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表现了司马懿和诸葛亮怎样的性格特点

柚子的热量2023-04-29  37

诸葛亮:知己知彼,胆识过人,智勇双全,沉着冷静,运筹帷幄, 临危不乱 。

司马懿:小心多疑,怯懦。

诸葛亮之所以能够得胜,原因为以下几点:

1:诸葛亮的性格特点以及用兵之道

2:司马懿的用兵之道及性格特点

3:深喑兵法的马谡犯了一个大错误

4:司马懿行军太过匆忙而缺少调查

5:司马懿对蜀国的兵力物力人力缺少

司马懿为人“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晋书·宣帝纪》),曹操知其“有雄豪志”(《晋书·宣帝纪》) 历史名人对其评价 :

房玄龄:①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汉末大乱,常慨然有忧天下心。②帝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③有符于狼顾也。

孙权:司马公善用兵,变化若神,所向无前。

曹操: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

杨俊:此非常之人也。

文钦:故相国懿,匡辅魏室,历事忠贞,故烈祖明皇帝授以寄讬之任。懿戮力尽节,以宁华夏。

崔琰:聪亮明允,刚断英特。

开言崇圣典,用武若通神。

三国英雄士,四朝经济臣。

屯兵驱虎豹,养子得麒麟。

诸葛常谈羡,能回天地春。

-----------《三国演义》中引用的后人描述司马懿的诗。

天地开辟,日月重光。

遭逢际会,奉辞遐方。

将扫芜秽,还过故乡。

肃清万里,总齐八荒。

告成归老,待罪舞阳。

--------司马懿奉魏明帝曹睿之命出讨辽东,途经故里,歌以咏怀。

司马懿性格

司马懿作为历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后人对于他的评价处于两个极端,有人说他天赋异禀。功勋卓著。有人说他狡猾奸诈,处事圆滑,最后背叛君主,不仁不义,没有尽到一位臣子的本分。其实对于司马懿来说这两种评价都不为过,都是属于司马懿性格中的一部分。每个人的都是多元化的,何况是作为那个时代的处于政治中心的重要人物,司马懿拥有多面性格,面对不同的事,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方法是不可避免的。

司马懿剧照

司马懿在前期采取了一种明哲保身的态度,体现了其性格中聪明,也善于识人的一部分。曹操对于他而言并不是一个好的领导者,所以曹操一开始请他任职时,他并不愿意,并以病为托辞,拒绝了曹操。然而奈何曹操并不放弃,数次威胁才使得他不得不任职。在曹操去世之后,司马懿开始在政治上大展才华,顺势而为,深得皇帝信任,并且屡立战功。这体现了他性格中懂得审时度势,从善如流的一面。

司马懿洞察先机,决断果敢的一面在他的军事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尤其是与诸葛亮的数次决战中更是将他在军事上的天赋和瞬间决断的能力都充分体现出来。而他对待不同的君主采取不同的方法,面对不同的敌人运用不同的战术并且屡次取得成功都体现了他的圆滑和知人识人的能力。当然最后他选择了起兵叛乱,虽然在别人眼中是不仁不义的行为,但这也是构成他性格的很重要的一部分那就是他的凶狠和果敢,毫不犹豫,不会浪费每一个机会。也正是因为他的性格才使得他能在一次次改朝换代中笑到最后。

司马懿的性格中有其好的一面也有其不为人所称赞的一面,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在历史中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国人物太多,司马懿是一个历史上争议性很大的人物,有人说他奸诈无比,最后篡了曹魏的大权,为孙子开创晋朝奠定了基础。还有人说,司马懿具有无人能比的隐忍能力,最终把持了朝政,成就了霸业。

对司马懿的评论焦点,多集中于他的谋略,有人认为他的谋略比曹操、诸葛亮厉害,能躲过曹操的猜疑,耗死诸葛亮。但从《三国志》以及《三国演义》中,各个人物登场,比的是谋略,但最终比的“心战”。谁能把握敌方的心理,谁就是高人而能善终。所以总结司马懿的一生,并不能以《汉晋春秋》这种反曹魏,推崇蜀汉的观点去看待司马懿,应该以“人”的本质来看待司马懿。

人与动物都一样,求生欲越强,生命力也越强,因为时常有危机感,稍微懈怠就会没命。司马懿一生能够提着脑袋为曹魏征战无数,最后居然杀了曹爽而把持曹魏大权,为后世成就霸业打下基础,并不能说司马懿从小就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而是他的“求生欲”太强,最后使他胜利。为什么这样说呢?让我们沿着司马懿的人生轨迹一探究竟。

