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古代拜师礼仪的详细步骤,越细越好

最大的湖泊2023-04-30  22

1、正衣冠

据《礼记》记载:“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因此,古代开学仪式的第一课即是“正衣冠”。

古人认为:“先正衣冠,后明事理。”让学生注重自己的仪容整洁,是首先要上的第一课。入学时,新生要一一站立,由先生依次帮学生整理好衣冠。然后,“衣冠整齐”地排着队到学堂前集合。恭立片刻后,才能在先生的带领下进入学堂。

2、行拜师礼

步入学堂后,先要举行拜师礼。学生先要叩拜至圣先师孔子神位,双膝跪地,九叩首;然后是拜先生,三叩首。拜完先生,学生向先生赠送六礼束脩。所谓六礼束脩,亦即古代行拜师礼时弟子赠与师父的六种礼物,分别是,芹菜:寓意为勤奋好学,业精于勤;莲子:莲子心苦,寓意苦心教育。

红豆:寓意红运高照;红枣:寓意早早高中;桂圆:寓意功德圆满;干瘦肉条:以表达弟子心意。其中“束脩”二字,有人解释为十条干肉。据《礼记·少仪》记载:“其以乘壶酒、束脩、一犬赐人。”郑玄注:“束脩,十脡脯也。”束脩在春秋以前就存在了,《论语·述而》中已有“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3、净手净心

行过拜师礼后,学生要按先生的要求,将手放到水盆中“净手”。“净手”的洗法是正反各洗一次,然后擦干。洗手的寓意,在于净手净心,去杂存精,希望能在日后的学习中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4、朱砂开智

朱砂开智也叫朱砂启智或朱砂点痣,是开学仪式中最后一道程序。具体做法是先生手持蘸着朱砂的毛笔,在学生眉心处点上一个像“痣”一样的红点。因为“痣”与“智”谐音,朱砂点痣,取的其实是“智”的意思,意为开启智慧,目明心亮,希望学生日后的学习能一点就通。

中国人尊师重道,乃久远之传统,故周代已有释奠尊师之礼,拜师学艺也是有技巧的,那么你们知道现代拜师的礼仪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现代拜师礼仪,希望能够帮到大家哦!

现代拜师礼仪

中国拜师起源

中国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讲究尊师重道,注重拜师礼仪。俗语有云:“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师父”,而拜师礼就是尊师重道的体现,也是师徒结拜的见证。中国拜师习俗的形成主要受儒家传授学术的规制影响,最早可追溯至孔子收徒的做法并由其演化而来。

传统的师徒关系仅次于父子关系,即俗谚所谓“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师傅”、“投师如投胎”。有的行业,一入师门,全由师傅管教,父母无权干预,甚至不能见面。建立如此重大的关系,自然需要隆重的风俗礼仪加以确认和保护。

至现代,中国相声界、书画界、中国的中医药、传统 武术 等行当仍采取拜师从业、传授技能的方式拜师仪式。

中国拜师礼仪基本程序

主礼人宣布开始,推荐师、见证师、师者、各位嘉宾入席。

徒弟们入席。

徒弟宣读拜帖。

徒弟向老师行大礼并斟茶拜师。

师者为徒弟们颁发证书。

最后感谢师者、推荐师、见证师及现场各位来宾。

旧时学徒拜师礼仪

旧时,凡学手艺、学生意、从艺等,必先拜师。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传统的师徒关系仅次于父子关系,一入师门,全由师傅管教。建立如此重大的关系,自然需要隆重的风俗礼仪加以确认和保护。一般拜师礼仪为四个程序。

一拜祖师、拜行业保护神。二行拜师礼,一般是师傅、师母坐上座,学徒行三叩首之礼,然后跪献投师帖子。三师傅训话,宣布门规及赐名等。训话一般是 教育 徒弟尊祖守规,勉励徒弟做人要清白,学艺要刻苦等。四送拜师礼,请师父喝酒。

学徒一般为三年满师,学徒期只发鞋袜钱,没有工资。平时还得做师傅家什活,吃饭时应给师父筛酒盛饭,师父动筷后方可吃饭,师傅吃好也须放筷。端午,重阳,过年徒弟要挑节尊师, 春节 拜岁、结婚见礼,师傅均在父母之前。出师后,徒弟要办出师酒送上礼金酬谢师傅,并一生保持与师傅礼尚往来。

相声界拜师礼仪

一般拜师礼仪分成四个程序。第一,拜祖师、拜行业保护神。表示对本行业敬重,表示从业的虔诚,同时也是祈求祖师爷“保佑”,使自己学业有成。第二,行拜师礼。一般是师父、师母坐上座,学徒行三叩首之礼,然后跪献红包和投师帖子。第三,师父训话,宣布门规及赐名等。训话一般是教育徒弟尊祖守规,勉励徒弟做人要清白,学艺要刻苦等。

