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1127-1279年)是北宋靖康之耻后宋室在江南建立的政权,与北宋合称宋朝,共传五世九帝,享国一百五十三年。
南宋时期,疆域大约是今天中国秦岭淮河一线的南方,西南区域不含今天的四川西部和云南等区域。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广东、福建、江西、湖南、浙江、上海、重庆、海南、澎湖列岛全部,江苏、四川、贵州、广西大部,湖北、河南、安徽、陕西一部分。
南宋时期中国的势力图(公元1208年):
南宋灭亡主要是因为蒙古人的入侵。
1206年铁木真称成吉思汗,蒙古国正式立国。
1227年,蒙古灭西夏。
1234年,蒙古灭金。
1235年,蒙古开始攻击南宋,蒙古与南宋的战争持续了50余年,直到1279年在今天的广东江门市进行崖山海战中,南宋残余势力全军覆灭,大臣陆秀夫背着南宋最后一位皇帝宋少帝赵昺投海自尽,南宋灭亡。
蒙古(元)攻宋示意图:
一、南宋灭亡原因:
1、皇帝一任不如一任,作为最高层的舵手没有韬略;
2、奸臣误国,史弥远、韩侂胄、丁大全、贾似道都是些嫉贤妒能、祸国殃民的之流,却军政常握大权,国不衰败?
3、南宋国内经济几近崩溃,逐渐无法维持国民生计,何谈抵御战争;
4、蒙古铁骑彪悍,高层战略适当。
二、南宋灭亡:
1235年,蒙军首次南侵,被击退。蒙军并不甘心失败,于次年九月和第三年两次南侵,其前部几乎接近长江北岸。由于宋军奋勇作战,打败蒙军,再一次挫败蒙军度江南下的企图。而后,南宋军民又在抗蒙将领孟珙、余玠等人的指挥下,多次击败蒙军,使其不得不企图绕道而行。1259年,蒙古帝国蒙哥汗在占战合州受宋军的流矢所伤因而死于军中。其弟忽必烈正于鄂州与宋军交战,听到消息后,立即准备撤军以便夺取大汗之位,而此时南宋权臣贾似道派人与忽必烈议和,以保太平。这样忽必烈直接返回北方自立为汗。
1267年,忽必烈下令攻打南宋的重镇襄阳,是为襄樊之战。宋军利用汉水把资源源不绝送入城内,才能坚守城池。守将吕文德及吕文焕坚守城池六年,贾似道派了范文虎及李庭芝援助,但两者之间不和。贾似道封锁了所有蒙古南侵消息,皇帝并不知此事。公元1271年,忽必烈在中原建国号为元。在1272年,张顺,张贵两兄弟的义兵曾血战元军。在1273年,樊城失守,襄阳城破,在宋军继续巷战,吕文焕最终投降,六年的襄阳保卫战结束。
1276年元军攻占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俘5岁的南宋皇帝恭宗。南宋(主体政权宣告)灭亡。
这个问题要从北宋说起,北宋末年农民起义频繁(里面就有宋江方腊起义,呵呵),内部官僚机构臃肿腐败,军队战力低下(老赵黄袍加身和杯酒释兵权的后果),最终导致了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耻”--徽宗和钦宗两位皇帝被俘,皇亲国戚,权贵大臣,都被俘北上,从此立都开封的北宋灭亡,黄河以北的领土尽丧敌手(这就是岳飞《满江红》里面“靖康耻犹未雪”的来源)
就在这个时候,赵构,也就是后来的南宋开朝皇帝宋高宗偷偷跑到了杭州,被拥立为帝,这就是南宋了,这个时候的仁人志士还是非常想光复黄河流域的,于是就出现了岳飞,韩世忠等抗金名将,但你想啊,如果让岳飞他们成功了,徽钦二帝一回来,赵构怎么办?于是岳飞就只能死了(帝王心术的恶果)
岳飞死后,南宋的疆域就一直维持在长江流域了,知道蒙古崛起,因为和金时世仇,所以南宋曾联合蒙古打击金国,但随着金、西夏、大理的灭亡,南宋也最终被改国号为元的忽必烈所灭(射雕英雄传的历史背景)
南宋是被元朝消灭的。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
