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势不饶人下一句

达康书记原型2023-04-29  24

形势比人强。得势不饶人跟得理不饶人同一个意思,得饶人处且饶人,该放手时需放手。他的下一句是形势比人强。其意思就是,不要主观地认为能打得过对方,而是要客观地从物理实力,与精神上,谋略上的势力上,对时机的把控上去看问题。

以下文章来源于智谷趋势 ,作者智谷君

辉煌灯火下的深度思考

还有一年,中国人就要整体性和贫困说拜拜了。

马云说他最近1天要接5个朋友打来的借钱电话,一个礼拜里有10个朋友在卖楼。和马云的朋友相比,上市公司为保壳排队卖几套房这量级就稍显弱了些。大家果真不容易,都轮到蹭热点的孙宇晨说要帮王思聪还债,一线小花迪丽热巴还自爆8个月无戏可拍,就连大发猪财的刘永好都感慨2019好难啊。

反正,咱普通人啥也不敢说,啥也不敢问,一心只想带着全家老小脱贫奔小康。

致富也要讲究姿势,总不能秀过头当了炮灰。我最近和很多朋友聊起2020年准备怎么过,发现富人、中产、底层的焦虑完全不一样,应对策略也有很大差异。这也是我今天想和大家聊聊的。

最近还老听说,负利率时代,逆袭的机会来了,对此,我只想一手把这张图丢过去。

认清形势放弃幻想

低收益时代,没有一个阶层能高枕无忧。

012019,只是不容易的开始

你都不知道,你是多优秀和坚强才成功挺过了这动荡的一年。

“黄马甲”的火种走出了热爱革命的法国巴黎,街头抗议运动演变为全球性浪潮,不服就干,不爽就砸,吓死个人;

美国撕毁《中导条约》,“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美俄军备控制条约已经死亡”,神仙失控,小鬼随时遭殃;

大国明枪暗战不知多少来回,华为备胎芯片一夜之间全部转正,产业链打乱了,该脱的钩似乎也不远了;

隔壁的邻居陷入混战,日本将韩国一脚踢出贸易“白名单”,咱们甚至也无心看戏,中日韩自贸区前路还是这么难;

美联储政策180度大转弯,送出10年来首度降息的大礼包,由此开启了全球降息潮,实际上各大央行已穷途末路……

幸好年末峰回路转,全球经济两大定时炸弹——英国脱欧、中美谈判都传来了好消息。

这个时候,只剩下理智的少数人能让咱们相信,人类还在仰望星空——当天文学家们捕捉到世界第一张黑洞的照片,当马斯克的“猎鹰重型”火箭让人类离火星更近一步。值得我们致敬的,从来不是权力和金钱。

“也许你对政治毫无兴趣,政治却对你兴趣甚浓”,现在就是这样的被动时代。

看看脆弱瘦小的咱们都被动经历了些啥——

A股又来了一次熟悉的千股跌停,好在忠诚的韭菜们经住了考验,还能结构性吃肉;

楼市年初走出一次小阳春后随即翻脸,房地产投资致富似梦似真,鹤岗十套房换不来深圳湾一个卫生间;

在岸、离岸人民币一度双双破了70的心理大关,握在手里的钱也不敢想它究竟毛了几分;

养国足的钱,还不如拿去养在本命年历劫的猪,不过转念一想,服输的国足才是这个时代最难得的确定性,甚至还能给战火纷飞的叙利亚带来和平和欢笑。

年头美团的王兴出口转内销了一句名言,传唱了今年整整一年。“2019是过去十年中最差的一年,但却是未来十年中最好的一年,”真是丧气中带着一点撩人的小火苗。

最让人心头痒痒的,是“周期天王”尼古拉斯·金涛的预言。他说,2019年是康波周期万劫不复之年,危机到来,全球资产会跌到最低点。人生发财靠康波,所以2019也是人生中仅有的三次财富大机会中难得的一次,85后的第一次机会,抓住就能成为中产阶级。

有神人掐指一算,不妙,这几年出现了诸多干预周期的人为因素,比如特朗普的当选,所以万劫不复年还得再延长推迟。这是说发大财的机会还在远方等我们,还是说提心吊胆的2019只是渐入高潮而已,自个儿悟。

形势比人强,但今年流行“我命由我不由天”,大家伙儿一定要保持住这股精神气,马云说,2019只是不容易的开始。

2020年还在喊你去战斗。

02穷人只想保饭碗

精英一出口就是经济数据,但无产阶级的兄弟姐妹们并不care。

穷人关心眼下,对饭碗里的价格变动很敏感。

我一位刚毕业的同事最近天天哀嚎,现在存银行、存余额宝、存货币基金里的钱,已经完全跑输了通胀。

11月的CPI一往无前蹿升到45%,是2012年以来的新高。还是猪肉的功劳,价格同比涨1102%,拉了CPI约26个百分点。

猪价慢慢有点稳下来的势头,但耐不住其他肉类也想变金贵。餐馆的肉越给越少,老板还一天两天想涨价。菜单价格易上难下,2020年咱们下馆子的成本肯定是要上升的。

生活成本提高了,如果还碰上货币环境越来越宽松,穷人手里的钱只会毛得不像样。

上个世纪70年代,国际油价飙涨,美国通胀高企,但当时美联储主席认为,剔除油价的核心CPI没通胀,于是我行我素搞起了负利率。后来另一位前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克坚决反对降息,他出手把联邦基金利率加到了19%才结束了两位数的通胀。

保罗·沃克认为,对美国这么一个车轮上的国家来说,剔除掉石油的核心CPI很荒谬。

历史是现实的镜子,也许相同的道理,对一个猪肉消费大国来说,“剔除猪肉是通缩”这种话也同样令无产阶级的兄弟姐妹们满脸问号,“敢情这张嘴不吃肉???”

