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现在山东邹城市)人,是孔子之孙孔彶的再传弟子。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政治家,是著名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来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到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三岁丧父,孟母将其抚养成人。在孟子小的时候母亲为了给他一个好的学习环境给他找了3个地方。后人称之为孟母三迁。孟母教子甚严,其“迁地教子”、“三断机杼”,成为千古美谈,《三字经》里有“昔孟母,择邻处”之说。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站在儒家立场加以激烈抨击。孟子师承子思(一说是师承自子思的学生),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孟子周游齐、晋、宋、薛、鲁、滕、梁列国,游说他的“仁政”和“王道”思想。但由于当时诸侯各国忙于战争,他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几乎没有人采纳他的治国思想。归而与弟子讲学著书,作《孟子》7篇。孟子维护并发展了儒家思想,提出了“仁政”学说和“性善”论观点,坚持以“人”为本。他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但他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很高。自韩愈的《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的地位才逐渐提升。他的理论对宋代影响很大。北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孟子》一书首次被列为科举考试科目之一,之后《孟子》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南宋朱熹将其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元朝至顺元年(1330年),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其思想与孔子思想合称为“孔孟之道”。孟子的学说要点一、心性论 1性善与四端 —— 道德价值的根源 孟子的「性善说」, 主要发挥孔子「仁」的观念。孔子中的「仁」缺乏了理论基楚及尚未解释「道德价值根源」的问题。因此, 孟子要建立「道德价值根源之自觉心」, 认为善是人的基本自觉, 这种自觉是表现於恻隐、羞恶、辞让及是非四端。「四端」说明道德价值的自觉, 是与生俱来的。这便能补充孔子「仁」学理论的不足。 2义利之辨 —— 道德价值的论证 孟子认为「四端」是内在於自觉心的, 属于人的「本质」, 即所谓人的「性」。人之性, 必有异於禽兽之处, 这种「异於禽兽」的性, 便是「善端」。他指出, 人之所以不善, 是由于受私欲蒙蔽。因此, 人应放弃私利, 以达到社会的公义。目的是建立良好的个人道德观。 3养气与成德 孟子提出必须靠修养及发挥善性的功夫, 以全力扩充存於内心的「四端」, 孟子称之为「尽性」。「尽性」的修养, 培养出浩然之气, 使人成为「富贵不能*,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 再以「心志统气」, 控制自己的情感, 便能成德。 4道德天 孟子认为现实世界是道德的世界, 而道德根源背后的标准, 便是「天」, 「天」表现于人, 便是「性」。人苦能有足够修养, 便能知天, 达致「天人合一」。二、政治论 1民本说 孟子指出「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 认为政府要保障人民的利益, 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决条件。因此, 天命在于民心而不在於君主, 苦君主无道, 人民便可推翻他; 但若君主有旨, 人民便应谨守岗位。 2法先王 孟子主张行仁政,必须效法先王(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的王道统治政治, 这样便能把仁政施行於天下。 3仁政与王道 孟子主张施行仁政,必须先有仁心, 然后方推行仁政。孟子认为“人有不忍之心”,乃有“不忍人之政”,仁政, 是统一天下者必具备的条件。而仁政的具体表现,就是使家给人民、百姓安乐的王道, 要实行王道,又要“尊贤使能”。 4德治观念 孔子论“仁”, 是自觉的道德;孟子的“仁”, 则兼具教化的功能。君主应培养出德性,这是施行仁政的条件, 故主张“有德者执政”。 5反对霸政 孟子提倡以德服人的仁政, 反对武力服人的霸政, 目的在减轻民生痛苦, 缓和社会矛盾, 故孟子主张「王道政治」, 反对霸力服人。 6恢复井田制度 孟子认为理想的经济制度是“井田制度”。“井田制度”即土地为国家公有,国家授田人民耕种, 但人民亦要助耕公田,当作纳税,因此,农民便有“恒产”(恒常固定的田产),国家自会安定。三、教育主张 —— 贯彻始终 孟子认为要“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提倡人格和道德教育。他说:“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而且, 孟子认为修养是求学的基点,但又认为人善性,是无法从外在培养(教育只可起感化作用),最终都要凭自己的思考来达致。修身方法上,主张自由发展,因势利导。 此外, 孟子也十分重视学习环境, 置学子於优良环境中,施以自发的教育,方能成功。 孟子学说对后世的影响 A、启发未明理学 孟子提出“内圣之学”指出人的天性是善良, 只要每人扩充善性, 压抑物欲之性, 自身反省。这种内省的修养方法, 成为后世儒家思想的主流。程颢、程颐、陆九渊、王阳明等宋明理学家, 都是继承孟子这方面的学说。 B、形成“道统”观念 孟子时, 更把尧、舜、禹、禺、文王、武王、周公、孔子等, 视为儒家的“道统”(一脉相承的知识系统)。从此, 儒家的道统观念与儒家思想之间, 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C、民本思想的影响 孟子的民本思想, 行仁政的主张, 一切以民心向背为标准。这套革命理论, 成为中国传统政治理论的创见, 号然此说缺乏现代的民主精神, 却成为传统治制度中, 抑制君权的合理性渊源。 孟子“为民制产”的主张, 更成为历代经济制度的最高理想, 如隋唐的均田制。孟子名言(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2)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译文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译文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译文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5)其进锐者,其退速。 译文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译文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7)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译文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9)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译文天子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诸侯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国家;卿、大夫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宗庙;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便保不住自己的身体。(10)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译文一国的君主如果喜爱仁德,整个天下便不会有敌手。(11)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n^u)。 译文减免刑罚,减轻赋税,让百姓能深耕细作,早除秽草。(12)仁者无敌。 译文仁德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1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译文每家给他五亩土地的住宅,四围种植着桑树,那么,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有丝棉袄穿了。鸡狗与猪这类家畜,都有力量去饲养繁殖,那么,七十岁以上的人就都有肉可吃了。一家给他一百亩土地,并且不去妨碍他的生产,八口人的家庭便都可以吃得饱饱的了。办好各级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大道理来开导他们,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便会有人代劳,不致头顶着、背负着东西在路上行走了。(14)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译文搞好耕种,减轻税收,可以使百姓富足。(15)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译文君主仁,没有人不仁;君主义,没有人不义;君主正,没有人不正。(16)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译文以百姓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百姓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17)仁则荣,不仁则辱。 译文诸侯卿相如果实行仁政,就会有荣耀;如果行不仁之政,就会遭受屈辱。(18)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译文有一定的产业收入的人才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没有一定的产业收入的人便不会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假若没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就会胡作非为,违法乱纪,什么事都干得出来。(19)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译文为争夺土地而战,杀死的人遍野;为争夺城池而战,杀死的人满城,这就是带领土地来吃人肉,死刑都不足以赎出他们的罪过。(20)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译文君主把臣下看成自己的手足,臣下就会把君主当作腹心;君主把臣下看成牛马,臣下就会把君主当成路上遇见的一般人;君主把臣下看成泥土或野草,臣下就会把君主看作仇敌。(2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译文鱼是我所喜欢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欢的;如果两者不能都得的话,我便丢掉鱼而吃熊掌。