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猿

1920x10802023-04-30  31

猿,13种大型的高智能的灵长目动物的总称.包括黑猩猩大猩猩长臂猿和猩猩.有人常把猿和猴相混淆,其实除了体形比猴大以外,猿还没有尾巴,并且猿的手臂比腿长.猿生活在亚洲和非洲的热带森林中,属于猿的各种动物在行为和生活方式上也有很多不同.

猿和猴区别:

1、猴比猿类在生物学分类上要低得多,也就是说,在接近人的程度上,在与人的亲缘关系上,猴比猿要远得多。

2、猿的体形比猴大外,而且手比腿长。

3、猿类没有尾巴、颊囊(口腔两侧颊部各有一囊,吃进口腔的食物,如果一时来不及细嚼,就暂时贮藏在颊囊里,留待空闲时再细嚼咽下)和屁股上的胼胝(臀疣),只是长臂猿有臀疣(它是低级的猿),猴子却统统具有这些结构。

扩展资料:

猿是13种大型的高智能的灵长目动物的总称,包括黑猩猩、大猩猩、长臂猿和猩猩。有人常把猿和猴相混淆,其实除了体形比猴大以外,猿还没有尾巴,并且猿的手臂比腿长.猿生活在亚洲和非洲的热带森林中,属于猿的各种动物在行为和生活方式上也有很多不同。

猴子是一个总称。灵长类中很多动物我们都称之为猴。灵长目是哺乳纲的1目,动物界最高等的类群,大脑发达;眼眶朝向前方,眶间距窄;手和脚的趾(指)分开,大拇指灵活,多数能与其他趾(指)对握。他也是中国十二生肖之一。

猴子的寿命一般是20年左右,1988年7月10日,一名叫波波的雄性白喉卷尾猴死去,是世界上年龄最大的一只猴子,时年53岁。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猴 百度百科-猿

猴和猿是不相同的

猴子比猿类在生物学分类上要低得多,也就是说,在接近人的程度上,在与人的亲缘关系上,猴比猿要远得多。现代的猴、猿及人在动物系谱上同属灵长类,猴类中有低等的狐猴和眼镜猴,也有较高等的新大陆阔鼻猴类如卷尾猴,还有各种各样的旧大陆狭鼻猴类,我们在动物园里看到的金丝猴、叶猴、拂拂、猕猴等都是,尤其是猕猴,在猴山里活蹦乱跳,到处追逐,一片喧嚷的打闹声最逗人了。

猿类也属狭鼻类,因为它们外貌和人类最为相像,科学上称它们为“类人猿”,它们在血统关系上,也确实与人很相近。现代的类人猿有亚洲的长臂猿和褐猿(猩猩);非洲的大猿(大猩猩)和黑猿(黑猩猩)。猿和猴外形上最显著的区别是,猿类没有尾巴、颊囊(口腔两侧颊部各有一囊,吃进口腔的食物,如果一时来不及细嚼,就暂时贮藏在颊囊里,留待空闲时再细嚼咽下)和屁股上的胼胝(臀疣),只是长臂猿有臀疣(它是低级的猿),猴子却统统具有这些结构。

人猿属于安静型的动物,除非有必要,否则很少发出声音或向同伴打招呼。它们习惯独居,不具个人领域,通常是数只人猿共同在雨林的某一地区活动,但不会会互相干扰。

手比脚长,也是猿类的特征之一,因为居住在树上所以人猿的四肢有很大的抓握力,以利它们能在树上自在任意地攀爬、摆荡、游戏,或抓取食物。

另外、它们的手指也如同人类一般,十分灵活,再配合上坚硬的牙齿和聪明的头脑,不管是多难剥的水果,都无法难倒它们。人猿原来跟猴子天渊之别--此外,巨猿和其他较小的猿(长臂猿)、猴、狐猴及人类,虽然都被动物学家归为灵长目,但猿类和人类一样是无尾,而所有的猴子都有尾巴(有的种类只剩下残余的痕迹),这也正是猿和猴不同的地方。

