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翻译:谁知道苛捐杂税的毒害比这种毒蛇的毒害更厉害呢!
出自唐代柳宗元的《捕蛇者说》
最后一段: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翻译:蒋氏的诉说我越听越悲伤。孔子说:“苛酷的统治比老虎还要凶暴啊!”我曾经怀疑过这句话,现在根据蒋氏的遭遇来看这句话,还真是可信的。唉!谁知道苛捐杂税的毒害比这种毒蛇的毒害更厉害呢!所以我写了这篇文章,以期待那些朝廷派遣的来考察民情的人得到它。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意思是,祸与福互相依存,可以互相转化。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也就是说,在一定条件下,福能变成祸,祸能变成福。
出自《老子·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音读:dān),一字或曰谥伯阳。华夏族,出生于周朝春秋时期陈国苦县 ,约出生于公元前571年,逝世于公元前471年。
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今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核心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
20世纪80年代,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译成外国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是《圣经》,其次就是《道德经》。
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
老子誉有东方三大圣人之首,美国《纽约时报》评为世界古今十大作家之首。孔子曾数次向老子问礼、求道。自古有“老子天下第一”之称。
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
因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所以老子又被古人称为“太上老君”。
读音:[shú]
文言文中“孰”的释义:
谁,哪个:孰是孰非。
什么:是可忍,孰不可忍?
用在表示抉择的反问语句中,有比较的意思:孰与。孰若。孰何。
古同“熟”,程度深。
释义:
谁,哪个人或哪些人。
(1)孰不可忍也。——《论语》
释义:还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
(2)人非生而行之者,孰能无惑——唐·韩愈《师说》
释义:人并非是天生的智者,谁能没有过错?
(3)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释义:谁能想到横征暴敛的毒害有比这毒蛇更厉害呢!
什么。
(4)与其杀是人也,宁可得此国也,甚孰利乎——《国语·越语》
释义:是情愿杀了越国所有的人,还是不花力气得到越国,请大王衡量一下,哪种有利呢?
(5)孰明之,由封建而明之也。——唐·柳宗元《封建论》
释义:怎么知道这一点呢?从“封国土、建诸侯”的封建制就可以明白。
缜密,仔细,周详。
(6)臣恐天下之议君,愿孰察之。——《商君书·更法》
释义:我担心天下人议论您,希望您能认真了解、调查。
(7)兼权之,孰计之。——《荀子·不苟》
释义:全面衡量,深思熟虑。
(8)宁孰谏。——《礼记·内则》
释义: 宁愿尽力规劝。
(9)凡虑事欲孰。——《荀子·议兵》。
释义:对事的算计要深思熟虑。
(10)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释义:只有大王您和大臣们全面成熟的商议计划议这个问题。
(11)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战国策·齐策》
释义:第二天,徐公来,我看见后,自以为不如他好看。
通“熟”,成熟。
(12)寒暑和节,而五谷以时孰。——《荀子·富国》
释义:冷暖随着季节变化,五谷按规律的时间成熟。
(13)腥其俎,孰其俎。——《礼记·礼运》
释义:生肉放在案板上,熟的可以享用。
(14)五谷时孰。——《礼记·乐记》
释义:五谷按规律的时间成熟。
(15)群生而万民殖,五谷孰而草木茂。——《汉书·董仲舒传》
释义:天地之间被润泽而大丰美,四海之内闻盛德而皆徕臣。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王维《少年行》四首其二)
