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儿干都司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如何被明朝放弃的

红袍女2023-04-30  20

明朝并没有放弃奴儿干都司,而是运营不下去了。

奴儿干都司的性质

永乐七年(1409),明朝决定设置奴儿干都司,以东宁卫指挥康旺为都指挥同知,千户王肇舟为都指挥佥事,统属其众,岁贡海东青等物。

奴儿干都司的治所设置在奴儿干,所以得名。奴儿干位于黑龙江下流横滚河汇合口东岸的特林地区。地处边陲,远离内地,当地民族关系复杂。奴儿干都司是明廷在这一地区所设置的羁縻卫所的上级机构,它的主要官员,都是从辽东都司简派的,属于流官。

奴儿干都司的军队也由辽东都司派往,它的体制跟羁縻卫所不一样,奴儿干都司属于流官体制,官员和士兵的俸禄、粮饷等全部需要辽东汉人区域供应。而它所管辖的边疆地区、氏族、部落林立,社会发展水平低下,互相隔绝,很少联系。

换言之,奴儿干都司对于当地少数民族地区来说,制度为外部引进的农耕区域治理制度,缺乏深厚的社会基础,时间长了,必然会水土不服。

而且还有一个问题,据《重建永宁寺碑记》所载,奴儿干都司正式建立之日起,它的存在就与亦失哈等人多次巡抚奴儿干等地的活动联系在一起。作为明成祖的亲信宦官亦失哈多次巡抚奴儿干都司地区,目的是抚谕当地少数民族和开设奴儿干都司,当然与亦失哈同行的还有当时的奴儿干都司的主官。

而值得注意的是,他们每次奴儿干之行都兴师动众,规模很大,需要耗费国家相当大得人力和物力。

奴儿干都司赖以存在的条件

作为流官体制的奴儿干都司,设在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已经很不容易了,分散而没有形成城市的东北地区,没用可以编户齐民的对象,也就是说没有税收、没有兵源,没有可以管理的对象,只能靠着动用大量财力物力穿梭在密林河流之中,去跟土著酋长们打交道,给他们送点东西好让他们臣服帝国。

这是一个没有财政收入的地方行政机构,因此它要存在和发展下去就会变得困难,必须具备一些赖以存在的条件。

首先,有赖于明朝国力强盛

明朝立国二百七十余年,强盛时期满打满算不过洪武、永乐、洪熙、宣德四朝而已。经过洪武三十多年的努力,才迎来了永乐——宣德的鼎盛时期。朱棣正是凭借着三十多年雄厚的经济累积,才能有郑和下西洋、派亦失哈招抚奴儿干,以及五次亲征漠北的行动。

但是,物极必反,表面的社会繁荣,包藏这深重的社会危机,永乐时就显现出衰败的的因素,当时的兵部尚书方宾就说:频年师出无功,戎马资储,十丧八九,灾青间作,内外俱疲。”

永乐时频繁的军事行动,对外开拓,极大地消耗了国力,而随着国内政局的稳定,士绅阶层的壮大,这些享受“科举”特权的人在税收的优惠政策,又使得国家财政收入的日益锐减,这些因素夹杂在一起,使得洪熙之后,帝国政策趋于保守。

等到正统时,土地兼并,吏治腐败、边备废弛,社会矛盾逐步暴露,一场“土木之变”,国力遂呈现逐步下颓之势。

国家没有钱,就没有办法支持奴儿干都司的行动,而奴儿干都司流官的性质,复杂的民族形势,又是一个没有尽头的无底洞,这种矛盾始终无法调和。所以奴儿干都司的生存,没有强大国力,是活不下去的。

其次、有赖于女真诸部的归附和支持

明初时,明廷对女真诸部的招抚,总体来看算是成功的。洪武一朝,明廷放弃了在女真地区设置流官军政机构的计划,坚持招徕女真内迁的政策,将内迁的女真人安置于东宁、三万、辽海等卫。

