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第一次说的 他是战国时期的人
“水则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是荀子说的原文见《荀子哀公》篇
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寡人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寡人未尝知哀也,未尝知忧
也,未尝知劳也,未尝知惧也,未尝知危也”孔子曰:“君之所问,圣君之问也,丘、小
人也,何足以知之”曰:“非吾子无所闻之也”孔子曰:“君入庙门而右,登自胙阶,
仰视榱栋,俯见几筵,其器存,其人亡,君以此思哀,则哀将焉而不至矣君昧爽而栉冠,
平明而听朝,一物不应,乱之端也,君以此思忧,则忧将焉而不至矣君平明而听朝,日昃
而退,诸侯之子孙必有在君之末庭者,君以思劳,则劳将焉而不至矣君出鲁之四门,以望
鲁四郊,亡国之虚则必有数盖焉,君以此思惧,则惧将焉而不至矣且丘闻之,君者,舟
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
有一次,李世民与魏征讨论治国之道李世民问:隋朝灭亡的原因是甚么魏征回答说:失去民心李世民又问:人民和皇帝应当是甚么关系魏征说:皇帝就像一只漂亮的大船,人民就是汪洋大水,大船只有在水中才能乘风前进;但是,水能载舟,同时也能将船弄翻太上皇(李渊)举义旗推翻隋朝统治就说明了这一点所以,作为君王要时刻记住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千百年来的历史大舞台也在不断的证明著这一道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凡是施行仁德之政、顺民心、不断修德于天下的贤君,都使国家昌盛兴隆,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反之,逆民心,而最终走向毁灭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李世民,创立“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知人善任是成功的条件之一名臣魏征与太宗议论治国之策时,提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英明论断,阐明了一个治国安邦的深刻道理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里的水是指“人民”,这里的舟是指“皇权统治”意即:人民群众可以维护封建政权,也可以推翻封建政权,关键统治者是否顺民意、得民心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回顾历史,从历史上的封建王朝的兴衰史中,我们可以获得许多有益的东西
秦始皇嬴政持策仗剑,灭六国,吞八荒,囊括四海,建立了秦王朝,也算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历史人物可建立了秦王朝后,他不知修养生息,发展生产,却推行暴政,修阿房、建长城、焚书坑儒、残民以逞,导致天怒人怨身为戍卒的陈胜、吴广登高一呼,天下响应,秦王朝很快土崩瓦解,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既强大而又短命的王朝(嬴政在位27年,他的儿子秦二世胡亥仅在位3年)这里的经验、教训何其深刻,秦朝的灭亡,是他推行暴政的结果,也是人民反抗暴政的伟大胜利
翻开中国的近代史,这是一部中华民族的血泪史,是一部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史,她使我们从这中明白了很多道理
“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从鸦片战争西方帝国主义用炮舰打破
晚清的国门,中国就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苦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头上压着三座大山,在水深火热中挣扎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希望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从1921年7月1日中国***成立,到1949年10月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短短的28年里,我们经立了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撒热血,为人民的利益牺牲了他们的生命在中国***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终于将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彻底推翻,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
伟大的革命领袖毛泽东说过:“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新中国的建立结束了自1840年的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任帝国主义列强任意欺凌的历史,中华民族扬眉吐气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这天翻地覆的奥秘就在于:中国***代表了广大的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党所领导的革命事业,得到了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支持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新中国的建立,充分证明了这一历史的英明论断国民党反动派代表的是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必定会被人民所推翻***代表着工农大众的利益,必定会取得伟大的胜利
展望未来,我们豪情满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前途无比辉煌!
出自:战国荀子《荀子·王制篇》,是荀子的名言。
意思是:水可以把船浮起来,也可以把船掀翻。
原文: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译文:君主就像是船,而老百姓则像是水,水可以托船,也可以掀船。
扩展资料: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历史例子
1、黄巢起义,一开始老百姓是支持他推翻晚唐的统治阶级的,但黄巢打到长安后烧杀抢掠,又被老百姓抛弃。
2、王莽篡政,王莽是大司马的时候,很得朝廷上下和群众拥护,但篡政为帝,受到士人和老百姓的反对,很快败亡。
3、李自成起义,李自成打着“闯王来了不纳粮”的旗号推翻了明朝,但起义军内部腐朽,贪污腐化强抢民利,又被推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意思是“君主如船,百姓如水,水既能使船安稳地航行,也能使船沉没。”,意指事物用之得当则有利,反之必有弊害。
比喻民心向背决定生死存亡。
一、出处:《荀子哀公》篇
二、原文:
君出鲁之四门,以望 鲁四郊,亡国之虚则必有数盖焉,君以此思惧,则惧将焉而不至矣?且丘闻之,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
三、译文:
您走出鲁国国都的四方城门去瞭望鲁国的四郊,那些亡国的废墟中一定有几处茅屋,您从这些方面来想想恐惧,那么恐惧之情哪会不到来呢?