猪肉价格上涨,影响的是二八效应里的那个“八”,社会的基本盘,绝大多数的普通人。

易行长有句话说得好:“千招万招,管不住货币都是无用之招。”

普通人对通胀焦虑、对降息担忧,无非因为负利率时代,对谁伤害最大,答案无疑是穷人。

即便我们不想承认,也不得不承认,残酷的低利率时代已经来了。

美银美林最近的一份报告指出,未来十年全球整体利率会降至5000年来的最低水平。

未来十年全球整体利率会降至5000年来的最低水平

高收益的产品,要么有生命不能承受之风险,要么是全副身家也够不着的门槛,好比今年收益最高的资产、全年涨幅80%以上的比特币。总之,买不起,打扰了。

而股市又是“七亏二平一赚”的市场,散户那点知识和资金完全不够和机构斗。

现在利率持续走低,余额宝7日年化收益率已经从2014年的高点6763%降到今天的2354%,连饭碗里的猪肉都要保不住。

无产人士束手无策吗?别丧。

我这位同事最近买了好几本投资相关的书籍,形势变化太快,系统学习理财知识更迫切了。而她选择的理财途径是基金,既能跟着富人投资且门槛还低,又能做更广泛的资产配置。她属于稳妥型投资,把股指型基金的配置比例控制在10%-20%,剩余配置了偏股债型基金、货币基金等绝对收益产品,控制风险。

其实她已经在今年的就业大潮中跑赢了很多毕业生,现在年轻人“灵活就业”的真不少。2019年“找工作”的百度搜索指数,是过去十年均值的5倍。

饭碗,牵动最多人的心。

03富人寻求安全

富人才会关心全球政经大局。

他们的眼光往往放得长远,会思考未来十年、二十年后的财富规划和传承。

眼下的通胀并不可怕,富人怕的是未来资产通缩,全球经济的萧条,盈利机会的耗尽。

降息的日子富人会舒服很多,谁加杠杆的能力强,谁就更有可能获取巨额收益。这时候,你也能理解为什么任首席会呼唤降息,金融地产是宽松时代躺赢的行业。

降息的日子,往往也是贫富差距拉大的日子。

但如果负利率盛行,对富人来说也是一个不妙的信号,证明经济下行,可获得投资收益的机会在减少。

假如此前还用高杠杆去追逐风口上的猪,那现在还得一手防猪跑路爆雷,一手防绷紧的资金链断裂。2019年,多少首富爆雷、首富入狱、首富变老赖……真是魔幻。

话说回来,挣多少个点的收益不是多数富豪最关心的,富豪手里拿的不是鸡蛋,而是很多只母鸡,只要母鸡能稳定生蛋、保证现金流就行。

这个时代的富豪最焦虑的,其实是风险激增和财富安全。

国际政治在走向失序,冲突在扩大化。一位做家族办公室的智谷会员和我透露,这两年来他接触的高净值客户都在想各种办法把资金放到更安全的地方去,这种需求比往年更迫切。

比如,普通人看脱欧是作死大戏,富豪就看到了抄底机会,密集加仓伦敦房产。伦敦从两次世界大战的废墟中快速恢复,这种惊人的、经过历史考验的韧性真不愧是国际大都市。从有统计的1967年到现在,伦敦房价最大跌幅只有15%,而脱欧溅起的波澜放历史长河里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小水花。何况现在鲍里斯带着英国脱欧已成定局,预期被消化之后,反而给富豪们带来了更确切的安全感。

安全感,是稀缺品。

富人保卫资产的极端手段,其实最让人佩服的还是“明天回国贾跃亭”。

闹腾了两年,被收割的投资人们已经为梦想窒息,法拉第还是迟迟没量产。贾跃亭本人呢,成功申请破产,美国五处海景豪宅左手倒右手,资产也用保险金信托做了隔离,传给了女儿。还有谁敢不服他。

母鸡不能放同一个笼子里,这是富豪最核心的投资理念。

04中产最焦虑

中产是块夹心层,既要关心眼下,还要考虑明天,既要算计柴米油盐,也要跟踪国际时事。

穷人们没有太多可失去,富人又有太多途径可对冲,只剩中产们不上不下。

上有四老要照料,下有娃的人生赛道要砸钱,头秃的自己还背着房贷,外面的镰刀一把接一把,投资的项目也是富人捞过一层油之后剩下的,风险大机会小。“中年危机”这词就是为中产而生。