为了求生以友为范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但乱世未必都成英雄。汉朝时的佛道还未盛行,但黄老学说影响很深。在汉朝初年,信奉黄老学说的人,基本上与世无争,大都能善终。比如汉初三杰张良,此人就是一个善于运用黄老学说之人,最后功成名就,潇洒隐退,最后不知所终,但为后代创造了一片安宁。刘邦第五个儿子刘恒与其母薄姬被分封到偏远的地方为王,母子二人信奉黄老学说,躲过吕后之乱,最后成为皇帝还不信。

黄老学说主张“ 清静无为 ”,这与道家有点相似。但古代的“清静无为”,并不是真的脱离世俗的无为,而是在有为中有所不为,以保命安家为主。所以汉代归隐的较多,诸葛亮就是一个归隐之人,如果不是刘备以诚感动诸葛亮,恐怕诸葛亮不会出山。

同样,出生在乱世的司马懿也有着诸葛亮的洞察力,司马懿有个好友叫胡昭,是一个有名隐士,司马懿的人生观受其影响较深。据记载,司马懿得罪当地官员周生等人,如果不是胡昭倾力相救,恐怕司马懿年轻时就挂了。

三国时有名的人物性格特点突出,当时人们口口相传最多。而司马懿与诸葛亮一样,有着较强的“心战”优势。当时东汉末年,曹操专权,资料说司马懿不想出来为曹操服务,其实司马懿害怕曹操的猜疑心。

但司马懿出身世家,名声在外,曹操当然不能错过这样的人才。但征召司马懿时,司马懿却说自己得了风痹症,无法为官。司马懿拒绝了曹操邀请,但曹操不信,就派人查看,看到司马懿装得太像有病之人。

曹操当丞相时,继续让司马懿出来为官,对派去的人说:“ 司马懿躺在床上,就将他逮捕! ”司马懿装病怎么能逃过曹操的眼睛,司马懿怕被杀,只得出来官。

为了求生必须忠心

司马懿出来为官后,当过黄门侍郎、议郎、丞相东曹属、丞相主簿等职,相当于文书秘书一职。但司马懿主要还是教太子曹丕。这种教书职务很危险,并不是所有太子都能继位。但在这一职务上,司马懿兢兢业业,很受曹操的赏识。

据史料记载,司马懿出官后,曹操还是发现了司马懿的“狼顾之相”,这是曹操猜疑之心在作怪,因为猜疑,曹操不知道杀了多少人。对于司马懿的“狼顾之相”出自《晋书》,究竟是真怀疑还是假怀疑,无从考证。

但面对猜疑心重的曹操,司马懿要拿出百倍的忠心才会换得曹操的信任,就是忠心对待曹魏,永远不能有二心。

纵观司马懿在曹操手下没少出妙计,曹操征讨张鲁,司马懿献计,曹操虽未听,但司马懿已经取得了曹操的信任。曹操称帝,司马懿支持,他说了一句话: “汉朝的国运将要终结,您十分天下而有其九,还臣服听命于汉。如今孙权称臣,是顺应天人之意。 ”这句话是司马懿的违心话,但曹操听着舒服。用计杀关羽及安抚荆州民众,曹操都听从司马懿的计谋。

曹操死后,曹丕更为信赖司马懿,毕竟师徒一场。不过此时司马懿开始披挂上阵,执掌了曹魏军权,这对他以后奠定了军事权威。征孙权、抗蜀司马懿屡建功勋,使曹魏离不开司马懿了。事实证明,曹丕死后,司马懿继续以军功立起威信,特别是艰苦的征伐辽东公孙渊,司马懿得到了魏明帝的信任。

魏明帝曾手写诏书:“ 间侧息望到,到便直排阁入,视吾面” ,可见司马懿与魏明帝的感情已经处到了父子般感情。

为了求生以退为进

司马懿在曹魏威信有了,也得到了皇帝的信任,但司马懿并没有放弃求生欲望,因为魏国毕竟是曹家天下,曹家势力早就对司马懿嫉妒了。这一点司马懿看得很透。特别是无能的曹爽把持魏国大权时,甚至把司马懿权力全部拿掉。在曹爽看来,司马懿没权了,他就安全了。其实司马懿早就摸透了曹爽打法,而且以司马懿在军中的威信,他早已部署了亲信,为自己求得生路。

“高平陵之变”是突如其来的政变,但这场变故前,司马懿又拿出装病的招数骗过曹爽,实则为自己保命。但愚蠢的曹爽以为,跟随曹芳去祭奠魏明帝就安全了。此时司马懿动手了,上书郭太后,请求废曹爽。 司马懿为什么这样做。一来保命,二来曹爽的行为引起共愤,无论郭太后还是朝中大臣都对曹爽不满。司马懿正是摸透了曹爽一切心理,他才敢出手。 司马懿再不出手他必然要死。

司马懿清除曹氏势力后,他也没想到,大权来得这样快。司马懿这才有了长远想法,但他不着急实现。高平陵之变两年后,司马懿死去。 纵观司马懿一生,始终以求生欲望保全自己,使不可能的事变为可能。这就是司马懿!

