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宦官

络石2023-04-29  40

宦官,古代史书上又称为寺人、阉人、阉宦、中官、内官、内臣、内寺、太监、内监等,是古代在宫廷中侍奉皇帝及其家族的官员。

宦官是中国古老而又漫长的封建专制主义政治的产物。远在周代,宦官就已出现在宫廷中了。但是,这时的宦官对国家的政治生活并没有多大影响,多数宦官也不是由阉割过的人担任,而是由正常人担任的,其人数也比较少。

秦汉以后,封建专制主义不断发展和强化。作为皇权的附属物,宦官实力也日渐膨胀,并且作为一种特殊的政治势力活跃在政治舞台上,其人数也日益庞大,到明朝时竟达十万人以上。

秦和西汉的宦官,虽然多数是阉割过的阉人,但也还用一部分士人,而从东汉开始,宦官“悉用阉人,不复杂调他士”。(《后汉书·宦者列传》)这是由封建专制政治决定的。封建专制政治的根本特点之一,就是皇位的不可转让性。希望皇位能传之千秋万世、确保帝王一系血统的纯洁性,在封建帝王看来,这是头等大事。要做到这一点,唯一的途径,就是让那些因生殖器被阉割而成为不男不女、半雄半雌的人在宫内当差。这种人,就是宦官。

宦官本是内廷官,不能干预政事,但其上层分子为皇帝亲近的奴才,往往能窃取权力,严重干预国家政治生活。“东汉及唐、明三代,宦官之祸最烈。”(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五《宦官之害民》) 东汉中后期,政治腐败,宦官、外戚交相专政。桓帝以后,东汉政权完全为宦官集团所垄断。宦官集团排斥异己,打击士人,先后兴起两次“党锢”。宦官集团的统治使政治更加黑暗,社会问题日益严重,终于爆发了黄巾大起义,从根本上动摇了东汉王朝的统治。 唐朝后期,宦官掌握军政大权,致使皇帝也无可奈何。唐文宗自谓受制于家奴,连历史上受制于诸侯和权臣的周赧王、汉献帝也不如。

在唐代后期,甚至皇帝的生死废立也掌握在宦官手里。唐宪宗以后的十个皇帝,有七个是宦官立的。宦官“迫胁天子,下视宰相,陵暴朝士如草芥。”(《资治通鉴》卷二四五)宦官专权,使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直到903年,朱全忠进长安大杀宦官,宦官的权势才彻底垮台。不过,这时的唐王朝也即将垮台了。 明朝的宦官之祸,更超过以往各朝代。明代宦官众多,管理宦官的机构叠床架屋,十分庞大。有所谓宦官二十四衙门(十二监、四司、八局),二十四衙门之首的司礼监,既掌握厂卫、又有批红权,位在内阁之上。内阁大权旁落,无所作为。明以前历代士大夫都和宦官相对立,决不与宦官为伍。

而明代则不然。明中叶以后,朝廷大事成败得失,都和宦官关系极大。士大夫中比较有作为的如于谦、王守仁、张居正等人,无不得力于宦官的帮助。明代宦官贤者少,恶者多。英宗时的王振、宪宗时的汪直、武宗时的刘瑾、熹宗时的魏忠贤,都是明代宦官中的大恶者。“文武大臣见王振而跪者十之五,见汪直而跪者十之三,见刘瑾而跪者十之八”(王世贞:《觚不觚录》)魏忠贤的势力更大,他的走狗有所谓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儿、四十孙。以中央到地方,党羽密布。他被称为九千岁,很多地方都给他建生祠。宦官专权,给明王朝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带来严重影响。政治上,强化了封建专制主义,导致各种社会矛盾日趋激化;经济上,横征暴敛,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摧残;军事上,宦官监军,加速了军队的腐败,使边防大为削弱,动摇了明王朝的统治。 清朝建立后,统治者鉴于宦官之弊,废除宦官二十四衙门,以其事隶属于内务府。大臣所上章奏都由皇帝亲自审阅,不再委任宦官。宦官都成为供御膳执洒扫的人物,中国历史上宦官专权之祸自此结束。