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两者不能并有,我便舍弃生命而取义。(2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译文尊敬我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晚辈,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晚辈。(2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译文行仁政的就有很多人帮助,不行仁政的就很少有人帮助。帮助他的人少到极点时,连亲戚都反对他;帮助他的人多到极点时,全天下都归顺他。(2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译文天时不及地利,地利不及人和。(25)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译文杀一个无罪的人,是不仁;不是自己所有,却去取了过来,是不义。(26)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也。 译文破坏仁爱的人叫做“贼”,破坏道义的人叫做“残”。这样的人,我们就叫作他“独夫”。我只听说周武王诛杀了独夫殷纣,没有听说过他是以臣弑君的。(27)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译文使有德行的人居于相当的官位,有才能的人担任一定职务。(28)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译文尊重有道德的人,使用有能力的人,杰出的人物都有官位。(2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译文百姓最为重要,代表国家的土谷之神为次,君主为轻。(30)民事不可缓也。 译文关心人民是最紧迫的任务。(3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shu^ gu)不入洿(wu)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译文不要在农民耕种和收获的大忙季节征兵和征徭役,妨碍生产,那么生产的粮食便吃不尽了。不要用细密的渔网到大池中捕鱼,那么鱼类便吃不完了。依照合适的时间到山林砍伐树木,木材也会用不尽。粮食和鱼类吃不完,木材用不尽,这样便会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32)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 译文现在你的厨房里有皮薄膘肥的肉,你的马栏里有健壮的骏马,可是老百姓面带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尸体,这等于是在上位的人率领着禽兽来吃人。(33)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译文桀和纣的丧失天下,是由于失去了百姓的支持;他们的失去百姓的支持,是由于失去了民心。获得天下有方法:获得了百姓的支持,便获得天下了;获得百姓的支持有方法:获得了民心,便获得百姓的支持了;获得民心有方法:他们所希望的,替他们聚积起来;他们所厌恶的,不要加在他们头上,如此罢了。(34)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译文贤明的君主在规定百姓的产业时,一定要使他们上可以养父母,下可以养妻子儿女,好年成能丰衣足食,遇上荒年也不致饿死。(35)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译文一切为着使百姓的生活安定而努力,这样去统一天下,没有人能够阻挡。(36)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译文诸侯的宝贝有三样:土地、百姓和政治,那种以珍珠美玉为宝贝的人,祸害一定会到他身上来。(37)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 译文天降生一般的人,也替他们降生了君主,也替他们降生了师傅,这些君主和师傅的惟一责任,是帮助上帝来爱护人民。(38)人皆可以为尧舜。 译文人人都可以当尧舜这样的好人。(39)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译文人必先有自取侮辱的行为,别人才侮辱他;家必先有自取毁坏的因素,别人才毁坏它,国必先有自取讨伐的原因,别人才讨伐它。(40)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 译文祸害或者幸福没有不是自己找来的。(41)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译文君子不抱怨天,不责怪人。(42)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文*:乱。移:改变。屈:屈服。富贵不能乱了我的心,贫贱不能改变我的志向,威武不能屈我的节,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解说 富贵不能乱我本心,贫贱不能改我志向,威武不能变我气节。要成为一个真正的豪杰,这三者必不可少。 (43)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译文自己损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己抛弃自己(对自己极不负责任)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44)养心莫善于寡欲。 译文修养心性的办法最好是减少物质欲望。(45)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 译文向诸侯进言,就得轻视他,不要把他高高在上的位置放在眼里。(46)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文天将要把重要的任务加到某人的身上,一定要先苦恼他的心意,劳动他的筋骨,饥饿他的肠胃,穷困他的身子,他的每一行为总是不如意,这样便可以震动他的心意,坚韧他的性情,增加他的能力。(47)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译文对别人恭敬的人不会侮辱别人,自己节俭的人不会抢夺别人。(48)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译文爱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的爱;尊敬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尊敬。(49)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 译文交朋友时,不依仗自己年纪大,不仗恃自己地位高,不依仗自己兄弟们富贵。(50)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译文贤能的人,一定是自己先明白了再使人明白;今天的人自己还在糊涂却硬要叫人明白。(51)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译文丰收年成,年青人多表现懒惰;灾荒年成,年轻人多表现强暴,并不是天生的资质有所不同,是由于环境把他们的心变坏了的结果。(52)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译文做一件事情好像挖井,如果挖井到六七丈深还不见泉水的话,仍然是一个废井。(53)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译文君子有三种乐处,但是以德服天下并不在其中。父母都健康,兄弟没灾患,是第一种乐趣;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是第二种乐趣;得到天下优秀人才而对他们进行教育,是第三种乐趣。(54)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译文不以赶不上别人为羞耻,怎么能赶上别人呢? (5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译文穷困便独善其身,得志便兼善天下。(56)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译文解说诗的人,不要拘于文字而误解词句,也不要拘于词句而误解原意。用自己切身的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这就对了。(57)尽信《书》,不如无《书》。 译文完全相信《书》,那还不如没有《书》。
1 关于孟子的诗句
关于孟子的诗句 1 关于孟子的诗有什么
孟子传世经典名言:(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2)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5)其进锐者,其退速。
(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7)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9)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10)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11)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n^u)。 (12)仁者无敌。
(1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4)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15)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16)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17)仁则荣,不仁则辱。
(18)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19)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20)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2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2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5)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26)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
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也。
(27)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28)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2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30)民事不可缓也。
