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氾胜之书》:西汉氾胜之著。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农业科学著作。书中总结出一种叫“区田法”的耕作方法,还介绍了“穗选法”、“浸种法”等选种方法和育种方法。该书现存3700多字,内容丰富。
《齐民要术》 是中国北魏著名作家贾思勰所著的一本综合性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历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是我国现存历史最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部农书。书名中齐民就是指百姓要术是指谋生的方法,本意是著作此书是为了百姓都够多一种谋生的方法。
贾思勰是北魏末年,人出生在一个世代务农的书香门第是耕读之家,贾家从祖上开始就喜爱读书学习注重农时生产的技术,并且还总结出了较为系统的学习方法和专业的研究。贾思勰的家境虽然不是很富裕,但是祖上却有着大量的藏书,这也让他从小就有着博览群书的机会,从书中吸取了各方面的知识,也为《齐民要术》 后来的编撰奠定了夯实基础。
贾思勰成年后便走仕途曾经在高阳郡任太守,并且还去过山东河北河南等地,每到一个地方任职,都十分注重那里的农业生产,并且认真考察和研究当地的农耕生产技术,还向丰富经验的老农请教,也获得了不少农业方面的知识使撰写齐民要术有了丰富实践经验,人到中年,他又辞职,回到自己故乡经营农牧业,亲自参加农业生产,劳动与放牧。由于对农业已经有了亲身实践,并且还掌握了许多生产技术,于是在北魏永熙二年。他开始将自己身上所积累的经验与实践,和古书上的农业技术资料与老农经验相结合,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写成最早的农业科学技术著作《齐民要术》 。
《齐民要术》 中不仅内容丰富还涉及面广,其中包括农作物种植栽培,经济林木种植,野生植物利用还有家禽、家畜、渔业养殖、蚕养殖方法和疾病治疗,甚至是农副产品加工等都记录在内。
应该有王祯《农书》
四大农书
《齐民要求》:北朝,贾思勰,第一部完整农书
《农桑辑要》:元代,最早的官修农书
《农书》:元代,王祯,重点在生产工具的改革
《农政全书》:明代,徐光启,介绍西方自然科学,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
西汉时期的《汜胜之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书,原书已佚,只残存了3000余字,散见于《齐民要术》、《术平御览》等著作中。东汉时期的《四民月令》也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起过积极作用。
《齐民要术》是北魏时期的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的最完整的农书。书名中的“齐民”,指平民百姓;“要术”指谋生方法。
《齐民要术》成书的时间为公元6世纪三四十年代,它的问世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和客观条件作基础的。
北魏之前,我国北方处于一种长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一百多年以后,鲜卑族的拓跋氏建立了北魏政权并逐步统一了北方地区,社会秩序由此逐渐稳定,社会经济也随之从屡遭破坏的萧条景象中逐渐恢复过来,并得到发展。北魏孝文帝在社会经济方面实施的一系列改革,更是刺激了农业生产的进步,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兴盛。尽管如此,当时的农业生产还没有达到很高的水平,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贾思勰认为农业科技水平的高关系到国家是否富强,于是他便萌生了撰写农书的想法。
农民春耕
北魏统治者的励精图治,农业生产的蒸蒸日上,也为贾思勰撰写农书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贾思勰为官期间,到过山东、河北、河南等许多地方。每到一处,他都非常重视农业生产,他曾经亲自从事农业生产实践,进行各种实验,饲养过牲畜,栽种过粮食。贾思勰不但注重亲身实践,而且善于向经验丰富的农民学习,吸收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
《齐民要术》由序、杂说和正文三大部分组成。正文共92篇,分10卷,11万字,其中正文约7万字,注释约4万字。另外,书前还有“自序”“杂说”各一篇,其中的“序”广泛摘引圣君贤相、有识之士等注重农业的事例,以及由于注重农业而取得的显著成效。一般认为,杂说部分是后人加进去的。
书中内容相当丰富,涉及面极广,包括各种农作物的栽培,各种经济林木的生产,以及各种野生植物的利用等等。同时,书中还详细介绍了各种家禽、家畜、鱼、蚕等的饲养和疾病防治,并把农副产品的加工(如酿造)以及食品加工、文具和日用品生产等形形色色的内容都囊括在内。
《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等,对中国古代农学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对我国农业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蚕与蚕丝
我国远古时期,神农氏见人们的食物越来越不足,遍尝百草,开辟新的食物来源,终于选择出可供人们食用的谷物。接着又观察天时地利,创制耒耜,教导人们种植谷物,开启了我国远古农业的先河。
到了夏、商、周时期,我国发明了金属冶炼技术,青铜农具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水利工程开始兴建,农业技术有了初步的发展。
春秋战国是我国社会大变革和科技文化大发展时期。炼铁技术的发明标志着新的生产力登上了历史舞台,铁农具和畜力的利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大发展。
到战国时期,秦相吕不韦约集手下门客集体编写了《吕氏春秋》一书,其中的《上农》、《任地》、《辩土》、《审时》4篇,则是专讲农业的。这是我国最古老的农学论文。
在当时,所有诸侯国都认识到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提出了“上农”的理论,推行以农业为本、工商为末的“崇本抑末”政策。《上农》篇中提出的重农理论和政策,和商鞅、吴起、韩非的重农思想基本上是一致的。《任地》、《辩土》、《审时》3篇是专讲农业技术的。《任地》讲利用土地的原则。《辩土》是讲使用土地,就是以人力来改变土壤的现状,对《任地》篇所提出要求的事,作了具体回答。《审时》篇讨论耕作及时不及时对农作物各方面、特别是对子粒性质的影响。《任地》等3篇包含着农业生产方面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总结了先秦劳动人民的农业生产经验,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科学的技术水平。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地区旱地农业技术达到成熟,耕、耙、耱配套技术形成,多种大型复杂的农具先后发明和运用。
据东汉时期班固《汉书•艺文志》记载,在西汉以前我国就出现了专门的农书,共有9家114卷之多,其中《神农》20篇、《野老》17篇、《宰氏》17篇、《董安国》16篇、《尹都尉》14篇、《越氏》5篇、《氾胜之书》18篇、《王氏》6篇、《蔡癸》1篇。
这些农书除《神农》、《野老》外,其余7种中,4种早已下落不明。剩下的3种,两汉之交的刘向和班固都肯定它们是西汉人的著作,就是《董安国》、《蔡葵》和《氾胜之书》,但前两种也已散失,只有《氾胜之书》,靠北魏时期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等几部书的引文,保存了一些零星文字。但是从残存的3700多字中,仍足以反映出西汉农业科学技术的水平。
《泛胜之书》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农业科学著作,书中对耕作的基本原则、选择播种日期、农作物栽培技术、调节稻田水温法、区田法等均有详细记述。
《氾胜之书》原来共有18篇,中的9种农业著作里,篇数仅次于《神农》(20篇)。现存的《氾胜之书》仅仅是原书的一部分,共计3700多字。依据残存的部分资料,我们能知道《氾胜之书》总结了耕作栽培的总原则,介绍了13种作物的栽培技术。
扩展资料《氾胜之书_》与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元代王祯的《农书》、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为中国古代四大农书。
氾[fán]胜之,泛水(今山东省曹县北)人,西汉著名农学家。所编著的《氾胜之书》,归纳了我国古代黄河中游流域劳动人民的农业生产经验,记述了耕作原则和作物栽培技术,对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由此而闻名于世。
以上就是关于我国古代最早的农书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我国古代最早的农书是什么、中国现存最早的农书是什么这个农书的作者是谁、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农书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