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是不是中国人

节能产品2023-04-28  18

当然是中国人

齐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人。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 是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为生,五十七岁后定居北京。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所作鱼虾虫蟹,天趣横生。齐白石书工篆隶,取法于秦汉碑版,行书饶古拙之趣,篆刻自成一家,善写诗文。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代表作有《蛙声十里出山泉》《墨虾》等。著有《白石诗草》《白石老人自述》等。

在中国艺术史上,齐白石是一位从传统走上革新的大艺术家!齐白石早年的画风极不成熟,也无自己的艺术风格与特点,他是一位大器晚成的艺术家,与同时期的黄宾虹一样,他的艺术也是晚乃善!

所以:谈齐白石的艺术,就是指他晚年独创的红花墨叶画风,可以说开宗立派,影响深远。石涛曾经说过一句艺术名言“笔墨当随时代”,艺术的最大特色就是它的时代气息!早年的齐白石生活在清末民国初年,无论是封建社会还是民国社会,都是等级社会,压迫社会,不平等社会,反应到艺术上,就是艺术只反应上层人物的审美需求,所以与普通民众,老百姓的审美趣味相差甚远,因为艺术家没有必要满足老百姓的艺术需求!

齐白石早年也是如此,但真正让齐白石名垂青史的是他衰年变法之后的画风,也就是他晚年的画风,他晚年画风的最大特色就是满足了普通民众的审美需求,这也是时代的需求,因为时代已经到了提倡自由民主的近当代社会,社会地位的平等与自由,让普通民众也成为了艺术的观众,齐白石就是顺应了这一艺术潮流的伟大艺术家。首先:他扩大了绘画的题材,这是他最大的艺术贡献,他的写意花鸟取材广泛,可以说瓜,果,菜,蔬,花 ,鸟,虫,鱼,只要是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老百姓司空见惯,耳熟能详的他都拿来入画,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艺术创举,对于古代那些只以松梅兰竹取材的画家而言,齐白石显然更具生活气息,画风热烈,积极,向上,可以说完全是属于人民的艺术。其次:在绘画颜色当中,齐白石添加了红色!红色运用到中国绘画当中那是石破天惊的创举!因为古人,特别是文人推崇黑色,黑色代表高贵与优雅,是文人绘画的基本要素,运墨而五色具,墨的浓淡疏密就是绘画的颜色要素,文人画可以说就是水墨画!文人是反对用色的,而且特别反对用红色,因为红色是老百姓喜爱的颜色,喜庆,但俗气,不入流。

齐白石巧妙的将黑色与红色结合起来。运用红色代表了普通民众的审美要求,使用红色,代表了对于传统的认识与传承。

齐白石,我国二十世纪杰出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原名齐璜,纯芝,小名阿芝,字渭青、号白石、白石翁、老白、又号寄萍、老萍、借山翁、三百石印富翁、寄萍老人等。

湖南湘潭人。齐白石家境贫困,世代务农,仅在12岁前随外祖父读过一段私塾。13岁起学木匠、那时雕花,差不多千篇一律,他突破陈规,造出许多新的花样。人称芝木匠。兼习画。

亦习诗文,书法、篆刻,初为画工,为乡里人画衣冠像。六十岁后定居北京,以卖画、刻印为职业。生平推崇徐渭、朱耷、石涛、吴昌硕等前辈诸家,重视创新,不断变化,创造了独特不群的风貌。所画作品,都洋溢着对生活的热爱。

其篆刻朴茂有力,书法刚劲沉着,诗文、画论也有独到之处。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团委员,美术家协会主席。1953年中央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齐白石是各方面造诣都很高的现代绘画大师。他的人品、绘画、诗句、书法、篆刻,无不出类拔翠。他的艺术创作极其丰富。他的风格对现代乃至当代中国画创作产生了极为巨大的影响。