中产就是个不稳定阶层,向上的通道要挤破头才能进,向下的通道却一直有强大的吸力。一年到头都得绷紧神经,严防死守,打好资产保卫战。

以前,房产是中国中产专属的抗通胀、实现阶层跃升的资产。

但是,这两年房价深度调整,挣钱的方式发生了大变。

我有位朋友就栽在了“用老思路挣钱”这上面。

2017年一线楼市调控收紧之后,我这位朋友立马在北京石景山区高杠杆买了套二手房。按他过去的经验,调控期买房是最正确的选择。这本来没错,但他错在严重低估了这次调控的决心、静态观察北京城市规划的巨变。本以为不久就会放开调控,迎来房价上涨,但直到现在,北京二手房依旧在过冬。

他那套房,比起2017年的价格高点,已经跌去超过30%,百万首付全跌没了。

现在房地产投资市场有太多不确定性。

大城市落户门槛逐渐取消,中小城市已死,而最具确定性的几个大城市交易门槛与日俱增。

中国经济模式在转型,意味着城市产业必然要进行深度调整,地段选择和鉴别的难度肯定在提高。如果按过去的老思维去挣房地产的钱,可能一个铜板都捞不到。

更核心的是高层的思路发生变化。大国博弈,中国必须振兴“世界工厂”。而只有在压下实际利率的同时,打掉房地产市场多数的挣钱机会,不再让钱流错方向被房地产虹吸,实体经济才有机会。

躺在国运上就能闭眼挣钱的时代加速远去,中产能怎么办?

最近几个月整个保险行业一直在热销的年金险,其实收益率也就是4025%,在富人眼里,它就是买来做规避遗产税、做财富传承或者对冲借贷风险的小收益而已。

但它被市场疯抢。为什么?抢购者其实大部分都是中产。因为利率下行趋势已经成为了市场共识,而年金险锁定利率,能带来确定性收益,熨平经济周期。现在银保监已经在叫停4025%收益的年金险产品,这么一来,中产更焦虑了,因为——

低收益的未来赤裸裸摆在眼前。

股市、基金这些工薪阶层、中产、富人皆可投资的渠道,未来会越来越需要你有投资知识的积累、有甄别风险的能力,才能避免被割韭菜。

我们很多时候都忘了,致富是没有捷径的。

控制风险、学习知识、锻炼身体,才是挺过这漫长下行周期、找准资产低点最踏踏实实的路子。

着眼未来,踏实努力

形势的意思: [xíngshì]

1地势(多指从军事角度看):~险要。

2事物发展的状况:国际~。客观~。~逼人。~好转。

形势百科解释:

形势,指人事上的强弱盛衰之势;事物的发展状况,区别于“形式”。语出《文子·自然》:“夫物有胜,唯道无胜,所以无胜者,以其无常形势也。”

形势的详细解释: 形势 [xíng shì]

亦作“形埶 ”。形态;形体。

《文子·自然》:“夫物有胜,唯道无胜,所以无胜者,以其无常形势也。” 唐 贾躭 《赋虞书歌》:“众书之中 虞 书巧,体法自然归大道,不同 怀素 只攻 颠 ,岂类 张芝 惟创草。形势素,筋骨老。”《水浒传》第一一一回:“ 焦山 上一座寺,藏在山凹里,不见形势,谓之 山里寺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肘痈》“势小为疖势大痈”注:“形势小者为疖毒,形势大者为痈。”

局势;情况。

《文子·上德》:“质的张而矢射集,林木茂而斧斤入,非或召之也,形势之所致。” 唐 元稹 《故中书令赠太尉沂国公墓志铭》:“公既为刺史子,又多才,好读书,识理乱形势。” 元 邓玉宾 《粉蝶儿·红绣鞋》套曲:“陪着笑频哀告,镇着色下风雹,比这砍柴的形势恶。” 赵树理 《三里湾》二九:“实际上她的头脑还很清楚,能考虑到当前的形势是否对自己有利。”

指趋势。

鲁迅 《故事新编·补天》:“伊伸了脚想踏住,然而什么也踹不到,连忙一舒臂揪住了山峰,这才没有再向下滑的形势。”

指文章的格局。

宋 秦观 《谢王学士书》:“凡方册所载,简牍所存,不见则已,苟有见焉,未尝不熟诵其文,精覈其义,纵观其形势而私掇其精华。”

势力;力量。

《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序》:“ 厉 幽 之后,王室缺,侯伯彊国兴焉,天子微,弗能正。非德不纯,形势弱也。” 宋 曾巩 《契丹》:“ 宋 兴, 太祖 明经纶之体,尊择用将帅……所属任皆天下之材,委任专而听断明,豪杰之士得尽其智力以赴功。故养士少而形势强。”

权势,权位。

《荀子·正论》:“爵列尊,贡禄厚,形埶胜。” 杨倞 注:“形埶,谓埶位也。”

引申指权贵。

唐 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伺候於公卿之门,奔走於形势之途。” 宋 范仲淹 《范公墓志铭》:“初公为 洛阳 主簿,实典廪纳,而邑多权要,公必先细民而后形势。” 清 彭绍升 《陈和叔传》:“﹝ 陈和叔 ﹞不肯趋避形势、揣摩风气为巧言。”

气势;声势。

宋 苏洵 《审敌》:“兵法曰:词卑者进也,词强者退也。今 匈奴 之君臣莫不张形势以夸我,此其志不欲战明矣。” 蒋光慈 《田野的风》四五:“‘知道了。’囚犯们这样齐声地回答着,仿佛如听了军令一般的形势。”