到了永乐时,开始全面招抚女真诸部,一方面广泛设置羁縻卫所,鼓励朝贡,另一方面招徕女真人内迁,专门设置了安乐、自在两州以安置。在开设奴儿干都司的过程中,注重启用内迁的女真人,前文提到的亦失哈、王肇舟就是女真人。与此同时,明朝还调动了当地女真部落的力量,获得他们的支持。

要想让获得一个区域的臣服和支持,最好的办法是将他们的利益和帝国的利益捆绑在一起,再逐步取得文化上的认同,这是一个漫长而投资巨大的过程。最重要的就是要有钱,招徕女真内迁,或设置羁縻卫所,这都需要海量的金钱。

而一旦明朝国力开始衰弱,对奴儿干地区的投资开始减少,那么曾经内迁依附明朝生存的女真人们,必然为了生存,重新回到深山老林中去,如此,明朝就再难以控制了。

最后,有赖于排除或抑制蒙古势力的东犯干扰

从明朝建国开始,撤退到漠北的蒙古就是帝国最大的敌人,明朝想要长久经略东北地区,其成败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双方力量的消长。从洪武元年朱元璋北伐进取大都,到朱棣五次漠北之征,总体上,明朝对蒙古诸部势力都处于抑制状态。

但因为蒙古内部的分裂,鞑靼本部,瓦剌四部之间对蒙古的争夺,加上游牧民族的特性,使得明廷根本无法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敌人。明廷虽然可以利用瓦剌和鞑靼本部的矛盾,但始终无法令其中一方彻底臣服。

而朱棣的五次北征,打压一方,却使得另外一方乘机壮大,这种情形没玩没了,根本无法彻底解决。瓦剌后来的崛起,与朱棣北征也有一定关系。

朱棣的北征没有解决问题,但耗费了巨大的国力,这种情况带来的后果是很严重的。首先,使得洪熙朝的政策全面收缩,再也没有解决彻底解决蒙古人的勇气,只能做战略防守,其次也逐渐开始难以控制在辽东的羁縻会所,首鼠两端的兀良哈三卫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保守政策虽然持续时间不长,但宣德朝的积极对外政策也没用持续多久(朱瞻基短命),等到正统之后,帝国政策已经逐渐趋于保守,对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招抚已经不再积极,而是采取了消极的听之任之的方针。

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也不外乎上面三种情况,帝国国力衰退,对内无法缓和社会矛盾,对外在辽东女真虽没有独立门户,但对明廷对其管辖已然力不从心(要钱啊),蒙古瓦剌的乘势崛起,严重威胁到了帝国边疆,这些客观问题都造成了明廷无力再对东北地区进行投入了。

当然这一时期东北局势还算比较平静,到正德、到嘉靖时,做过兵部尚书的王琼在他《辽东剿抚》中提到辽东建制时说:“其外诸夷,各因其类,设卫二百二十八,所二十四,各授以官职。”

这里已经没有提到奴儿干都司,因为它已经不复存在了。

高中历史老师回答您

确实如此,二者面积差不多,有时还比明朝统治区大。

但是,我要指出的是,奴儿干都司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地区的行政机构很多时候管理就如同汉唐时的监察机构州、道、路一样,是比较务虚的管理,与中原统治区的实实在在统治管理完全不一样,尤其是游牧民族地区更是如此。

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明朝开始设置奴儿干卫,到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奴儿干都司设立,作为明朝廷管理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等东北地区的最高地方官府行政军事机构。任命康旺作为都指挥同知,领土的管辖范围西起鄂嫩河、北至外兴安岭、东至库页岛、南至日本海附近。奴儿干都司下属一百八十四个卫,二十多个所。

五军都督府与卫所

明朝的卫所制度将军队的基层组织分成卫和所两级,以都指挥使司(简称都司)作为地方最高的军事领导机构。

明朝的卫所,在各府中要地都有设置所,几个府中设置一卫。按照明军的编制规定,百人为百户所,千人为千户所,五千六百人为一卫。卫所的指挥官分别为百户、千户和卫指挥使。

《大明风华》剧照

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胡惟庸案发后,为了加强皇权,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将大都督府分拆为五军都督府。