齐白石27岁开始绘画生涯,习诗文、刻图章。

60岁后定居北京,以篆刻卖画为生,日本人和法国人买走了不少。这时期他与梅兰芳相识,第一次会面时,齐白石为梅兰芳画草虫,梅兰芳则为齐白石唱一段贵妃醉酒。

齐白石曾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1955年,民主德国授于他民主德国艺术科学院通讯院士称号,1956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授予他和平奖金、公推为“世界文化名人”。卒年95岁。

齐白石的艺术,可分为5个阶段:

1、27岁前,为民间雕花艺匠,接受民间美术和民间审美观念熏陶阶段;

2、27~40岁,在从事民间画像、民间工艺的同时,全面学习文人绘画,提高诗、书、画、印诸方面修养阶段;

3、40~50岁左右,以文人艺术家身份出游各地、广泛观察、观摩与结交各界人士阶段,画风由工笔逐渐转向大写意;

4、55~65岁,定居北京,接受陈师曾指劝,苦心“衰年变法”阶段;

5、65~94岁,是绘画创作的高峰期,艺术臻于化境。

扩展资料:

齐白石画虾:

齐白石画虾堪称画坛一绝。齐白石画虾通过毕生的观察,力求深入表现虾的形神特征。

齐白石从小生活在水塘边,常钓虾玩;青年时开始画虾;

40岁后临摹过徐渭、李复堂等明清画家画的虾;63岁时齐白石画虾已很相似,但还不够“活”,便在碗里养了几只长臂虾,置于画案,每日观察,画虾之法也因此而变,虾成为齐白石代表性的艺术符号之一。

齐白石画虾已入化境,在简括的笔墨中表现了游弋水中的群虾。粗壮、浓厚的茨菇,与群虾的透明、轻灵纤细形成对比,体现出晚年的齐白石画艺的成熟。

齐白石画虾表现出了虾的形态,活泼、灵敏、机警,有生命力。是因为齐白石掌握了虾的特征,所以画起来得心应手。寥寥几笔,用墨色的深浅浓淡,表现出一种动感。

一对浓墨眼睛,脑袋中间用一点焦墨,左右二笔淡墨,于是使虾的头部变化多端。硬壳透明,由深到浅。而虾的腰部,一笔一节,连续数笔,形成了虾腰节奏的由粗渐细。

齐白石用笔的变化,使虾的腰部呈现各种异态,有躬腰向前的,有直腰游荡的。也有弯腰爬行的。虾的尾部也是寥寥几笔,既有弹力,又有透明感。虾的一对前爪,由细而粗,数节之间直到两螯,形似钳子,有开有合。虾的触须用数条淡墨线画出。

取舍:对水中的虾,为表现出那种透视感,齐白石的线条有虚有实,简略得宜,似柔实刚,似断实连,直中有曲,乱小有序,纸上之虾似在水中嬉戏游动,触须也像似动非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齐白石

齐白石是清朝的人。近现代画家,生于清朝,长于民国,死于红朝。齐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祖籍安徽宿州砀山,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是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

齐白石最有代表画

齐白石先生著名的画有很多,但是说到最著名、最为人所熟知的,非《墨虾》莫属。齐白石擅长画花鸟、鱼虫、山水、人物,作品中的鱼虾虫蟹,天趣横生,自然朴素,颇具感染力。

在墨虾这幅画中,虾灵动自然,呈现半透明的枝干,疏密有致,情态各异,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虾的眼睛也由小黑点变成了横点,这样更能表现出虾的神情,给人以一种灵动活泼的感觉。

齐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祖籍安徽宿州砀山,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是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为生,五十七岁后定居北京。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所作鱼虾虫蟹,天趣横生。齐白石书工篆隶,取法于秦汉碑版,行书饶古拙之趣,篆刻自成一家,善写诗文。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代表作有《蛙声十里出山泉》《墨虾》等。著有《白石诗草》《白石老人自述》等。

浓厚的乡土气息,纯朴的农民意识和天真浪漫的童心,富有余味的诗意,是齐白石艺术的内在生命,而那热烈明快的色彩,墨与色的强烈对比,浑朴稚拙的造型和笔法,工与写的极端合成,平正见奇的构成,作为齐白石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视觉形状,相对而言则是齐白石艺术的外在生命。现实的情感要求与之相适应的形式,而这形式又强化了情感的表现,两者相互需求、相互生发、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齐白石的艺术生命,即齐白石艺术的总体风格。