书画界拜师礼仪

主要步骤徒:徒弟 自我介绍 ,老师“讲话”盛赞徒弟的艺术天赋,勉励徒弟刻苦学习;徒弟为老师敬酒祝老师艺术之树常青,众位见证者集体碰杯欢庆拜师成功;徒弟向师傅赠送四色礼物,其中包括一块玉镯和一对玉石镇纸;最后师徒合影。

传统武术界拜师礼仪

武术界向来讲究拜师仪式,要想成为师门正式弟子,须经过师父几年的反复全面考察,考察的目的一是决定是否收他;二是入门后如何有针对性的对他进行教育。确认品行端正,符合条件得到认可后,经人介绍,本人写拜师申请,师父和师兄们认可后必须举行隆重的拜师仪式,在拜师仪式上要当众宣读《拜师帖》,要表明拜师者愿意拜某人为师;同门师叔或师兄要当众宣读《门规师训》,在拜师仪式上,师父及两名以上见证人在《拜师帖》上签字等一系列手续后,方能进入师门,成为师父的入门弟子。

中医界拜师礼仪

1、师父端坐,徒弟立于旁侧,同道及前辈于前就坐;

2、主持人介绍师父和弟子的情况;徒弟向师父行三鞠躬拜师大礼;

3、师徒双方互表拜师心意;

4、徒弟为师父献茶,并“改口”从今以后改口称“师父”

5、师父赠语和加勉,教授徒弟 爱岗敬业 ,勉励徒弟先做人后做事,学艺要刻苦;

6、师父宣读收徒帖;

7、院领导讲话明确师徒关系;

8、合影。师父和徒弟合影,全体人员合影。

点击下页查看>>>拜师学艺的禁忌

1、正衣冠

据《礼记》记载:“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因此,古代开学仪式的第一课即是“正衣冠”。

古人认为:“先正衣冠,后明事理。”让学生注重自己的仪容整洁,是首先要上的第一课。入学时,新生要一一站立,由先生依次帮学生整理好衣冠。然后,“衣冠整齐”地排着队到学堂前集合。恭立片刻后,才能在先生的带领下进入学堂。

2、行拜师礼

步入学堂后,先要举行拜师礼。学生先要叩拜至圣先师孔子神位,双膝跪地,九叩首;然后是拜先生,三叩首。拜完先生,学生向先生赠送六礼束脩。所谓六礼束脩,亦即古代行拜师礼时弟子赠与师父的六种礼物,分别是,芹菜:寓意为勤奋好学,业精于勤;莲子:莲子心苦,寓意苦心教育。

红豆:寓意红运高照;红枣:寓意早早高中;桂圆:寓意功德圆满;干瘦肉条:以表达弟子心意。其中“束脩”二字,有人解释为十条干肉。据《礼记·少仪》记载:“其以乘壶酒、束脩、一犬赐人。”郑玄注:“束脩,十脡脯也。”束脩在春秋以前就存在了,《论语·述而》中已有“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3、净手净心

行过拜师礼后,学生要按先生的要求,将手放到水盆中“净手”。“净手”的洗法是正反各洗一次,然后擦干。洗手的寓意,在于净手净心,去杂存精,希望能在日后的学习中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4、朱砂开智

朱砂开智也叫朱砂启智或朱砂点痣,是开学仪式中最后一道程序。具体做法是先生手持蘸着朱砂的毛笔,在学生眉心处点上一个像“痣”一样的红点。因为“痣”与“智”谐音,朱砂点痣,取的其实是“智”的意思,意为开启智慧,目明心亮,希望学生日后的学习能一点就通。

扩展资料:

中国人尊师重道,乃久远之传统,故周代已有释奠尊师之礼。然而拜师却一直无专门礼仪。孔子说“自行束修以上者,吾未尝无诲焉”,似乎师弟关系之建立较为朴素,心仪成礼,辅以束修而已,乃一种私人关系。先秦诸子,私家讲学,大抵均是如此。

汉代以后,国家设学,博士员生弟子之从师,可能仍然依循此法,或迳由国家分配,也就不另设拜师之礼了。总之,拜师并没有进入国家正式的礼仪典制中,即或有之,概属私礼。

《通典》才开始提到拜师礼。该书卷六七“礼典”强调:“天子拜敬保傅”,说天子也要拜师,把拜师纳入国家典制中了。可是它内容仅谈了汉成帝等人敬师的事,并未记载其礼仪状况,所以我推测古代根本没有这种正式仪轨。

不过,既然《通典》特意论之,即显示唐人对此已甚重视了,正式的拜师礼也就是这时才确立的。该书卷一一七《开元礼类籑·皇太子束修条》就详细记录了皇太子拜师的过程与礼仪。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揭秘古代“开学典礼”:行拜师礼、朱砂开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拜师礼

以上就是关于求古代拜师礼仪的详细步骤,越细越好全部的内容,包括:求古代拜师礼仪的详细步骤,越细越好、现代拜师礼仪和禁忌事项有哪些、古代怎样行拜师礼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73867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