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小说名著之一,受到了不少人的喜爱和研究,小编也时常为林黛玉和贾宝玉之间的爱情悲剧而感到叹息。两人因为封建礼俗的约束,始终都没有走到一起,最后贾宝玉迎娶了薛宝钗。
听到这个消息的林黛玉,本身就患有疾病,心中更加悲痛,没过几天,就因为生病而去世了,但是引发读者好奇的是,曹雪芹和高鹗两个人自始至终都没有交代,林黛玉得的到底是什么怪病,这种疾病看上去既不严重但是也治不好。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分析一下。
根据原著里面所说。林黛玉从小就得了“不足之症”,先天身体就弱,药不离身,林黛玉自己也说:“从会饮食时便吃药,到今日未断,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所幸的是林黛玉是一个富贵人家的子女,要是生在贫穷人家,恐怕早就不在人世了。
而且“每岁至春分秋分之后,必犯旧疾”,林黛玉的病还有周期性,通过科学的分析,应当是林黛玉先天身体条件不足而引起的多种并发症。她每日都需要服用人参养荣丸,这种药正是调理身体所用。
有人推断,真正导致林黛玉死亡,还是我们常说的痨病,也就是肺结核,自从20世纪发明各种抗生素之后,肺结核只要经过数个月的抗生素治疗就能够完全的治愈,但是在抗生素尚未发明的古代,肺结核就是让人闻风丧胆的绝症。
林黛玉的疾病从偶尔的咳嗽,演变成了后来的咳血,正是肺结核的显著特征,这也不难理解贾母和王夫人非常疼爱林黛玉,却依然选薛宝钗做宝玉妻子的理由,如果林黛玉传染宝玉这一种疾病,那岂不是非常糟糕了?
实际上这种说法只是一种谬论而已,古代得了肺结核的人根本不能够存活多久,更别提林黛玉打娘胎起就有咳嗽的症状,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小说第三十二回,其中有一段这样的描述描写林黛玉的病。
“医者更云气弱血亏,恐致劳怯之症。”根据专家研究古代典籍,将文言文翻译过来,劳怯之症的劳指的是“痨”,一种消耗性疾病,怯是身体怯弱的意思,也指气血不足。“劳”病不单单包括肺结核,还包含了严重贫血的症状。
因此林黛玉很有可能得的是慢性的支气管炎再加上贫血,导致了她身体长时间的不适。实际上这种疾病现在很多人都得过,只需要在健康的环境下疗养一段时间就行,但是俗话说“治病必先治神,药疗必先疗心。”林黛玉本来就是特别虚弱的身体,偏偏她又养成了一幅善妒傲娇猜忌的性格。
但凡受到一点委屈,就独自一个人在房间里面生闷气,经常茶饭不思,食欲不振,这样需要养身子的病,对于林黛玉来说非常难调制好。
因此也有推断,林黛玉有着轻度的抑郁症,这就解释了她特别难以和外界沟通,多疑自卑敏感的心态,再加上其他疾病,林妹妹受到宝玉结婚的冲击,很快一蹶不振,自暴自弃。因此一位红颜香消玉损。
林黛玉后来病入膏肓,她得的病很多人说是肺结核。其实这个病本身并不是特别严重,但是因为她后期的时候心病也非常严重,因为心里的郁结,因此她最终因为心理上的压力和悲伤,就加重了病情,最终只能病故了。
林黛玉其实从小身体就很虚,这么多年一直吃人参养荣丸。这种药丸也并不是要治他的病的,只是一种养生的药品。因此可以看出她的病虽然挺严重的,但是也是不至于到时刻需要吃药的程度。因此也可以看出,她得的病虽然不好医治,但也不是严重到会要命的程度。所以说很有可能就是肺结核,平时严重的时候就吃吃药调理一下,不过古代的医术很难彻底治愈,但是也不会危及到生命。