齐白石主张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衰年变法,形成独特的大写意国画风格,开红花墨叶一派,尤以瓜果菜蔬花鸟虫鱼为工绝,兼及人物、山水,名重一时,与吴昌硕共享“南吴北齐”之誉;以齐白石纯朴的民间艺术风格与传统的文人画风相融合,达到了中国现代花鸟画最高峰。篆刻初学丁敬、黄小松,后仿赵撝叔,并取法汉印;见《祀三公山碑》、《天发神谶碑》,篆法一变再变,印风雄奇恣肆,为近现代印风嬗变期代表人物。其书法广临碑帖,历宗何绍基、李北海、金冬心、郑板桥诸家,尤以篆、行书见长。诗不求工,无意唐宋,师法自然,书写性灵,别具一格。其画印书诗人称四绝。一生勤奋,砚耕不辍,自食其力,品行高洁,尤具民族气节。留下画作三万余幅、诗词三千余首、自述及齐白石文稿并手迹多卷。齐白石的作品以多种形式一再印制行世。

齐白石1864年元旦(清同治二年癸亥十一月二十二日)出生于湘潭县白石铺杏子坞,1957年9月16日(丁酉年八月二十三日)病逝于北京,终年九十四岁。宗族派名纯芝,小名阿芝,名璜,字渭清,号兰亭、濒生,别号白石山人,遂以齐白石名行世;并有齐大、木人、木居士、红豆生、星塘老屋后人、借山翁、借山吟馆主者、寄园、萍翁、寄萍堂主人、龙山社长、三百石印富翁、百树梨花主人等大量笔名与自号。

寄萍堂上老人

齐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

1864年1月1日齐白石生于湖南长沙。名纯芝,字渭清,又字兰亭。27岁改名璜,字频生,别号白石山人,又号寄园。

1870年,从外祖父周雨若读书,常用习字本、账薄纸作画。

1878年,拜周之美为师学习雕花木工。做木工之余习花鸟、人物画。

1888年,拜民间艺人萧芗陔为师学画肖像。

1904年,随王闿运赴江西,游庐山、南昌等地,刊印《白石草衣金石刻画》,王闿运为其作序。

1925年,大病,卧病榻月余,停止作画、刻印。梅兰芳正式拜师学画。

1928年,印行《白石诗草》《借山吟馆诗草》。

1933年,印行《白石诗草》。

1955年6月,与陈半丁、何香凝等14位画家为世界和平大会合作巨幅《和平颂》。

1957年的5-6月间,作最后一幅作品《牡丹》。

同年9月16日,在北京医院逝世。

扩展资料:

齐白石的事迹和他的个人成就都非常突出,为了纪念他的奉献,人们将他生前所在的居所保护成为了他的故居,也算是表达对他的尊重和敬佩。

齐白石的故居位于雨儿胡同中部,东邻南锣鼓巷。

故居坐西朝东,面积204平方米,是一座三合院带跨院的住宅。 齐白石自50岁后直至逝世前寓此。

3间北房是当年的 “白石画屋”,因屋前安有铁栅栏,又称铁栅屋。北房檐下 悬挂有齐白石篆刻的长33米、高084米的篆体“白石画屋”横匾。

故居门向东开,是一座有东、西、北屋的院落,面积约600余平方米。北面的三间屋子,分别是齐白石生前的画室、卧室和饭厅。

1937年“七·七”事变后,靠卖画为生的齐白石,在这里闭门谢客,拒绝日伪大小头目索画,也不卖画,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据现居住在故居中的齐白石的第四子著名画家齐良迟介绍,齐白石在故居共作画2万多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齐白石故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齐白石

以上就是关于齐白石是不是中国人全部的内容,包括:齐白石是不是中国人、齐白石是什么人、齐白石的生平简介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70794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