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孝之子”这个词是怎么来的

哪吒电视剧2023-04-29  24

在许多人眼里,“不孝之子”就是个成语,其实不然,它本是一个词组,混迹于成语行列,是擅改成语“不肖之子”而来的“伪成语”。

成语“不肖之子”,这里的“肖”,就是“像”的意思。不肖:不象,不贤。指品德差,没出息,不像先辈的子孙或晚辈。出自:《庄子·天地》:“亲之所言而然,所行而善,则世俗谓之不肖子。”《孟子·万章上》:“丹朱之不肖,舜之子亦不肖。”

“不肖之子”的基本意思就是:儿子在品相等方面不像父亲或祖辈。

用今天常人的思维来理解“不肖之子”,它应该有两重解释。

其一,父辈先祖如果是贤达英烈,子孙们没有他们那样的“经天纬地”之才,没有像父辈先祖那样干出一番“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来,都是些凡夫俗子,那就应该解释为子孙们不像父辈祖先那么有出息。这也没什么贬义的。

其二,父辈先祖都是些凡夫俗子,可子孙们却在各方面超过了他们,那就应该解释为子孙们不像父辈祖先那样平庸。这是褒义的。

显然上面的两种解释是很宽泛的,包罗了天底下所有先祖和子孙的承顺关系,而我们在街巷市井中,看到的形形色色“不肖之子”,无非有两类:

第一类,父辈们或是飞扬跋扈或是刁钻刻薄或是薄情寡义,而子孙们却没有继承这类恶德恶习,那么这就应该理解为子孙们不像父辈那样无德不贤,即不像父辈那样令人厌恶。

第二类,父辈们或是慈祥仁爱或是勤劳节俭或是和谐为先,而子孙们却反其道而行之,即不像父辈那样招人喜欢。

那么是怎么把“不肖之子”改为了“不孝之子”呢?

那是有人依据中国传统道德,从孝道上做了文章。《论语》上说,父亲死了,“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也就是说,父亲死后,多年不改变父亲的作法,这就叫作孝。并且,“肖”不但发音跟“孝”相同,连意思也相关了。“像父亲那样”即“肖”就“孝”,“不像父亲那样”即“不肖”就“不孝”了。因此,“不肖之子”,不像父亲或祖辈的儿子,就衍化为这个很厉害的责骂人的词儿“不孝之子”了。谁都知道一般人宁可被称作“浪子”,也不原意被称作“不孝之子”的。

 

我认为,改换这两个词的人根本就没有搞清楚什么是“孝道”。

《寒窑赋》 北宋-吕蒙正

译文:天上有预测不到的风云变幻,人也会有早晚遇到的灾祸与喜事。蜈蚣有上百只足,但却不如蛇行走得好。家鸡翅膀虽然很大,却不能像鸟一样飞行。马虽然能行走千里之遥,但没有人驾驭也不能自己到达目的地。人有远大的理想,但缺乏机遇就不能实现。

人们常说:人生在世,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孔子的文章写得超过世人却被围困于陈国。拥有文韬武略的姜子牙也曾在渭水垂钓等待机会。孔子的学生颜回虽然早亡,但绝非凶恶的人。盗跖虽然活得长,却不是善良人。尧、舜虽然英明,却生下不肖的儿子。

舜的父亲瞽叟顽固愚蠢,反而生下舜这样的大孝子。张良原来只是普通百姓,萧何也只是县吏。晏子的身高不到五尺,却被封为齐国宰相。孔明居住在茅草屋里,却能担当蜀国的军师。

项羽虽然强大,却兵败而自刎乌江;刘邦虽然弱小,最终取得了国家政权。汉将李广虽有射虎石的威名,却终身都未获得封侯。冯唐虽有治国安邦的才能,却一生怀才不遇。韩信时运不济时,连饭都吃不上,等到运气来了,成为掌印的大将军,而一旦运气衰败,又死于阴毒人的计谋。

有的人先富裕后贫穷,也有人老年富裕少年衰落。满腹锦绣文章,直到老年还没有考上功名;才疏学浅的人,可能很年轻就金榜题名。皇帝的妃娥在动乱中可能沦为妾妓,风流的妓女,时来运转也能做贵夫人。

青春美丽的女子嫁了愚蠢的丈夫,俊秀的青年倒找了丑陋的妻子。蛟龙没有机遇,只能藏身于鱼鳖之间,君子没有机会时,只能屈从于小人。衣服虽然破旧,常保持恭敬礼仪,面带忧愁却可能怀有兼济天下的志向。

不得志时,只能安于贫穷和本分,心中坦荡一定会有扬眉吐气的一天。君子贫寒也有一身傲骨,暴富的小人脱不了内心的贫寒。

天气不好时,就见不到太阳和月亮的光辉;土地没有合适的气候条件时,草木都不会生长。水得不到恰当的环境时,就会掀起疾风巨浪;人若得不到机遇时,好运就不畅通。富贵荣华命中都有安排,谁不想要呢?人如果没有依从八德而生活,哪里能做高官当宰相?