地理状况;地势。

《荀子·强国》:“其固塞险,形埶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胜也。” 唐 刘知几 《史通·点烦》:“是以聚米为谷,贼虏之虚实可知,画地成图,山川之形势之易悉。” 清 程嗣立 《送边秀才入成都》诗:“向西形势参天出,稽古名流爱 蜀 行。” 杨朔 《万丈高楼平地起》:“1959年初夏,我来到海峡,爬上一座高山,想了望了望海山的形势。”

10险要之地。

《南齐书·刘善明传》:“ 淮南 近畿,国之形势,自非亲贤,不使居之。” 宋 陈亮 《中兴论》:“精间谍以得虏人之情,据形势以动中原之心。”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四:“且又无名位之可以号召、形势之可以固守。”

11指地形险要。

宋 秦观 《鲜于子骏行状》:“公以 剑门 形势之地,当分权以制内外。” 清 沉葆桢 《察看海口船坞大概情形疏》:“自 闽安 而上, 洋屿 、 罗星塔 、 乌龙江 、 林浦 皆形势之区。”

12军阵;阵势。

《汉书·艺文志》:“形势者,靁动风举,后发而先至,离合背乡,变化无常,以轻疾制敌者也。” 宋 苏轼 《司马温公神道碑》:“上命诸将按兵不战,示以形势。” 明 冯梦龙 《智囊补·捷智·洪钟》:“舟中, 朝京 与客奕, 钟 在旁谛观久之,悟其形势,导父累胜。”

形势的近义词: 情势,地势,局势,形状,阵势,时局,景色,大局,形象,景象,地步,场合,局面,事态,气象,时事,事势,形式,大势,式样,情景,现象,时势 形势造句:

1、由于加强了管理,工厂的生产形势日见好转。

2、形势逼迫我们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

3、这里山高水深,形势险要,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4、这几天连降暴雨,河水猛涨,防洪形势十分严峻。

5、市场繁荣,物价稳定,经济形势越来越好。

6、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仍要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7、各条战线的大好形势使全国人民深受鼓舞。

8、代表们畅谈了当前的大好形势,也指出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9、选票统计已经过半,谁能当选形势逐渐明朗了。

10、由于加大了打击力度,治安形势有所好转。

11、今天这样安定、团结的大好形势决不容许遭到破坏。

12、这是一个危急的形势,需要快刀斩乱麻的解决方案。

13、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众寡悬殊的形势下,采取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等战术,终于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14、现在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15、在国际市场经济的严峻形势下,小平同志当机立断,做出了对外开放的决定。

16、在新的形势下,爸爸对自己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7、王老师对国际形势看得很明白,洞若观火。

18、落后两球的险恶形势,反而激发起队员们的斗志,他们的补时阶段连进三球,反败为胜,真可谓置之死地而后生!

19、雷丁东区的形势更加岌岌可危。

20、现在的严峻形势已经迫在眉睫了。

文| 谢梦遥

喜剧舞台传统而言,是外向型人格者统治的世界——也许不是真的但至少看起来如此,那里站的大多数是不害羞、放得开、能量充沛的人。脱口秀(stand-up comedy,即单口喜剧)的独特之处在于,为那些原本可能的少数派——内向型人格者打开了新的机会。周奇墨就是个内向的人。

在综艺节目《脱口秀大会》第三季的选手内投环节中,周奇墨排行第一,这意味着他得到了行业的普遍认可。但谁是周奇墨?这大概是很多人刚看这个节目时的疑问。

作为北京单立人喜剧签约演员,早在2017年,周奇墨就拿下中国脱口秀喜剧节与爱奇艺脱口秀大赛的双料冠军。他的职业发展似乎就像是他的性格一样,沉稳、平缓。当越来越多的脱口秀演员通过线上综艺进入大众视野,他主要在线下小剧场与开放麦积累着口碑。直到这一次登上节目。

某种程度上,《脱口秀大会》需要这样一个OG人设,就像欧阳靖之于说唱综艺。他必须深耕这个艺术已久,他必须带着高期待的光环,他也必须成为一个原有卡司之外的挑战者。对于周奇墨来说,名次、观众评价甚至内容表达的选择,都不是他能掌控的,我能保证的是我怎么演。

周奇墨舞台风格属于慢热,但在他娓娓道来的讲述里,常常有一些犀利、刁钻的思索。他是最早在中国脱口秀圈子里讲起长故事的人,他把那些看似毫无喜剧色彩的沉重经历——小学时遭受校园霸凌、住出租屋煤气中毒事件、北漂独居的内心孤独,都融进了脱口秀里。他的段子冒犯性很低,但他懂得如何用技巧表达嘲讽,他曾在线下讲过假设自己死后上天堂历经的重重手续,实际指向官僚主义。

他有着极高的自我追求。他经常有一些梗把我们逗得不行了,他说这个打算不讲了。我们说你疯了吧,他就说,这个梗感觉就是为了好笑而写的梗,他不是要真的表达个啥观点。单立人喜剧演员刘旸(教主)告诉《人物》,这个底层的逻辑会决定我们的创作的不同吧。

以下为周奇墨自述。

周奇墨在《脱口秀大会》 图源脱口秀大会微博

1

原来的世界感觉是黑白的。我早早自杀也是有可能的,太没劲了,活着为什么,不知道人生的意义在哪儿。抑郁、苦闷。那时候真的需要有一些东西把我从生活中解救出来。这个问题现在解决了。

