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最擅长画什么

杨婆婆2023-04-28  25

徐悲鸿擅长画人物、走兽、花鸟,所作国画彩墨浑成,尤以奔马享名于世。

徐悲鸿,中国著名国画家、油画家,画“马”名家,是中国现代写实主义艺术奠基人,其独特个性的绘画风格自成一派,一生热爱中国绘画与美术教育事业,是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之一,中国国画改革先驱者,被誉为“现代中国绘画之父”。曾先后留日、法,游历西欧诸国,观摹研究西方美术,是中国公派留学美术第一人。

徐悲鸿主要作品:

1、《奔马图》

作于1941年秋季第二次长沙会战期间。在此幅画中,徐悲鸿运用饱酣奔放的墨色勾勒头、颈、胸、腿等大转折部位,并以干笔扫出鬃尾,使浓淡干湿的变化浑然天成。马腿的直线细劲有力,犹如钢刀,力透纸背,而腹部、臀部及鬃尾的弧线很有弹性,富于动感。整体上看,画面前大后小,透视感较强,前伸的双腿和马头有很强的冲击力,似乎要冲破画面。

                            

2、《群马》

徐悲鸿的群马,是徐悲鸿马中的重要代表作之一。群马取材于1940年克什米尔当地的骏马,徐悲鸿当时见到此马格外兴奋,《群马》灵感油然而生。与其他作品不同的是,主要描绘了两匹背向观众的马,后面又配一匹侧向的马,为了使画面有变化,又在右边画了一匹低首觅食的马。

                       

3、《珍妮**画像》

为画家徐悲鸿最著名的油画人物肖像之一,作于1939年春夏之交,徐悲鸿时年44岁。此作品是徐悲鸿为了支持国内抗战,而在南洋举行义卖募捐时的作品。画中女子珍妮**,祖籍广东,为当时星洲名媛。在当时传为佳话。此画得到画筹四万新币,为这一时期与南洋募捐中画筹最多的一幅(总数为十一万一千多元新币),徐悲鸿本人也是非常满意这幅作品,特意请摄影师为其和画作拍照留念,后成为《悲鸿在星洲》一书的封面。

                             

4、《九方皋》

九方皋故事记载于《列子》:伯乐暮年之向秦穆推荐九方皋找千里马的故事。作品是一件非常完整和精彩的以线为主要表现手段和描绘方式的优秀的中国画作品。

                        

5、《田横五百士》

这幅《田横五百士》是徐悲鸿的成名大作。故事出自《史记·田儋列传》。田横是秦末齐国旧王族,继田儋之后为齐王。刘邦消灭群雄后,田横和他的五百壮士逃亡到一个海岛上。刘邦听说田横深得人心,恐日后有患,所以派使者赦田横的罪,召他回来。正是有感于田横等人"富贵不能*,威武不能屈"的"高节",着意选取了田横与五百壮士惜别的戏剧性场景来表现。

                             

6、《负伤之狮》

创作于1938年,当时日寇侵占了大半个中国,国土沦丧,生灵涂炭,徐悲鸿怨愤难忍。他画的负伤雄狮,回首跷望,含着无限的深意。他在画上题写:“国难孔亟时与麟若先生同客重庆相顾不怿写此以聊抒怀。”表现了作者爱国忧时的思想。这是一幅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的画作。中国被称作东方的“睡狮”,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中国东北大部分国土,“睡狮”已成了负伤雄狮。这头双目怒视的负伤雄狮在不堪回首的神情中,准备战斗、拼搏,蕴藏着坚强与力量。

                              

7、《愚公移山图》

作于1940年,1939至1940年,应印度大诗人泰戈尔之邀,徐悲鸿赴印度举办画展宣传抗日,这期间他创作了不少油画写生,但最重要的成果却是这幅《愚公移山图》》国画。其故事取材于《列子·汤问》中的一个神话传说。