关于“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林庚、冯沅君主编《中国历
代诗歌选》曰:“是说少年深深知道不宜去边庭受苦,但是,少年的想法是哪怕死在边疆上,还可以流芳百世。孰知,熟知、深知。”(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武汉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新选唐诗三百首》曰:“孰知两句说,谁不知到边疆驻守的艰苦,但战死沙场也可流芳后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67页)
沈祖棻先生《唐人七绝诗浅释》曰:“他不但出身良家,初入仕途就担任过令人羡慕的羽林郎的官职,而且还跟过名将出征,具有实战经验。但现在,他却缺少到边疆去作战的机会。于是,他为了这个而难受起来了:谁能知道这种不能到边疆去的苦处呢到边疆去作战,当然会有危险,甚至丧失生命,但是为了保卫祖国而牺牲,该是多么地光荣啊!即使最后剩下的只有一堆白骨,这骨头也带着侠气,发着香味,也就是说,为国献身,必然流芳千古。一般诗人多写边塞从军之苦,而王维此诗独写不能到边塞从军之苦,从而突出为国献身的崇高愿望、昂扬斗志和牺牲精神,使我们在今天读了,还受感动和鼓舞。”(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91页)
按:上引三种解说,各有问题。《诗歌选》的问题,在于此诗中的“孰知”不能解释“熟知”、“深知”;“不”也不能译作“不宜”。
《三百首》的问题,在于“孰知不”与“孰不知”虽只一字颠倒,意思却迥然有别,不可混同。
《浅释》的问题,在于“不向边庭苦”这样的句式不能随意析为“不向边庭”之“苦”,因为它不符合古汉语及古典诗词的语言习惯。更何况,上句“初随骠骑战渔阳”明明白白告诉我们,那“少年”正“跟着名将出征”而非“跟过名将出征”——他怎么会因“不能到边疆去”而“难受起来”呢
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在疏通“孰知”句!但“孰知不向边庭苦”七字乍看起来很平易,放在全诗中却无论如何也难以说圆满。山穷水尽,只有求助于异文了。检《全唐诗》卷一二八及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皆曰“苦”,一作“死”。由于王维诗没有唐代的写本,原作究竟是“苦”还是“死”,我们今天已无法确认。但细细比较,作“死”则一切疑问都迎刃而解了:一个刚上战场的年轻军人,不可回避地要面对“生”与“死”的拷问。“孰知”二句,正是那“少年”所作出的充满着英雄主义精神的抉择:谁知道此番会不会死在边疆呢纵然死在边疆,为国捐躯,流芳千古,虽死犹荣!
也许有学者要质疑:此二句连用两“死”字,是否应避免重复笔者以为,盛唐诗人重意,重气,重势,并不在小处斤斤计较,还没有刻意回避重字的习惯。况且,此二句语意勾连,上句点出一“死”字,下句紧就此“死”字做文章,着重强调,故而重复是必要的,不足为病。
解闷
杜甫
陶冶性灵存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
孰知二谢将能事,颇学阴何苦用心。
杜甫之所以成为伟大的诗人,固然和他的“天才”有关:“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壮游》)但更主要的原因是他的勤奋,他的刻苦。在漫长的创作道路中,他一直抱着严肃认真的态度,坚持不懈地对诗歌创作进行摸索和探讨,一生中几乎没睡过几个好觉,即使颠沛漂泊,也从不间断,“他乡阅暮迟,不敢废诗篇”,就是他一生追求“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真实写照。
《解闷》是诗人在永泰二年漂泊西南,去留两难,心情苦闷的情况下创作的十二首排解忧郁的组诗中的一首,自叙其作诗甘苦。诗人认为写诗、改诗、吟诗,有益于人品、性格的陶冶,故起首两句“陶冶性灵存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将自己的主张铺陈出来:拿什么陶冶性情和精神?只有在新诗写就后不满足于一挥而就,仓促草成,而是不断修改字句,反复锤炼,反复诵读长吟,才能达到其理想的效果。