而且林黛玉平时虽然身体弱,但是也是能玩能笑的。所以可以看出绝对不影响她的日常生活,只是她平时需要好好调理身体而已。所以说她的病本身不具有致命性,但是最终她病入膏肓,很大程度都是因为心病。毕竟当时她和宝玉相爱,可惜因为家族和各种原因,他们不能在一起,最终黛玉得知宝玉成亲的消息,也就撒手人寰了。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她得的病是现代常见的肺结核。但是古代的医疗水平太弱,所以不能治好。但是最终导致她因病去世的,是因为她当时的心态没有调节好。心理上的病是很难医治的,而且当时她旧病复发,心理上有一直抑郁和苦痛,就根本难以消化那些汤药,最终就会因为心理的郁结导致身体上更加虚弱,所以才会因为疾病离开。
林黛玉一代才女,因为肺结核去世,实在是让人难过。当时的医疗水平低下和她难以舒缓自己的内心忧郁是很大的问题。
肺病。红楼梦第三回,林妹妹闪亮登场,不远百里从扬州来到浮针总部所在地南京,古又称金陵的地方。主要原因是母亲去世,林爸爸带女儿不方便,加之贾母思念外孙女,于是林妹妹就拖着病躯,寄宿在大观园。
各位看官注意书中是如何描述林妹妹: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浮针医学解:一副悲愁之貌,弱不经风之态。心思敏捷,但肺功能较差。林妹妹素体羸弱,聪慧敏感,青春期寄人篱下,后文多有“独自垂泪”之述。加之后来加入的薛宝钗性格开朗,又是富二代,跟着母亲哥哥一起住在贾府。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林妹妹越发自卑。红楼梦第二十七、二十八回 黛玉葬花紫娟雪雁素日知道黛玉性情:无事闷坐,不是愁眉便是长叹,且好端端的不知为着什么,常常的便自泪不干的……那黛玉倚着床栏杆,两手抱着膝,眼睛含着泪,好似木雕泥塑一般,直坐到二更天方才睡了。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浮针医学解:从心理学来讲林妹妹已经具有抑郁症的趋势,且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76回有云 黛玉叹道:我这睡不着也并非今日了,大约1年之中,通共也只好睡十夜满足的。
浮针医学解:林妹妹有严重的失眠。这种失眠多伴有焦虑抑郁,和相关肌肉的紧张密切相关。中间也出现过剧烈咳嗽,直至97回黛玉焚稿 又出现大量咯血,在宝玉成婚当夜,出现咳喘昏迷,呼吸衰竭,最后气绝身亡。曾经有人把林妹妹诊断为肺痨,即肺结核。理由是:1身体瘦弱;2咯血。我越来越觉得这个诊断有待商榷,个人认为诊断支气管扩张会比较合适。关于林妹妹的诊断,还有哪些疾病需要鉴别诊断呢?如支气管哮喘、肺癌。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诞生了无数经典的文学作品,它们刻画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并一直在后世流传。而在我国的小说中,“四大名著”更是经典中的经典,其中的《红楼梦》为我们描绘了诸如林黛玉这样独具特色的角色,引人入胜。但林黛玉的故事充满了悲剧,疾病缠身郁郁而终。那么她到底得了什么病?不严重却极难治愈,现代很多人也有。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金陵十二钗》,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本长篇章回体小说。以贾、史、王、薛四个家族的兴衰故事作为背景,通过主角贾宝玉的视角来描绘当时社会女子的生活现状。
《红楼梦》全书刻画了非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他们的故事展现出了清朝社会的百态,并且体现出了一种非常独特的悲剧美。该书在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第一次被出版,在如今都有着极大影响,一度产生了一门专门研究其思想内涵的“红学”。
林黛玉是书中的第一女主角,她有着让人印象深刻的性格特点,并且极具悲情色彩。她是贾母的外孙女,贾宝玉的姑表妹,有着倾国倾城之姿,满腹诗书才华。幼年父母早亡,10岁被接入贾府抚养。