(3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shu^ g()不入洿(w&)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32)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 (33)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34)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35)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36)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37)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 (38)人皆可以为尧舜。
(39)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40)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
(41)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42)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43)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44)养心莫善于寡欲。
(45)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 (46)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7)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48)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49)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 (50)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51)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52)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53)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54)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55)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56)尽信书,不如无书。
2 孟子的诗句有哪些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解释:敬爱自己的长辈,进而也敬爱别人的长辈;爱抚自己的孩子,进而也爱抚别人的孩子。 2、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 解释:君主把百姓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百姓也就会把君主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君主把百姓的忧患当作自己的忧患,百姓也就会把君主的忧患当作自己的忧患。
乐,同天下人一起乐,忧,同天下人一起忧,这样还不能称王天下的,是从来不会有的。 3、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公孙丑上》) 解释:我能识别各种言论,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 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下》) 解释:有利的天时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人心的团结。 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 解释:拥有道义的人有很多人相助,失去道义的人又很少人帮助。
有很少人帮助到了极点,连父母妻子兄弟都背叛他;有很多人帮助到了极点,整个天下的人都归顺他。 6、孟子曰:“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解释: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威武不能压服他的意志,这才叫作大丈夫。
3 孟子的名言:江河
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
关于孟子的名言1、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2、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5、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6、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7、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
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8、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9、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10、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
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11、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2、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3、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1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15、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16、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17、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8、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19、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20、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21、鱼,我所欲也。
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22、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23、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24、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2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6、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
27、尽信书,则不如无书。2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29、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30、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31、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32、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33、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34、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35、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36、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37、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38、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39、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40、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免者往焉。
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41、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
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42、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4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44、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45、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
46、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47、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孟子语录1、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
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2、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3、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4、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5、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6、有事君人者,事是君则为容悦者也;有安社稷臣者,以安社稷为悦者也;有天民者,达可行于天下而后行之者也;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
7、孟子谓宋勾践曰:子好游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
