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什么

2023-04-28  22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根据查询群众史观的理论相关资料得知,群众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的基本观点出发,认为社会发展的历史从根本上说是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作为物质资料生产者的人民群众所创造的历史。

运用群众史观分析把人民放在首位: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如果说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剧,那么,正如马克思所说,人民群众既是剧作者,又是剧中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原理成为唯物史观的重要理论基石。

主要区别即在个人和人民,哪个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大。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西方主流的唯心史观一般认为英雄、伟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人民是驱动力,属于被领导的对象。因此,东西方史学家对历史的描述,有很大的差异,让人感觉仅只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奇迹,比如运用不同史观对拿破仑的研究,就让我大开眼界。现在史学界,进行历史研究都会用比较综合方法,主流是唯物的群众史观,但不可以绝对否定唯心英雄史观。不管是群众史观还是英雄史观,更多的还是强调了人在历史进程中的决定作用,但是斯塔夫里阿诺斯先生推出《全球通史》之后,又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史学观念,那就是自然世界客观环境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

这是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具体表现为英雄创造历史还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英雄史观得以产生并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重要原因,在于其深刻的认识根源、社会历史根源和阶级根源从认识根源来看,英雄史观之所以产生,主要是因为停留于历史现象的表面,把活动在历史舞台前面的少数英雄人物的作用尤其是他们的意识作用加以夸大并绝对化,而把默默无闻的广大人民群众及其历史活动置于视野之外从社会历史跟原来看,英雄史观的产生同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大多数人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少数人从事政治统治、垄断精神文化生活有关从阶级根源看,剥削阶级的思想家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出于阶级偏见,不敢承认广大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而需要用英雄史观来为自己服务

英雄史观认为人类的历史是个别杰出的人物创造的,他们夸大了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而否认了广大群众的地位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的具体过程始终起着一定的作用,又是甚至对历史事件的进程和结局发生决定性的影响,但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而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了“人们自己创造作家的历史”的观点,并借此同神创造历史、观念创造历史等唯心史观划清界限但唯物史观并没有停留在一般的承认“人”创造历史的这一点上,而是更深入地考察群体与历史、个体与历史的关系,群体与个体的关系,进而区分了创造历史中的决定力量与非决定力量、主导力量与非主导力量

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思想为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论题提供了理论前提,而对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证明也就是对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思想的具体说明

运用群众史观,分析要把人民群众放在最高的位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决定力量。群众史观:唯物史观主张,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人是现实的社会中的人,要说明历史创造者问题,必须全面、具体、历史地考察和分析人们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运用群众史观把人民群众放在最高位置原因如下。

1、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历史创造者原理。

2、人民群众是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其主要的稳定的是劳动群众。

3、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因而从根本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要把自然资源改造成为社会财富,劳动者必须掌握适当的工具,进行艰苦的劳动。

4、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劳动群众创造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实践,为人们从事一切精神生产提供了物质基础。

5、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而一切社会矛盾都是人与人的矛盾,社会矛盾只能通过人的活动去解决。

以上就是关于群众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群众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什么、运用群众史观分析为什么把人民放在首位、英雄史观和群众史观的区别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71567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