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刘属兴教授是对建窑建盏烧制技艺进行研究的,需要参与建盏烧制,才能更好的了解到深层的知识。建窑建盏烧制技艺,福建省南平市的地方传统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建窑建盏烧制技艺工序繁杂,要经过选瓷矿、瓷矿粉碎、淘洗、配料、陈腐、练泥、揉泥、拉坯、修坯、素烧、上釉、装窑、焙烧等13道工序,最终形成一件建窑建盏。
建盏,意指建窑烧制的黑釉茶碗,即建窑黑釉盏。宋代建窑所产的黑釉瓷器,绝大多数是茶碗,统称“建盏”。建盏是黑釉瓷器的代表,在宋代曾经是皇室御用茶具。
敛口碗:口沿微向内收敛,斜弧腹;矮圈足,挖足浅;造型较丰满。常见中、小型器,小型器比例较高,有的为圆饼状实足。
束口碗:撇沿束口,腹微弧,腹下内收,浅圈足,口沿以下约1—1.5厘米左右向内束成一圈浅显的凹槽,作用在于斗茶时既可掌握茶汤的分量,又可避免茶汤外溢,该凹槽俗称“注水线”。
此类碗腹较深,器型整体较饱满,手感重;常见中、小型器,中型器比例较高,为建盏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种,也是产量最大的建盏之一,出土或传世品最多。
扩展资料
建窑又有建阳窑、乌泥窑之称,始烧于晚唐五代,主窑址在今福建省建阳市水吉镇池中、后井两村一带,总范围约11万平方米,盛烧于两宋。
盏的器形以口大底小、腹线斜直者为代表。建盏的胎土多以含铁质多的红、黄壤土粉碎加工,含砂量明显,烧成后胎呈黑、灰黑、黑褐色,触手较粗,胎体厚重压手,黑釉是含铁量较高的石灰釉,在还原气氛中可以形成多种花纹。
茶具的造型设计离不开特定时期的文化需求,宋代建盏的兴起正与当时的社会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思想文化方面,宋朝的理学体系及禅宗思想使得宋人在审美上偏好朴素自然、和谐纯净,建盏造型拙朴、色泽沉静、意境深邃,正与宋朝的审美观相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建盏
建盏的制作工艺流程如下:
建盏的烧成一般要经过选矿、瓷矿粉碎、淘洗、配料、陈腐、练泥、揉泥、拉坯、修坯、素烧、上釉、装窑、焙烧等13道工序。
建盏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制作铁胎的土并不是哪里都有的,也不是随便取一些土就可以制作成建盏的。
建盏不论是从胎土还是从釉料上选择采用的都是建阳水吉·后井村、池中村一带高含铁量的矿石、泥料,分别是配釉的赤铁矿、草木灰,制坯用的高岭土(高温土)、粘土,这也是建盏珍贵的原因之一。
建盏的制作难度是非常高的,建盏的斑纹是在1300度的高温中产生,含铁量如此高的坯体极容易变形、气泡,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经常见到建盏有如此多的瑕疵。
2011年5月23日,建窑建盏烧制技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Ⅷ-188。
宋代至清代福建地区"青釉器"明显具有瓷器的基本特征。质地较陶器细腻坚硬,胎色以灰白居多,胎质基本烧结,吸水性较弱,陶器表面施有一层石灰釉,与瓷器不完全相同。在行业中称为"原始瓷"或"原始青瓷"。
福建省南平市
建窑又称建安窑、乌泥窑,宋代名窑之一,以烧黑釉瓷闻名于世。烧制技艺工序繁杂,一般要经度过选瓷矿、瓷矿粉碎、淘洗、配料、陈腐、练泥、揉泥、拉坯、修坯、素烧、上釉、装窑、焙烧等13道工序,最终形成一件建窑建盏。
南平。地处闽、浙、赣三省交界处,俗称“闽北”,拥有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建窑建盏烧制技艺”的城市。建窑建盏烧制技艺,福建省南平市的地方传统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南平市位于福建省北部。东北与浙江省江山、龙泉、庆元等县(市)相邻,西北与江西省资溪、铅山、广丰等县(市)接壤,东南与福州市闽清县及宁德市古田、屏南、周宁、寿宁等县交界,西南与三明市泰宁、将乐、沙县、尤溪等县毗邻。介于东经117°00′至119°25′,北纬26°30′至28°20′之间。东西最大间距约230千米,南北最大间距约2304千米。最北端为浦城县官路乡际洋,最南端为延平区漳湖镇马林坑,最东端为政和县镇前镇峰岔,最西端为光泽县李坊乡头坑隘。辖区土地总面积为263万平方千米,折3983万亩,是福建省往北的咽喉要塞之一。
以上就是关于刘属兴教授参与建盏烧制吗全部的内容,包括:刘属兴教授参与建盏烧制吗、建盏是什么、建盏的制作工艺流程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