8、柳下惠不以三公易其介。9、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
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10、是欲终之而不可得也。
虽加一日愈于已,谓夫莫之禁而弗为者也。11、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12、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于深山之野人者几希;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13、舜视弃天下犹弃敝屣也。
窃负而逃,遵海。
4 写一篇关于孟子的名句的初一作文500字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两千多年前的教育家孔子曾这样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在学习中,倘若只知道死记硬背,而不加以思考、消化,那他就将毫无收获孔子的话是很有道理的一个人从接受知识到运用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记与识、学与思的过程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补充,这两者是紧扣的两环,缺一不可正如人体对食物的消化过程那样,只学不思,那是不加咀嚼,囫囵吞枣;举一而不能反三,那是未经消化、吸收,所学知识无法化为“己为”只有学而思之,才能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学与思想结合,是掌握知识过程中的必由之路,古今中外成功者的事例无不证明了这一点在马列主义传播到中国大地的时候,以毛泽东、周恩来等为领导的共产主义者,在汲取马列精髓的同时,结合中国实情,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最终缔造了社会主义新中国试想,革命先辈们如果不是学与思、思而再实践,而是一味生搬硬套,教条主义,那么中国革命怎能成功?文艺复兴的大科学家伽利略,倘若不是在学习中独立思考,“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能在当时产生?人类能够及早挣脱亚里士多德的错误理论的束缚?学而思,思而学,正是这些伟人成功的经验,同样也是人类进步的动力之源今天正是“知识激增”的时代,知识的领域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内,不知扩大了多少倍“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面对如此浩瀚的知识海洋,光靠死记硬背是不可能到达光明的彼岸的因此,美国教育界正在努力改革原有教学体制,力求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以适应明天的科学;欧洲、日本纷纷不其后尘,我们中国的教育体制改革已经迫在眉睫、势在必行明天的创造型人才,正是要从今天学生中培养起来所以,我们更应该做到: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提出独立的见解,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来等候明天的选择在学习中独立思考,是学者、大师们成功的经验,是人类进步的动力源泉,而培养学生这一能力,是今天的中国在明天得以崛起的希望。
5 孟子的诗句名言
希望对你有帮助: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仁者无敌。 君子之于禽兽,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下可运于掌。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持其志,勿暴其气。
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
仁且智,夫子即圣也。 治则进,乱则退。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彼一时,此一时也。 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谓孝也。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
民事不可缓。 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无事而食,不可也。
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自暴者,不可与有言;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人不可以无耻。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天,俯不怍于,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春秋无义战。 尽信书,不如无书。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取义者也。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离娄上) [译文] (孟子说:)“你爱护别人但人家不亲近你,就反省自己的仁爱够不够;你管理人民却管不好,就要反省自己才智够不够;待人以礼对方不报答,就要反省自己恭敬够不够。任何行为如果没有取得效果,都要反过来检查一下自己,只要自己本身端正了,天下人民就会归顺你了。”
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离娄上) [译文] (孟子说:)“人们有句口头常言,都这样说‘天下国家’。天下的根本在于国家,国家的根本在于家,家的根本在于个人。”
孟子曰:“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离娄上) [译文] (孟子说:)“一个人有了自取侮辱的行为,别人才会侮辱他;一个家有了自己毁坏的因素,别人才能毁坏它;一个国家自己有了被讨伐的原因,别人才讨伐它。”
孟子曰:“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离娄上) [译文] (孟子说:)“有预料不到的赞扬,也有过份苛刻的诋毁。”
孟子曰:“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离娄上) [译文] (孟子说:)“一个人把什么话都轻易地说出口,那便(要出现很多错处,对他就)不足责备了。”
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离娄上) [译文] (孟子说:)“一个人(妨碍自己进步)的坏毛病,就在于他自满到老是喜欢当别人的老师。”
孟子曰:“仲尼不为已甚者。”(离娄下) [译文] (孟子说:)“孔子是一个不会做过火的事的人。”
孟子曰:“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虽有恶人,斋戎沐浴,则可以祀上帝。”(离娄下) [译文] (孟子说:)“如果西子施身上沾了肮脏,别人走过她身边时也会掩着鼻子;虽然是个面貌丑陋的人,如果他斋戎沐浴,也一样可以祭祀上帝。”
孟子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隋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欲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离娄下) [译文] (孟子说:)“世上人常说不孝的事有五件:四肢懒惰,(不事生产)不管父母的生活,一不孝;好下棋、饮酒,不管父母的生活,二不孝;贪恋钱财,偏袒妻子儿女,不管父母的生活,三不孝;放纵耳目的欲望,使父母受到耻辱,四不孝;逞勇力好打架,危害了父母,五不孝。”
孟子曰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告子上) [译文] (孟子说:)“同情别人的心,人人都有;知道羞耻的心,人人都有;对别人恭敬的心,人人都有;明辨是非的心,人人都有。
同情心属于。
6 有关孟子的诗词
《读孟子》
年代: 宋 作者: 王令
去梁无故又辞齐,弟子纷纷益不知。
天下未平虽我事,己身已枉更何为。
后来谁是闻风者,当世何尝不召师。
士要自高无顾世,遗编今亦有人疑。
《孟子》
年代: 宋 作者: 王安石
沉魄浮魂不可招,遗编一读想风标。
何妨举世嫌迂阔,故有斯人慰寂寥。
《圣人之孝十首·孟子》
年代: 宋 作者: 林同
如何年稍长,汲汲子思师。
知是为儿日,三迁感母慈。
《读孟子》
年代: 宋 作者: 曾巩
千载士推无此拟,一编吾喜窃窥观。
苟非此道知音少,安有兹人得志难。
机巧满朝论势利,疮痍连室叹饥寒。
先生自是齐梁客,谁作商岩渭水看。
7 孟子的名言有哪些
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离娄上)
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离娄上)
“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离娄上)
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离娄上)
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离娄下)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
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下)
8 求孟子诗句
孟子没有写过诗词,其名言都是短句:
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人皆可以为尧舜。
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
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shu^ g()不入洿(w&)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民事不可缓也。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
英文:Mencius; Mengzi
名:轲
字:子舆;子车;子居
籍贯:鲁国邹(今山东邹城)人
生卒:前385年-前304年
孟子概述
孟子,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师承子思(一说是师承自子思的学生),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
孟子著有《孟子》一书。有《孟子》七篇传世,为儒家经典之一。性善论是孟子学说理论的出发点,其主要主张有“仁政”、“王道”理论。司马迁认为《孟子》为孟轲自撰,“孟轲所如不合,退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见《史记·孟荀列传》)。但也有观点认为,从书中用语来看,其编定者极可能是孟子的弟子,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
《孟子》共七篇,篇目为:《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 (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
