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说的虚空是不是指无眼耳鼻舌身意没有感觉不接受外界的色相

阮丹宁2023-04-28  17

这样提问,好。不懂得,请教、求知。稍作开示。

就是这个问题,即便是学佛者,也未必真正懂得;

至少可以说,未必解悟到一定的程度、境界。因为已经是超出人的思维。

所以不懂得,不奇怪;必须是随着修为提升、境界提高,才能逐步加深理解。

我查看了一下,发现对虚空之概念、解释,多半是有所错漏谬误。

佛陀说法是真理;只是,不一定每个佛弟子也都懂得真理。解悟。

就像从小都到学校读书,但是不一定每个人都能够学习到什么。

长期下来,就造成以讹传讹的问题。当然这个不仅仅是佛教的问题;

所有的与人相关的,都会产生这个问题。因为众生,比较愚昧。

所以,即便是佛陀涅槃,娑婆世界,就都会有佛菩萨再来,度生!

1、虚空:那么这个概念,这么定义?其实一切的定义、说法,即是错。

这是佛法根本概念。终极概念!属于道可道,非常道。明白此义,则近道

佛经说不可说概念。一切对这样终极概念的“定义”,只是描述,而非其实质。

知道此点,即是关键用这样的概念去理解,而不局限于这些概念定义的字眼解释。

这些都是描述:虚空就是特指整个宇宙。(佛家)指一切万物本体不存在,但能感觉到

用现在的科学术语讲就是“宇宙”。当然比我们科学家能探测到的宇宙要大得多。现在科学家能探测到其实只是虚空法界微不足道的一部分。很多暗能量、暗物质,无法被探测到,但都属于“虚空法界”。

佛故概说为虚空,而不是虚无,它非有非无,动则能显一切万物之相而非有,静则如太空而无一物亦非无,不堕有无生灭之道,能周而复始,流转不息,故名虚空

2、问题之中,涉及两个概念,肯定不是一回事。眼耳鼻舌身意。是指修行者,个体的状态。

这个在《心经》都是提要总括的概念。顺便说,没有慧根,没有佛学根基,看佛经,看不懂。

特别是《心经》般若经典的概括,未入佛门,拿起佛教阅看、读诵,虽然不能说就毫无裨益;

但是顶多也就是理解一些字义词义、佛法一些基本概念,要真正解悟,一定没有那么容易的。

能够真正懂得《心经》,那是必须有《阿含经》、《方等经》、《般若经》基础根基,才懂。

比如这个“无眼耳鼻舌身意”,没有研修《楞严经》,明了五阴、六识、十二处、十八界概念,

则是谈不上懂得这些相关概念,佛学基本常识。比如归纳总结的十八界表解

十八界表解

这些基本概念,都没有弄懂得,就出种种谬误。比如这个提问中疑问。

虚空之概念,与“指无眼耳鼻舌身意没有感觉不接受外界的色相”。

没有弄清楚,就是这样混淆了。应该多听经闻法。弄懂每字每句

之前,我也是多听法师各部《佛经》解读,多的一部佛经,能够讲解数千讲

一字、一句,都得阐述、讲解,有的一字讲解几集!这样开示闻者,还不一定明了

3、顺便多说一句:境界高,能够发现你的错漏;现在我听经闻法,多有发现法师的谬误

关键是,要说一点:法师说法,即便能够发现有悟,现场的话,是不能质疑责问的。很重要。

因为法场众多听法者,不能直接干扰,就像课堂,不能随意打断老师讲解。一样道理。

而且,说法,多是譬喻;比喻之说,难免概念内涵、外延,即不周密,不能抠字眼

上述,我说的,听闻,发现的谬误,是从根本上的,是看出各人之修为、境界

“门前本是虚空界,何事栽花误世人”的意思是:门前本来就是不存在,虚无的东西,为什么还要在门口栽花误导世人呢?

这句话出自元稹的《杏园浩浩长安车马尘》。原诗句是:浩浩长安车马尘,狂风吹送每年春。门前本是虚空界,何事栽花误世人。

翻译:浩浩荡荡的车马从长安驶来,扬起了很大的灰尘,在狂风中春天不知不觉的到来。门前本来就是不存在,虚无的东西,为什么还要在门口栽花误导世人呢?

虚空法界是佛教用语,意思是指宇宙万有一切事物本体不存在,但能感觉到,互不相版紊,并按自身的轨则,能让人们理解是什么事物。

扩展资料:

对“门前本是虚空界,何事栽花误世人”的赏析:

1、花木本是可爱之物,可诗人却说“门前本是虚空界,何事栽花误世人”,与世人栽花赏花的执着背道而驰。有一点禅意,是另一种人生态度。

2、本句诗体现了作者内心的淡然,与对世俗的不在意,是一种高深的领悟。

以上就是关于佛教说的虚空是不是指无眼耳鼻舌身意没有感觉不接受外界的色相全部的内容,包括:佛教说的虚空是不是指无眼耳鼻舌身意没有感觉不接受外界的色相、门前本是虚空界何事栽花误世人是什么意思、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70678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