徐悲鸿油画《愚公移山》诞生于1940年。其构思、创作和流传,充满传奇地记载了中国现代美术创作与收藏的经历,使之成为一幅永可纪念的史迹。 

1939年12月6日,徐悲鸿应泰戈尔之邀,经新加坡、仰光、加尔各达,抵达圣地尼克坦。

1940年2月,甘地访问尼克坦,泰戈尔向甘地引见徐悲鸿。徐悲鸿作《愚公移山》草稿与人物写生数十幅。5月,《愚公移山》的构思,臻于成熟。 

1940年8月24日下午1时,徐悲鸿开始绘《愚公移山》。此前已先后作草稿30余幅。11月,先后完成巨幅设色水墨画《愚公移山》与油画《愚公移山》的创作。旅印期间,徐悲鸿创作的水墨《愚公移山》、《泰戈尔》、《群马》、《奔马》、油画《愚公移山》以及《甘地》、《喜马拉雅山》、《息难教长老》等速写、素描,美术史定位为“徐悲鸿艺术创作之顶峰时期的经典代表作品,是徐悲鸿艺术丰碑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1940年11月,徐悲鸿告别泰戈尔,返回新加坡。1941年4月,美国援华联合会及林语堂、赛珍珠盛邀徐悲鸿赴美举办画展。11月,画展目录、参展照片寄往美国的同时,数百幅参展画作,交船运公司先期运往美国,其余大部装箱待运。12月8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同日凌晨4时,新加坡遭日机空袭,15日,槟城陷落,日军兵临狮城。进退两难的徐悲鸿,将收藏的百余箱绘画创作及古代书画、近代名家书画、文玩、陶瓷、古籍缮本等,分藏于韩槐准的红毛丹园和黄曼士的百扇斋。 

1942年12月,为避日机轰炸,徐悲鸿迁至罗弄泉的崇文学校。该校由福建安溪会馆创办,校长钟青海善书法,与徐相识。眼见狮城危在旦夕,徐与黄曼士等人商议,连夜将藏于百扇斋的绘画、书籍、碑帖、文玩、印章以及包括《愚公移山》在内的几十幅油画,运至罗弄泉,埋于一枯井之内。

1942年1月,徐悲鸿携1000幅作品,登上沦陷前最后一班开往印度的轮船,离开新加坡。

1945年9月,黄曼士、林金升、钟青海三人将藏于枯井书画珍玩,一一起出,并致函徐悲鸿。徐回信表示:为感谢钟校长冒日寇杀害的危险,保护枯井所藏三年又八个月,请任选取一件藏画。钟青海挑选了油画《愚公移山》。 

1953年徐悲鸿病逝。次年2月,新加坡中国华美术研究会与南洋美专、南洋学会、中国学会在维多利亚纪念堂举办“徐悲鸿遗作展”,展出了浩劫幸存于新加坡的油画《愚公移山》等80余幅徐悲鸿遗作。

1985年,《徐悲鸿藏宝记》一文发表,在中国大陆、新加坡、香港和台湾的美术界引起轰动,然而,在星洲收藏了半个世纪的《愚公移山》、《喜马拉雅山》、《放下你的鞭子》等,相继流出境外。 

1992年《愚公移山》首次出现于艺术品拍卖市场上。

1999年10月香港的苏富比台北“现代中国油画、素描、水彩”专场拍卖会上,《愚公移山》作为封面拍品,再次推出。台湾收藏家萧先生经过几番竞争买到了这件珍宝。

2000年11月,这件国宝第一次回到中国大陆。

徐悲鸿擅长以马喻人、托物抒怀,以此来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徐悲鸿笔下的马是"一洗万古凡马空",独有一种精神抖擞、豪气勃发的意态。