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来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到邹国。三岁丧父,孟母将其抚养成人,孟母教子甚严,其“迁地教子”、“三断机杼”等教子故事,成为千古美谈,《三字经》里有“昔孟母,择邻处”之说。
孟子师承子思,但推崇孔子,认为“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孟子周游齐、晋、宋、薛、鲁、滕、梁列国,游说他的“仁政”和“王道”思想。但由于当时诸侯各国忙于战争,几乎没有人采纳他的治国思想。孟子是中国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但他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很高。自韩愈的《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的地位才逐渐提升。北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孟子》一书首次被列为科举考试科目之一,之后《孟子》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南宋朱熹将其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元朝至顺元年(1330年),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其思想与孔子思想合称为“孔孟之道”。
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在孟子小的时候他的母亲为了给他一个好的学习环境给他找了3个地方。后人称之为孟母三迁。
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站在儒家立场加以激烈抨击。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把天想象成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他说:“诚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诚这个道德概念规定为天的本质属性,认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观念的本原。
亚圣--孟轲
私淑于孔子
孟轲发展了孔子的“礼治”和“德政”思想,提倡“王道”,主张“仁政”,并以此到齐、梁、鲁、邹、宋、滕等国游说诸侯。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轲所说的“王道”,是“以德行仁”。孟轲认为:“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就是说,以“仁政”统一天下,是谁也阻止不了的。他认为实行“仁政”,首先要争取“民心”,统治者应以“仁爱之心”去对待民众。他还提出要重视民众,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但他同时却又十分强调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地位之不可改变,他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孟子对孔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孟子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从时代特征出发,为孔子思想作出新的诠释,在基本遵循孔子论述的前提下,努力提升儒家学说的精神品格,从而发展孔子所创立的学说,使儒家思想保持了自身的活力。他在孔子解诗实际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意逆志”的理论,对孔子以“仁义”为标准的人格美和人格美的形成,都作出了合理的解释,从而发展并完善了孔子的思想。
他以“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孟子·尽心上》)自诩,从人作为生命的主体和人的生存的意义的角度,强化了孔子“仁”的理论的思想内涵,使之成为具有生存价值的一种理想与信念。因此,他的理论虽然在许多方面都与孔子的思想在表述上有一些差异,但却与之有着不可忽视的内在联系,在客观上起了丰富、开拓和深化儒家理论见解作用。
坚信人性本善
孟轲的性善论是他“仁政”学说的基础,也是他教育理论的根据。他认为人性是与生俱来的,人生来就具有“善端”,也就是有为善的倾向。这些“善端”是天赋的,为心中固有的。因此,又叫“良知”。
后天教育至关重要
孟轲认为人的本性虽然具有仁、义、礼、智的“善端”,但还必须通过教育,加强道德修养,尽量去扩充和发展这些“善端”。他主张只要人们不断地探索内心的“善端”,就会通过对人性的了解而达到对天命的认识。
孟轲最强调的是内心的道德修养;但他同时也不否认后天环境对人性的影响。他认为后天的环境可以改变先天的心性,后天的恶习,可以使人丧失善性。孟轲认为教育的作用比政治的作用更有效果。他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为了争取民心,他提出要注意培养“明人伦”的君子或大丈夫。他说:“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滕文公上》)。
此为真正的大丈夫
孟轲提出的君子是指能够实行“仁政”和“王道”的人,是能够“居仁由义”的人,并能做到“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的学说要点
一、心性论
1性善与四端 —— 道德价值的根源
孟子的「性善说」, 主要发挥孔子「仁」的观念。孔子中的「仁」缺乏了理论基楚及尚未解释「道德价值根源」的问题。因此, 孔子要建立「道德价值根源之自觉心」, 认为善是人的基本自觉, 这种自觉是表现於恻隐、羞恶、辞让及是非四端。「四端」说明道德价值的自觉, 是与生俱来的。这便能补充孔子「仁」学理论的不足。
2义利之辨 —— 道德价值的论证
孟子认为「四端」是内在於自觉心的, 属於人的「本质」, 即所谓人的「性」。人之性, 必有异於禽兽之处, 这种「异於禽兽」的性, 便是「善端」。他指出, 人之所以不善, 是由於受私欲蒙蔽。因此, 人应放弃私利, 以达到社会的公义。目的是建立良好的个人道德观。
3养气与成德
孟子提出必须靠修养及发挥善性的功夫, 以全力扩充存於内心的「四端」, 孟子称之为「尽性」。「尽性」的修养, 培养出浩然之气, 使人成为「富贵不能*,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 再以「心志统气」, 控制自己的情感, 便能成德。
4道德天
孟子认为现实世界是道德的世界, 而道德根源背后的标准, 便是「天」, 「天」表现于人, 便是「性」。人苦能有足够修养, 便能知天, 达致「天人合一」。
二、政治论
1民本说
孟子指出「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 认为政府要保障人民的利益, 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决条件。因此, 天命在於民心而不在於君主, 苦君主无道, 人民便可推翻他; 但若君主有旨, 人民便应谨守岗位。
2法先王
孟子主张行仁政,必须效法先王(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的王道统治政治, 这样便能把仁政施行於天下。
3仁政与王道
孟子主张施行仁政,必须先有仁心, 然后方推行仁政。孟子认为“人有不忍之心”,乃有“不忍人之政”,仁政, 是统一天下者必具备的条件。而仁政的具体表现,就是使家给人民、百姓安乐的王道, 要实行王道,又要“尊贤使能”。
4德治观念
孔子论“仁”, 是自觉的道德;孟子的“仁”, 则兼具教化的功能。君主应培养出德性,这是施行仁政的条件, 故主张“有德者执政”。
5反对霸政
孟子提倡以德服人的仁政, 反对武力服人的霸政, 目的在减轻民生痛苦, 缓和社会矛盾, 故孟子主张「王道政治」, 反对霸力服人。
6恢复井田制度
孟子认为理想的经济制度是“井田制度”。“井田制度”即土地为国家公有,国家授田人民耕种, 但人民亦要助耕公田,当作纳税,因此,农民便有“恒产”(恒常固定的田产),国家自会安定。
三、教育主张 —— 贯彻始终
孟子认为要“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提倡人格和道德教育。他说:“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而且, 孟子认为修养是求学的基点,但又认为人善性,是无法从外在培养(教育只可起感化作用),最终都要凭自己的思考来达致。修身方法上,主张自由发展,因势利导。
此外, 孟子也十分重视学习环境, 置学子於优良环境中,施以自发的教育,方能成功。
孟子学说对后世的影响
A、启发未明理学
孟子提出“内圣之学”指出人的天性是善良, 只要每人扩充善性, 压抑物欲之性, 自身反省。这种内省的修养方法, 成为后世儒家思想的主流。程颢、程颐、陆九渊、王阳明等宋明理学家, 都是继承孟子这方面的学说。
B、形成“道统”观念
孟子时, 更把尧、舜、禹、禺、文王、武王、周公、孔子等, 视为儒家的“道统”(一脉相承的知识系统)。从此, 儒家的道统观念与儒家思想之间, 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C、民本思想的影响
孟子的民本思想, 行仁政的主张, 一切以民心向背为标准。这套革命理论, 成为中国传统政治理论的创见, 号然此说缺乏现代的民主精神, 却成为传统治制度中, 抑制君权的合理性渊源。
孟子“为民制产”的主张, 更成为历代经济制度的最高理想, 如隋唐的均田制。
孟子名言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2)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译文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译文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译文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5)其进锐者,其退速。
译文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
(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译文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7)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
(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译文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
(9)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译文天子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诸侯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国家;卿、大夫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宗庙;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便保不住自己的身体。
(10)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译文一国的君主如果喜爱仁德,整个天下便不会有敌手。