在原著中有着这样一段对林黛玉的描写“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虽然她是一个有着美丽容颜的才女,却一直承受着疾病缠身的痛苦。
在剧情故事里,林黛玉幼时就被父母带去四处求医,但一直都没能起效,就连那些有名的神医都无可奈何。在后面的生活中,她表现出敏感多虑,并且彻夜难眠,贾府的大夫也直言这都是她的病情在作怪,慢慢耗损她的身体。
随着故事的发展,林黛玉的病情更是丝毫不见好转,反而愈发严重。葬花之时泪流满面,“孟光接了梁鸿案”时,更是出现了频繁的心酸。到了后期,她开始咳嗽咳血,什么药物补品都于事无补,最终在知道贾宝玉与薛宝钗大婚后,呕血而终。
林黛玉的病亡堪称《红楼梦》中最为遗憾的情节之一,如此一个年轻的才女,却落得一个如此悲剧的结局,实在是让人惋惜。而对于她身上的无解之病更是引起了无数“红学”学者的猜测,究竟是什么病如此的难缠与恐怖。
根据曹雪芹对林黛玉病情的描述,首先她具有着“先天不足”,并且难以入睡、心绪敏感易悲伤。而根据她临终前的咳血,很多学者认为这是“肺结核”在作怪。但根据现代医学,倘若半年没有接受有效的治疗,那么肺结核将会直接致命,而在原著中的时间跨度可比这长多了,所以肺结核被排除。
那么,最有可能的就是一种我们现代人非常熟悉的疾病——抑郁症了。毫无疑问,林黛玉的身体肯定有着一些疾病,但是综合她一生的性格来言,心理上的抑郁似乎才是导致她病情加重的最大原因。
林黛玉得的病在现代医学中叫先天性心脏病,并不是大家认为的肺结核,因为林黛玉的病不会传染。先天性心脏病的症状就是气喘、咳嗽、胸闷……这种疾病放在现在是可以治愈的,但是如果患者病情特别严重,或者错过了最佳治愈时间,那么治愈的可能性就会变小。
一直以来,很多人认为林黛玉得的是肺结核,也就是肺痨,其实如果林黛玉是这种病,那一定会传染,但是小说中却并没有提到它的传染性,所以由此推断林黛玉得的不是肺结核,其实是先天性的心脏病,很多人也听过这种病,现在也有不少人得这种病。
先天性心脏病的症状就是经常会气喘、胸闷、气急、咳嗽。林黛玉得的是一种遗传性的疾病,从小就有,所以病情拖了很久,算得上比较严重,加上她多愁善感的性格,导致经常失眠,身体素质越来越差,所以病情越来越严重。林黛玉临死之前,呼吸急促,大脑缺氧,就是心脏病发作的症状。放在现在,先天性心脏病有些是可以治愈的,那时候由于医疗条件有限,很多人都死于这种先天性疾病。得了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出生时就有心脏病,有些可以治愈,除非有些病情特别严重,即便是手术,也没有治愈的机会,不过这是少数。
而且,这种病情尽量早治疗,可以不开胸直接介入治疗,有的可以直接通过微创进行治疗。总体来说,早发现早治疗,治愈的机会还是挺大的。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产检的重要性,有些人就是因为没有产检,导致婴儿出生之后,也不知道是否得了这样一种病,错过了最佳治愈时间,以至于追悔莫及,所以各位孕妈妈一定要按时产检。
首先,她身体不好,有严重的肺病
第二,她爱哭,非常伤身体
第三,她的爱情没有希望,而且听到了宝钗和宝玉成亲的消息,又急又绝望,气绝身亡。
第四,她本是绛珠仙草,为了还泪来到人间,泪尽而亡。
据红学专家分析,林黛玉当时得的病是“肺痨”,也就是现在的“肺结核”。其中还有心里和精神上的因素,林黛玉闷闷不乐的性格和对宝玉感情的纠缠使她的心力交瘁、病情恶化。
根据书上的描述,林黛玉的病应当是肺结核。
第三十四回写她在宝玉送的旧帕子上题诗,然后浑身火热,面上作烧,腮上通红,病由此萌。后来她常常咳嗽等,这都是肺结核的特征。
至于她的死,病固然是原因之一,但更是“泪尽而逝”,为宝玉而死。