《奔马图》 《群马》《九方皋》《田横五百士》《负伤之狮》《愚公移山图》

《悲鸿绘集》 徐悲鸿绘 中华书局 民国十九年 《悲鸿画集》 徐悲鸿绘 中华书局 民国二十一年 《悲鸿近作》 徐悲鸿绘 中华书局 民国三十年 《悲鸿素描选》 徐悲鸿绘 人民美术出版社 1953年 《画家徐悲鸿》 黄苗子著 北京出版社 1957年 《徐悲鸿素描》 徐悲鸿绘 人民美术出版社 1958年 《徐悲鸿的油画》 北京徐悲鸿纪念馆 人民美术出版社 1960年 《徐悲鸿:1895—1953》 范曾著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62年 《徐悲鸿——中国近代写实绘画的奠基者》 谢里法 蒋勋著 (台湾)雄狮图书公司 1980年 《徐悲鸿素描》 徐悲鸿绘 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0年 《徐悲鸿画集》(第一册·中国画部分) 徐悲鸿绘 北京出版社 1981年 《徐悲鸿研究》 艾中信著 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1年 《徐悲鸿彩墨画》 徐悲鸿绘 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1年 《徐悲鸿一生》 廖静文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2年 《徐悲鸿——回忆徐悲鸿专辑》 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 文史资料出版社 1983年 《徐悲鸿画集》(第二册·中国画部分) 徐悲鸿绘 北京出版社 1984年 《徐悲鸿画册》 北京徐悲鸿纪念馆 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4年 《徐悲鸿研究》 艾中信 上海美术出版社 1984年 《悲鸿画选》 徐悲鸿绘 四川美术出版社 1985年 《笔下千骑:绘画大师徐悲鸿》 郑理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5年 《徐悲鸿年谱》 李松编著 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5年 《徐悲鸿的故事》 郑理著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5年 《徐悲鸿传记资料》 朱传誉主编 (台湾)天一出版社 1985年 《我与徐悲鸿》 蒋碧微著 岳麓书社 1986年 《徐悲鸿画集》(第三册·素描部分) 徐悲鸿绘 北京出版社 1986年 《徐悲鸿评集》 王震编 漓江出版社 1986年 《徐悲鸿艺术文集》 徐悲鸿著 (台湾)艺术家出版社 1987年 《中国绘画大师徐悲鸿》 [苏]波斯特列洛娃 (苏联)科学出版社 1987年 《徐悲鸿画集》(第四册·素描部分) 徐悲鸿绘 北京出版社 1987年 《巴黎岁月——徐悲鸿早年素描》 徐悲鸿绘 (台湾)艺术图书公司 1988年 《徐悲鸿画集》(第五册·素描部分) 徐悲鸿绘 北京出版社 1988年 《徐悲鸿画集》(第六集·油画部分) 徐悲鸿绘 北京出版社 1988年 《徐悲鸿油画集》 徐悲鸿绘 冯法祀编 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8年 《世界名人传记——徐悲鸿》 李荣胜编著 (香港)新雅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1988年 《艺术大师徐悲鸿》 金山著 (台湾)雄狮图书公司 1990年 《徐悲鸿研究》 王震著 江苏美术出版社 1991年 《徐悲鸿年谱》 徐伯阳 金山编 (台湾)艺术家出版社 1991年 《徐悲鸿藏画选集》(上卷) 北京徐悲鸿纪念馆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1年 《徐悲鸿藏画选集》(下卷) 北京徐悲鸿纪念馆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2年 《徐悲鸿在南洋》 杨作清 王震著 新疆人民出版社 1992年 《傲骨铮铮的画家——徐悲鸿》 李伟科编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2年 《中国现代名家画谱·徐悲鸿》 徐悲鸿绘 徐庆平著文 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3年 《当代名家中国画全集·徐悲鸿作品选集》 张瑞林主编 徐悲鸿绘 古吴轩出版社 1993年 《徐悲鸿的艺术世界》 王震 上海书画出版社 1994年 《徐悲鸿书信集》 王震编 河南教育出版社 1994年 《徐悲鸿廖静文》 廖静文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5年 《徐悲鸿评传》 王泽庆 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5年 《悲鸿画集——纪念徐悲鸿一百周年诞辰》 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5年 《美的呼唤》 北京徐悲鸿纪念馆 中国和平出版社 1995年 《艺坛巨匠——徐悲鸿》 北京徐悲鸿纪念馆 中国和平出版社 1995年 《纪念徐悲鸿诞辰一百周年展刊》 北京徐悲鸿纪念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年 《中国艺术大展作品全集——徐悲鸿卷》 中国艺术大展组织委员会 上海书画出版社 1995年 