(11)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n^u)。
译文减免刑罚,减轻赋税,让百姓能深耕细作,早除秽草。
(12)仁者无敌。
译文仁德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
(1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译文每家给他五亩土地的住宅,四围种植着桑树,那么,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有丝棉袄穿了。鸡狗与猪这类家畜,都有力量去饲养繁殖,那么,七十岁以上的人就都有肉可吃了。一家给他一百亩土地,并且不去妨碍他的生产,八口人的家庭便都可以吃得饱饱的了。办好各级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大道理来开导他们,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便会有人代劳,不致头顶着、背负着东西在路上行走了。
(14)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译文搞好耕种,减轻税收,可以使百姓富足。
(15)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译文君主仁,没有人不仁;君主义,没有人不义;君主正,没有人不正。
(16)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译文以百姓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百姓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
(17)仁则荣,不仁则辱。
译文诸侯卿相如果实行仁政,就会有荣耀;如果行不仁之政,就会遭受屈辱。
(18)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译文有一定的产业收入的人才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没有一定的产业收入的人便不会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假若没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就会胡作非为,违法乱纪,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19)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译文为争夺土地而战,杀死的人遍野;为争夺城池而战,杀死的人满城,这就是带领土地来吃人肉,死刑都不足以赎出他们的罪过。
(20)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译文君主把臣下看成自己的手足,臣下就会把君主当作腹心;君主把臣下看成牛马,臣下就会把君主当成路上遇见的一般人;君主把臣下看成泥土或野草,臣下就会把君主看作仇敌。
(2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译文鱼是我所喜欢吃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欢吃的;如果两者不能都吃的话,我便丢掉鱼而吃熊掌。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两者不能并有,我便舍弃生命而取义。
(2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译文尊敬我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晚辈,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晚辈。
(2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译文行仁政的就有很多人帮助,不行仁政的就很少有人帮助。帮助他的人少到极点时,连亲戚都反对他;帮助他的人多到极点时,全天下都归顺他。
(2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译文天时不及地利,地利不及人和。
(25)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译文杀一个无罪的人,是不仁;不是自己所有,却去取了过来,是不义。
(26)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也。
译文破坏仁爱的人叫做“贼”,破坏道义的人叫做“残”。这样的人,我们就叫作他“独夫”。我只听说周武王诛杀了独夫殷纣,没有听说过他是以臣弑君的。
(27)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译文使有德行的人居于相当的官位,有才能的人担任一定职务。
(28)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译文尊重有道德的人,使用有能力的人,杰出的人物都有官位。
(2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译文百姓最为重要,代表国家的土谷之神为次,君主为轻。
(30)民事不可缓也。
译文关心人民是最紧迫的任务。
(3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shu^ gu)不入洿(wu)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译文不要在农民耕种和收获的大忙季节征兵和征徭役,妨碍生产,那么生产的粮食便吃不尽了。不要用细密的渔网到大池中捕鱼,那么鱼类便吃不完了。依照合适的时间到山林砍伐树木,木材也会用不尽。粮食和鱼类吃不完,木材用不尽,这样便会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
(32)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
译文现在你的厨房里有皮薄膘肥的肉,你的马栏里有健壮的骏马,可是老百姓面带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尸体,这等于是在上位的人率领着禽兽来吃人。
(33)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译文桀和纣的丧失天下,是由于失去了百姓的支持;他们的失去百姓的支持,是由于失去了民心。获得天下有方法:获得了百姓的支持,便获得天下了;获得百姓的支持有方法:获得了民心,便获得百姓的支持了;获得民心有方法:他们所希望的,替他们聚积起来;他们所厌恶的,不要加在他们头上,如此罢了。
(34)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译文贤明的君主在规定百姓的产业时,一定要使他们上可以养父母,下可以养妻子儿女,好年成能丰衣足食,遇上荒年也不致饿死。
(35)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译文一切为着使百姓的生活安定而努力,这样去统一天下,没有人能够阻挡。
(36)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译文诸侯的宝贝有三样:土地、百姓和政治,那种以珍珠美玉为宝贝的人,祸害一定会到他身上来。
(37)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
译文天降生一般的人,也替他们降生了君主,也替他们降生了师傅,这些君主和师傅的惟一责任,是帮助上帝来爱护人民。
(38)人皆可以为尧舜。
译文人人都可以当尧舜这样的好人。
(39)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译文人必先有自取侮辱的行为,别人才侮辱他;家必先有自取毁坏的因素,别人才毁坏它,国必先有自取讨伐的原因,别人才讨伐它。
(40)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
译文祸害或者幸福没有不是自己找来的。
(41)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译文君子不抱怨天,不责怪人。
(42)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文富贵不能乱了我的心,贫贱不能改变我的志向,威武不能屈我的节,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43)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译文自己损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己抛弃自己(对自己极不负责任)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
(44)养心莫善于寡欲。
译文修养心性的办法最好是减少物质欲望。
(45)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
译文向诸侯进言,就得轻视他,不要把他高高在上的位置放在眼里。
(46)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文天将要把重要的任务加到某人的身上,一定要先苦恼他的心意,劳动他的筋骨,饥饿他的肠胃,穷困他的身子,他的每一行为总是不如意,这样便可以震动他的心意,坚韧他的性情,增加他的能力。
(47)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译文对别人恭敬的人不会侮辱别人,自己节俭的人不会抢夺别人。
(48)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译文爱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的爱;尊敬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尊敬。
(49)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
译文交朋友时,不依仗自己年纪大,不仗恃自己地位高,不依仗自己兄弟们富贵。(50)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译文贤能的人,一定是自己先明白了再使人明白;今天的人自己还在糊涂却硬要叫人明白。
(51)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译文丰收年成,年青人多表现懒惰;灾荒年成,年轻人多表现强暴,并不是天生的资质有所不同,是由于环境把他们的心变坏了的结果。
(52)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译文做一件事情好像挖井,如果挖井到六七丈深还不见泉水的话,仍然是一个废井。
(53)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译文君子有三种乐处,但是以德服天下并不在其中。父母都健康,兄弟没灾患,是第一种乐趣;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是第二种乐趣;得到天下优秀人才而对他们进行教育,是第三种乐趣。
(54)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译文不以赶不上别人为羞耻,怎么能赶上别人呢?
