏缅族的羌族和吐火罗打仗,不可避免地沾染了西戎的因子,文化理念与中原华夏开始有所差别,但作为华夏族在关中的移民,血缘上文化他们仍然是以华夏族为主体;二说周部落是公元前2006年逃难来到甘肃的苏美尔人。
据史料记载,东汉全国有7200万人口,后因战乱人口锐减至原来的1/3,即2400
万,三国末期人口为2500万;曹魏、吴、汉休战后都在恢复生产建设,到西晋中期(公元
300年)人口增长到3379万;西晋八王之乱人口死亡过半,到317年西晋灭亡时汉族人口甚至不到1500万。陕西一带羌、氐、匈奴有80万之众,而当地的汉族人口因战乱、逃亡也只有80万;至于山西则是匈奴羯族和鲜卑族的天下,他们也有80万之多,残留在当地的汉族只有100万人;河北的鲜卑人应该有80万,而当地汉族人口不过150万人;至于河南
-山东一带主要是汉族人,人口占绝对优势,而迁移至此的鲜卑族人则主要靠汉人每户五十石的租米来过活;敦煌一带多是中原流亡的汉族和当地汉族。后来30万羯人被冉闵基本杀绝;40万氐族随前秦从关中前往各地驻防,氐族由于分布太过于分散,不过50年就被淹没在汉族的汪洋中,苻坚被西燕和后秦消灭,苻丕被后燕灭,苻登为西秦灭。
蒙古帝国全国蒙古族人口不到150万,散布于亚欧大陆,而进入中原地区不会超过50万而元朝的汉族人口有9730万,完全是压倒优势。元亡后,朱元璋对留在中国土地上的蒙古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云南的蒙古人吓的改了自己的民族属性,几百年来不敢说自己是蒙古人。
说南北朝时有民族的融合倒还说的过去,因为虽然在民族仇杀中羯、匈奴、氐、羌整个民族在中国被杀绝了,但是鲜卑族的的确确融进了汉族。但是在宋元时代,胡汉矛盾比抗日时期的中日矛盾要尖锐十倍,纯粹是民族间的一场血腥大屠杀,根本没有民族融合的条件。虽然胡人在战争初期取得主动,但是由于胡人意志的退化,胡汉人口对比的悬殊,胡人政权最终灭亡,并且在灭亡后遭到了汉民族报复性的血腥大屠杀,留在中国本土的胡人基本上被杀。(明初清初,由于中原瘟疫和战乱造成人口锐减,山西洪洞县城西大槐树移民迁往中原,这是历史上一次有名的北方汉族大迁移)。满族是金政权进入中原后留在东北故土的女真人的后代,到了本世纪,基本上融合于汉族,这算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民族融合。200万满族人融合于3亿人口的汉族。基本上改变不了汉民族的属性。所以汉民族是相对纯正的民族。而且一直保存至今。
说到中国历史上的名族其实也还是有很多说法的,有的名族喜欢到处抢别人地盘,有的名族就要和善许多的,那么我们作为汉族人一直有个问题,那就是我们到底有没有侵略过别人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看看!
人类历史上,但凡出现过的强盛国家或者民族,都或多或少影响着周边较弱国家民族,而这种影响的主要形式就是侵略。相对于西方这种影响的血腥侵略,中国对外影响更显温和,但从不缺乏战争侵略。
1、侵略一:汉唐将西域纳入中华版图
西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各国,试图联合西域诸国,对抗匈奴。此时汉与西域地位相对来说算是平等。待西汉宣帝(武帝曾孙),彻底降服匈奴后,征大宛国、抵乌孙国、屠罗刹国、灭楼兰古国、吞月食国、戮车师国等西域三十六国,囊括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从此西域天山南北属我华夏神域,今天的新疆、青海、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首次属于我华夏神域。
无论在文明形式还是地理位置上讲,西域诸国与中华大一统王朝都无冲突可言,但最终还是被彻底降服。汉朝之后,虽在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王朝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但唐朝又重新征服西域。这是中原政权对于他国的侵略,只是侵略的方式不是血腥和杀戮,而是一种大度的文化认同和包容。
2、侵略二:唐明清三朝,降服四夷,令其如朝纳贡
盛唐期间,四方来朝。西灭高昌、吐谷浑,北灭突厥,东征高句丽。尤其东征高句丽,更是牵制回鹘倾国之力南下征讨高句丽,这是一种军事上的干预和征讨。后又作为宗主国,灭掉百济维护纳贡国新罗的利益。这种侵略以承认唐王朝自身宗主国地位,对唐称臣为结局。没有殖民,没有压迫,没有武力强行干预别过内政。明清期间,基本延续了唐王朝这等方式,臣服四夷,将周边国家限制在自己掌控之中。
以上就是关于为什么有人认为”大汉民族”这个词语不合适呢全部的内容,包括:为什么有人认为”大汉民族”这个词语不合适呢、华夏民族是指我大汉民族不、大汉民族与大和民族谁更优秀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