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常识类,名词解释

本科线2023-04-30  17

1、商品: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经济: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经济形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

3、使用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4、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5、货币: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6、价值尺度:指货币能用自身价值来衡量和表现其它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功能。

7、流通手段: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功能。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商品流通。

8、纸币: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9、通货膨胀: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和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

10、通货紧缩:纸币的发行量低于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从而引起社会总需求持续小于社会总供给,物价水平持续下降,货币不断升值的经济现象。

11、价值规律: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其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12、按生产要素分配:指凭借劳动、资本、土地、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而取得个人收入的分配方式。

13、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14、国家的宏观调控:是指国家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有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

15、经济手段: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的调整而影响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措施。

16、法律手段;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17、行政手段: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行政命令、指示、指标、规定等行政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18、市场主体:市场上从事交易活动的组织和个人。

19、企业:以盈利为目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企业是最主要的市场主体。

20、企业法人:依法成立、有必要的财产、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组织。

21、公司:是依法成立的由法定数额的股东所组成的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是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

22、经济效益:指企业的生产总值与生产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

23、企业兼并:指由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企业吞并那些长期亏损甚至资不抵债的劣势企业的经济现象。

24、企业破产:指对那些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企业按法定程序实施破产结算的经济现象。

25、企业的信誉:指企业在一切经济活动交往中要诚实守信,反对失信和欺诈。

26、企业的形象:指企业的产品、服务在社会中留下的印象以及所受到的评价和认同。

27、正当竞争:指经营者在遵守法律和市场活动准则的前提下,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促进技术进步为目的,用正当的手段进行的竞争。

28、不正当竞争:指经营者违反有关法律法规,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29、国民生产总值(GNP):指一国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所有部门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的货币表现。

30、国内生产总值(GDP):指一国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在其领土范围内本国居民和外国居民生产的最终新产品和劳务价值总量的货币表现。

30、农业:指人们利用生物的生长机能,采取人工培养和养殖的办法,以取得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

31、工业:指采掘自然物质资源和对各种原材料进行加工、再加工的社会生产部门。

32、新型工业化道路:指我国在发展工业中,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道路。

32、第三产业:指凭借一定的物质技术装备,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服务的各种行业的总称。

33、劳动者的权利:指劳动者依照劳动法律享有的权利和享受的利益。

34、劳动者的义务:劳动者依照劳动法律应尽到的职责和义务。

35、职业道德: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特定劳动中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36、劳动合同和劳动合同制度: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劳动关系并确立双方权利与义务的协议就是劳动合同。专门规范劳动合同的制度,称为劳动合同制度。

37、社会保障制度:由国家依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而提供救助和补贴的一种制度。

38、社会保险:指国家通过法律强制实施,为工薪劳动者在年老、疾病、生育、失业以及遭受职业伤害的情况下,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的制度。

39、社会救济:政府对生活在社会基本生活水平以下的贫困地区或贫困居民所给予的基本生活保障。

40、社会福利:政府为社会成员举办的各种公益性事业及为各类残疾人、生活无保障人员提供生活保障的事业。

41、社会优抚:政府对军属、烈属、复员转业军人、伤残军人所进行的优待抚恤制度。

42、社会总产品:指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由各部门各行业的劳动者生产出来的产品总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用货币来表示的社会总产品,就是总产值。

43、国民收入:社会总产品中扣除已消耗的生产资料以后,余下的那部分产品的价值形式,也称为净收入。

44、财政: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而进行的社会产品的分配,即国家的收入和支出。

45、财政预算:国家的基本财政计划,即经过法定程序批准的国家年度收支计划。

46、财政收入: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集中起来的资金,它主要包括税、利、债、费四种形式。

47、财政支出: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的过程。

48、财政收支平衡:指当年财政收入等于支出或大于支出,略有节余。

49、财政赤字:指当年财政收入小于支出,出现差额的经济现象。

50、税收: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其政治权力依法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51、偷税:指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

52、欠税:指纳税人超过税务机关核定的纳税期限,没有按时缴纳而拖欠税款的行为。

53、骗税:指纳税人用欺骗手段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集中表现在用欺骗手段获得国家出口退税。

54、抗税:指纳税人以暴力、威胁等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

55、纳税人: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56、增值税:将纳税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增值额作征税对象的一个税种。

57、营业税:以经营活动的营业额(销售额)为征税对象的税种。

58、消费税:对特定的消费品和消费行为征收的一种税。

59、个人所得税:国家对个人所得额征收的一种税。

60、关税:由国家海关当局依法对准许进出关境的货物、物品征收的一种税。

61、银行:依法成立的经营货币信贷义务的金融机构。

62、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是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国家机关,是我国政府的组成部分。