书里说林黛玉的是“不足之症”,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先天性疾病---娘胎里带来的。可以推测她得的是肺结核。可以确信的是黛玉的母亲贾敏也是肺结核,从血道的途径传染给了她。所以林黛玉刚出生就患上了原发性肺结核病,而原发性肺根据红楼梦里关于黛玉的描写,她有以下的症状:咳嗽,食欲不振,消瘦等,这是肺结核的典型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结核杆菌可侵蚀血管壁,造成肺出血,所以林黛玉在最后会出现一次比一次严重的咳血。结核是可以通过自身免疫愈合的,病毒进入一个潜伏期,症状消失。但是成年人得的是继发性肺结核,所以贾敏一命呜呼了。
如果黛玉一辈子不见宝玉,她的病不会有恶化的可能,就是癞头和尚说的“除非一辈子不见哭声”。林黛玉进了贾府以后,本来就寄人篱下,再加上她心胸狭窄,常常和宝玉怄气伤神,痛哭流涕,导致了自身免疫力的下降。原来残留病灶的结核杆菌开始繁殖,转化为继发性肺结核,等于走了他母亲的老路。于是她的病就哭一回重一回,直至死亡
高鹗最后对黛玉的死亡症状描写还是准确的。(肺结核在解放前被称为痨病,是不治之症,因为那个时候没有抗生素)
肺结核
林黛玉和贾宝玉之间的爱情基调,从心理学上来看,我们可以称之为“自虐性的爱”。它确实是有点“病态”的,它也使我想起卡夫卡对爱情的描述,卡夫卡说:“爱情,你是一把刀子,我拿来刺入自己的心中”。而在第八十二回《病潇湘痴魂惊恶梦》里,在林黛玉的梦中,贾宝玉就是“以一把刀子刺入自己的心中”的。
无独有偶,卡夫卡也是一个“有病”的人,他得的是肺结核。
林黛玉的肺结核
林黛玉到底得的是什么病呢
书中对林黛玉所患之病的症状有如下描述:黛玉初到贾府时,“身体面貌虽弱不胜衣,却有一股风流态度”,众人“便知她有不足之症”;经常懒洋洋的,香腮带赤;第三十四回,黛玉在宝玉送来的绢子上题诗,“觉得浑身火热,面上作烧;走至镜台,揭起锦袱一照,只见腮上通红,真合压倒桃花,却不知病由此起”;“每岁至春分秋分后,必犯旧疾;今秋又遇着贾母高兴,多游玩了两次,未免过劳了神,近日又复嗽起来”;“常常失眠”、“容易疲倦”。在第八十二回,梦中醒来,“双眸炯炯,一会儿咳嗽起来,连紫鹃都咳嗽醒了”,吐了“满盒子痰,痰中有血星”。后来日渐严重,“脸上一点血色也没有,摸了摸,身上只剩了一把骨头”,“哇的一声,一口血直吐出来”、“喘了好一会儿”、“气接不上来”、“又咳嗽数声,吐出好些血来”……
从这些症状描述,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知道,林黛玉罹患的是肺结核,也就是俗称的“肺痨”。在过去,肺结核是一种相当常见的疾病,19世纪及20世纪初年的作家,喜欢让他们的男女主角染上肺结核,就跟当代作家乐于让他们的男女主角罹患癌症一样,这绝不只是“社会写实”而已,还有超乎医学与写实之外的深刻含义。
在癌症中,最常出现于爱情小说里的是“血癌”(Leukemia,一称“白血病”),这种癌症并不像其他癌症般会有可见或可触摸得到的“可憎肿瘤”,能相当维持当事者的“形象美感”;而且血是生命的象征,病人因此病而脸色苍白,在“白”与“血”之间,很巧妙地营造出病人“美丽的生命正逐渐被吞噬”的意象。西格尔《爱的故事》里的女主角,得的就是这种病。
结核病也不是只侵犯肺,它还会侵犯肾脏、骨头等器官,但在过去的爱情小说里,出现最多的还是仅止于肺的结核病。因为肺是呼吸器官,而呼吸亦是生命的象征;病人虽然也脸色苍白,但不时出现“红晕”,“却有一股风流体态”,不停地咳嗽,有生命“挣扎”与“颤动”的气氛,如果能适时吐一口血,则更有鲁迅所说“海棠丫环”的凄艳美感。肺结核就像血癌,在“白”与“血”之间,营造出病人“美丽的生命正逐渐被吞噬”的意象,而且是更胜血癌三分。