《徐悲鸿诞辰100周年纪念文集》 王震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年 《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徐悲鸿》 刘建平 穆美华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锦绣文化企业联合出版 1996年 《中外名人传记故事丛书·艺术家·徐悲鸿》 郑理编著 中国和平出版社 1996年 《中国艺术大展作品全集》(徐悲鸿卷) 徐庆平大展组委会 上海书画出版社 1997年 《中国名家法书·徐悲鸿》 许礼平 苏士澍主编 文物出版社 1997年 《中国巨匠美术丛书·徐悲鸿》 刘曦林著 文物出版社 1998年 《筚路启艺林·徐悲鸿》 董德兴著 山东画报出版社 1998年 《中国素描经典画库·徐悲鸿素描集》 徐悲鸿绘 广西美术出版社 1998年 《走进艺术大师生活丛书·徐悲鸿》 李晓杰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8年 《中外著名艺术家的故事·徐悲鸿》 水真 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8年 《徐悲鸿艺术随笔》 王震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9年 《徐悲鸿画论》 裔萼编著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9年 《艺术大师丛书·徐悲鸿》 徐建融著 古吴轩出版社 1999年 《徐悲鸿与读书》 李钰玲编著 明天出版社 1999年 《筚路启艺林——徐悲鸿》 董德兴著 (香港)中华书局公司 1999年 《徐悲鸿的青少年时代》 王连敏 赵琳琳编著 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9年 《大师谈艺丛书·徐悲鸿谈艺录》 张玉英编 河南美术出版社 2000年 《徐悲鸿艺术文集》 王震 徐伯阳编 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1年(重印) 《中国画名家作品真伪·徐悲鸿》 谢小铨著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01年 《徐悲鸿一生:插图珍藏本》 廖静文著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1年 《徐悲鸿绘画全集(第一卷)——艺术·生平·论述》 王庭玫主编 (台湾)艺术家出版社 2001年 《徐悲鸿绘画全集(第二卷)——油画·素描作品》 王庭玫主编 (台湾)艺术家出版社 2001年 《徐悲鸿绘画全集(第三卷)——中国水墨作品》 王庭玫主编 (台湾)艺术家出版社 2001年 《徐悲鸿与读书》 李钰玲编著 (台湾)妇女与生活社文化事业公司 2001年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一代画师徐悲鸿》 孟校丹编著 延边人民出版社 2002年 《中国近现代名家精品丛书·徐悲鸿作品精选》 徐悲鸿绘 天津杨柳青画社 2002年 《鉴识徐悲鸿》 潘深亮著 福建美术出版社 2002年 《艺坛巨匠:徐悲鸿画集(素描画稿油画部分)》 徐悲鸿绘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2003年 《艺坛巨匠:徐悲鸿画集(中国画部分)》 徐悲鸿绘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2003年 《中国名画家全集(近现代部分):徐悲鸿》 陈传席著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3年 《艺术大师之路丛书·徐悲鸿》 庄庸编著 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3年 《中国书画家经典作品集·徐悲鸿十二生肖册》 王骁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4年 《世纪丰碑——新世纪首届徐悲鸿学术研究会论文集 范保文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4年 《中国美术家作品丛书:徐悲鸿(上)·中国画》 徐悲鸿 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4年 《徐悲鸿——478幅作品堪比大师作品全集》(上下册) 紫都 霍艳文编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年 《徐悲鸿艺术世界》 沈培新主编 安徽美术出版社 2005年 《徐悲鸿画集》 龚继先主编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5年 《徐悲鸿画集》 徐悲鸿绘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2005年 《徐悲鸿讲艺术》 徐悲鸿著 九州出版社 2005年 《徐悲鸿文集》 王震编 上海画报出版社 2005年 《中国近现代书画真伪鉴别·徐悲鸿卷》 杨新主编 大象出版社 2005年 《现代书画投资·徐悲鸿卷》 史树青主编 北京出版社 2005年 《中国书画名家画语图解·徐悲鸿》 徐冀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 《徐悲鸿生平与作品鉴赏》 紫都 霍艳文编著 远方出版社 2005年