以前,我在洛阳,白天到寺庙里吃斋饭,晚上住在寒冷的窑洞里。所穿衣服不能避寒,吃的粥饭抵御不了饥饿。

上等人憎恨我,下等人讨厌我,都说我卑贱,是我没有机遇啊。现在我入朝为官,官职做到最高层,地位达到三公,地位只在皇帝一人之下,千万人之上,拥有管理百官的权利,有惩罚卑鄙悭吝官员的权力。

穿衣服是绫罗锦缎,吃的则是山珍海味,出门有武士保护,回家有仆人侍奉,皇上宠爱我,百官拥戴我,所有的人说我尊贵,不是我真有多大本领,这是我得到天时和命运的眷顾啊。

所以人活在世上,居富贵不能尽情享用,处贫贱也不要自暴自弃,听从天地的循环和周而复始吧!

扩展资料:

原文: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鸡两翼,飞不过鸦。马有千里之程,无骑不能自往;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自通。

盖闻:人生在世,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文章盖世,孔子厄于陈邦;武略超群,太公钓于渭水。颜渊命短,殊非凶恶之徒;盗跖年长,岂是善良之辈。尧帝明圣,却生不肖之儿;瞽叟愚顽,反生大孝之子。张良原是布衣,萧何称谓县吏。

晏子身无五尺,封作齐国宰相;孔明卧居草庐,能作蜀汉军师。楚霸虽雄,败于乌江自刎;汉王虽弱,竟有万里江山。李广有射虎之威,到老无封;冯唐有乘龙之才,一生不遇。韩信未遇之时,无一日三餐,及至遇行,腰悬三尺玉印,一旦时衰,死于阴人之手。

有先贫而后富,有老壮而少衰。满腹文章,白发竟然不中;才疏学浅,少年及第登科。深院宫娥,运退反为妓妾;风流妓女,时来配作夫人。青春美女,却招愚蠢之夫;俊秀郎君,反配粗丑之妇。蛟龙未遇,潜水于鱼鳖之间;君子失时,拱手于小人之下。

衣服虽破,常存仪礼之容;面带忧愁,每抱怀安之量。时遭不遇,只宜安贫守份;心若不欺,必然扬眉吐气。初贫君子,天然骨骼生成;乍富小人,不脱贫寒肌体。

天不得时,日月无光;地不得时,草木不生;水不得时,风浪不平;人不得时,利运不通。注福注禄,命里已安排定,富贵谁不欲?人若不依根基八字,岂能为卿为相

吾昔寓居洛阳,朝求僧餐,暮宿破窖,思衣不可遮其体,思食不可济其饥,上人憎,下人厌,人道我贱,非我不弃也。

今居朝堂,官至极品,位置三公,身虽鞠躬于一人之下,而列职于千万人之上,有挞百僚之杖,有斩鄙吝之剑,思衣而有罗锦千箱,思食而有珍馐百味,出则壮士执鞭,入则佳人捧觞,上人宠,下人拥。人道我贵,非我之能也,此乃时也、运也、命也。

嗟呼!人生在世,富贵不可尽用,贫贱不可自欺,听由天地循环,周而复始焉。

作品赏析:

《寒窑赋》透出的是人生命运和天地自然变化循环的思想,文章以自己从凄惨到富贵的经历,列举了自古以来历史上诸多名人经历的各种命运和磨难,摆事实讲道理,来说明这世界人生命运的起起落落。

人生的始与终,在无运与有运、得时与失时的这种天地时空自然变化循环中,会产生天差地别和意想不到的人为和自然变化。只有经历过太多苦难沧桑和大起大伏的人,才能够体会到最深刻的天道无常和人情冷暖的巨大变化,才会体会到在人困、人为和天地自然变化循环中,命运的巨烈沉浮与很多人生无奈的结局。

这句话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的记录

原文如下:]

“朱公居陶,生少子。少子及壮,而朱公中男杀人,囚于楚。朱公曰:“杀人而死,职也。然吾闻千金之子不死于市。”告其少子往视之。乃装黄金千溢,置褐器中,载以一牛车。且遣其少子,朱公长男固请欲行,朱公不听。长男曰:“家有长子曰家督,今弟有罪,大人不遣,乃遗少弟,是吾不肖。”欲自杀。其母为言曰:“今遣少子,未必能生中子也,而先空亡长男,柰何?”朱公不得已而遣长子,为一封书遗故所善庄生。”