宦官和太监区别:

其一:时间上差别。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宦官”一词。但是在辽代时期才出现了“太监”。由此可见宦官制度比太监制度起源早,在周王朝时期就已经有了对于宦官的记录。

那么这宦官都是由什么人来担当呢?第一种就是身份低下卑贱之人,第二种是被判了罪行的人,第三种是民间的年幼子弟。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宦官的地位是低下的。

到了秦汉之后,宦官的制度被更加的完善,他们政治上有种特殊的势力,对当时很多朝代带来了重大影响,就拿秦国时期的官宦嫪毐来说,当时的嫪毐深受太后的宠信,权利和势力都达到显赫的地步,甚至是封官拜相。但其后果也是悲惨收场。

其二:太监必须是阉人(后来时还有人以专门割三件套发家致富),但是在战国时期的宦官并不是都是没有三件套的。这就说明那个时期的宦官不全是没有那啥的人,真正的全部变成阉人是在东汉以后。

后来到了明朝的时候,人们就普遍的把两者联系在一起。在明代宫廷中的二十四衙门就是由太监专门领导,由此可见,当时的太监是宦官的更高表现形式。宦官可以不是太监,但是太监就必须是宦官。我们换个通俗易懂的说法,那就是太监是宦官的领头,太监可以直接命令下面的宦官。

对于低下的宦官来说,要是有人称呼他们为太监,那将是一件高兴的事,就好像是现在,有人溜须拍马天天讨好称呼领导一样。所以太监之称就慢慢的成为了宦官们终身奋斗的目标。

很多影视作品中我们都会见到皇帝身边的太监这一角色,或者称他们为宦官,他们可是说实在古代封建社会中一股特殊的政治势力,很多朝代都有他们活动的身影。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太监和宦官其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有着很大的区别。但是为什么在我们的印象中感觉宦官就是太监呢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一一解答吧。

在很多古典戏剧和小说里,很多时候都把“宦官”称为“阉党”。所以,很多人都误以为“宦官”就是“太监”。其实,这里面是有很大的误区。“宦官”和“太监”,从来就不是同一个概念,它们之间是有很大区别的。

“宦官”自古有之,他们是指所有在皇宫为皇帝和皇族服务的官员们的总称。在东汉以前的历朝历代,充当宦官的并非都是阉人,只有到了东汉以后,宦官才全部有阉人来充当。

而“太监”一词,出现在最早的时候应该是与北宋同时代的辽国。其时的“太监”,是辽代政府机构中的官员。到了元朝,“太监”更是诸监中的二级官吏,很大一部分的太监都不是阉割了的刑余之人。

到了明代,太监和宦官才有了固定关系,充当太监的人必定是宦官,但宦官不一定是太监。明白一点的说,太监就是宦官的上司,是具有一定品级、俸禄的高级宦官。

只有到了清代,并不精通汉文化精髓的满族皇室,想当然地将侍奉皇帝和皇族的宦官一律冠以太监之称。从此以后,宦官和太监就混为一谈了。                                                                 

宦官(俗称“太监”)是中国古时候专门供皇帝及其皇族役使的一种官员,自从东汉时期开始,官宦则全部由阉人担任。

在很多历史小说当中,经常有提起宦官这个称呼,不少人产生了好奇,就想知道宦官究竟是一种什么官职,这种宦官都有哪些人去担任,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吧。

详细内容 01

宦官是负责宫廷杂事的奴仆,不得参与国家政务,但因与皇室朝夕相处,遂能博取信赖或有可乘之机,故在一些朝代中存在着宦官掌握国家政务大权的情况。早期宦官不一定都是阉人,在东汉之后才完全使用阉人做宦官。