欢迎各位看官批评指正,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三国演义》中,司马懿属于出场比较晚的人物,在第六十七回才崭露头角,并且在诸葛亮“空城计”的刻意遮盖下,似乎显得智谋有限。但实际上,在《三国演义》的后半部,基本上是司马懿的辉煌时代,其在关键时刻往往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在曹魏后期,西拒蜀汉,南征东吴,北伐辽东,用一己之力延续了魏国统治。

1与曹操同为三国奸雄的司马懿,是曹操随性洒脱性格的另外面,为人十分低调

司马懿天资聪慧,但为人低调,从不在人前逞强,其跟杨修共同为曹操的谋臣,堪称曹操麾下两颗冉冉升起的双子星。但由于言行和性格上的差异,两者的命运截然不同。杨修才智过人,从所谓的“一盒酥”传奇故事,乃至“鸡肋”之类的另类解读,都说明杨修确实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却最终落得身首异处。

反观司马懿,为人低调谦逊,谦卑且不卖弄,十分善于伪装,懂得保护自己。一旦朝中有针对自己的敌对力量,司马懿装病的功夫堪称一流,无论是曹操时代还是曹爽时代,都屡试不爽。当然,司马懿的这种低调纯属无奈之举,在当时的情况下他别无选择,是一种难得的生存智慧。

2既称奸雄,奸诈虚伪,并心狠手辣也是司马懿性格中鲜明的特征

曹操的奸诈之举不胜枚举,但司马懿似乎也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司马懿诛杀曹爽及其党羽的过程中将此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当曹爽派出李胜到达司马懿府上,司马懿装出一副行将就木的样子,故意青州、并州不分,且喝汤时溅得满身都是,并让曹爽照顾自己的两个儿子。正是司马懿“影帝”级的表演,让曹爽对其放下了戒备之心,带领三个兄弟出城打猎,给了司马懿可乘之机。

司马懿得到机会之后,心狠手辣,诛杀了曹爽及其党羽,并向太后请旨剥夺了曹爽的兵权。此后,曹魏的全部军政大权落入到司马氏手中。由此分析,司马懿玩弄权术的水平比曹操还要高明,设想曹操在此情势下也不一定会有如此奸诈的表现。同时,司马懿诛杀政敌斩草除根的行为十分阴险残忍,令人发指,也对后来魏晋的滥杀开启了不好的示范。

3奸诈虚伪,隐忍低调之外,司马懿的另外一个性格特征便是深谋远虑,不争一时之长短

司马懿作为一个深谋远虑的政治家,深知鸟尽弓藏的道理,因此在与诸葛亮对阵的过程中十分矛盾和复杂,一方面怕打败仗受到政敌的责难,另外一方面又怕追得太紧把诸葛亮打死。因为司马懿就是在诸葛亮北伐而曹魏无人领兵的情况下被重新启用的,一旦诸葛亮身死,那么紧接着便是司马懿倒霉。所以,诸葛亮的“空城计”,从深层次上来讲是两个高手过招,诸葛亮知道司马懿无法交代,故而给其台阶,而司马懿心领神会,并不追求所谓“用兵如神”的虚名,立马撤兵。

同时不忘积累自己的嫡系力量,一方面注重对自己两个儿子的培养,另外一方面则是重用牛金、郭淮等效忠自己的将领,铲除异己,不断夯实自己的地位。

概而言之,司马懿的性格特点有三个方面:

其一,隐忍低调,在三国另外一位奸雄曹操的阴影下,司马懿为人低调,隐藏行迹,避免引起杀身之祸;

其二,奸诈虚伪,司马懿在众多矛盾中小心周旋,待政敌麻痹后突下杀手,诛杀曹爽及其党羽,毫不手软;

其三,深谋远虑,司马懿城府颇深,目光长远,注重对子嗣和嫡系的培养,不争一时之长短,暗中积蓄力量。

以上就是关于短文表现了司马懿和诸葛亮怎样的性格特点全部的内容,包括:短文表现了司马懿和诸葛亮怎样的性格特点、司马懿在性格上是一个怎样的人、历史传奇人物司马懿的性格怎么样后人是如何评价他的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72771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