猿的介绍

人猿成年后,母猿必须花费许多的时间来照顾子女,而公猿则大多独自行动;成年的公猿除了脸部有一个明显的肉颊之外,还有一个喉囊,能发出可传至一公里远的吼声,这主要是为了驱逐入侵领域的其他公猿,或是吸引母猿的注意力。成熟的公猿比母猿要大的多,通常母猿可长到40公斤,公猿可长到75-100公斤(动物园里饲养的人猿由于食物过多且缺乏活动空间,常常长得更胖),它把长而多毛的手臂张开时,长度可超过180公分,看起来相当大而有力。 赞同 15| 评论

人类的祖先是猿。猿类是从渐新世开始出现的,距今大约已有3千万年了。可是,并不是所有的猿都是人类的直系祖先,有些猿是人类的"伯父",有些猿是人类的"叔父"。被人类学家认为是人类祖先的猿是很晚才出现的。那就是用印度古代史诗中的一个英雄王子--罗摩的名字命名的拉玛猿(罗摩的译名现统一为拉玛)。它们生活在距今约为1000万年-1500万年前。拉玛猿首先是在印度、巴基斯坦的西瓦利克山发现的。本世纪60年代后期,在匈牙利的早新世煤层中所发现的鲁达古猿,也属于拉玛猿。尤其是1976年在我国云南禄丰县石灰坝煤窑中发现的一个相当完整的拉玛猿类型的下颌骨化石,是世界上已发现的同类标本中最完整、最接近于人类的早期祖先。时间距今也是在1千多万年以前。据发掘实物估计,禄丰古猿身体有黑猩猩那样大小,吻部短缩,犬齿不发达,缺乏一般猿类常用的"武器"。然而,它们具有比其他动物略高一等的智力,加上经常在开阔的地面上活动,促使它们进一步手足分工。因此,有人认为禄丰古猿能用手抓握树枝或别的自然物进行防御和取食。既然如此,手已经分化出来,两条腿也应该能直立了。 猿,13种大型的高智能的灵长目动物的总称.包括黑猩猩大猩猩长臂猿和猩猩.有人常把猿和猴相混淆,其实除了体形比猴大以外,猿还没有尾巴,并且猿的手臂比腿长.猿生活在亚洲和非洲的热带森林中,属于猿的各种动物在行为和生活方式上也有很多不同. 现代猿类有4种:长臂猿、褐猿、黑猿和大猿。第一种为小型猿,后三种为大型猿。大型猿由于似人又被称为“类人猿”。它们与人类最接近,被称为是人类的“表兄弟”。 1.长臂猿(Hylobates)。它是一种低等猿,身高1米左右,体重约10千克,毛色驳杂,脑量不超过100~120毫升,纯树栖生活。长臂猿,顾名思义,它们的前肢很长,可接近身长的两倍,是臂行的能手,在树枝间摆荡跃进的速度之快,可以攫捕飞鸟。偶尔下地活动时,能直立起来,此时双膝弯屈,用前肢张开或高举在头顶上来维持平衡。它发出的声音犹如歌声,委婉动听。 长臂猿广泛分布于印度支那和马来西亚地区。在我国的西双版纳和海南岛热带雨林中也有分布,但数量极其有限。除了上述的普通长臂猿外,还有一种第二趾和第三趾长在一起的合趾猿,它们形体较大,毛色黑亮,而且拥有发声时起共鸣作用的喉囊,这种长臂猿只栖息在苏门答腊一地。 2.褐猿(Pongo)。这种猿身体较大,雄性体高可达14米,体重为100~120千克,雌性明显小得多,还不及雄性的一半大。雄性与雌性的区别还表现在:雄性两颊有大肉疣,呈内凹的隆凸状;雄性的头骨上还有发达的矢状骨脊;成年雄性的喉囊特别大,一直延伸到胸部,可用它来支持沉重的头部。褐猿的脑量为300~500毫升。身上多毛且密,毛色呈微红褐色(有些人称它为“红猩猩”)。