讲脱口秀是一个巨大的转折,我的人生从此有了色彩。

我从小就慢慢变成一个敏感、内向的人。幼儿园、小学和初中三个阶段都有转学或者中途换城市的经历,总要见新人,新的朋友,之前的朋友有的时候就断掉了。转学经常面对一群陌生的人,慢慢就放不开了,会收敛。

这个性格会自我否定,觉得自己怎么会这样,有些东西你是渴望、羡慕的,但是你得不到,就会劝自己,我不是那样的人。比如从小很羡慕别人过生日能来一大帮朋友,自己过生日就没有小朋友来。朋友少,或者说大家在一起聚的时候你搭不上话,慢慢地就习惯了。

大三、大四期间吧,我的内向已经有一点病态。我有一阵就哭,想起一些什么事,给家里打电话。我宿舍一个哥们平时跟我关系很好,他说咱俩去哪个公园逛一逛。我说我不想去,其实我心里特别想离开那个小房间,外面春光明媚,但我不知道为啥,我就不想出这个屋子,说我可能不想去外面散心,感觉如果你承认了,就是否定了自己。

后来我在一个英语培训机构当老师。我在工作里也非常内向。只有跟学生聊天的时候能放松下来,平时整个人紧绷绷的。

当时以教小班为主,基本上看气氛沉重了就现场调侃一下,有的学生不愿意开玩笑,我也不开玩笑,一板一眼给他们讲。后来造成我的两拨学生底下认识,那个说,我特别喜欢上周奇墨的课。两个人就会对我的评价出现巨大的反差。啊,你说的是那个周奇墨吗,上课多没劲啊。

每天讲课,感觉自己是个工具一样,我是一辈子讲课吗,我以后能干啥啊,你不知道以后要干啥。

我觉得我的生活被我的内向给箍住了,那个东西(脱口秀)是我的唯一的出口。我有什么想讲的我就往外讲,这个口子慢慢在变大。脱口秀挺适合内向的人。我感觉有些话是想说的,有些状态是想达到的,那你在生活中没有办法,打不开,所以就选择一个舞台表演的形式,没有人干扰你,没有人打断你。

那种外放很安全,跟你平时社交用的能量是不一样的,它是一种没有具体目标的社交。我不针对某个具体的人聊天,我不用他给我一来一回地对话,我就是让他可以顺着我的思路来,被我的段子所影响。演完,我和观众一拍即散。你回你的家,我回我的家,那个时候是很释放的。平时社交不一样,我们要先想话题,我还得察言观色。

我挺喜欢跟演员在一起待着,因为大家都挺单纯,聊的事也不 社会 ,瞎侃,瞎聊,开玩笑都懂,笑点一致。我比较被动,很少主动叫别人出来聚一聚,我总有一种顺其自然的心理。对于生活也是,对于交友也是。

周奇墨和演员在线下聊天会 图源单立人微博

2

我2015年接触脱口秀,那时候开放麦没有现在这么多,一周一两次吧,基本报都能上,一年后决定全职来做。

我这个人还是精神世界比较纯粹一点,就觉得我如果不做全职,我对不起我自己,我怕死了的时候特后悔。我也是心比较大那种人,船到桥头自然直,先把自己逼到绝境。家里人不这么想,一些演员也不这么想,一定是给自己找到后路了,明年怎么办,我没有收入啊,我还有房租啊。那些我都不考虑,我只要比如说下两个月还能活下去,我就尽量去做。

做全职以后,我比以前快乐了,我不用再忧虑那些所谓工作上的事儿了。整个人的心态会进入到一种相对平稳的状态,定期会有点波动,会有点低沉。有一阵真的特别孤独,又写不出段子,后来一想,不如把孤独写成段子。

持续一段时间以后没钱,做了点编剧的活儿。后来编剧的焦虑感胜过了对生活的焦虑感,我就宁肯我先挺挺看,没有办法我再去做。

全职演员如果不做编剧,挣的就是演出费。基本入不敷出。好的时候(每月)几千块钱,偶尔能过万,疫情期间,那就没有钱。当我没有收入的时候,多花任何一笔钱我会觉得很烦心。过年回家得给我爸钱,就很心疼。

但是他也不知道,他觉得你在北京挣着钱,那你给我些钱也没啥。这种瞒倒不太费劲,费劲的是,他比你更关心这个行业的进展,他更关心你啥时候能所谓的出头。但你知道没有那么简单,他对你会有这种无形的压力。比如我那阵就说,最近忙啥,没什么,主要就是演出。过一阵打电话,最近干啥呢,我说最近还是演出。打几次他会觉得你的生活怎么一点起色都没有。每次打电话比较难的就是这一点,我怎么能跟他说一些我生活中不一样的地方。

有的时候,我们会有一些项目,可能还挺好,你会跟他透露一点,就是想让他开心一点,对我的事业有点盼头。但有的时候很多东西都是黄了,没了,最后反而给他造成失望,感觉你是不是在骗我。后来我就不跟他说了。