而且我听说过这样的话:“君主好比船,百姓好比水。水能载船,水能翻船。”您从这个方面来想想危险,那么危险感哪会不到来呢?”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荀子著文,多以论述中心为其题目,而此篇《哀公》乃以一国君为题,所述多为鲁哀公与孔子的对话,颇有拼凑之嫌。
然而听其徐徐道来,胸臆间亦不免渐生兴亡之悲。
从历史上来看,鲁哀公可称是一个昏庸的诸侯。
其在位时,正是春秋末年吴越争霸之际。
当时的鲁国,内有权臣季氏当道,外有齐国屡次莫名的讨伐,又曾遭到吴国的侵犯,然而哀公却如同一个无知的孩童,将自己的眼光只界定于触手可及的宫墙之内,甚至为自己不曾了解哀伤、忧愁、劳苦、恐惧、危险而焦躁不安。
二、作品赏析
面对这样不知世事的君主,连孔圣人也啼笑皆非:“君之所问,圣君之问也。丘,小人也,何足以知之”然而,孔子在自嘲之后还是不得不一步步地启发:您看到宗庙里的玉器是先王留下的,然而物在人亡,不是会感到哀伤吗?
您每天处理国家大小事务,但如果有一件没办好,可能就会带来灾祸,难道这不是令人发愁的事吗
不过夫子的滔滔大论显然没有打动哀公,他所感兴趣的也无非是古代的礼服、礼帽之类。
唐贞观后期,魏征在著名的《谏太宗十思疏》中说:“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意思是说:怨恨不在于大小,可怕的只在人心背离。水能载船也能翻船,所以应该高度谨慎。
三、作者简介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
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
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位于今山东兰陵县)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荀子
能载舟,亦能覆舟
Fire and water are good servants,but bad masters(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释义] 君主如船,百姓如水,水既能使船安稳的航行,也能使船沉没
[谓喻]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亦作“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简称“载舟覆舟”意指事物用之得当则有利,反之必有弊害比喻民心向背决定生死存亡唐·魏徵《谏太宗十思疏》:“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原文见《荀子哀公》篇是 荀子讲述孔子与鲁哀公的一段对话!也就是说最早表达这个意思的孔子,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则是荀子总结提炼出的
有一次,太宗问魏征:“历史上的人君,为什么有的明智,有的昏庸”魏征说:“一个人的智慧到底有限,君王若多听各方面意见,就明智;若只听单方面的话,就昏庸”他还列举了历史上尧、舜等名君和秦二世、梁武帝、隋炀帝等昏君的例子说:“治理天下的人如果能够采纳下面的意见,那么下情就能上达,他的亲信们想蒙蔽他也就做不到了”太宗听了连连点头称是,并时刻提醒自己时刻牢记隋朝皇室与唐皇室有亲戚关系,唐太宗对隋在很短的时间里亡国的历史记忆犹新有一次,太宗读完隋炀帝的文集,对左右大臣们说:“隋炀帝这个人,学识渊博,也懂得尧、舜好,夏桀和殷纣王不好,为什么干出事来那么荒唐广魏征接口道:“一个皇帝光靠聪明和学识渊博还不行,还应该虚心听取臣子的意见隋炀帝自以为才高,骄傲自信,说的是尧、舜的话,干的是桀、纣的事,到后来越来越糊涂,就自行灭亡了”
魏征乘机劝太宗以隋亡为鉴,并引用《荀子》“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以君喻舟,以民比水,劝太宗体恤民众
以上就是关于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是谁说的全部的内容,包括: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是谁说的、用史料说明“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出自谁的名言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