63、储蓄:广义的储蓄包括存款储蓄、购买债券、商业保险及手持现金等,狭义的储蓄就是指存款储蓄。

64、债券:是一种债务证书,既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证据,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约定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根据发行者不同,我国目前的债券可分为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公司债券三种。

65、商业保险:把分散的社会资金集中起来,用以补偿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损失的一项措施,一般可分为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两大类。

66、商品服务市场:商品服务交易的场所,由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服务市场所构成。

67、消费品市场:为个人提供最后的、直接的消费品的市场。

68、生产资料市场:生产资料流通的场所,是提供生产资料以满足生产需要的市场。

69、服务市场:指买卖“服务”这种无形商品的市场。

70、家庭消费:又称居民消费或生活消费,是人们为了生存与发展,通过吃饭、穿衣、文化娱乐等活动,对消费资料和服务的消费。

71、世界市场:也叫国际市场,是指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以商品流通为主要内容的经济交往活动的总和,是国内市场在范围上的延伸。

72、经济全球化:也叫世界经济国际化,是指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等经济运行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活动,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的配置和重组,是世界各国经济高度相互依赖和融合的表现。

72、外汇: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包括外国现钞、外币支付凭证、外币有价证券等。

73、汇率:汇率又叫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是用一国货币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价格,它所表示的是一种比例关系。

74、外汇储备:一国用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偿还对外债务的外汇积累,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75、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个专门协调国际贸易关系的国际经济组织,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之一,其目标是各成员国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削减关税,消除国际贸易中的其他贸易障碍和歧视障碍,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商品的生产和交换,促进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

76、对外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别的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易活动。这种贸易活动既包括传统的对外商品贸易,又有新兴的对外劳务贸易和对外技术贸易。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构成一个国家对外贸易的主要内容。

77、顺差:在对外贸易中,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的经济现象,又叫出超。

78、逆差:在对外贸易中,进口总额大于出口总额的经济现象,又叫入超。

79、独立自主:指一个国家自己拥有处理本国事务(包括经济事务)的权力,不受任何外来的干涉。

80、自力更生:指一个国家主要依靠本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充分利用本国资源发展本国经济。

以公务员考试行测为例,行测常识判断备考,经济常识之内需

内需即内部需求,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两个方面。

1)消费需求包括居民消费,也包括政府消费;

2)投资需求包括政府投资,也包括企业投资。

影响需求的因素(仅供参考):

1、根本方法:大力发展生产力。

2、坚持和完善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收入分配方式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尽快建成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4、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调节过高收入、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加强财政支持力度,使财政向社会薄弱环节倾斜;

5、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居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同步,实现社会公平;

6、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扩展资料:

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尼系数为0465,比2012年的0474下降0009。

数据显示,十八大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增速快于经济增速。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21元,比2012年增长44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33%,年均实际增长74%,快于同期GDP年均增速02个百分点,更快于同期人均GDP年均增速08个百分点。

201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16元,比2012年增长393%,实际增长286%,年均实际增长65%。2016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63元,比2012年增长474%,实际增长363%,年均实际增长80%。2016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272,比2012年下降016。

此外,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全国居民食品烟酒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从2012年的330%下降至2016年的301%,下降29个百分点。

统计还显示,我国居民生活环境明显改善。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408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366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458平方米。其中,城镇、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比2012年增长了111%和233%。

参考资料来源:

新华社-统计显示十八大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

百度百科-收入分配差距

就是指经济学十大原理: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4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5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6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7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8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9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10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交替关系。

我们学习经济常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 了解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概况,明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任务和方向。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的发展生产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经济的发展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我们要认清社会主义中国的现状的前途,实现自己的理想的追求也需要对社会主义经济有基本的了解。学习经济常识,能够使我们明确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中经济制度的基础、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知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懂得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了解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和光明前景,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从而逐步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志向。 第二,提高参与经济活动的能力,做有经济头脑的人。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今天的中学生,将来走上社会时,将面临更加发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此,我们无论现在还是将来,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知识,做一个有经济头脑的人。例如,作为劳动者,就要知道自己依法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以及各行各业对劳动者基本技能和职业道德的要求;作为消费者,就要了解自己在商品服务市场上所享有的主要权利,并能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作这公民,要知道我国财政和税收的作用,树立应有的“纳税人”意识;即使作为家庭中的一员,也需要了解一些有关储蓄、股票、债券、保险等知识。学习经济常识,可以使我们逐步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参加社会实践,进行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提高参与经济活动的能力。 第三,增强法制和道德观念,自觉规范自己在经济生活中的行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同社会主义政制度、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而且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结合在一起。

以上就是关于经济常识类,名词解释全部的内容,包括:经济常识类,名词解释、经济学常识:什么是内需、运用经济常识,谈谈怎样缩小收入差距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73408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