如果林黛玉得的不是肺结核,而是亦常见于当时社会的痢疾,需经常跑厕所拉肚子,吐出来的是胃中的秽物;如果《爱的故事》女主角得的不是血癌,而是肚子会鼓得像青蛙一样,上面血管盘结的肝癌;那么她们的浪漫爱必然会大为“失色”。我们若考虑疾病的隐喻作用,则不仅能更确认林黛玉得的是肺结核,而且可以说,林黛玉“只能”得肺结核,因为其他病都不“合适”。
肺结核
林黛玉和贾宝玉之间的爱情基调,从心理学上来看,我们可以称之为“自虐性的爱”。它确实是有点“病态”的,它也使我想起卡夫卡对爱情的描述,卡夫卡说:“爱情,你是一把刀子,我拿来刺入自己的心中”。而在第八十二回《病潇湘痴魂惊恶梦》里,在林黛玉的梦中,贾宝玉就是“以一把刀子刺入自己的心中”的。
无独有偶,卡夫卡也是一个“有病”的人,他得的是肺结核。
林黛玉的肺结核
林黛玉到底得的是什么病呢
书中对林黛玉所患之病的症状有如下描述:黛玉初到贾府时,“身体面貌虽弱不胜衣,却有一股风流态度”,众人“便知她有不足之症”;经常懒洋洋的,香腮带赤;第三十四回,黛玉在宝玉送来的绢子上题诗,“觉得浑身火热,面上作烧;走至镜台,揭起锦袱一照,只见腮上通红,真合压倒桃花,却不知病由此起”;“每岁至春分秋分后,必犯旧疾;今秋又遇着贾母高兴,多游玩了两次,未免过劳了神,近日又复嗽起来”;“常常失眠”、“容易疲倦”。在第八十二回,梦中醒来,“双眸炯炯,一会儿咳嗽起来,连紫鹃都咳嗽醒了”,吐了“满盒子痰,痰中有血星”。后来日渐严重,“脸上一点血色也没有,摸了摸,身上只剩了一把骨头”,“哇的一声,一口血直吐出来”、“喘了好一会儿”、“气接不上来”、“又咳嗽数声,吐出好些血来”……
从这些症状描述,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知道,林黛玉罹患的是肺结核,也就是俗称的“肺痨”。在过去,肺结核是一种相当常见的疾病,19世纪及20世纪初年的作家,喜欢让他们的男女主角染上肺结核,就跟当代作家乐于让他们的男女主角罹患癌症一样,这绝不只是“社会写实”而已,还有超乎医学与写实之外的深刻含义。
在癌症中,最常出现于爱情小说里的是“血癌”(Leukemia,一称“白血病”),这种癌症并不像其他癌症般会有可见或可触摸得到的“可憎肿瘤”,能相当维持当事者的“形象美感”;而且血是生命的象征,病人因此病而脸色苍白,在“白”与“血”之间,很巧妙地营造出病人“美丽的生命正逐渐被吞噬”的意象。西格尔《爱的故事》里的女主角,得的就是这种病。
结核病也不是只侵犯肺,它还会侵犯肾脏、骨头等器官,但在过去的爱情小说里,出现最多的还是仅止于肺的结核病。因为肺是呼吸器官,而呼吸亦是生命的象征;病人虽然也脸色苍白,但不时出现“红晕”,“却有一股风流体态”,不停地咳嗽,有生命“挣扎”与“颤动”的气氛,如果能适时吐一口血,则更有鲁迅所说“海棠丫环”的凄艳美感。肺结核就像血癌,在“白”与“血”之间,营造出病人“美丽的生命正逐渐被吞噬”的意象,而且是更胜血癌三分。
如果林黛玉得的不是肺结核,而是亦常见于当时社会的痢疾,需经常跑厕所拉肚子,吐出来的是胃中的秽物;如果《爱的故事》女主角得的不是血癌,而是肚子会鼓得像青蛙一样,上面血管盘结的肝癌;那么她们的浪漫爱必然会大为“失色”。我们若考虑疾病的隐喻作用,则不仅能更确认林黛玉得的是肺结核,而且可以说,林黛玉“只能”得肺结核,因为其他病都不“合适”。
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重要角色,也是曹雪芹塑造得最成功的人物之一,百年来,人们对红楼角色众说纷纭,有爱林憎薛者,也有拥薛贬林派,对林黛玉的死更是有多个版本,高鄂的版本是气病交加而亡,而红学专家研究曹雪芹的原稿得出的结论是自杀,但我细读红楼,且通过认真的反思后,认为林黛玉是死于谋杀!嘿,下面的听众朋友别扔鸡蛋,且听我慢慢道来。
??有一句名言:“性格决定命运”,人一生的际遇和一个人的个性有着密切的关联,要了解林黛玉的死因首先要分析一下她的性格特点。细看《红楼梦》中关于林黛玉的篇幅,我发现林黛玉固然有闭月羞花、伶俐娇俏等让人心生怜惜的一面,但性格上却有三大致命的弱点:一是小性多疑,二是冷漠,三是自恋。这些性格上的缺陷,使得她在贾府内不受大多数人欢迎,也是导致她早夭的重要原因之一。