1127年,宋徽宗之子赵构于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建国称帝,是为宋高宗。宋高宗先任用岳飞等主战派抗金,之后主和派秦桧独相十八年,签订“绍兴和议”。1162年孝宗受禅,励精图治,发动“隆兴北伐”失败议和,随后大力发展内政,开创“乾淳之治”。1189年、1194年光宗、宁宗受禅,韩侂胄夺权,开庆元党禁,发动“开禧北伐”。随后史弥远诛韩擅政二十六年。1233年,理宗亲政,早期任用郑清之、史嵩之实行“端平更化”,对蒙战事积极,中后期重用奸臣丁大全、贾似道。度宗即位后专事享乐,国事衰颓。1276年元军攻入临安,朝廷流亡南方,文天祥等忠臣回天无力。1279年崖山海战宣告灭亡。
南宋(1127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赵构在临安(今杭州)重建宋朝,史称南宋,与金朝东沿淮水(今淮河),西以大散关为界。南宋与西夏和金朝为并存政权,相当长时间里是金王朝的藩属国。
南宋偏安于淮水以南,是中国历史上经济及科技高度发达,但军事相对较弱的王朝之一,亦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最黑暗的年代。
靖康之难后,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包括皇后,嫔妃,皇子,公主等皇室成员和机要大臣,宫廷女官,宫廷乐师,厨师等都被金人俘虏北上,而此时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因之前去要求宋皇室派亲王来做人质金寨做人质而又被认为是冒牌货而遣返回,就这么侥幸躲过这场劫难而成为皇室唯一幸存的人,在大臣推举下在当时的南京(应天府)登基,后迁都于临安,恢复宋国号,史称南宋,赵构便是后来的宋高宗。
公元1127年,金国从开封撤军,立张邦昌为伪楚皇帝。张邦昌在万般无奈之下以孟太后之名,下诏立赵构为帝。靖康二年(1127)五月,赵构正式即位,是为宋高宗。叛臣张邦昌却以护国有功为名,被封王。
高宗即位的第二年,金国又继续大举南侵,于公元1129年金国又立刘豫为帝,国号齐,史称“伪齐”,以加强对黄河以南地区的统治。南宋派出由岳飞、韩世忠、宗泽、刘光世、张浚等众多将领指挥抗金北伐,在黄河两岸曾经击溃伪齐军与金国的联军。
高宗1138年任秦桧为相,推行求和政策。秦桧削去抗金将领韩世忠的兵权,又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岳云父子。宋高宗以向金国纳贡称臣为代价,换回了东南半壁江山的统治权。
南宋在宋孝宗、宋宁宗朝时比较安定。宋宁宗以后,国势日衰。
蒙古汗国灭金,金灭亡后,南宋所面临更强大的敌人——元朝。公元1271年,蒙古建国,国号为元,并于1276年攻占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俘5岁的宋恭宗,后来,南宋光复势力陆秀夫、文天祥等人连续拥立了两个幼小的皇帝(宋端宗、幼主),成立小朝廷。元军对小皇帝穷追不舍。
崖山海战失败后,走投无路的南宋终于在1279年3月19日随着陆秀夫负刚满八岁的小皇帝跳海而死而灭亡。
扩展资料:
宋朝在历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宋朝从960年赵匡胤立都东京开始,历经三百多年。中国在宋朝尤其是南宋时期,由于耕种土地减少与丝绸之路的阻断,被迫转向以商业经济尤其是远洋贸易为主的商业经济模式,商人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最大的解放,并最终取得了商业经济的大繁荣,开始出现早期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当时南宋的经济总量已占世界的50%。南宋的时候,最大的城市临安的人口已经突破了百万,而此时欧洲还在中世纪黑暗的统治下过着悲惨的生活。宋朝的四大发明,使航海技术跨入了海洋时代,远洋的商船有6层桅杆,4层甲板,12张大帆,可以装载1000多人,航行于世界各地,令世界各国的人民惊叹不已。