02

太监本为官名,唐高宗时,改殿中省为中御府,以宦官充任太监,少监,只有地位较高的内监被称为“太监”。后宦官亦通称为太监。

03

巡、元官署以其为主官者不少,隋、唐有大监,“大”或作“太”,亦与宦者无关。明内廷有十二监,主官均称太监,由阉人担任,主官以下宦官,无太监之名。清始以太监加诸所有宦官,宦官与太监遂为同义词。

04

宦官称“太监”,是隋唐以后的事。唐高宗时,改殿中省为中御府,以宦官充任太监,少监。后宦官亦通称为太监。到了明代,宦官权势日增,人们就把所有宦官都尊称“太监”,太监也就称为宦官代名词了。

05

宦官在中国出现的很早,根据现有的资料推测,大约早在夏商的宫廷中可能就有了宦官的存在。周朝及各诸侯国大都设置了宦官。《诗经》《周礼》《礼记》中都有关于宦官的记载。

这是个让人雏菊一紧的问题。

普遍的印象里,宦官就是太监。

但其实,两者是有很大区别的,如果一不小心穿越到古代宫中,一定要搞清楚这个问题。要不然,很有可能让这帮男高音们,收拾收拾喂狗。

“宦官”这个词出现得较早,是皇宫中为皇帝及其他皇族成员服务的官员的总称,可以理解为皇室的管家。“宦”这个字,本义是做奴隶主或帝王的奴仆,也可以代指官吏,并没有被阉割的意思。比如“宦官”两个字调过来,变成“官宦“,就代指官吏。

东汉以前,宦官特别好,参考国家公务员编制,而且不用眉头一皱,六根清净,是个健全的正常人。可以说,是个让人羡慕的职业。

比如,像秦朝时的赵高,他就是宦官。正是在他的帮助下,嬴政才能顺利地拿掉吕不韦,保住自己的地位。

很多人以为他是阉宦,但其实,并没有足够证据表明他被“处理”过。司马迁的《史记》里没有,《战国策》里面也没有。只不过因为赵高的行事风格狠辣,被越来越多的人误以为有修炼《辟邪剑谱》的体质。

东汉以后,宦官的味道才正式改变,所有的宦官必须是阉人,不能习得《葵花宝典》的不得入内。想想都疼。

中兴之初,宦官悉用阉人,不复杂调他士。——《后汉书》卷七十八

但是这个时候还没有“太监”这个词。

“太监”一词直到辽代才出现,只是一种官职,而且可以世袭。

既然可以世袭,那么肯定是吃人间烟火,六根不清净的,也是个健全的正常人。

到唐高宗时,改殿中省为中御府,太监一职由宦官充任。

于是,太监和宦官开始融合。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融合程度越来越高。

直到明朝,宦官所领的二十四衙门,各专设掌印太监。此时太监相当于高级宦官。

从永乐大帝一朝开始,宦官开始受到重用,皇帝身边亲信的太监,经常被派出巡甚至出洋,所以有了郑和七下西洋,创造了彪炳千秋的丰功伟绩。

永乐十八年设立了东厂,由宦官任厂公。

这里要多说一句,锦衣卫不是宦官,从上到下清一色的纯爷们儿。

东厂只对皇帝负责,不经司法机关批准,可监督缉拿臣民。大太监王振、刘瑾、冯保、魏忠贤都曾统领东厂。

后来又有西厂和内行厂,宦官的权势达到顶峰。

明正德五年,刘瑾倒台后,内行厂与西厂一并被撤销。

再后来,到了清朝,太监成为宦官的专称,设总管太监为首,隶属于内务府。

清朝对太监的防范极为严格,所以极少出现权倾朝野的大太监。比较有名的李莲英,他是第一个叫慈禧为“老佛爷“的人,他的权势依附于慈禧太后的恩宠之上。慈禧归西之后,李莲英很快就隐退了,没有出现其他朝代,推翻统治的事情发生。

后来,辛亥年间,清王朝的封建统治从根本上结束,绵延了数千年的宦官制度也随之烟消云散。

以上就是关于什么叫宦官全部的内容,包括:什么叫宦官、宦官和太监有啥区别、“太监”和“宦官”有什么不同呢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72211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