??试看她是如何小性多疑的:在《红楼梦》第二十六回中有这么一段:“……二人正说话,只见紫鹃进来,宝玉笑道:‘紫鹃,把你们的好茶沏碗我喝。’……黛玉道:‘别理他。你先给我舀水去罢。’紫鹃道:‘他是客,自然先沏了茶来再舀水去。’说着,倒茶去了。宝玉笑道:‘好丫头!若共你多情**同鸳帐,怎舍得叫你叠被铺床?’黛玉登时急了……便哭道:‘如今新兴的,外头听了村话来,也说给我听;看了混帐书,也拿我取笑儿。我成了替爷们解闷儿的了。’一面哭,一面下床来,往外就走。逼得宝玉慌忙赌咒发誓:‘好妹妹,我一时该死,你好歹别告诉去!我再敢说这些话,嘴上就长个疔,烂了舌头。’”明明是两人一同看的《西厢记》,书中的这些言语林黛玉早就烂熟于心,这时宝玉随口一说倒成了“调笑”她了。细揣摩林黛玉的心理,大概是因为当时有紫鹃在场,不得不矜持一下,生怕被别人“取笑了去”。而紫鹃对林黛玉却是忠心耿耿,甚至为了她不惜顶撞贾府的“正经主子”。林黛玉对自己身边贴心的人尚且如此防备,可见其性多疑之极。
??宝玉更是动则是咎,即使“不动”也还是有错,一次林黛玉夜访怡红院,正遇上晴雯和别的丫头拌嘴,没听出她的声音,林黛玉叫门不开,便“一面想,一面又滚下泪珠来了……只听里面一阵笑语之声,细听一听,竟是宝玉宝钗二人。黛玉心中越发动了气,左思右想,忽然想起早起的事来:“必竟是宝玉恼我告他的原故……”然后“越想越觉伤感,便也不顾苍苔露冷,花径风寒,独立墙角边花阴之下,悲悲切切,呜咽起来。”这里,林黛玉不仅多疑,想象力更是丰富,可以将完全不相干、不合情理的事情揉捏在一起,从而坐实了宝玉的“无情”的罪名。而在此之前宝玉就对她说过掏心窝子的话“你这么个明白人,难道连‘亲不隔疏,后不僭先’也不知道我虽糊涂,却明白这两句话。头一件,咱们是姑舅姐妹,宝姐姐是两姨姐妹,论亲戚也比你远。第二件,你先来,咱们两个一桌吃,一床睡,从小儿一处长大的,他是才来的,岂有个为他远你的呢?”这样掰开揉碎的“明白话”都不能打消她心头的疑虑,可见林黛玉实在是一个“不明白”的人了。再从逻辑上推敲,就算是现在的单元楼,站在门外也不可能听到里面人们正常音量的对话声,更不用说怡红院“进了门,两边尽是游廊相接,院中点衬几块山石,一边种几本芭蕉,那一边是一树西府海棠”的格局了,再加上宝玉宝钗都不是会大声喧哗的人,林黛玉站在大门外,是绝对不可能听到“里面一阵笑语之声,细听一听,竟是宝玉宝钗二人”,这些只不过是林黛玉疑心病发作引起的幻听而已,至于随后宝钗从怡红院走出来不过是一种巧合罢了。
??林黛玉对处于弱势地位的人有一种鄙视和冷漠。她常常悲叹自己“寄人篱下”,在贾府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但她有贾母护着,宝玉捧着,至少在日常用度上不用发愁,这和同样寄居贾府的邢岫烟比起来,林黛玉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了。在第五十七回中宝钗向林黛玉、史湘云等人说起,岫烟因被仗势欺人的丫鬟婆子敲诈,被迫典当棉衣筹钱,黛玉听说便“兔死狐悲,物伤其类,不免感叹起来”,她首先想到不是同情岫烟,而是马上感叹起自己的命运来,当史湘云动了气说:“等我问着二姐姐去!我骂那起老婆子丫头一顿,给你们出气何如?”林黛玉马上笑道:“你要是个男人,出去打一个报不平儿。你又充什么荆轲聂政,真真好笑。”这里的林黛玉既没有宝钗的体贴,也没有史湘云的豪侠正义,有的只是旁观者事不关己的冷漠与“好笑”而已。对进贾府求援的刘姥姥,林黛玉更是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她和王熙凤的不同之处只在于王熙凤只是表现得露骨,而她则是深入骨髓地轻蔑与不屑。说起刘姥姥,林黛玉是这样说的:“……他是那一门子的老老?直叫他是个‘母蝗虫’就是了。”对这样的刻薄,宝钗的注解很意味深长:“世上的话,到了二嫂子(王熙凤)嘴里也就尽了,幸而二嫂子不认得字,不大通,不过一概是市俗取笑儿。更有颦儿(林黛玉)这促狭嘴,他用《春秋》的法子,把市俗粗话撮其要,删其繁,再加润色,比方出来,一句是一句。这‘母蝗虫’三字,把昨儿那些形景都画出来了。亏他想的倒也快!”这一番明褒暗贬的话,倒是着实刻画出了林黛玉的尖刻冷漠。