宋朝的灭亡,以及游牧民族对宋朝先进生产关系的毁灭性打击,使一直处于上升阶段的东方先进文明,从此逐渐转向衰弱,并最终没落于世界主流舞台之后。
南宋政权与金源政权长期对立,南北隔绝,南北文化仅仅通过双方边界民间的榷场交易和官方互派使者之类狭窄的途径,进行有限的交流。由于南宋文化整体水平高于北方,故这种交流主要表现为南宋文化对北方文化的辐射。北方的理学、文学和史学等领域都受到了南宋文化的一定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宋
南宋与金一直是敌对关系,一方是侵略,另一方是反侵略,在宋、金对峙的一百多年里,开始宋金之间战争频繁,到后期南宋屈辱求后,之后很少发生大规模战争。
1127年春,金军南下攻破汴京,俘获了宋徽宗、宋钦宗以及大量王妃和皇族,北宋灭亡。北宋灭亡后,1127年五月初一,康王赵构在应天府被拥立为帝(宋高宗),建立南宋。
1141年签订“绍兴和议”,宋朝称臣,以秦岭淮河为界划分两国地盘,南北不相进犯。南宋和金大规模战争停止。
战争后期,连年征战国势日衰,军力锐减,内部矛盾激化,疲于对宋对蒙两面作战,终未实现其统一南北的战略企图。
1232年,蒙古军在三峰山之战中消灭了金国的主力部队,宋理宗眼看金国灭亡在即,便同意与蒙古联合伐金,在1233年南宋与金的对峙局面结束。
扩展资料:
长期的对宋战争造成金国的国力损耗严重,金朝失去了统一中国北方和雄霸漠北的机会,其实在金灭辽之后,金军应该继续追击辽国残余势力并消灭已经衰落的西夏。
然而由于金朝统治者决策的失误使得蒙古部落趁机崛起,所以,宋金战争造成了宋金两国的实力都大大受损,宋金两国的战争使得西夏得以苟延残喘且蒙古趁机崛起。
宋金之间虽然停火,但蒙古对金国的进攻并没有停下,金军被成吉思汗打得节节败退,国力衰弱,金宣宗于1214年五月南逃迁都开封。
少了金国这一大眼中钉,宋朝的太平日子却也没过上多久。持久的战争让宋朝也陷入了衰弱状态,而金国本是蒙古与中原接壤的屏障,也让宋朝成为了蒙古的下一个征服目标。
参考资料:
南宋灭亡的原因是漠北游牧民族对宋朝先进生产关系的毁灭性打击。
1267年的时候,忽必烈率领军队攻打南宋的重镇襄阳,到了1273年,襄阳城破,至此南宋的领域已经全部纳入了忽必烈建立的元朝版图当中。
但是南宋的残余势力陆秀夫和文天祥等人连续拥立了两个有效的皇帝,成立了一个小朝廷,1278年的春天,南宋小朝廷逃到了达雷州。
在四月五日的时只有十一岁的赵昰去世,于是陆秀夫和其他大臣们又重新拥立了赵昺为皇帝,1278年,文天祥在海丰战役当中被俘,并且在蒙军的攻击下,雷州也已经失守。
无奈之下小朝廷逃往了崖山,元朝的将领随后对崖山发功了攻击,最终宋军无力战斗,在1279年的3月19日,赵昺带领着陆秀夫还有宋朝的皇室一共八百多人全部跳海自尽,南宋至此彻底灭亡。
南宋王朝虽然地处偏远,却是中国历史上经历和文化开放度比较高的一个王朝,但是忽必烈的漠北游牧民族对宋朝先进生产关系的打击,导致了正在上升阶段的中华文明逐渐衰落,同时也是使南宋灭亡的直接原因。
扩展资料:
南宋虽然偏安一隅,但国祚绵延一个半世纪而不亡,在与北方的蒙古、金、西夏等政权的凶险博弈中还能时有斩获
但是从襄樊失守开始算起,南宋甚至只坚持了2年,公元1268年,继承了蒙哥大位的忽必烈经过一年的准备,从北宋旧都开封整兵出发,南下汉江流域,矛头直指襄阳和樊城两座双子城。
襄樊之战一触即发。通过金庸的文学作品渲染,襄樊之战已经成为了南宋抗元战事中最为著名的一场战役。