文中的朱公乃范蠡,就是传说中跟西施隐居的人:P。历史上,他是春秋时期越国的政治家,勾践的卧薪尝胆的复国计便是他的功劳。曾官至吴国的上将军和齐国的宰相。后辞官司隐居陶地自称朱公,因有非凡的经商才能并能为善一方,被人称为陶朱公。这是题外话

原文讲的是:范蠡住在陶地时,生了小儿子。待小儿子成人时,他的二儿子杀了人,被楚国拘捕。范蠡说:“杀人偿命,这是常理。可是我听说家有千金的儿子不会被杀在闹市中。”于是告诫小儿子探望二儿子。便打点好一千镒黄金,装在褐色器具中,用一辆牛车载运。将要派小儿子出发办事时,范蠡的大儿子坚决请求去,范蠡不同意。长子说:“家里的长子叫家督,现在弟弟犯了罪,父亲不派长子去,却派小弟弟,这说明我是不肖之子。”长子说便完想自杀。然后他的母亲又替他说:“现在派小儿子去,不一定能救二儿子命,却先没了大儿子,如何是好呀?”范蠡不得已只好派了长子,写了一封信要大儿子送给旧日的好友庄生,并对长子说:“到楚国后,要把千金送到庄家,一切听从他去办理,并嘱咐长子千万不要与庄生争吵。”长子走时,也私自携带子几百镒黄金。

原文中的意思的是,有身份的人不能死在公共场所,

但现今引伸为拿钱买命,以利行贿之意。

从前有一个人和他的女人坐在家门口,面前摆着一只烧鸡,正准备吃饭。这时那人突然瞧见自己年迈的父亲向他们走来,便匆匆地把鸡收起来藏好,他不想与父亲分享这一顿美味佳肴呢!老人来了,只喝了口水便走了。儿子又去把烧鸡重新端上桌来,可当他去端时,发现鸡已变成了癞蛤蟆。蛤蟆猛地跳上他的脸,便粘在那里不再动了,谁要去赶它,蛤蟆就会恶狠狠地盯着他,大有要跳到来者脸上之势,从此便无人胆敢再去碰它了。并且这个不肖之子还得每天好好犒劳这只蛤蟆,否则它就会咬他脸上的肉吃,这样这个忘恩负义的儿子再无安宁日子过了。

龚自珍的不肖之子———龚橙

昨夜读书,看到一则旧闻。《圆明园残毁考》“及英兵北犯,龚为响(向)导曰:‘清之精华在圆明园。’及京师陷,故英法兵直趋圆明园”。

大骇,原来这种事都是有家狗引路的,更骇的是,这家狗还是名士之后,龚自珍的嫡亲儿子龚橙。龚自珍偶们都知道,他那首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偶们在中学课本里就熟读过啦,杭州人,做为中国近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现今杭州就有他的纪念馆。

这么一位杰出人士居然生出了个汗奸儿子,也实属家门不肖。早上在网上查了查资料,这位龚橙如果没有后面那段做狗的历史,倒也是有趣的很。龚橙又名“龚半伦”,关于这个半伦的来历有两种说法,其一是:每读其父书必鞭其父灵牌而被人称为“龚半伦”;其二是:谓君臣、父子、夫妻、昆弟、朋友一概不论,只喜欢一个美妾,所以仅留下一半人伦,故自称“龚半伦”。

如果他没有走上去圆明园的那条路,后来的历史也最多不过在闲谈龚自珍时,提到一个顽劣怪诞的儿子,看看一笑而过;甚至有好事者拍他老爹的时候,还会抬抬这位儿子颇具魏晋之风。

如果他那时无奈做为英领事纪室,在英人的威逼下走向圆明园,而那一刻他能振臂高呼,严辞咒骂八国联军的恶行,然后怦的一枪死在侵略者的枪下,那么历史就会大大地渲扬“虎父无犬子”“一门兼忠贞”之类的,而他的那些怪诞行为,那所谓的半伦都会被解释成“个性”,挑战封建,时尚先锋;

可是不幸的是,他心甘情愿地带着八国联军去了圆明园,于是他成了中国汗奸第一人,而他那个杰出的父亲成了养儿不肖的典型教材,他那些怪诞行为成了他沦为汗奸必然之路的明证。唉……这人这历史怎么说呢?

史载龚橙晚年精神失常,发狂而卒。背叛祖宗、背叛国家,即使自称半伦之人,也必是日日良心受噬,惶惶不可终身,终于失常

在文言文中,或一字大体有两个意思:1或者、或许 2有的(人)

或者会生出不孝顺、不乖的儿子,也可以翻译成有的人生了不肖之子。

具体翻译文言文应关联全文上下,所以无法给出准确定义~

以上就是关于“不孝之子”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全部的内容,包括:“不孝之子”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寒窑赋 译文、“千金之子,不死于市”的典故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72483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