图源脱口秀大会官微

3

最开始讲纯笑话,是编的一些东西,上来讲我有多丑,我的脸像麻将刻出来一个九饼,大夫给我妈做CT,我妈说男孩女孩,大夫说好像是一个腔肠动物……特别烂(的梗)。

那个时候没有任何教材,大家也不知道怎么讲。有人跟我提过,国外有一本书叫《喜剧圣经》,这本书告诉你怎么讲脱口秀,感觉那个东西就像喜剧的《九阴真经》一样。我记得有一个演员还去书店买,结果买错了,因为那个书国内不出版。后来我在网上找到了一个电子版的PDF,看完以后觉得原来段子是这么讲的,前提是这么出来的,确实是豁然开朗。

我开始很认真地正儿八经地写观察式的段子。所谓的观察就是这个好奇怪,那个好奇怪,电视剧这么演很奇怪吧,地铁里播报很奇怪吧,广告很奇怪吧,是这种段子。《喜剧圣经》里面列举了四种常用的观察世界的态度,这是其中一种态度。那时候只是觉得这个东西好写,比较短,让你容易发掘出来一些荒谬的地方。

我之后经历了一次风格转型。那个时候石老板(单立人喜剧创始人)在上海功夫俱乐部开专场,我来给他开场。我开场开得一般,所以觉得有一点失落。失落也不是说单纯这一场演出,那一时期创作也陷入瓶颈,因为那个东西并不十分是我想说的。大家觉得这东西有意思,但是有的东西细枝末节,其实不太值得一说。所以演了以后,我、石老板,还有一个演员叫子龙,坐着聊天。子龙说,你有没有觉得你这个段子啊,态度都是一样的,你那个出发点都是什么什么事很怪。

经他这么一说,我躺在床上我就反思,我自始至终就是这一个角度。一语惊醒梦中人。

这个促使我重新去读了一下《喜剧圣经》,二次读感觉不太一样。你既然说我的态度只有奇怪,那我就找一找剩下那三个态度的段子是什么样子,能不能从其他的态度里去创作。当我再一翻,我发现最吸引我的已经不是那几个态度了,最吸引我的是(书中)那句话,喜剧是挖掘你内心最深处的东西。你有什么最最真实的想法,那个想法是你在平时生活中说出来,别人会觉得你不是一个正常人,你非常胆怯跟别人说出来的东西,最让你感到痛苦、难过的一些事情。

哇,这个好好,可以写这种东西吗?当时我就想,对于我来说什么是比较难以启齿的。还是自己小时候那些经历,父母离婚,从小不在父母身边,送到姑姑家,我爸是怎么一年跟我见一次,我怎么害怕跟他见面,他一来,我反而往屋里躲,我爸多难过。

对我来说,加梗反而没有那么难,只要你的出发点足够真实。因为你一说得很真实,不管是情绪也好,还是故事的出发点也好,感觉是处在非常低的位置。这个时候你只要稍微调侃一下,观众感受到情绪上的放松,他就会笑。所以笑有时候是相对的,我后来就慢慢意识到,为什么有时候觉得越使劲,越难演。观众的笑是由一个落差产生的,你情绪很丧很丧,啪调侃一下,释放,然后你再带着他丧,再带着他进入到那个情绪当中,再释放,他就笑出来了。

那阵我就是想突击去练故事型的段子。之前积累的一个半小时的观察型段子,电脑没有存,没留什么底。不喜欢的东西,就不想再见到它了呀。

最开始讲爸妈啊,讲家里这些事儿,你是需要突破一点心理的障碍。我讲这个东西别人会愿意听吗?别人会不会觉得我在拿一些稍微带点悲情色彩的事儿去投机取巧?

我第一次讲,就是讲我跟我爸的关系,叮光一顿讲。当时是效果还算不错,相当于给我比较大的信心吧。底下有人震惊。他们会露出那种表情,真的是在听。他在讲真事儿吗?是假的吧,但是好像是真的。

之后慢慢写这个方向,在表达上让我比较舒服,素材比较多,我第一个专场《哎呀,算了》50%跟我爸有关。

图源单立人微博

4

故事型段子的内核肯定是真的,你编很难说服自己,你不知道这个东西能不能成立。只要是真实发生过的,你绝对有信心。但是素材一定要加工,要从特定的角度去切入。

我一般都会先回想大概的情景,先把一个主要的故事冲突勾勒出来。这个事最开始是啥样,中间啥样,结尾啥样。我一旦设定好情境和人物,就是顺着往下想。本来就有真实的故事骨架在,再加一些细节是容易的。

我在纸上写几个关键字,这一个过程大概就这些关键字,但是我在脑子里会一直过,一直想。

比如我讲过一个我妈带我去买鞋的段子。带我买鞋是真的,她没有耐心也是真的,所有具体的对话都已经忘了,但你只要基于人物的真实 情感 去写,对话就出来了。其实在做编剧的事,我现在就是要设计这么一个场景。我妈说了一句话,我说了一句话,我妈下一句说什么话,能让这个场景既真实又 搞笑 。可能跟接梗能力也有关系。接梗就是别人说了一个什么事,你下一句话既要在逻辑上接上他,同时又要有点意思。

再比如小孩在酒吧学英语的段子。这是去年真实发生的一个事。当时确实是在酒吧,小孩就拿着iPad在那读,I like summer,do you like summer too?很大声。他父母也在旁边,也不管他。他读完以后,那个软件欢呼声也是wow这样的。但没有老外。