尽管侠客为报国而奋战至死的场景刻画有夸张之处,襄樊之战的重要性和艰苦程度却是现实存在的。
南宋方面率兵进入襄樊的,是与当时权相贾似道过从甚密的吕文德吕文焕兄弟。不过这两人本质上还不是贾似道的亲信。
而是在南宋当时的地方军阀博弈中和中央关系比较紧密的一支,即荆湖制置司。吕氏兄弟所率领的卫队虽然是冠以中央边防部队的名号,实质上却是一支私人部队。
这种部队性质,为后来南宋在荆襄之地的崩溃埋下了深远的伏笔。当时的南宋军阀普遍认为,擅长骑射野战的蒙军攻城水平并不值得担忧。
只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敌军终究会撤退的。但他们没有想到,襄樊之战虽然只是忽必烈南下攻宋的首战,却在事实上成为了一场决战。
双方都主力尽出,蒙古军队的战术能力也远远超出了宋军的想象力,最终成就了一场令人咋舌的胜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宋
忽必烈北返,夺取汗位,在1271年改国号大元。此前,忽必烈已接受南宋降将刘整的建议,将军事主攻方向转移至襄阳府和樊城,并编练了强大的水军,从而确定了消灭南宋的战略部署。咸淳四年(1268),蒙古军开始包围襄樊,宋军屡次救援,都被击败。八年,民兵领袖张顺和张贵率壮士三千人,乘轻舟顺流转战,突破重围,直抵襄阳城中,而张顺和张贵先后战死。九年,元军切断襄阳府和樊城的浮桥联络,攻破樊城。守将范天顺和牛富英勇牺牲,襄阳守将吕文焕降元。襄、樊失陷后,南宋朝野震惊,而贾似道仍专持国柄,拒绝一切救亡建策。十年,宋度宗病死,贾似道拥立全后的幼子赵爨即位,是为宋恭帝。
元朝丞相伯颜统率大军沿汉水和长江东下,水陆并进,击破南宋部署在长江、汉水一带的大量舟师,鄂州都统制程鹏飞等献城投降。黄州、蕲州(今湖北蕲春)、江州(今江西九江)、六安军、安庆府、池州(今安徽贵池)等地宋守臣相继降元。德祐元年(1275),贾似道抽调诸路精兵十三万集结芜湖,又派使者前往求和,情愿称臣纳币,伯颜不许。两军遂于鲁港、丁家洲一带(今安徽铜陵附近)开战,在元军攻击之下,宋全军溃败,贾似道自鲁港乘小船逃到扬州。元军乘势纵击,进陷建康府。由于宋军水陆主力的瓦解,贾似道被革职贬斥远方,宋廷下诏各地起兵“勤王”。贾似道在流放途中被押解官杀死。江南西路安抚使文天祥、郢州守将张世杰等起兵救援临安府。张世杰受命指挥都督府各军,克复浙西各郡,在镇江府附近的焦山,集结大批水军,元军以火箭攻击,破南宋水军,进逼临安府。宋理宗谢后、宋度宗全后不顾文天祥,张世杰等人的反对,于德祐二年带宋恭帝出降。但守淮东的李庭芝和姜才,守潭州(今湖南长沙)的李芾,守重庆府的张珏,守静江府(今广西桂林)的马暨等,都坚持抗战,不屈而死。
文天祥、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拥立宋度宗的两个幼子赵星和赵爵,在江南西路、福建路和广南东路一带继续抗元,图谋恢复。宋端宗赵星于福州即位,改元景炎(1276),因元军进逼,由张世杰、陆秀夫护卫,逃往海中,病死于硇洲(今广东雷州湾硇洲岛)。文天祥在赣州战败,转战到海丰北的五坡岭被俘。张世杰和陆秀夫拥立赵呙为帝,改元祥兴(1278),退至南海中崖山(今广东新会县南海中),作为最后据点。祥兴二年,元朝水军向崖山发起猛攻,宋军失败,陆秀夫抱幼帝赵呙投海而死,张世杰率部乘船突围后,遭遇大风,溺死海中,南宋灭亡。文天祥被押据元朝大都(今北京),拒绝元世祖忽必烈的亲自劝降,英勇就义。
以上就是关于南宋是怎么灭亡的南宋是现在的哪里全部的内容,包括:南宋是怎么灭亡的南宋是现在的哪里、南宋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南宋是如何灭亡的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