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隋炀帝拼音:[suí yáng dì]。
2、隋炀帝是隋代杨广的帝号。
3、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4月11日),本名杨英,小字阿,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隋朝第二位皇帝(604年~618年在位),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嫡次子。
4、美姿仪,少聪慧,初封雁门郡公。开皇元年(581年),册立为晋王,参与灭陈朝,阴谋夺宗。开皇二十年(600年),册立为皇太子。仁寿四年(604年)七月,正式即位。在位期间,在前人修的众多运河基础上疏浚修隋朝大运河,营建东都洛阳,迁都洛阳。改州为郡,又改度量衡依古式;频繁发动战争,西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滥用民力、穷奢极欲,引发全国范围农民起义,天下大乱,导致隋朝崩溃覆亡。
导读:隋炀帝的炀怎么读与“阳”同音。为何杨广会被后人称为隋炀帝呢这就要从古代帝王谥号说起。
炀怎么读
yàng
◎烘烤:古者民不知衣服,夏多积薪,冬则炀之。《庄子》
◎向火(取暖),烤火:炀,炙燥也。《说文》、冬则羊裘解札,短褐不掩形而炀灶口。《淮南子》、若灶则不然,前之人炀,则后之人无从见也。《战国策》
◎炊:炀者(灶下烧火的人);炀器(炉灶)
◎遮蔽,蒙蔽,挡住:炀没(湮没,消失);炀蔽(遮瞒;遮蔽)
◎炽热:观天火之炎炀兮,听大壑之波声。汉·东方朔《七谏》
◎又如:炀火(烈火);炀旱(炎热干旱);炀炀(火盛的样子);炀和(融和;暖和)
yáng
◎熔炼金属:以一铁范…密布字印…持就火炀之。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谥号:如隋炀帝
杨广为什么被称隋炀帝
中国传统文化有四大无聊,“谥号”是其一(另三大无聊是“年号”、“正统”和“避讳”)。从总体上看,站在终点看谥号,可谓无聊,而又不仅仅是无聊。纵向地看,它开始有些积极意义:促使帝王大臣少作恶多为国为民立功,后来才演变成无聊、可笑,保护没落的封建制度。正如那句 名言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谥号是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始于西周。周公旦和 姜子牙 有大功于周室,死后获谥。这是谥法之始。《周礼》说:“小丧赐谥。”小丧,死后一段时间。《逸周书谥法解》:“谥者,行之也。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出于人。”
谥法制度有两个要点:一是谥号要符合死者的为人,二是谥号在死后由别人评定并授予。君主的谥号由礼官确定,由即位皇帝宣布,大臣的谥号是朝廷赐予的。谥号带有评判性,相当于盖棺定论。
谥号来自于谥法。谥法规定了若干个有固定涵义的字,大致分为三类:属表扬的有:文、武、景、烈、昭、穆等;属于批评的有:炀、历、灵等;属于同情的有:哀、怀、愍、悼等。
如,楚怀王的“怀”表示“慈仁短折”。前者称为上谥、美谥;中者称为下谥,恶谥;后者称为中谥。一九二六年六月,著名学者王国维自沉身亡,溥仪“诏”谥“忠悫”,墓碑上刻着“王忠悫公”。悫:诚实。陈寅恪在其碑文中说:“思想不自由,毋宁死耳!”惟恐思想不自由,是王国维寻死的主要原因。这是中国谥号制度的终点。
恶谥是后来才有的——人们渐渐觉察到,有些帝王大臣不是好人,有一些还很可恨。周厉王在“厉”表示“暴慢无亲”、“杀戮无辜”。他是一个贪婪的君主,“国人”发动暴动,他逃到彘(今山西霍县东北),后来死在了那里。《召公谏厉王弥谤》是先秦历史散文名篇,选进了多种课本。本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厉王的专制残暴。
隋炀帝的“炀”表示“好内怠政”、“外内从乱”,是他被缢杀当年,唐朝开国皇帝 李渊 加的。
1、熔化(金属)。
2、火旺。
炀是一个汉字,读音为yàng或yáng。意思是熔化金属。烘干,烤火。 古代谥法,去礼远众称“炀”。炀是左右结构,部首为火。
