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赋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的创作形式有何特点


汉赋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1、西汉初到武帝即位前是汉赋的创制阶段,骚体赋的形成。

汉初赋作多近乎屈原的骚体,重在抒发一种凄恻哀怨的情感,并使用“兮”的语气词,因而汉初的赋从形式到内容都是对屈原骚体的继承。不过,汉初骚体赋在形式上也开始趋向散文化,同时又大量使用四字句,句法比较整齐,显示了由骚体向汉大赋的过渡。

代表作家和作品有贾谊《吊屈原赋》、淮南小山《招隐士》等。

2、武帝初至西汉末是汉代大赋的繁荣时期。

汉大赋用反复问答的问答体形式,以铺叙渲染帝王、贵族生活为手段,以微刺帝王、贵族*奢为旨归,内容上改变了骚体那种哀怨愤激感情的抒发,形式上改变了楚辞多用语气词的特点,成为结构宏大、句式以四言为主、专事铺陈描写的散文。

代表作家作品有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班固《两都赋》,扬雄的《甘泉》等。

3、东汉中叶以后,散体大赋逐渐衰微,抒情、言志的小赋开始兴起。

东汉中后期的赋,重在抒情述怀,篇制短小,故称之为抒情小赋。

代表作家和作品有张衡《归田赋》、赵壹《刺世嫉邪赋》、蔡邕《述行赋》等。

扩展资料

汉赋的地位和影响

首先,即以那些描写宫苑、田猎、都邑的大赋来说,大都是对国土的广阔,水陆物产的丰盛,宫苑建筑的华美、都市的繁荣,以及汉帝国的文治武功的描写和颂扬,这在当时并不是毫无意义的。

而赋中对封建统治者的劝谕之词,也反映了这些赋作者反对帝王过分华奢*靡的思想,表现了这些作者并非是对帝王贵族们毫无是非原则的奉承者和阿谀者。

其次,汉大赋虽然炫博耀奇,堆垛词藻,以至好用生词僻字,但在丰富文学作品的词汇、锻炼语言辞句、描写技巧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建安以后的很多诗文,往往在语言、辞藻和叙事状物的手法方面,从汉赋得到不少启发。

最后,从文学发展史上看,两汉辞赋的繁兴,对中国文学观念的形成,也起到一定促进作用。中国的韵文从《诗经》、《楚辞》开始,中经西汉以来辞赋的发展,到东汉开始初步把文学与一般学术区分开来。

《汉书·艺文志》中除《诸子略》以外,还专设立了《诗赋略》,除了所谓儒术、经学以外,又出现了“文章”的概念。至魏晋则出现了“诗赋欲丽”等对文学基本特征的探讨和认识,文学观念由此日益走向明晰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汉赋

赋是介于诗、文之间的边缘文体。在两者之间,赋又更近于诗体。一般一来说,诗大多为情而造文,而赋却常常为文而造情。诗以抒发情感为重,赋则以叙事状物为主。清人刘熙载说:“赋别于诗者,诗辞情少而声情多,赋声情少而辞情多。”

从赋的结构、语言方面看,散体、七体、设论体、及唐代文体赋又都比较接近于散文,有的完全可以归于散文的范畴。赋的似诗似文的特征,与现代文学中的散文诗有些相像。它主要有三个特点:一、语句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并追求骈偶;二、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三、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排偶和藻饰是汉赋的一大特征。

散韵结合,专事铺叙。汉赋是在汉朝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它的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汉赋的主要特点是篇幅较长,多采用问答体,其韵散夹杂,没有一定的限制性。汉赋的句式多以四言、六言为主,但也有五言、七言甚至更长的句子。

以上就是关于汉赋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的创作形式有何特点全部的内容,包括:汉赋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的创作形式有何特点、赋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汉赋和明清小说流传的特点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72715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