诗的后两句:“孰知二谢将能事,颇学阴何苦用心。”每句一典,以古人作诗为例,阐明自己观点。“二谢”指的是南朝诗人谢灵运和谢脁,他们在诗歌创作上都很有成就,开创一代诗风,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诗人用“将能事”三个字赞美他们写诗是凭高超的本领,出众的文才,至纯的修养,自己与之简直无法可比,从中可以体会出诗人的谦虚敏学、追求上进的高尚境界。“阴何”则指的是南朝诗人阴铿与何逊,因二人风格近似,求索志同,所以世称“阴何”。他们虽没有“二谢”的资质与天赋,但他们的刻苦精神却值得后人学习。诗人引此二典的目的,在于警世自己,也是劝诫他人:“才气纵横,对客挥毫,固然令人羡慕,但不能止于此,还须反复推敲,精心雕镂。”历史上大多有造诣的诗人也都像杜甫一样,朝锻暮炼,焦思苦吟,镂肺雕肝,笔补天功,才做到了思出常人,落笔超凡。正如唐代诗人孟郊在《夜感自遣》中所描述的那样:“夜吟晓不休,苦吟神鬼愁。”可见诗人们用功之深,耗力之巨,态度之严谨,求索之艰辛,确实非同一般。
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则吊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之,不蕲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养生主》)
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孰知死生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大宗师》)
译文大致如下:老子死了,老子的朋友秦失来吊唁,哭了三声就出来了。学生问:“您不是先生的朋友吗”秦失回答说:“是。”“可是,既然是朋友,这样吊唁可以吗”秦失说:“可以。一开始我也是把他当普通人看待,而今不这样看了。刚才我进来吊唁,有老人哭他,好像哭他的儿子;有少年哭他,如同哭他的母亲。他们在这里哭泣,必然有不想吊唁而吊唁和不想哭而哭的人,这违背了天理,违反了常情,忘记了人禀赋的天性。古人把这叫做违背天性的刑罚。该来的时候,先生应时而来;该走的时候,先生顺时而走。应时而为,顺时而动(自然而然),哀乐不入于胸中,古人把这叫做天然束缚的解除。
谁能以无为头,以生为脊背,以死为臀部;谁知道死生存亡本来是一体的,我就与他为友。生与死,是人生的终极。所谓终极,就是最后的意思,对于人来说,生死之外不会再有问题,所以说生死是终极问题。
人们一般悦生而恶死,然而,庄子却一反常人的见识,提出了一番不同的见解,认为生死本是自然现象,生不必喜,死亦无需悲,超越于生死之外,不动心,人才能够自由自在。
生有生的价值,死有死的必然。死亡并不因忧虑而避免,也不会因忧虑而延迟,那又何必去忧虑呢若是参透了生死,那么,世间的任何艰难困苦也都无所畏惧了。那么让我们看一看庄子是怎样理解生死的吧。
庄子认为,为死亡而忧虑没有意义,因为在一定意义上生死是与自己无关的事情。为什么说与自己无关呢因为生死不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一个人该来的时候来了,该走的时候走了,我们不能决定自己何时来、何时死。所以庄子说:“死生无变于己,而况利害之端乎!”(《齐物论》)既然生死与自己无关,就应当把生死置之度外,不因生死变化而忧伤;摆脱对生死的牵挂,而复归于自然,从自然的角度来对待生死。这并不意味着自我麻醉,逃避生死,而是要参透生死,积极对待生死。如是,则能够一切处之泰然,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更何况利害呢与生死相比,名利之类都不值一谈了。
而且生死本来一体,死原本就是生的一个构成部分。从时间过程上来看,人本来并不存在,可以说他本是“无”,“无”是他最早的存在状态,因而庄子说“无”是他的存在之“首”(头)。“无”是“非存在”,而这个非存在正是它存在的不可分离的构成部分。“生”则是这个存在的脊梁,而死是这存在的屁股。离开了头和屁股,脊梁是不能独存的。可见生与死本是同一个过程的不同阶段。
从大道转化的过程看,人只是天地之委形、阴阳之化生,是无穷的转化过程中的一种形态而已,并没有特殊的意义。人死之后就化生为别的形态、别的事物,究竟转变成鼠肝呢,还是转变成昆虫的手臂呢那就取决于大道和阴阳的造化了。人的死,正是其他形态事物的诞生。
死亡是不可抗拒的,因为死亡是阴阳变化的产物,而阴阳的变化是无法阻挡的,它用大地负载我们的形体,使我们活着的时候劳累,老了以后得到安逸,死后得到安息。“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所以,如果生是值得欣喜的事,那么就应该同样把死看作值得欣喜的事。
天地是一个大熔炉,人只是这个熔炉中千万种造化的一种,即使变成了人,也没有什么值得特别高兴的。其实,在天地这个大熔炉中,到什么地方不可以呢变成什么不可以呢人的起点不可选择,也不可抗拒,只有接受事实并顺从今后的发展道路,才能安宁顺利地度过一生。