扩展资料
相关词组
1、炀者
炀者是汉语词汇,是指灶下烧火的人,出自《庄子·寓言》。
2、炀蔽
遮瞒;蒙蔽。
3、炀和
炀和是汉语词汇,拼音是yáng hé,解释为融和,温和。
4、炀灶
炀灶,典故名,典出《战国策·赵策三》。指如果有人在灶口烧火,他遮住了火。后面的人就烧不到火。后因以“炀灶”喻佞幸专权,蒙蔽国君。
多音字炀 yáng
熔化金属。
火旺。
烘干,烤火。
古代谥法,去礼远众称“炀”。
炀 yàng
烘烤、炽热
古者民不知衣服,夏多积薪,冬则炀之。——《庄子》
向火(取暖);烤火〖warmoneself〗
炀,炙燥也。——《说文》
冬则羊裘解札,短褐不掩形而炀灶口。——《淮南子》
若灶则不然,前之人炀,则后之人无从见也。——《战国策》
炊〖cook〗。如:炀者(灶下烧火的人);炀器(炉灶)
遮蔽,蒙蔽,挡住〖cover〗。如:炀没(湮没,消失);炀蔽(遮瞒;遮蔽)
炀火(烈火);炀旱(炎热干旱);炀炀(火盛的样子);炀和(融和;暖和)
读音
拼音:yàng、yáng
笔画
部首:火,部外笔画:3,总笔画:7
输入法
郑码:UOYO,U:7080,GBK:ECBE,五笔:ONRT,
● 炀
yàng
◎烘烤:古者民不知衣服,夏多积薪,冬则炀之。――《庄子》
◎向火(取暖);烤火:炀,炙燥也。――《说文》、冬则羊裘解札,短褐不掩形而炀灶口。――《淮南子》、 若灶则不然,前之人炀,则后之人无从见也。――《战国策》
◎炊:炀者(灶下烧火的人);炀器(炉灶)
◎遮蔽,蒙蔽,挡住 :炀没(湮没,消失);炀蔽(遮瞒;遮蔽)
◎炽热 :观天火之炎炀兮,听大壑之波声。――汉·东方朔《七谏》
◎又如:炀火(烈火);炀旱(炎热干旱);炀炀(火盛的样子);炀和(融和;暖和)
yáng
◎熔炼金属:以一铁范…密布字印…持就火炀之。――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熔化金属。
谥号“炀”的实例:
隋炀帝(唐朝上谥曰“炀")
南齐东昏侯(萧纲上谥曰“炀")
陈后主(隋炀帝上谥曰“炀")
鲁炀公、宋炀公(后任君主上谥曰“炀")
古代《谥法》说,“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逆天虐民曰炀,好大殆政曰炀,薄情寡义曰炀,离德荒国曰炀。“
烔炀的读音:tóngyáng
烔的读音是tóng,声母t,韵母ong,音调为第二声。
炀的读音是yáng,声母y,韵母ang,音调为第二声。
烔炀是一个地方的名字,巢湖市烔炀(古称桐杨)镇取名于烔炀河,烔河原名桐河,发源于肥东县桐山南麓,炀河原名杨河,发源于镇西的杨子山,两河交汇于镇南,形成桐杨河,注入巢湖。
因镇区经常遭受水灾,百姓为避水患,意以火来克水,将桐杨河的“桐”、“杨”二字的木字旁,改为火字旁,形成了今天的“烔炀河”。新华字典中的“烔”字,注释为安徽巢县烔炀河镇专用字。
烔炀镇的介绍:
烔炀镇地处巢湖北岸,位于县级巢湖市与合肥市的交接处,东距巢湖市25公里,西距合肥市35公里,地理区位优势明显。淮南铁路、S105省道,滨湖旅游观光快速通道、京福高铁穿境而过。
全镇面积15953平方千米(2017年),下辖17个村(社区),人口62111人(2017年),为安徽省首批“扩权强镇”试点镇之一,副县级建制。烔炀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系传奇将军李克农故里,明清建筑烔炀老街和李鸿章当铺浸润出独具特色的烔炀历史古色,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亲为题词“江淮古镇烔炀河”。
炀是一个汉字,读音为yàng或yáng。意思是熔化金属。烘干,烤火。
古代谥法,去礼远众称“炀”。炀是左右结构,部首为火。
中文名
炀
解释1
熔化金属
解释2
烘干,烤火
古 义
古代谥法,去礼远众称“炀”。
拼 音
yàng、yáng
部 首
火
结 构
左右结构
造字法
形声字
五 笔
onrt
笔顺编号
4334533
词 性
动词
以上就是关于隋炀帝怎么读 隋炀帝的简介全部的内容,包括:隋炀帝怎么读 隋炀帝的简介、【炀怎么读】杨广为什么被称隋炀帝、炀是什么意思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