是的。《徐悲鸿 让我们铬记的中国现代美术开创者和奠基人》

>

《老妇》

这幅油画《老妇》就是大师28岁时入选法国国家美术展览会(沙龙)的作品。在近代美术界,徐悲鸿的肖像油画技巧之高、声名之盛,在国内可谓首屈一指。这幅油画无论是色彩层次、光线变化,还是起伏肌理,技法水准都相当高。虽然油画由于保管不妥,表面已有剥落并产生裂纹,但所绘人物血肉丰满,栩栩如生,很是传神。

近日阅读中国绘画史,方知徐悲鸿画作不仅是家喻户晓的马,其题材十分广泛,且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思想性,令人十分震憾。在其画作背后,更隐含着他成长励志、包容百川、正直爱国的人品以及留给家人可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永远铭记,特别是年轻一代好好学习。

徐悲鸿(1895~1953),江苏宜兴人,原名寿康,年长后改名为“悲鸿”。父亲徐达章是私塾先生,善诗文书画。徐悲鸿自幼承袭家学,研习中国水墨画。17岁时曾独自到上海卖画,后返回宜兴在女子师范等学校任图画老师。20岁时在同乡推荐下再度到上海谋生,但数次希望,几次破灭,沦落街头,一度有轻生念头,最终自己挺了过来。后得到上海富商黄震之、黄警顽的赏识与同情,扶助他研习法、德文。徐悲鸿知恩图报,曾一度改名为“黄扶”。

1916年,21岁的徐悲鸿考入上海震旦大学法文系半工半读。应征为犹太人哈同的“哈同花园”创作仓颉像,获得高额报酬,并被受聘其附设的明智大学讲课,生活窘境才得以化解。期间,徐悲鸿有机会结识了著名油画家周湘、岭南画派代表人物高奇峰、高剑父和维新派领袖康有为等名人,受益颇多。次年赴日本学习美术,半年后回国后受聘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相继结识了蔡元培、陈师曾、梅兰芳及鲁迅等各界名人,深受新文化运动思潮影响。

1918年,徐悲鸿争取到北洋政府公派赴法留学的机会。次年五四运动前夕,24岁的徐悲鸿携夫人蒋碧薇赴法,游历西欧诸国,观摹学习、潜心研究西方美术,并先后受教于法国弗拉芒格、达仰和德国画家康普。1923年,徐悲鸿的油画作品《老妇》入选法国国家美术展览会(沙龙),其绘画水平可与欧洲同期艺术家相媲美,并先后有《萧声》、《奴隶与狮》、《抚猫人像》、《柱棍老人》《马夫和马》等杰作问世。1927年,在回国前夕,法国国家美术展览会展出其作品9件。

学有所成的徐悲鸿回国后,先后任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他兼溶中西,以西方油画艺术语言表述了《田横五百士》、《傒我后》等中国传统题材。并第一个把欧洲古典现实主义技法融入到国画创作中,先后创制了《九方皋》、《村歌》、《负伤之狮》、《巴人汲水》、《巴之贫妇》和《漓江春雨》等富有时代感的新国画。他重视中华文物保护,1937年在香港以重金购得视为自己生命的宋人画《八十七神仙图》卷。他慧眼识才,发现并推举了齐白石、傅抱石、蒋兆和、吴作人和黄胄等一大批尔后成为中国画坛的大师级人物。齐白石老人也曾在一首诗中提到徐悲鸿“草庐三顾不言辞,何况雕虫老画师”。他善于弘扬中国文化,1933年起先后在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英国、德国、苏联举办中国美术展览和个人画展。1938年,接受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的邀请赴印度三年,完成国画《愚公移山》,赞誉中国民众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夺取抗日最后胜利的顽强意志。

1944年,因长期过度疲劳,49岁的徐悲鸿患严重的高血压及慢性肾炎治疗7个月,作品锐减。1947年发表《新国画建立之步骤》、《当前中国之艺术问题》等重要文章。新中国成立后,徐悲鸿在担任政务、行政工作的同时,仍笔耕不辍地进行创作。不幸的是,这一切艺术活动因画家过早地离开人世戛然而止。不久,他的妻子廖静文就将徐悲鸿留下的1200余幅作品、收藏的历代名家书画作品1000余件和各种珍贵图书、碑帖等一万余件文物全部无偿捐献给国家!

徐悲鸿大师精神永存!

