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粒体遗传是不是可以证明孩子和母亲基因更近那为什么世界上大多数还是随父姓。

因数是什么2023-04-29  18

这个问题分两部分回答:

一、线粒体遗传是不是可以证明孩子和母亲基因更近:

受精卵细胞核中来自父方、母方的遗传物质是等量的,但细胞质(包括线粒体)的遗传物质绝大部分来自母方的卵细胞,这就是题目所说的线粒体遗传。确实可以说孩子含有的基因中来自母亲的部分更多,但由于基因的显隐性和出生后的环境影响,孩子的表现型不一定与母亲更相像。并且基因主要分布在细胞核,线粒体基因的占比小。

至于性染色体的大小,X染色体确实比Y染色体更大,携带的基因更多。但在女性(性染色体为XX)的体细胞中,其中一条X染色体会形成巴氏小体,其大部分基因不会被表达。

二、为什么世界上大多数还是随父姓:

首先要明白,这更多地是一个社会问题。原始社会的初级阶段中,曾经有过母系社会的阶段。那时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很低,且缺乏对生殖的科学知识。且男性在大多数时间里外出打猎,而女性从事的工作较稳定,一般孩子只能认出自己的母亲而不知道父亲是谁。因此,妇女在氏族中地位较高,形成了母系社会。

后来由于生产力的提高,父系社会出现。其原因是人类开始向农耕时代迈进,男子的工作也逐渐稳定。且男子的力量比女子更大,因此形成了父系氏族。从此,父系社会的传统就一直流传下来,成为人类社会的主流。

以下是2016年6月的一篇新闻报道。

一个国际团队24日说,他们探清了为什么线粒体DNA不能通过父亲的精子,而只能通过母亲的卵子遗传给后代。

线粒体是细胞中提供能量的细胞器,被称作细胞的“能量工厂”。这项发表在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的研究报告说,当精子与卵子结合成受精卵后,精子中的线粒体会启动一套自毁机制。如果延迟这套机制发挥作用,那么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胚胎存活可能性降低。

负责研究的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薛定教授对新华社记者解释说,父本线粒体存在于精子里,而精子需要线粒体产生大量能量用以在游动中与其他精子竞争。在大负荷的情况下,线粒体产生了很多氧自由基,这些氧自由基能诱导线粒体DNA发生突变,所以大自然进化出一套机制将来自父亲的线粒体从受精卵中清除掉。薛定等人发现一种酶在清除父本线粒体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利用秀丽隐杆线虫的精子线粒体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精子与卵子结合后,这种酶从父本线粒体的膜间质转位到线粒体基质里面,后者是线粒体DNA所在部位,从而对线粒体DNA进行降解、清除。

如果研究人员采取干预措施,让父本线粒体在发育后期才降解,结果胚胎死亡的可能性增加,这说明父本线粒体的遗传对进化不利。

细胞质和细胞核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分子,但是其分布的位置不同。细胞核遗 传的遗传物质在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细 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在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 叶绿体中。所以线粒体基因的遗传为细胞质遗传。

母系遗传病。

在卵细胞和精细胞受精的时候 精细胞只提供一个细胞核(也就是像蝌蚪头的那部分)而作为细胞质的(蝌蚪尾巴)并不和卵细胞结合 所以 细胞质都是卵细胞提供的 所以线粒体疾病一定是母系遗传

以上就是关于线粒体遗传是不是可以证明孩子和母亲基因更近那为什么世界上大多数还是随父姓。全部的内容,包括:线粒体遗传是不是可以证明孩子和母亲基因更近那为什么世界上大多数还是随父姓。、为什么线粒体里只遗传母亲的DNA、线粒体基因的遗传是细胞核遗传还是细胞质遗传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72700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