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年间是1621-1628年,在位的皇帝是明思宗朱由校
历史中没有天运年代。
具体的明朝历代年代如下:
明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1368年-1398年在位
明惠帝,建文皇帝,朱允炆1398年-1402年在位
明太宗(成祖)永乐皇帝,朱棣1402年-1424年在位
明仁宗,洪熙皇帝,朱高炽1424年-1425年在位
明宣宗,宣德皇帝,朱詹基1425年-1435年在位
明英宗,正统(天顺)皇帝,朱祁镇1435年-1449年,1457年-1464年在位,因做过两次皇帝,故用两个年号。
明代宗,景泰皇帝,朱祁钰1449年-1457年在位
明宪宗,成化皇帝,朱见深1464年-1487年在位
明孝宗,弘治皇帝,朱佑樘1487年-1505年在位
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1505年-1521年在位
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1521年-1567年在位
明穆宗,隆庆皇帝,朱载垕1567年-1572年在位
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1527年-1620年在位
明光宗,泰昌皇帝,朱常洛1620年在位28天
明熹宗,天启皇帝,朱由校1620年-1627年在位
明思宗,崇祯皇帝,朱由检1627年-1644年在位
背面有字的天启通宝是明代的,明光宗未铸钱,因其在位仅数月,未及铸钱,其子明熹宗于天启元年先补铸其父年号“泰昌”钱,称“泰昌通宝”。此钱为小平钱,真书直读,铜色淡红,也有黄铜钱,版本不多,有背月,背星钱,还有钱径达29厘米,大如折二钱的宽郭大样钱;也有钱径23-24厘米的小钱。明熹宗铸泰昌通宝钱只一年,次年便开铸“天启通宝”,同年设立了户部宝泉局,称“钱法堂”,从此由户部主管铸钱。所铸钱币主要用于军需,军队的铸钱炉只保留西北三镇,东南的一律取消,这时全国形成了三个造币中心,分别为两京及四川地区,但天启三年(公元1628年),宦官魏忠贤专权,宦官乱政,滥铸情况又出现,地方钱局大量出现,因此所铸的天启钱版本极多,差异大。钱背文大量的出现记地,记局,记重等形式。此前仅万历时期出现过,但版本有限。所以明朝钱币制式的复杂时期是从天启年间开始的。天启年为了弥补财政的亏空,继以往的方法,仍采用增加铸钱量来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全国各省钱局滥钱恶钱,好赚取利润。大量的轻劣钱掺入官钱充数,与明朝前期制钱力求精整美观的传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天启通宝”初铸为小平钱,后开铸当十钱。天启五年,因官私所铸大钱过多过劣,下令停铸,并由朝廷出白银,回收当十钱,其大钱铸期不过三年;天启钱钱重原定一钱三分,千钱重八斤八两,但后来由于官铸过于滥恶,小钱仅重七分,千钱仅重四斤八两,含铜量不足三成。此外有一种用日本铅锡销熔入铜所铸的铜呈折色的“折沙钱”就是此时所铸。天启小平钱分背无文和背有文两大类,背文比万历钱复杂,背铸有星月纹的种类多;背有文分记重,记事,记局、记地。背记事为“奉旨”二字,是当时宦官、大臣奉旨办事造钱的意思。“天启通宝”小平钱不仅背文多,其它如字文大小,文字水平,轮郭宽窄,钱文结构也有诸多不同,很复杂多变。“天启通宝”当十钱也分背无文和背有文两类,折二钱则大都背无文,存世也较少。这两种钱皆较少见。
三国时期吴国:天玺、天纪
南朝梁:天正、天成
北魏:天兴、天赐、天安
东魏:天平
唐:天宝、天复、天佑
五代:天成、天福
北宋、南宋、辽:天赞、天显、天禄、天辅
元:天历
明:天顺、天启
清:天命、天聪
明朝天启年间。
王恭厂大爆炸,史称天启大爆炸或王恭厂灾,为1626年5月30日(明朝天启六年五月初六),端午节次日上午9时,北京西南隅的王恭厂火药库附近区域发生的离奇爆炸事件,造成半径达750米、面积达225平方公里的爆炸范围及2万余人的巨大死伤。据后人估算,此次爆炸的威力约为1万至2万吨当量的**炸药(TNT)。
由于提及王恭厂事件的古书均记载了巨大声响传播百里、天色昏黑如夜、屋宇动荡、灵芝状烟云等疑似由强烈地震、龙卷风、陨石甚至超自然力量才有可能产生的离奇现象,单由火药库爆炸是不足以造成的,再加上事件发生后,爆炸范围附近的伤者和尸首皆发生衣服被卷去而致全身赤裸、一丝不挂的怪况。更给此灾变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王恭厂大爆炸与印度“死丘”事件、1908年6月30日俄罗斯西伯利亚通古斯大爆炸并称为世界三大自然灾难之谜。
有专著《王恭厂大爆炸》收录各种资料。
以上就是关于明皇天启是什么年代全部的内容,包括:明皇天启是什么年代、天启通宝是哪个 朝代的到今多少年了、古代中间带天字的年号有哪些朝代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