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螺的来历是什么

慕斯蛋糕的做法2023-04-28  70

陀螺的起源因年代久远并无详细纪录可供查考,但是在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出土过陀螺,如江苏常州出土的新石器马家窑文化木陀螺及山西龙山文化遗址中出土陶陀螺;目前文史记载则多以宋朝时出现的一种类似陀螺的玩具为开端,称做“千千”(或称千千车);那是一个中心轴(铁制)长约一寸的圆盘形(直径约四寸)物体,用手捻在盘中旋转,比赛谁转得久,这是当时身处深宫后院的嫔妃宫女用以打发寂寥时光的游戏之一。

在台湾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宋代苏汉臣(开封人,曾在北宋徽宗宣和画院当过招待,以刘宗古为师,工于释道人物之画,尤其婴戏画更有独创之功力)《婴戏图》中,画面的前方有两个孩童,正打著陀螺玩耍,也证实当时确有倒钟体的陀螺出现,由画面考察, 当时的陀螺应是木制的,像个圆锥体,用绳子缠好了,往地上前抛后扯,陀螺便在地上旋转起来。当它速度慢下来时,再用绳子不断抽打它的侧面,如此便可转个不停。一直到现在,大陆北方的儿童在冬季及早春时节还流行这样的玩法,尤其在结得厚实的冰面上抛打,更别有乐趣。另外一幅苏汉臣的作品《秋庭戏婴》中,有个推枣磨的道具,利用两个枣子,加上一个剖了一半的枣子作成支架而成枣磨玩具,那是一种旋转、平衡的游戏,游戏时,谁能让枣磨保持平衡、转得久,谁就获胜;这幅画也能证明当时已有多元的陀螺玩具型态出现。

明朝《帝京景物略》记载,陀螺者,木制如小空钟,中实而无柄,绕以鞭之绳而无竹尺,卓于地,急掣其鞭。一掣,陀螺则转,无声也。视其缓而鞭之,转转无复往。转之疾,正如卓立地上,顶光旋旋,影不动也。其小空钟形体、中实无柄、绕以鞭之绳等描述,证之明代晚期的陀螺已跟今日的鞭打陀螺无异;刘侗的诗歌《杨柳活》撰述:杨柳儿活,鞭陀罗,这时期“陀螺“一词已正式出现。

陀螺的制作过程如下:

材料准备:彩纸,铅笔,黑色记号笔。

1、准备6张正方形纸,将对角分别对折。

2、再将正方形对边对折。

3、沿折痕将正方形折为立体四角星。

4、然后把剩下的纸都做成四角星。

5、之后每两个四角星对角相互重叠。

6、再拿两个四角星对角重叠在一起。

7、将另外一个四角星一个角穿插于剩下的一个角中。

8、然后将六个四角星的对角互相穿。

9、调节对角的位置,尽量使其重合。

10、最后用大拇指和食指捏着陀螺的两个角,陀螺即可旋转。

陀螺:

陀螺指的是绕一个支点高速转动的刚体。陀螺是中国民间最早的娱乐工具之一,也作陀罗,闽南语称作“干乐”,北方叫做“冰尜(gá)”或“打老牛”。河北吴桥地区被称为bo。贵州等地方言称为géluō。河南濮阳地区叫delou,焦作一带方言称为皮老尖。

形状上半部分为圆形,下方尖锐。从前多用木头制成,现代多为塑料或铁制。玩时可用绳子缠绕,用力抽绳,使直立旋转。或利用发条的弹力旋转。传统古陀螺大致是木或铁制的倒圆锥形,玩法是用鞭子劈。现代已有用发射器发射的陀螺

共六个种类。

1、纸陀螺,玩法:由于纸陀螺的体积小,所以只要利用大拇指和食指,紧紧的握住纸陀螺的轴柄上端,急速捻转放在桌上,纸陀螺就会单脚独立旋转起来。

2、铜钱陀螺,玩法:铜钱陀螺的玩法也和纸陀螺相同,用手捻,就可以旋转。

3、线轴陀螺,玩法:线轴陀螺的玩法,也是利用手捻的方式就可以旋转。

4、竹陀螺,玩法:先将粗棉线穿过竹片,然后缠卷在竹柄上,要注意,应该由上而下绕。等到缠好了以后,一手执线端,向后抽,一手执陀螺及竹片,向前推,两只手同时用力的时候,陀螺就会向前冲过去,而且发出嗡嗡的声音。

5、木制陀螺,玩法:弯身从身侧把陀螺往前抛,当陀螺离手后,绕在手上的绳尾,迅速的向后一抽,陀螺就会沿着地面,水平的旋转前进。

6、金属陀螺,玩法:用一根棉线,缠绕陀螺中间的轴,然后迅速一抽使之旋转。共以上6种陀螺类别。

以上就是关于陀螺的来历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陀螺的来历是什么、陀螺的制作过程、陀螺都有哪几种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70480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