不是创作者不太会留意这个事情。我当时觉得这小孩烦,在公共场合,你拿个iPad在那学英语,还在酒吧里,咋想的,多坏气氛。但是我听着听着,潜意识里就化身成这个老外了。我在编故事的时候,我就想有一个人去怼他,我肯定要治这个小孩,其实就是这样的。

那一晚我把这个事记在手机。备忘录随时清零,有触动的时候赶紧记一下,到工作时间了,我把这个东西存到电脑里,再去发展它。

我比较注意文本简洁,喜剧最要命的就是冗余,铺垫一长,所有的效果都没了,一定是能删再删。国外有个喜剧演员,他有一套理论,今天如果写不出来段子,我就看我的老段子。在一个段子上删掉两个词,都算今天胜利。

拿到台上讲的是冰山一角,有很多事情你没有办法拿到台上讲,你找不好角度把它变得好笑。因为你一说,大家觉得你在说一个悲惨的事,不是在说一个好笑的事。所以我挑的都是有戏剧冲突的事,这个事能显示出一个人的荒诞,一个情景的荒诞。

讲这些伤感的故事,我内心的情绪是完全投入到段子里面的,没有太多悲伤。你只能抽离出来才能写那种段子,不然你掌握不好,容易带太多情绪。

我也尝试过咆哮型的讲法,不太成功,还没有完全驾驭得了。这个段子一定要符合你相对长期的心理状态。我平时的愤怒都已经内化了。我的很多段子在心理学上都属于被动攻击。我不是在直接批判我爸、批判我妈,我是把自己置于一个弱势的地位,想一些让自己尴尬的、难过的情节,让大家去笑。但不是为了讲我,我是为了大家看那个人有多好笑。我是正常人,那个人多不正常啊。真正放开自己的时候,是主动攻击。我直接批判一些现状,直接批判某个人,像乔治·卡林那种。

故事技巧是一点点练的。我受益最大来自路易·安德森讲故事的一个小段,我后来还给大家做了工作坊分享。故事型的段子不是把故事从头到尾讲下来,是把它拆分成一个一个观点。我后来读到一本关于单口喜剧的书《Mastering Stand-Up: The Complete Guide to Becoming a Successful Comedian》,一个美国人写的,有一章就专门写这个故事型的段子,跟我琢磨的是一样的,我挺开心。

图源《脱口秀大会》截图

5

除了段子本身和表演,我说脱口秀还会注意一点:这个事是不是发自内心想说的。

在这个行业,条条框框是慢慢感觉的,当然会直接影响到线下的表达,我为这个事情调整过好久好久,这个是我特别特别矛盾的地方,或者让我难过的地方。经历过一段很长时间的痛苦,我没有表达欲就是那时候。我不觉得有什么可值得说的,我既然不能说,那些鸡毛蒜皮的事情我也不说。

但我现在和解了,这是我特别庆幸的事,否则我会非常痛苦。

我是一个对自由特别渴望的人,选择这个形式,是觉得它能给我自由表达。我不是一个油腻的人,对事物判断标准不是实用主义。这个事儿现在 社会 上行得通,那就应该这么干,我不是这种原则。对是对,错是错。我能理解现在这个事情,但不觉得大家应该把它奉作为准则。所以有这种东西在,你看不惯的事情,或者感受到的这种枷锁、这种桎梏就越来越多。

我很早很早的时候,跟池子说过一些这方面的东西。我俩可能就是因为价值观比较相近,走得比较近。我们能在相对安全的范围内,在边界待着。我不出头,但是能让一些人探讨一些更自由的话题。但是做了以后发现,其实我们是要不断地后撤,不断地后撤。

后来是看了一篇公众号文章,《形势比人强》,吴主任写的,你我终究不是改变 历史 潮流的人,那一下我突然变得很释怀。再加上读了一本书叫《选择理论》,主要意思是环境和别人是很难控制和改变的,我们只能通过自己的选择给外界传达信息,你总有一种选择是比另一个选择更好,是你暂时能做出一些改变的。

我是通过这个达成了自己跟周边环境的和解。我突然意识到我的力量太小了,从个体出发,我没有任何的力量,你我终究不是改变 历史 潮流的人。我的表达方式就变成,我可以选择我还可以说的东西,那个东西是我想说的。

你的前提可以是任何前提,我恨上帝,同性恋都该死,但你要给一个足够喜剧的理由。直接讲我歧视同性恋,这是个歧视的言论。除非把这个段子变好笑,让大家认为这是一个段子。

每个演员都有追求冒犯的心。你不要自己做到平衡,你应该讲的就是女朋友不好,由下一个女演员上来讲她男朋友不好,让底下观众知道男女都有不好。然后让报纸,让媒体去说,为什么优秀脱口秀段子这么尖酸刻薄呢,我觉得这是这个世界应该运作的样子。

周奇墨在《一席》演讲 图源视频截图

6

今年3月份,我发了一个微博,说上台五年纪念。

我的概念比较老派。按照国外的那种发展速度,五年你算入门,你可以不说自己是个新人了,但你要说自己多牛逼,有点吹牛了。我就是按照这个时间要求去看自己的。

我现在的困境是大家对我没有认知度。我那天在山羊俱乐部演,下一个演员从北京来了,我们掌声欢迎周奇墨,你上去就能感觉到,哎呀,征服观众的那种慢。但海源一上,他真的不用再介绍自己了。我肯定不是说嫉妒人家,但是我那个时候就非常能明显地感受到,哎呀,有点难啊,我这么演有点难。