前臂较长,可触及到脚踝处。褐猿主要在树上活动,手脚兼用,攀缘于树丛中。下到地面时,手指攥成拳头,以指背着地支撑着身体,半直立姿态行走,脚掌以外侧部着地呈“反踵状”,行动缓慢,很少直立。褐猿主要以果实、嫩叶为食,常用强大的口齿来咬破坚果外壳。 褐猿现在只有一种,分布在东南亚的加里曼丹和苏门答腊地区。目前褐猿在我国已无踪影,但在地史上的更新世时期,它们曾广泛分布于我国的华南地区。 3.大猿(Gorilla)。这是身体最大的一种猿。雄性的身高达18米以上,最高的可达2米,肩宽1米,体重在200千克左右,雌性相对小些。大猿的脑量为400~600毫升。由于身体过于庞大,已不适应树上生活,故多数时间在地面上活动。它以半直立姿势行走,并以前肢作为支撑,以指节背面着地,像撑着拐杖似的。大猿可直立起来,此时整个脚掌着地,脚趾不弯曲。有时还站起来拍打胸部,外表显得很凶猛,实际上性情是较为温和的。基本属素食性。大猿通常结成不大的群体,群体内包含着若干个家庭小群体,后者常由一只雄性带领数只雌性生活,但这种群体是临时性的。 大猿主要分布在非洲赤道地区的热带森林中,只有一个种,这个种可分布两个亚种,一个为沿海大猿或叫低地大猿,主要栖息在西非的喀麦隆和加蓬地区;另一个为高山大猿,栖息在非洲的刚果和乌干达交界处3000米以上的山地里。 4.黑猿(Pan)。黑猿数量最多,共有三个种。最著名的为普通黑猿,它最早为人们所知。黑猿的平均体重为50千克,身高达15米,雌雄两性的差异要比大猿和褐猿小得多。毛色一般呈黑色,喜欢在树上活动,能在树上构筑临时用的巢,以供晚上睡觉用。善于臂行,有时下地活动可以勉强地直立行走,但快跑时需用前肢撑地。喜群居,每群可达10只以上,最多时可达30~40只。杂食性,除素食外,常捕捉小鸟兽吃。主要分布在非洲的刚果河和尼日尔河流域热带森林中。 还有一种栖息在刚果河中游东面(扎伊尔)大约2000平方千米范围内的矮种黑猿,它被称为“卑格米黑猿”。但根据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这种称号是错误的。因为实际上它们的个子并不矮,体重为25~48千克,普通黑猿为40~50千克。它们的平均身高为116米,平均脑量为350毫升,普通黑猿为400毫升。它们的头小,面黑色,唇呈粉红色,眼眶狭,面部突出。脚的第二、三趾间有蹼。一般也称它们为波诺波黑猿(Bonobos),这个名字是来自一个小镇的名称“Bolobo”,因最初就是从这个小镇上获得其标本的。由于它们在1933年才被定名,故又被称为“最新的猿”。它们大部分时间在树上取食,有时到地面上用四足行走,50%的时间用双足行走,此时是为了携带食物和其他物品。近年来它们被科学界所看重,认为它们的许多习性可能与人类的远祖相近。 另外,还有一种秃头黑猿,它的头上几乎没有头发。

约6500万年前,一颗宽度约16公里的陨石撞击到了今天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上,造成巨大灾难,当时地球上包括恐龙在内的三分之二的动物物种消亡灭绝, 爬行动物的黄金时代结束, 原始哺乳类动物逃过劫难经过漫长岁月存活下来,之后迅速进化

