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东北八大怪都是什么


历史中东北八大怪分别指的是:窗户纸糊在外,姑娘叼着大烟袋,大缸小缸器酸菜,养活孩子吊起来,吉祥喜庆粘豆包,翻穿皮袄毛朝外,草皮房子篱笆寨,狗皮帽子头上带。以上就是历史当中人们所说的东北八大怪,这其中可是蕴含着很多的历史道理,还有一些值得我们去思考的问题,接下来就给大家好好的解释一下,东北八大怪到底指的是哪些事情。

东北八大怪首先我们要讲的就是窗户纸糊在外,我们要知道在北方温差是比较大的,一般外面是比较冷的,屋子里面有炕,所以比较热,如果将窗户纸糊在里边儿的话,里面有水汽很快就会被水给浸湿,然后就成麻花状,一点都不好。还有就是姑娘叼着大烟袋,这个主要指的就是过去的一种旱烟,用来招待客人的,就像是现在的茶水一样,家里来人人一定要热情地脱鞋,然后上炕叼着烟袋,这样的话还可以谈谈家常。

东北八大怪还有就是养活孩子吊起来,实际上就是将孩子放到一个小车子里面,也就是说东北哄人的一种玩具而已,这个比较符合当地的一种风俗习惯,因为在以前的时候东北经常有野兽出没,大人害怕这些野兽把孩子给叼走了,所以呢,就把孩子装进一个个的小竹笼里面。用绳子吊起来,所以如果想要养活孩子的话,一定要将孩子吊起来,防止被野兽叼走。东北的八大怪还有吉祥喜庆粘豆包,这个豆包煮熟之后用白糖蘸着吃,非常的得劲儿,不管是哪种吃法都非常抗饿。

对于东北八大怪,你还有什么要讲的,欢迎写在评论下方,我们一起讨论吧。

东北八大怪顺口溜如下:

一怪,窗户纸糊在外。

二怪,姑娘叼着旱烟袋。

三怪,大缸小缸腌酸菜。

四怪,养活孩子吊起来。

五怪,冬天包豆讲鬼怪。

六怪,翻穿皮袄毛朝外。

七怪,草皮房子篱笆寨。

八怪,狗皮帽子头上戴。

“新民谣”顺口溜

现今的这些“顺口溜”主要是反映讽刺社会的诸多不良现象,多与时事有关,在褒贬意义上有鲜明的倾向性,与“民谣”定义相吻合。所不同之处突出在“新”字上。

由于这类民谣主要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出现的现象,是伴着中国改革开放而兴起,是新时期的“语言产物”,且方式上有其独特性,人们只是口头说讲,而不以音乐的形式唱诵,因此,我们冠以“新”字,谓之“新民谣”,以示区别传统民谣。

第一怪——家家有人在海外

第二怪——榕城三刀闯海外

第三怪——鞋子脱在房门外

第四怪——独木成林似伞盖

第五怪——家里热水地里冒

第六怪——脱胎漆器摔不坏

第七怪——内河纵横象经脉

第八怪——人人说话象老外

关中八大怪是指陕西省的关中地区大致包括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秦岭以北,黄土高原以南出现的八种独特的传统民风民俗。

1、第一怪:板凳不坐蹲起来。“蹲景”成为关中地区特别是农村最有名的亮点,这一怪独步天下,关中人的“蹲景”是地球上的绝版。有的人蹲半天腿不酸腰不痛,实属一种硬功夫。蹲是讲功夫的,只有长年累月的历练,才能长蹲而心静气闲,不累不乏。

“蹲”的人已经很少了,但偶尔会在西安、咸阳等站牌前看见部分“蹲”下来等车的关中人。关中人把蹲叫圪蹴,历史可以追溯到遥远的春秋时期。关中人喜欢蹲是从古文的“坐”演变而来的。古人“坐”的本意就是跪,将膝盖并直端坐于席上,屁股的重量全压在双脚后跟上。

2、第二怪:房子半边盖。传统的中国家居一般都是“人”字型结构,关中地区把这种房子叫“安间”房,又叫上房。里面住着主人和老人,结构都是厅房、两边是卧室。 一个院落除了上房还有偏房,在关中叫厦子房,房子的结构是“人”字的一半,就是半边盖的“怪”房子。

3、第三怪:姑娘不对外。这一怪很多地区都有,只是在关中地区现象更突显,人情味也更浓郁。“两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是关中男人的写照,它的正面意思是关中男人恋家恋婆娘,在“玩龙玩虎不如玩黄土”的小农时代,这种思想也算正统。