(5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译文穷困便独善其身,得志便兼善天下。
(56)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译文解说诗的人,不要拘于文字而误解词句,也不要拘于词句而误解原意。用自己切身的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这就对了。
(57)尽信《书》,不如无《书》。
译文完全相信《书》,那还不如没有《书》。
关于孟子的生卒年月有两种说法
一、认为孟子生于周安王十七年(公元前385年),卒于周赧王十一年(公元前304年);
二、认为孟子生于周烈王四年(公元前372年),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89年)。
孟子年谱
一岁:公元前390年,周安王十二年,孟子生于邹马鞍山西麓之凫村。据赵歧《〈孟子〉题辞》所记,孟轲系“鲁公族孟孙之后”,盖破落后迁于邹。至公元前389年秋,孟子一周岁。 二岁:公元前388年,周安王十四年,孟子在邹。 三岁:公元前387年,周安王十五年,孟子在邹。
四岁:公元前386年,周安王十六年,孟子在邹。是年丧父,受母三迁、断机之教(据《烈女传》)。其实三迁与断机恐非发生于一年。 五岁:公元前385年,周安王十七年,孟子在邹。 六岁:公元前384年,周安王十八年。楚吴起为相。孟子在邹。 七岁:公元前383年,周安王十九年。鲁穆公卒,子奋立,是为共公。
孟子在邹。 八岁:公元前382年,周安王二十年,孟子在邹。 九岁:公元前381年,周安王二十一年。楚宗室杀吴起。孟子在邹。 十岁:公元前380年,周安王二十二年,孟子在邹。 十一岁:公元前379年,周安王二十三年,齐康公绝祀。赵王翳迁于吴。孟子在邹。 十二岁:公元前378年,周安王二十四年,孟子在邹。
十三岁:公元前377年,周安王二十五年,孟子在邹。 十四岁:公元前376年,周安王二十六年。韩灭郑。诸咎杀其君。孟子在邹。 十五岁:公元前375年,周烈王元年。韩山坚贼其君。齐田午杀其君,自立为桓公。越寺区定乱,立无余之。孟子在邹。 十六岁:公元前374年,周烈王二年,孟子在邹。
十七岁:公元前373年,周烈王三年,孟子在邹。 十八岁:公元前372年,周烈王四年,孟子在邹。 十九岁:公元前371年,周烈王五年,魏武侯卒。燕简公卒。韩严杀韩哀侯。魏伐楚,取鲁阳。孟子在邹。 二十岁:公元前370年,周烈王六年。晋桓公被韩、赵迁于屯留。赵、韩伐魏,魏伐赵,败之平阳。孟子在邹。
二十一岁:公元前369年,周烈王七年。齐伐魏,降观,王错奔韩。魏败韩于马陵。孟子在邹。 二十二岁:公元前368年,周显王元年。孟子赴鲁游学,受业于子思之门人。 二十三岁:公元前367年,周显王二年。韩赵分周为两。孟子在鲁。 二十四岁:公元前366年,周显王三年。魏伐韩败逋。孟子在鲁。 二十五岁:公元前365年,周显王四年。
四月甲寅,魏迁都大梁。田齐桓公杀其君母。孟子在鲁。 二十六岁:公元前364年,周显王五年。魏公子
孟子共有7篇。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孟子》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
《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现存七篇十四卷。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260章。相传另有《孟子外书》四篇,已佚(今本《孟子外书》系明姚士粦伪作)。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古代考试主要考“四书”与“五经”。
《孟子》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之一,2021年已经推出。
作者简介:
人物生平: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不详(子舆、子居等字表皆出自伪书,或后人杜撰),战国中期鲁国邹人(今山东邹城人),距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
孟子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孔伋,孔子之孙)的门人。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
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武力的手段实现统一。而他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仁政”思想,被称为“亚圣”。
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公元前479)大约百年左右。关于他的身世,流传下来的已很少,《韩诗外传》载有他母亲“断织”的故事,《列女传》载有他母亲“三迁”和“去齐”等故事,可见他得力于母亲的教育不少。
据《列女传》和赵岐《孟子题辞》说,孟子曾受教于孔子的孙子子思。但从年代推算,似乎不可信。《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他“受业子思之门人”,这倒是有可能的。
无论是受业于子思也罢,子思门人也罢,孟子的学说都受到孔子思想的影响。所以,荀子把子思和孟子列为一派,这就是后世所称儒家中的思孟学派。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山东邹城人,汉族。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父名激,母邹氏。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子典范。生于周烈王四年,死于周赧王二十六年。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师承孔伋(孔子之孙一般来说是师承自孔伋的学生),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有《孟子》七篇传世:《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子一方面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并且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作父母对子女的关系,主张统治者应该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人民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服侍统治者。