于是,我们就不知道现在的存在状态究竟是真正的生呢,还是真正的死“夫若然者,又恶知死生先后之所在!”(《大宗师》)这样我们就不知道生死的先后顺序了,我们现在所谓的“生”或许正是别种生物的死,而所谓的死则恰是其他生命的生。人只是自然造化过程中的一种形态,有什么值得自豪的呢
然而庄子的观点并不总是一致的,他在教导人们不要害怕死亡的时候,常常表现出否定生命的倾向。比如鼓盆而歌的故事就是如此:庄子妻死,始而悲伤,终而快乐。夫妻生活了一辈子,谁无感情!庄子也不能例外:“我独何能无慨!”但他想通了一下道理后,不仅不再哭泣,反而唱起了歌:原本没有妻子这个人,没有这个生命,恍恍惚惚地存在于大道之中,然后由于大道的变化而有了生机,随着生机的变化有了形状,进而使她有了生命;现在的死亡实际上是又变了回去,重新回到无知无觉的状态。这种变化犹如春夏秋冬的变化一样,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现在她安静地躺在天地这个巨大的坟墓中,我呼天号地地哭泣,岂不是太不懂得天命了吗所以庄子就不哭泣了。妻子回到了永恒而安宁的大道怀抱之中,不仅不应悲伤,反而应为之高兴才是,于是便鼓盆而歌。可见,庄子本人也并非“哀乐不能入”。
庄子讲的道理诚然不错,但是人不可能是这么有理性的,不可能只要想通了道理就去照着做。人的理性与情感之间的确存在着差距,经常出现相互矛盾的情况,对于死亡正是如此。从理性上说,一般人也知道生死是自然现象,死是无可奈何的事,因此悲伤没有用;然而当面真正临死亡的时候却无法不悲伤。有人说庄子的思想是非理性的,但由此看来庄子的观点只有站在理性的角度才是成立的。
对于死亡,不应恐惧,但也无须欢欣,应如庄子一贯主张的那样:“不知悦生,不知恶死。”(《大宗师》)这才是得道的境界,也就是不动心的境界。既然生死是自然现象,所以生不必快乐,死亦无须痛苦;同样地,生也不用痛苦,死也不必快乐。在这一点上,庄子不是始终如一的:按其基本观点讲,妻子死了,既不应悲伤也不应痛苦,但他却鼓盆而歌;他还把生看做身上长的脓包,把死看做脓包的溃破、人生的解脱,这就把生看做了一件应当否定的事情,生似乎应当悲伤,而死却是一桩快事。
这就走向了另一极端:悦死恶生。悦生恶死,诚然应该否定;但悦死恶生也是同样错误的。对于二者应一视同仁,无所谓喜悦,也无所谓悲,才是可取的。如果把生命看作是人身上的痈瘤,把死看作人生的解脱,那就是生不如死了。可是既然活着没有意义,死了不是更没有意义吗人死之后,我不存在了,还有什么意义可言呢
从自然的角度看,庄子的看法无可厚非,但是从人自身的角度看却不然。生命确实只是事物无穷的变化历程中的一个形态,但是我毕竟是我,与别的形态有着实质区别,否则就没有我了。虽然说我是“道”的显形,但在显形为“我”之前和之后,我是不存在的;虽然说构成我的那些东西依然存在,可是那不是我;人与万物为一体,但我不是万物。尽管我们得到生命无须特别喜悦,但生命确实是非常值得珍视的;因此,不让死拖累了生,这才应当是庄子思想的根本。
呵,楼主的两个问题跟得挺紧的嘛
这是少年行里面第二首。
出身仕汉羽林郎①,初随骠骑战渔阳②。孰知③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①出身:出仕、出任。羽林郎:官名,汉代置禁卫骑兵营,名羽林骑,以中郎将、骑都尉监羽林军。唐代亦置左右羽林军,为皇家禁军之一种。②骠骑:官名,即骠骑将军。渔阳:地名,汉置渔阳郡,治所在渔阳县(今北京市密云县西南)。又唐置渔阳县(今天津市蓟县),本属幽州,开元十八年改隶蓟州,天宝元年又改蓟州为渔阳郡,乾元元年复改为蓟州。③孰知:即熟知、深知。此二句说这些游侠少年明知不宜去边庭受苦,却情愿赴死于边庭,以求流芳百世。
此首写少年们怀着为国牺牲的豪情壮志,从军出征渔阳。他们蔑视困难,蔑视艰苦,也蔑视死亡,充满了豪侠气慨和英雄主义精神。《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引黄家鼎曰:"说得侠士壮怀,凛凛有生气。"
既然都回答了两个了,看来你对这少年行理解的不是很透彻
在我的参考资料里,有对这四篇全面的解析。
这东西要自己好好理解。
我能给的也只能这么多了。
以上就是关于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翻译全部的内容,包括: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翻译、“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是什么意思、文言文“孰”字怎麼解释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