??林黛玉的心态常保持在一种竞争状态上,总想在才艺上压倒群芳,如在贵妃省亲游大观院时,不得施展就因“未得展才,心上不快”。殊不知,对于一个人来说(不仅指女人)拥有一颗友爱善良的心,远比满腹的才藻更要来得可贵。纵观全书,除了对宝玉,很难看出林黛玉有主动关心体贴别人的地方,更多时候她是把自己禁锢在自恋的怪圈中:愈是不被大多数人真心的喜爱,愈是要处处显示自己的才华,而这样做的结果更愈会让人对其敬而远之。在第四十九回中,林黛玉对宝玉史湘云在芦雪庵烤鹿肉吃的行为不以为然,湘云就痛快地说出了对林黛玉的不满:“……黛玉笑道:“那里找这一群花子去!罢了罢了,今日芦雪庭遭劫,生生被云丫头作践了。我为芦雪庭一大哭。湘云冷笑道:“你知道什么!‘是真名士自风流’。你们都是假清高,最可厌的。”林黛玉有才不是一种错,但她的持才傲物却把自己幽禁在了自恋自闭的孤寂中,陷入了“过洁世同嫌”的尴尬处境。
??有人认为林黛玉之所以多疑尖酸,是因为对宝玉爱情患得患失的缘故,但仔细分析林黛玉的性格,即使贾府不曾家道中落,林黛玉也病体痊愈,如愿以偿地和宝玉成亲,那才是一场更大的灾难:贾宝玉说到底不过是一个“中看不中用的银样蜡枪头”,他的长处就是对“水做的女孩儿”的温柔体贴,但这样的温柔却不会只给林黛玉一人,他可以才和金钏说“咱们在一处吧”,转眼又可以怜惜起“画蔷”的龄官来;更何况还有一个“只差没禀明老太太”过了明路的“准姨娘”袭人。以林黛玉“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的言论观点来看,婚后和袭人等“屋里人”和睦相处是不可能的,她势必会哭哭啼啼地掀起一阵阵的酸风醋雨,让宝玉头疼不已。而宝玉到底也是一个“泥做的”男人,长期地面对眼泪也会麻木,并可能由麻木至生厌,再由生厌至疏远,可以想像,发展下去林黛玉最后很可能会演变成第二个“王夫人”,由“珍珠变成死鱼眼睛”了。
??基于上述这些原因,曹雪芹不得不让林黛玉死去,在《红楼梦》第五回就暗示了林黛玉的死,“只见头一页上画着是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也有四句诗道: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这里的“玉带林中挂”很可能暗示的是林黛玉死于悬梁自尽。在以后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更是一步步地加重了林黛玉的病情,将她推至死亡。从这一角度来看,曹雪芹倒像是亲手“谋杀”了自己呕心沥血塑造出来的一个性格鲜明的人物。
??虽然是精心策划的一场“谋杀”,但这样的“谋杀”不如说是出于仁善,是给了林黛玉一个保持良好形相的机会,让她“质本洁来还洁去”,不至于“污淖陷渠沟”。但林黛玉毕竟是他塑造并喜爱的人物之一,对于她的死,曹雪芹也有着无奈和不忍,在第六十三回的群芳夜宴中,林黛玉抽到的签上有一句“莫怨东风当自嗟”,这里埋着的潜台词就是:“别怨我让你早早地就死了,我也是出于无奈,谁让你的个性这么不招人待见呢?”
以上就是关于红楼梦中林黛玉得了哪种明明不严重却治不好的病全部的内容,包括:红楼梦中林黛玉得了哪种明明不严重却治不好的病、林黛玉后来病入膏肓,她得的到底是什么病、《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到底得的是哪种病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