改大都督府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

五军都督府负责统领除了亲军之外的卫所和全国各地的卫所。五军都督府只有统领军队的权力,军队的任免权、升调以及训练的权力却在兵部手中。五军都督府与兵部相互制约。一旦发生战事,皇帝直接临时委派总兵官,统帅卫所驻军出征。一旦战事结束,总兵官回朝后,上交将印,军队返回卫所。如此一来,全国的兵权牢牢地控制在了皇帝的手中。

黄册与军籍

明朝建立之初,由于经历战乱,旧的户籍档案已经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下诏实行新的户籍制度。新制度规定,以一百一十户为一里,以丁粮最多的十户为里长,剩余的一百户被分为十甲,每甲十人,十人中推一人为甲首。里长和甲首负责一里一甲事务,任期为十年。

在里甲制度的基础上,按照户部的统一格式,以里为单位编写户籍资料成册作为赋税徭役依据,首页是总图,该图册一式四份。**封面的图册上交户部,其余三册封面为青色,分别由布政司、州、县保管,此图册作为百姓纳税服役的依据,因为上交户部的为**封面,所以被称为“赋役黄册”。

在黄册中,按照职业被分为军籍、民籍、匠籍。

凡户三等:曰民,曰军,曰匠。民有儒,有医,有阴阳。军有校尉,有力士,弓、铺兵。匠有厨役、裁缝、马船之类。

为了保证充足的兵源补给,朝廷对兵士专门编制专门的户籍,叫作军户。按规定一旦加入军籍,全家就要搬往指定的卫所,世代从军,除非经过皇帝的特需或官至兵部尚书,不得随意脱离军籍。

每个军户要有一个成年男子作为兵士,称为正丁。如果正丁在作战中或其他原因死亡的,需要由家庭中其他成员来补充作正丁,如果军户家中已经没有男丁,则需要从宗族中选择一人替代。

军籍户直属朝廷管理,不隶属地方,军户由朝廷供给田地、耕作工具等农业生产资料,屯田自养。

军户的社会地位是最低的一种,一般农户都不愿与军户通婚,民户一旦有罪,往往以充军作为一种较重的责罚。《大明风华》中提及的在奴儿干都司的三万靖难遗孤,就是这一类。

正是由于这种军屯的设置,朱元璋才会说:“朕养兵百万,不费国家一钱。”

奴儿干都司与永宁寺碑

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明朝出兵二十万,由冯胜出任征虏大将军,率军二十万攻打纳哈出于金山(在今吉林双辽东北农安县一带),这一役以纳哈出降明结束,辽东平定。金山之役被视为明朝统一全国的最后一场重大战役。

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明成祖派遣宦官亦失哈、都指挥使康旺在奴儿干都司的治所特林(今俄罗斯蒂尔)附近建立了一座供奉观音菩萨的永宁寺,该寺庙现在已经不存在了,只留下《敕造永宁寺记》碑石。

永宁寺碑

明宣宗朱瞻基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亦失哈再次巡视奴儿干地区,发现永宁寺遭到毁坏,他主持了永宁寺重修,现存《重修永宁寺记》碑。

这两块碑记记录了明朝在奴儿干都司的经营和管理事迹,碑文使用汉、蒙、女真和藏语四种文字,该碑的发现,充分证明了明朝廷管理奴儿干地区历史事实。

无眠心语:

奴儿干都司的设立初衷是为了招抚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部落,作为钦差的亦失哈是海西女真人,他对奴儿干都司的巡视是为了贯彻明成祖通过拉拢女真族来抵抗北元的政策。随着仁宣之治的到来,明朝与北元战事的减少,奴儿干都司的功能逐渐弱化,加之过于偏远,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朱瞻基召回奴儿干都司官员,奴儿干都司已经名存实亡了。

明朝廷对奴儿干都司的不够重视,与女真的崛起不无关系。

如果看到明朝疆域图,会发现其东北方向显得相当突兀,这里面积庞大,写着五个汉字:“奴儿干都司”,这是明王朝在此处的统治机构。“奴儿干”这个名称一听就知道不是汉语,其实这是女真语(后面满语也这么说),意思是“山水画”,而且很奇怪的是,地图上没有画奴儿干都司的上界,显示出“上不封顶”的怪状,那么,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机构呢?

