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玻璃指的是什么


古代玻璃指的是琉璃,宋代后逐渐以玻璃的名词为主,到了元明琉璃则专指以低温烧制的釉陶砖瓦。玻璃名称的转变,反映了我国玻璃生产的兴衰,也反映了历史上对玻璃材质认识与重视。

琉璃亦作“瑠璃”,是以各种颜色(颜色由各种金属元素产生)的人造水晶(含24%的二氧化铅)为原料,在1000多度的高温下烧制而成的稀有装饰品,其色彩流云漓彩,品质晶莹剔透、光彩夺目。

琉璃和玻璃有以下区别:

1、原材料不一样:玻璃,一般是用多种无机矿物(如石英砂、硼砂、硼酸、重晶石、碳酸钡、石灰石、长石、纯碱等)为主要原料。琉璃的主要成分为SiO2(即 二氧化硅)、氧化铝和矽加助溶剂氧化铅。

下图为琉璃制品:

2、用途不一样:玻璃广泛用于建筑、日用、艺术、医疗、化学、电子、仪表、核工程等领域。琉璃与玻璃、金属的平面粘接可用UV胶(无影胶),使用的同时用紫外线灯照射,以加快固化。琉璃与木材的平面粘接可用透明AB胶。琉璃与石材的平面粘接可用透明中性硅胶。琉璃也可通过打孔用膨胀螺丝(装饰钉)来固定在其它物体上。

3、分类不一样:玻璃简单分类主要分为平板玻璃和深加工玻璃。琉璃分为古法琉璃、水琉璃和台湾琉璃三种。

参考资料:

玻璃 (硅酸盐类非金属材料)-百度百科

琉璃 (水晶作品)-百度百科

琉璃是中国古代对玻璃的称呼,是狭隘的玻璃说法,琉璃只是玻璃的一个种类,其范畴远较玻璃要小。

现琉璃一般是指加入各种氧化物烧制而成的有色玻璃作品,现今无论是光学玻璃、平板玻璃、水晶玻璃、或是硼砂玻璃等材质所创作之作品,皆通称为玻璃艺术品。

中国古代最初制作琉璃的材料,是从青铜器铸造时产生的副产品中获得的,经过提炼加工然后制成琉璃。琉璃的颜色多种多样,古人也叫它“五色石”。古时由于民间很难得到,所以当时人们把琉璃甚至看成比玉器还要珍贵。

像奥地利或义大利,高价位的水晶杯琉璃盘酒瓶,或者是摆饰用的水晶琉璃各种可爱的小动物,佛教用的水晶莲花琉璃,水晶吊灯,几乎都是水晶玻璃琉璃!

琉璃,琉璃亦作“瑠璃”是用各种颜色(颜色是由各种稀有金属形成)的人造水晶(含24%的二氧化铅)为原料,是在1000多度的高温下烧制而成的。其色彩流云漓彩;其品质晶莹剔透、光彩夺目。

中国古代最初制作琉璃的材料,是从青铜器铸造时产生的副产品中获得的,经过提炼加工然后制成琉璃。琉璃的颜色多种多样,古人也叫它“五色石”。古时由于民间很难得到,所以当时人们把琉璃甚至看成比玉器还要珍贵。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词条--琉璃

玻璃是几乎纯净的二氧化硅。是透明的,折光率很高。琉璃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种是宝石级的工艺品。这种琉璃是一种艺术产品,是在人造水晶的基础上加工而成。。这种琉璃是通过加工各种颜色的人造水晶,通过水晶脱蜡铸造法高温烧造而成的。因为琉璃的原料是人造水晶,因此主要成分也就是99%-92%的二氧化硅了。通过高温烧造,使得琉璃成分里面的金属氧化物不易褪色或氧化。还有一种琉璃指的是建筑上用的琉璃瓦。建筑所用的琉璃构件包括琉璃瓦、正脊、鸱吻、脊兽、雕花琉璃砖(琉璃影壁用)、琉璃砖等。做建筑构件用的琉璃瓦是琉璃胎外面涂有一层釉料。琉璃胎的主要成分是陶土,其成分是二氧化硅、氧化铝和少量的氧化铁、氧化钙、氧化锰。经过1100度以上的高温烧制后涂上釉料,然后再进行800度至900度的低温烧制。琉璃胎材料以安徽当涂白土山生产的白土质量最好,烧成后呈白色。

不,最重要的一点区别是琉璃,亦作“瑠璃”是用各种颜色(颜色是由各种稀有金属形成)的人造水晶(含24%的二氧化铅)为原料,采用古代青铜脱蜡铸造法高温脱蜡而成的水晶作品。而玻璃是由沙子和其他化学物质熔融在一起形成的(主要生产原料为:纯碱、石灰石、石英)。在熔融时形成连续网络结构,冷却过程中粘度逐渐增大并硬化致使其结晶的硅酸盐类非金属材料。

拓展:

中国古代制造琉璃最初制作琉璃的材料,是从青铜器铸造时产生的副产品中获得的,经过提炼加工然后制成琉璃。琉璃的颜色多种多样,古人也叫它“五色石”。古时由于民间很难得到,所以当时人们把琉璃甚至看成比玉器还要珍贵。

2008年6月,琉璃烧制技艺入选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国内琉璃制作比较有名的团队分别是漠源文化、琉璃工房、琉园、人立、千秋琉璃等,由于近期的琉璃市场冷清,漠源文化、琉璃工房也开始尝试开始线上发展,作一个传统与创新的尝试;人立琉璃与国际美术大师韩美林合作,推出“墨彩”系列产品,寻求传统工艺和传统文化之间的完美结合。

以上就是关于古代玻璃指的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古代玻璃指的是什么、琉璃和玻璃的区别、琉璃是什么意思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70719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