艺术大师徐悲鸿先生擅长油画、国画,尤精素描。所画人物,造型严谨准确,善于传神。所画花鸟、走兽、风景,简练明快,富有生气,尤以画马驰誉中外。作品:《群马图》《八骏图》《九方皋》《田横五百士》《愚公移山》等很多名作。书法字体古拙清劲作品虽然不多但也有一定影响。

徐悲鸿(1895—1953年),江苏宜兴人,原名寿康

徐悲鸿坚持现实主义艺术道路,创作了《田横五百士》、《九方皋》、《巴人汲水》、《愚公移山》等一系列对现代中国画、油画的发展有着巨大影响的优秀作品,在中国美术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巨大作用,是我国伟大的爱国画家。

1919年留学法国

徐悲鸿先生画过一幅传世名作《九方皋相马》。

追随法国国家画会领袖达仰 布佛莱学画

徐悲鸿擅长画人物、走兽、花鸟,所作国画彩墨浑成,尤以奔马享名于世。

徐悲鸿,中国著名国画家、油画家,画“马”名家,是中国现代写实主义艺术奠基人,其独特个性的绘画风格自成一派,一生热爱中国绘画与美术教育事业,是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之一,中国国画改革先驱者,被誉为“现代中国绘画之父”。曾先后留日、法,游历西欧诸国,观摹研究西方美术,是中国公派留学美术第一人。

徐悲鸿主要作品:

1、《奔马图》

作于1941年秋季第二次长沙会战期间。在此幅画中,徐悲鸿运用饱酣奔放的墨色勾勒头、颈、胸、腿等大转折部位,并以干笔扫出鬃尾,使浓淡干湿的变化浑然天成。马腿的直线细劲有力,犹如钢刀,力透纸背,而腹部、臀部及鬃尾的弧线很有弹性,富于动感。整体上看,画面前大后小,透视感较强,前伸的双腿和马头有很强的冲击力,似乎要冲破画面。

2、《群马》

徐悲鸿的群马,是徐悲鸿马中的重要代表作之一。群马取材于1940年克什米尔当地的骏马,徐悲鸿当时见到此马格外兴奋,《群马》灵感油然而生。与其他作品不同的是,主要描绘了两匹背向观众的马,后面又配一匹侧向的马,为了使画面有变化,又在右边画了一匹低首觅食的马。

3、《珍妮**画像》

为画家徐悲鸿最著名的油画人物肖像之一,作于1939年春夏之交,徐悲鸿时年44岁。此作品是徐悲鸿为了支持国内抗战,而在南洋举行义卖募捐时的作品。画中女子珍妮**,祖籍广东,为当时星洲名媛。在当时传为佳话。此画得到画筹四万新币,为这一时期与南洋募捐中画筹最多的一幅(总数为十一万一千多元新币),徐悲鸿本人也是非常满意这幅作品,特意请摄影师为其和画作拍照留念,后成为《悲鸿在星洲》一书的封面。

4、《九方皋》

九方皋故事记载于《列子》:伯乐暮年之向秦穆推荐九方皋找千里马的故事。作品是一件非常完整和精彩的以线为主要表现手段和描绘方式的优秀的中国画作品。

5、《田横五百士》

这幅《田横五百士》是徐悲鸿的成名大作。故事出自《史记·田儋列传》。田横是秦末齐国旧王族,继田儋之后为齐王。刘邦消灭群雄后,田横和他的五百壮士逃亡到一个海岛上。刘邦听说田横深得人心,恐日后有患,所以派使者赦田横的罪,召他回来。正是有感于田横等人"富贵不能*,威武不能屈"的"高节",着意选取了田横与五百壮士惜别的戏剧性场景来表现。

6、《负伤之狮》

创作于1938年,当时日寇侵占了大半个中国,国土沦丧,生灵涂炭,徐悲鸿怨愤难忍。他画的负伤雄狮,回首跷望,含着无限的深意。他在画上题写:“国难孔亟时与麟若先生同客重庆相顾不怿写此以聊抒怀。”表现了作者爱国忧时的思想。这是一幅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的画作。中国被称作东方的“睡狮”,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中国东北大部分国土,“睡狮”已成了负伤雄狮。这头双目怒视的负伤雄狮在不堪回首的神情中,准备战斗、拼搏,蕴藏着坚强与力量。

7、《愚公移山图》

作于1940年,1939至1940年,应印度大诗人泰戈尔之邀,徐悲鸿赴印度举办画展宣传抗日,这期间他创作了不少油画写生,但最重要的成果却是这幅《愚公移山图》》国画。其故事取材于《列子·汤问》中的一个神话传说。

以上就是关于徐悲鸿最擅长画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徐悲鸿最擅长画什么、《愚公移山》画作、徐悲鸿一生创作了哪些画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71196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