目前最常见的明朝版图(宣德年间)

这,还要从明朝对东北的统治说起。

其实,现在的辽东以北中国东北地区(甚至加上俄远东大片土地),在古代中原王朝基本没有大力经营,最多就是羁縻一下。毕竟这里气候恶劣,以当时的生产条件开发起来颇为困难,所以这个地方生活着的都是些渔猎民族,但有时候这些民族也时来运转,比如女真人,就在12世纪灭亡北宋,进入了中原并建立了金朝。

而到了元朝,东北这一带设置了辽阳行省,一直到明朝建立。

但是,当时有一个问题,明朝建立的时候,东北地区还残留了大量的蒙古势力,这是明朝所决不允许的,明太祖朱元璋多次北伐,洪武二十年(1307年),明军迫使元朝太尉、开元王纳哈出(当时此人事实上已成为控制辽东的军阀,拥兵20万,实力强大)投降,明朝势力渗透入东北。明太祖北伐后,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先前依附元朝的部落首领多归降明朝,并请求参照元朝征东元帅府(又称征东招讨司,元朝控制这里的军事机构,隶属辽阳行省)旧制进行册封。

明朝初期武功强盛,对蒙古进行了大规模北伐

明朝自然是乐见其成,但明王朝对东北地区也不是很熟悉,明成祖时期,蒙古在东北的势力基本被清除出去,永乐七年(1409年),明成祖在女真人生活的地方,也就是中国东北设立奴儿干都司,这是继辽东都司后明朝在东北设立的另一个机构,永乐九年(1411年)正式开始行政管辖权。

那这“奴儿干都司”是个什么性质呢?这里简单说下明朝的行政区划,明朝的核心疆域是传统意义的汉地,迁都北京后,明王朝在汉地设立了十三个布政使司和两个首都直辖区,俗称“两京十三省”。但对于一些周边部族生活的地区,明朝没有在这里大规模开疆拓土的意图,但明朝迫切希望恢复元代被严重破坏的“宗藩体制”,让周边的各部族认自己当老大,对于东北地区来说,自然也是如此。

所以,这个时候明朝就出现了一些羁縻性质的统治机构,主要就是都司卫所,明朝羁縻统治的都司主要是三个:乌斯藏都司,朵甘都司和奴儿干都司,管理东北。都司下面管理的是羁縻卫所,都司卫所的统治规则通常是:明朝册封当地某些部族首长为部族长官(都督、都指挥、指挥、千百户、都指挥使、镇抚等官,赐给敕书印记,管理当地事务),这些部落长官名义上属于明朝官吏,实际除了表示臣服,偶尔纳贡,基本照旧。

东北地区自然也出现了大量卫所,根据历史记载,永乐元年(1403年),明朝派行人邢枢等往谕奴儿干,招抚诸部。永乐二年(1404年),置奴儿干等卫,其后相继建卫所达一百三十余个。

这么多卫所,需要统辖管理,于是就有了卫所以上更进一步的羁縻建制——都司,永乐七年(1409年)四月,在当地官员忽剌修奴(蒙古后裔,当时其入朝朝贡,向朱棣表示奴儿干地方虽然已经建立了奴儿干卫,但那里地处冲要,应该建立元帅府)的建议下,明政府决定设置奴儿干都司,统辖各卫所,以东宁卫指挥康旺为都指挥同知,千户王肇舟等为都指挥佥事。

大家注意图中的“北山女真部”,这其实是现在的楚科奇人,活动范围非常大,一直到北冰洋,根据历史记载,这北山女真曾经有某一支向明朝进贡过,所以可以划为明朝版图,但由于其分布过广,无法详细画出,而划到北冰洋又很不合适,所以明朝疆域图有个极为少见的情况:东北方没有上界。