约5000多万年前,灵长类动物呈辐射状快速演化,从低等灵长类动物原猴类中(如狐猴、眼镜猴)又分化出高等灵长类动物(即猿猴类,如猕猴、金丝猴、狒狒与猿)

注: 中国“曙猿“比早期高等灵长类动物猿猴类还要古老,基本属于早期原猴,也就是说所谓“曙猿“实际上还是猴子,根本谈不上人类的起源,如果说“曙猿“是猴子的起源还差不多

约2500万年前,猴类开始了向猿类的进化,原始猿类出现并逐渐从猴类分离出来此时准确而言尚不属人类范畴

古类人猿最早出现在非洲东部南部,由原始猿类逐渐进化而来,分化为:低等类人猿(如长臂猿),高等类人猿(如猩猩),古猿等 约1,200万年前, 地壳运动使非洲东部的大地上形成一条大裂谷,大裂谷的形成把非洲分为东方和西方两个独立的动物系统, 大裂谷这个阻隔成为人和猿分道扬镳的关键, 裂谷之西依然是茂密的湿润的树丛, 猿类为适应改变不大的环境, 它们不需作出太大的改变来协调, 就注定了它们的迄今仍处在猿类的阶段, 如大猩猩等。 大裂谷以东由于地壳变动, 降雨量渐次减少, 林地消失出现了草原, 大部分与现今猿类共祖的祖先族群因而灭绝, 其中一小部分惯于攀爬的猿类适应了新环境, 学习在地上活动在开阔的环境中生活, 形成了独特演化模式, 避开了灭绝的危机 约600万年前, 出现了一种大型的, 勉强以双足着地, 双手作辅助的灵长类动物-----古猿, 由于祗分布于非洲大陆南部, 故名为南方古猿

早期智人(early Homosapiens) 约3万到25万年,旧石器中期起源于非洲,后向欧亚非各低中纬度区扩张(除了美洲),这是人类第2次走出非洲(大荔人、马坝人、丁村人、许家窑人、尼安德特人都属于早期智人) 直立人走出非洲后,约60万年前在欧洲演化出海德堡人,海德堡人又于约30万年前演化出尼安德特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和中近东 独立演化成为早期智人的尼安德特人后来遭遇第2次走出非洲的早期智人以及第3次走出非洲的晚期智人,彼此共存过一段时间 随着第3次走出非洲的晚期智人的到来,使早期智人(包括第2次走出非洲的早期智人和独立演化成为早期智人的尼安德特人)在生存竞争中失败,之后约6万年前,随着冰河期的到来,生存环境愈发困难,终于在约3万年前,所有早期智人被淘汰灭绝

猩猩也叫人猿、红猩猩、红毛猩猩,灵长目人科的一属,与猴子最大不同的地方就是没有尾巴,能用手或脚拿东西。马来语和印尼语叫做Orang utan,意思是"森林中的人"。与人类十分相近,与人类基因相似度达964%。活动的习性通常不用声音沟通,通常有好几个个体会在同一个区域活动,但彼此不干扰,平均寿命大概40年,平均身高大概171~180厘米左右。属猩猩科,是一种非常珍稀的灵长类动物。人们把红毛猩猩称作世界上最憨态可掬的哺乳类动物。红毛猩猩与大猩猩及黑猩猩一起常常被称为"人类最直系的亲属"。

不是,猿是统称,猿猴属于猿

猿,13种大型的高智能的灵长目动物的总称.包括黑猩猩大猩猩长臂猿和猩猩.有人常把猿和猴相混淆,其实除了体形比猴大以外,猿还没有尾巴,并且猿的手臂比腿长.猿生活在亚洲和非洲的热带森林中,属于猿的各种动物在行为和生活方式上也有很多不同.

猿猴ape

最古老的灵长类,也就是人类及其现代所有猿猴的共同先祖

>

以上就是关于什么叫猿全部的内容,包括:什么叫猿、猴和猿有什么区别呢、猴与猿有什么区别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73178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