去年单立人为我办了美国大学巡演。我没有那个自大,说哥们儿要完成一场美国巡演,只不过有的时候会低出我的期待。比如我自己进到大学里,找到教室把门打开,发现里面一个人没有。跟我对接的人说,周老师,我眼睛上长了一个麦粒肿,我就不去了。我就自己在那儿接客。来了一个人,我说你看演出的吧,里面坐。一个大教室,坐了十个人可能不到,我上去开始讲。还有一场演出没有麦克,我在教室里面干讲。我难过是淡淡的忧伤,会觉得这个演出呢,总体来说还是有点寒酸的。

我算是比较能耐得住。我想等,跟着公司一起发展。我跟石老板君子之交淡如水,但会有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我社交不是很多,但对人比较敏感,接触一次这个人,大概会有个判断。最主要这个人很善良,一点没有坏心思、小心肠。

如果我要是在北京无依无靠的,一个散兵游勇,我肯定就签笑果了。当初如果我想离开单立人去笑果应该也行。留在单立人是我的一个选择。当时还是在北京有一帮人,你瞅瞅我,我瞅瞅你,你也没去,我也没去,我们就好好做线下,我们都挺厉害的,有这种感觉。大家互相给彼此心理上的依靠吧。

但是他们(有些人)去呢,也丝毫不会有背叛的感觉,非常理解。如果你想尽快地去得到认可,得到曝光,那是你暂时唯一的出路。只不过我不着急而已。他们有一些人相对急一些,急的就先走,不急的就后走。

有人觉得我最好,我从来不会在心里真正地认可。我从来不会被这种东西所拖累,你相信了这个东西,我是全国最好的,那你可能会不平衡。我一直认为这个东西没有办法评一个什么第一、第二。

做这行你千万别跟别人比,跟别人比,你的心态就会带坏。这个是我以前玩赛车 游戏 总结下来的。如果你盯着别的车,你就一定会撞,一定是当作这个赛道里没有别的车,你就着重自己的过弯怎么过、最佳的路线(是什么),就会不知不觉地超了前面的车。而且这行,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特色。

我也从来不认为,假如说我的实力就是比另一个人强,那么我得到的待遇一定要比另一个人强。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有先有后,有如意、有不如意。你先站在那儿了,我就是没有你那么早,对我来说无所谓,但我觉得我最后还是会站上去。那你就先站着呗,我这块还有我要搞的事情,还有我要 探索 的东西。在这个行业,一般人气不着我。这个过程中,我或多或少有一个长期的自我开导或者自我教育的过程,也不是说一天就有这个心态。

节目中也是放大我真实的样子,大家看我在表演,是温的,不是那种很炸的、很张扬的。所以有评论说你这种温吞吞的表演注定火不了。

这个评价出现的第一天起,我就接受它,我觉得这是我的风格,我可能永远不会一上来就炸,有让大家那么嗨的那种演出氛围。我当然想要,作为演员都想要,但是你做不到,因为性格啊。

温吞吞,我反而有的时候会为它感到有一点骄傲吧,这种表演也能听进去,那也挺好的。

从小到大都不断地听到这句老话: 形势比人强!

年轻人从来没有正视过,稀里糊涂地过了这么多年,才慢慢懂得,这五个字, 都是用血和泪堆出来的 。是的,你没有看错,是 堆出来的 。

自己学史读史写史,这几年对“势”的感受越来越深,也慢慢努力站在“势”的格局来思考和规划自己。总结到一点,就是努力让自己活在更大的趋势里。

所以,工作和生活从县城到市区,业余时间开始不停地码字,开始关注更多的经济学知识,开始尝试和体验社群经济,等等,都是思考后的选择和行动。

就像这两天持续关注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读通稿,看分析,既印证自己的一些体验和判断,也思考政策将会带来的影响。经济社会走向,会深刻影响每一个家庭。最核心就是职业选择与财务管理上。

选择的背后,既对对既有条件的考量,才是对既有认知的检验。标准是什么?总体上看,应该就是能否接近、融入、抓好最大的趋势?比如,至少5年以前,你是否意识并抓住房市?

也就是说,首先得学会判断到“势”。未来5年,我们身边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未来10年呢?只有持续深入地观察和思考,才可能得到有深厚支撑的答案。

其次是接近和融入这个“势”。“势”有很多,有大有小,比如最近罗胖提到的“小趋势”。现代社会极其复杂,大势包含各种小势。接近并融入其中,应该说,多数人都会有机会。

在得到上看到《何帆报告(2018-2019)》,据说梳理了15个“小趋势”。而且,何帆老师发愿要做30年。嗯,那时正好是新中国成立100周年,他想用30年写一部“未来史”。

仔细考虑了一下,不仅对课的内容感兴趣,更感兴趣的,是何帆老师的思路与方法。

以上就是关于得势不饶人下一句全部的内容,包括:得势不饶人下一句、2020:认清形势,放弃幻想、形势的意思解释 形势造句 近义词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72485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