奴儿干都司其治所位于哪里呢?其治所位于黑龙江下游东岸靠近入海口的奴儿干城(元朝征东元帅府旧地,今俄罗斯尼古拉耶夫斯克特林)。

设立了奴儿干都司后,朱棣派遣心腹太监亦失哈前去黑龙江地区进一步探险。

注:亦失哈,海西女真人,约在14世纪末期被明军俘虏,阉割并送入燕京当宦官,在明永乐九年(1411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的20余年中,亦失哈屡受朝命出使奴儿干(黑龙江下游地区),扩张明朝势力。他还在奴儿干建了一座名叫永宁寺的佛教寺院以供奉观世音菩萨,并用汉文、蒙古文和女真文竖立石碑以记其事,此碑现位于海参崴的阿尔谢尼耶夫博物馆内,这是唯一一块在女真人建立的金朝灭亡之后刻有女真文的石碑。宣德七年(1432年)亦失哈再度巡视此处发现庙已毁,便下令重修永宁寺,同时另立一块石碑——《重建永宁寺记》,宣德碑全为汉文。1904年,两座石碑被搬移进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的两座博物馆。清代外东北被割让给俄罗斯,1885年曹廷杰曾冒险拓回碑文。

奴儿干都司建立后,明朝在此驻军,士兵每两年一换。奴儿干都司驻军多时达3000人,最少也不少于500人,轮番戍守。为了更好的管理此地,明朝还在今天吉林省吉林市附近设立了船厂,派官领军制造大船,并在奴儿干都司的辖区内修建了许多驿路,设置驿站,以保证奴儿干都司与京师及各地的联系。

奴儿干都司隶属兵部(实际奴儿干都司可以看成是辽东都司的派出机构),其鼎盛时期(万历年间)共有384个卫,24个所、7个地面、7个站、1个寨,通常简称384卫,统领西起斡难河,东至库页岛,北达外兴安岭,南濒日本海,包括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以东,以至库页岛的广大地区。

永宁寺碑文

但是,奴儿干都司实际并不存在管理所属卫所的职能(想想也不现实,这么大的地方它也管不过来),东北北部设置的众多卫所,

都直接听命于明朝中央政府,

直接和朝廷发生关系,,并不经过奴儿干都司这样一个中间环节,它真正的作用是什么呢?是招抚,这其实是明朝招抚东北部落的总基地。

那么,如果招抚任务停止了会怎么样呢?

宣德四年(1429年)十二月,明朝“召内官亦失哈等还。”,宣德五年(1430年)十一月, “罢松花江造船之役。”到宣德十年(1435)正月,奴儿干巡视工作彻底停止。

注:明成祖朱棣时期,明代国力损耗过度,所以随后的洪熙(仅在位一年)和宣德(在位十年)两位皇帝都采取“修养生息”的国策以恢复国力,对外采取收缩战略,包括停止下西洋,对蒙古采取守势,放弃交趾,放弃东北探险等。

既然职能没有了,那奴儿干都司组织结构已经不复存在,其招抚职能随即消失。基本名存实亡,有些网上资料显示“奴儿干都司被废除”也是指这个,其实这并不准确,奴儿干都司的“名”还在,宣德之后,奴儿干都司的官员还时见史书记载,也就是明朝名义上还是保留了这个机构,但也只剩名义上而已(因为明代军职世袭制度和奴儿干都司三个主要负责人的鞑官身份,所以不太好废除)。

奴儿干都司的很多卫所都是沿着乌苏里江,黑龙江设立的,因为当时河流就是主要的交通路线。

不过,自成化中叶以后,不再见有奴儿干都司机构的活动,此后奴儿干地区有关事务,均由辽东都司直接过问、管理。

而且,此时“奴儿干”还有了类似汉代“西域”的地理概念,比如刚刚上文提到的,万历《大明会典》记述,“奴儿干都司,卫三百八十四,所二十四,站七, 地面七,寨一。”这并不是说有个叫奴儿干都司的地方管理这里,而是明朝把这一片仍然沿袭叫“奴儿干都司”,这成了明代在东北羁縻体系的概念代称。