孟子认为,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不顾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其中贯穿着一条民本思想的线索。这种思想是从春秋时期重民轻神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孟子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通过大量历史事例反复阐述这是关乎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问题。孟子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所谓“经界”,就是划分整理田界,实行井田制。孟子所设想的井田制,是一种封建性的自然经济,以一家一户的小农为基础,采取劳役地租的剥削形式。每家农户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吃穿自给自足。孟子认为,“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只有使人民拥有“恒产”,固定在土地上,安居乐业,他们才不去触犯刑律,为非作歹。孟子认为,人民的物质生活有了保障,统治者再兴办学校,用孝悌的道理进行教化,引导他们向善,这就可以造成一种“亲亲”、“长长”的良好道德风尚,即“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认为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天下人民的衷心拥护,这样便可以无敌于天下。孟子所说的仁政要建立在统治者的“不忍人之心”的基础上。孟子说:“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不忍人之心”是一种同情仁爱之心。但是,这种同情仁爱之心不同于墨子的“兼爱”,而是从血缘的感情出发的。孟子主张,“亲亲而仁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政就是这种不忍人之心在政治上的体现。
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的政治主张是“仁政,性本善,民本”。 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前479年)大约百年左右。 孟子字号在汉代以前的古书没有记载,但魏、晋之后却传出子车、子居、子舆等多个不同的字号,字号可能是后人的附会而未必可信。
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拜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为师时姓曾名参(孔子亦有徒名曰曾参,即曾子),后更改名轲,邹(今山东邹城市)人。约生于周烈王四年,约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想要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把天想象成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他说:“诚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诚这个道德概念规定为天的本质属性,认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观念的本原。孟子的思想体系,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都是以天这个范畴为基石的。
孟子本为“鲁国三桓”之后,父名激,母仉氏。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因而从鲁国迁居邹国。
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不敢去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韩诗外传》载有孟母“断织”等故事,《列女传》载有孟母“三迁”和“去齐”等故事。
据《列女传》和赵岐《孟子题辞》说,孟子曾受教于孔子的孙子子思。但从年代推算,似乎不可信。《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他“受业子思之门人”,这倒是有可能的。有一种说法是,孟子在十五、六岁时到达鲁国后拜入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下,但根据史书考证发现孟子出生时子思已逝世三十载。所以还是如《史记》中所记载的受业于子思的门人的说法比较可信。就连孟子自己也曾说:“予未得为孔子之徒也,予私淑诸人也。”(《孟子 离娄下》)无论是否受业于子思,孟子的学说的确受到了子思的影响。所以,荀子把子思和孟子列为一派,这就是后世所称儒家中的思孟学派。(孔子逝世后,儒家分为八派)
孟子》由孟轲口授,其弟子万章、公孙丑整理成书。宋朱熹、清魏源是主张孟轲自著的,但都认为有孟子和弟子参加。
《孟子》作者之谜
《孟子》七篇是继《论语》以后最重要的儒家经典,记述了孟轲一生的主要言行,突出地记述了孟轲主张仁义、反对暴政和武力兼并的政治思想,以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主义思想。此书语言生动,比喻深刻,论证有力,文章气势雄伟,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然而,关于《孟子》一书的作者,历来有多种说法。
一,孟轲自著说。《孟子》的最早注释本,是汉代赵岐的《孟子章句》。赵氏在该书的《题辞》(即序)中说:“孟,姓也;子者,男子之通称也;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元何异孙对此所作说明是:“《论语》是诸弟子记诸善言而编成集,故曰《论语》,而不号《孔子》。《孟子》是孟轲所自作之书。”(焦循《孟子正义》引)宋朱熹也从文章风格的匀称一致上,力证该书出自孟轲之手,他说:“《论语》多门弟子所集,故言语时有长长短短不类处。《孟子》疑自著之书,故首尾文字一体,无些子瑕疵。不是自下手,安得如此好”(《朱子大全》)清阎若璩和魏源则从有无记述孟轲容貌上推断,《孟子》应为孟轲自著。阎氏在.《孟子生卒年月考》一文中说:“《论语》成于门人之手,故记圣人容貌甚悉;七篇成于己手,故但记言语或出处耳。”魏氏在《孟子年表考》一篇中云:“七篇中无述孟子容貌言动,与《论语》为弟子记其师长不类,当为手著无疑。”
二,弟子辑成说。唐韩愈首先提出这一论点,他在《答张籍书》中说:“孟轲之书,非轲自著。轲既殁,其徒万章、公孙丑,相与记轲所言焉耳。”此后,宋晁公武、清崔述又为之补充了三条理由。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认为,《孟子》书中称诸侯都用谥号,“夫死然后有谥,轲著书时所见诸侯不应皆死”。崔述作《孟子事实录》认为,《孟子》所讲的历史事实和地理位置往往不合,“果孟子自著,不应疏略如此”。崔氏又认为,《孟子》对门人乐正子等都称“子”,“果孟子所自著,恐未必自称门人皆日子。细玩此书,盖孟子门人万章、公孙丑等所追述,故二子问答之言,在七篇中为最多,而二子书中亦不以子称也”。
三,再传弟子辑成说。清周广业认为,“此书叙次数十年之行事,纵述数十人之问答,断非辑自一时,出自一手”,是孟轲以其说传授于乐正子等,然后由乐正子及其门徒编辑成书的。
四,师生合著说。此说主张《孟子》由孟轲口授,其弟子万章、公孙丑整理成书。宋朱熹、清魏源是主张孟轲自著的,但都认为有孟子和弟子参加。朱氏指出:“恐是其徒所见,孟子必曾略加删定也。”魏氏也说是万章、公孙丑二人口授而笔之书。此外,《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提到孟轲:“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神尼之意,作《孟子》七篇。”今人杨伯峻认为,乐正子等皆称子,而万章、公孙丑不称,只能证明万章和公孙丑二人参与整理成书; 《孟子》中提到的诸侯,死于孟轲之后的是梁襄王和齐宣王,但也仅后数年,万章、公孙丑整理时,当然要用谥号,从而进一步肯定了师生合著说。
诸说各有依据,但从争辩情况来看,似乎第四种说法较能为人接受。
参考资料:
以上就是关于关于孟子的资料全部的内容,包括:关于孟子的资料、关于孟子的诗句有哪些、《孟子》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