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吓得花容失色。
2、吓得惊慌失措。
3、吓得面如土色。
4、吓得屁滚尿流。
5、吓得魂飞魄散。
扩展资料
一、吓得什么填词方法
填形容词。
二、填词解释
1、花容失色释义:
形容女子受到惊吓时候的样子。
2、惊慌失措释义:
指吓得慌了手脚,不知如何是好。
3、面如土色释义:
脸色呈灰白色,形容惊恐至极。
4、屁滚尿流释义:
形容惊慌到极点。
5、魂飞魄散释义:
吓得连魂魄都离开人体飞散了,形容惊恐万分,极端害怕。
1、笑得直流口水。
2、笑得直弯腰。
3、 笑得直跺脚 。
4、 笑得直抽经 。
5、笑得直打滚。
6、笑得直喷饭。
7、气得呼呼直抽。
8、忙得团团乱转。
9、笑得哈哈直抖。
10、 急的忙忙蹬脚 。
11、 累的奄奄一息 。
12、 笑得直不起腰来 。
13、笑得流出了眼泪。
14、笑得咯咯直跳。
15、笑得前仰后合直蹦。
16、得哈哈直叫。
17、笑得泪流满面直哭。
18、笑的呵呵直乐。
19、 笑得直不起腰 。
20、 笑得直喘气 。
21、笑得直哆嗦。
吓得(哆嗦)。
哆嗦 [duō suo]
释义:颤动;发抖。
引证:《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怎当得师老爷手里的烟袋也颤,他手里的盘香也颤,两下里颤儿哆嗦,再也弄不到一块儿。”
用法示例:
一、一个西瓜装满车,压得地球直哆嗦。
二、他们吓得腿肚子直哆嗦,母亲连裤子都尿湿了,他们往日远远射狗时从容不迫早已灰飞烟灭。
三、房间里现在暖和了,但他仍然哆嗦。
近义词:
一、恐慌 [kǒng huāng]
释义:惊惶不安。
引证:巴金 《家》十二:“这个时候 高 家的主人们才恐慌起来。”
二、恐惧 [kǒng jù]
释义:畏惧,害怕。
引证:老舍 《骆驼祥子》二:“希望使他快活,恐惧使他惊惶。”
1、笑得弯了腰。
2、乐得开了花。
3、弯得像月牙。
4、气得直哆嗦。
5、忙得团团转。
6、笑得直抽筋。
7、哭得泪哗哗。
扩展资料:
完成仿写题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1)内容上的统一性。要顺应上下文的语言环境,做到文脉相通。
(2)结构上的一致性。仿句要与例句的句式一致,字数相近。
(3)修辞上的相同性。要与例句中运用的修辞方法相同,符合句意的语境。
(4)语体,风格上的协调性。要与例句的语体色彩、感情色彩和风格协调一致。
(5)联想想象的创造性。仿写的句子除了要做到前面的四点外,还应做到有新意,有个性而不是人云亦云。
目瞪口呆、瞠目结舌、目瞪口哆、大吃一惊、大惊失色
一、目瞪口呆
白话释义:目瞪:睁大眼睛直视;口呆:嘴里说不出话来。
朝代:明
作者:许仲琳
出处:《封神演义》第九回:殷、雷二将见众官激变,不复朝仪,吓得目瞪口呆,不知所出。
翻译:殷、雷二位将军看见众位官员急剧变化,不来朝廷复议,吓得睁大眼睛嘴里说不出话来,不知道这是哪出。
二、瞠目结舌
白话释义:瞪:瞪着眼;结舌:说不出话来。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
朝代:近代
作者:邹韬奋
出处:《经历》
翻译:他问每个同学的时候,别的同学也不得不倾耳静听,注意前后情节的线索,否则突然问到,便不免瞠目结舌,不知所答。
三、目瞪口哆
白话释义: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吃惊的样子。
朝代:宋
作者:洪迈
出处:《夷坚丁志·荆山客邸》:"目瞪口哆,不能复言。"
翻译: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
四、大吃一惊
白话释义:形容对发生的事感到十分意外。
朝代:明
作者:冯梦龙
出处:《警世通言》第28卷:"则一张那员外大吃一惊,回身便走,来到后边,望后倒了。"
五、大惊失色
白话释义:非常害怕,脸色都变了。
朝代:清
作者:张春帆
出处:《宦海》第二回:金方伯听见不是王慕维,又自称举人,不觉大惊失色
以上就是关于吓得什么填四字词语全部的内容,包括:吓得什么填四字词语、照样子写词语吓得哇哇直叫。笑得直什么、吓得什么填空二年级两个字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