 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简称奴儿干都司,一作奴尔干都指挥使司,明官署名。成祖永乐七年(1409)置,是中国明朝明成祖时在东北黑龙江出海口一带(今俄罗斯境内)所设立的一个军事统治机构。治所在黑龙江下游东岸特林,有卫、所四百余,屯驻军队,为当地军政机构。辖区东至海,东北包有库页岛,西至斡难河(鄂嫩河),南接图们江,北抵外兴安岭。永乐十一年(1413)与宣宗宣德八年(1433)曾二次在特林修建永宁寺,并立有二碑。清光绪三十年(1904),二碑被帝俄政府劫去,移置海参崴博物馆。

奴儿干,亦称“耦儿干”、“努而哥”,或作“纳尔干”。据《黑龙江古代简史》载,清人称为尼噜罕(满语“国画”之意),表示这里山川如画,风景秀丽。奴儿干都司,是明朝在黑龙江下游设置的管辖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等地区的最高地方军政合一建制。明朝建立后,公元1375年(明洪武八年),在东北地区南部设置辽东都指挥司使。1395年(明洪武二十八年),明总兵官周兴等进军到脑温江(今嫩江)、忽刺温河(今呼兰河)和斡朵怜(今依兰县城西马大屯)一带,派官招抚,始建卫所制,设指挥使和千户。1409年(明永乐七年),明廷决定,升奴儿干卫为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简称“奴儿干都司”,驻奴儿干城(今黑龙江下游黑龙江与亨滚河汇合处右岸的特林地方,即元朝征东元帅府的故地)。奴儿干都司为地方最高一级的军政合一建制,直隶于明朝中央政府。明廷经常派遣钦差大臣到奴儿干地区巡视。太监亦失哈从1411—1433年(明永乐九年至宣德八年)的22年中,曾10次前往视察,对都司、卫、所官员授予官职、印信,赏赐衣物钱钞。并在奴儿干都司的山顶上,修建了永宁寺,先后留有“敕建永宁寺记”和“宣德八年重建永宁寺记”两块石碑(现藏于俄罗斯海参崴博物馆)。

奴儿干都司辖区,幅员辽阔,西起鄂嫩河,东至库页岛,北达外兴安岭,南濒日本海和图们江上游,包括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至库页岛的广大地区。辖区内广置卫、所,作为都司所属的地方军政建制。在奴儿干都司建立前后,1403—1409年(明永乐元年至七年),陆续在松花江、嫩江、鄂嫩河、精奇里江、亨滚河和乌苏里江流域设立130余卫,到万历年间(1573—1620年),奴儿干都司辖区内增加到卫384、所24、地面7、站7、寨1,通称384卫。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以努尔哈赤为首的建州女真逐渐取代了明朝对黑龙江地区的统治。

乌思藏——辖区包括今西藏自治区除昌都地区以外的大部分地区。

朵甘——辖区在今四川省西部、云南省西北部、西藏自治区东部和青海省西南部,包括今四川省的甘孜藏族自治州,云南省的迪庆藏族自治州、青海省的玉树藏族自治州、西藏自治区的昌都地区和那曲地区的一部分。

奴儿干都司——管辖范围西起斡难河(今鄂嫩河),北至外兴安岭,东抵大海,南接图们江,东北越海而有库页岛。

奴儿干都司,为明政府管辖黑龙江口、乌苏里江流域的最高地方行政机构。管辖范围西起鄂嫩河,东至库页岛,北达外兴安岭,南濒日本海和图们江上游,包括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至库页岛的广大地区。大致包括了现在的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东北部分及以西俄罗斯局部、乌苏里江以东、外兴安岭及以北。

建州三卫包括建州卫、建州左卫、建州右卫。其活动地区东北至图们江流域,西南至鸭绿江下游,西至开原至辽东边墙一线。

以上就是关于奴儿干都司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如何被明朝放弃的全部的内容,包括:奴儿干都司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如何被明朝放弃的、明朝永乐年间奴儿干都司的管辖面积与崇祯年间全部国土哪个大、明成祖朱棣是什么时候在东北设立奴儿干都司的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73499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