既然关中男人还不错,那么,这里的姑娘自然爱嫁当地郎了。配合这一观念的还有这里的地理优势,八百里秦川自古都是自给自足的宝地,风调雨顺,物产丰富,缺灾少害。所以,民殷实而安于现状,不思外出谋生。

4、第四怪:帕帕头上戴。在关中风俗中这一怪最好解释了。过去人的生存环境差,黄土高原上风刮尘扬,烈日毒辣,妇女们出门干活串户没个遮蔽可不行,顶块手帕不能算怪吧。

遮阳伞、防晒霜、口罩、墨镜是现代女性的生活必需品,过去的关中女人没这样的条件,她们生活中有一块整端漂亮的布做手帕就不错了。走亲戚,回门子(回娘家),下地干活时这个自制的手帕就发挥出大作用,年轻的妇女把手帕戴出许多花样来,成为风情和装饰。

5、第五怪:面条像裤带。关中独特的地理构造和自然环境使得关中地区成为一个以面食为主的地区,在以米菜为主的地方的人们总是想不通,那关中人天天吃面条没个花样换,怎么就吃不烦呢。

其实,在关中,聪明灵巧的关中婆娘们已经把面食发展到一个很高的境界了。单是一个简单的面条,关中人做出的花样达几十种,棍棍面、片片面、凉面、臊子面、酸汤面、浆水面等等。

6、第六怪:锅盔像锅盖。由于关中地区以前为了避免浪费,且属于大家庭吃饭的传统,所以,每家每户都有很大的锅做饭,所烙出的大饼和锅底相当,并且由于面体发酵比较好,厚度适中,俗称“锅盔”。

7、第七怪:油泼辣子一道菜。关中人对于辣子情有独钟,爱吃,而且和别的地方吃法不同,不吃干辣子面,而是油泼辣子。秦椒是很有名的,不但辣味十足,且具有独特的香味。

8、第八怪:秦腔不唱吼起来。关中地区的地理位置,这里的唱戏指的是秦腔表演。其实秦腔也不是真吼起来的,只不过演员表演起来确实很卖力气,开玩笑说是“叫破天”。

夏天的时候,西安城墙周围会有很多自发的群众团体在那里唱秦腔,确实不需要扩音器之类的东西,老远就能听到,这种唱腔也许和关中人的语言特征有关,憨厚、耿直、调高。

扩展资料: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关中八大怪"有时被称作"陕西八大怪",但这是不完全合理的。实际上"陕西八大怪"中的风俗仅出现在关中一带,在陕西的大部分地区并非如此。

陕西省地理纬度跨度极大,从北至南存在陕北(黄土高原为主)、关中(渭河平原为主)、陕南(以秦岭以南的汉水流域为主)三大自然条件、文化差异巨大的区域。以关中一地的风俗概括整个陕西,存在以点概面的概念缺陷,亦多表述为"关中八大怪"以去除歧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关中八大怪

在陕西有一些反映当地风土人情的习俗,称为“八大怪”。

一怪:辣椒是主菜。在陕西,无论吃什么,店主都会端上一盘辣椒,作为一道正经八百的菜肴让你享用,

二怪:蹲着吃饭怪。以前陕西虽然人杰地灵,但粮食缺少,生活比较贫困,所以节约粮食是头等大事。因为坐着吃饭量大,而蹲着相对来说吃得少一些,时间长了以后,就形成了习俗。在外人眼里就是怪毛病。当地有一句谣“蹲着吃饱,站起来刚好”,反映的就是这种习俗。

三怪:面条皮带分不开。陕西盛产小麦,所以陕西人主要以面食为主。陕西人比较粗犷,干农活还要出大力气。所以面条拉得又宽又厚,和皮带(即腰带)一样,吃后消化慢,不容易饿,干起活来很方便。最有代表性的是一种名字叫得很怪的面条,叫“biang biang面”。“biang”字写得也很怪,难写极了,共有43画,由个10字和偏旁组成,是康熙皇帝御赐,只能在《康熙字典》里面查到。面做得也是又宽又厚,当地流传说“油泼辣子biang biang面,吃一根,顶一天;吃一碗,顶一年”。

四怪:锅碗瓢盆分不开。还是因为上述原因,陕西人吃饭用的碗很大,和锅、瓢、盆一样,简直分不清楚谁是谁。不知道的,还以为陕西人太随意,或者太穷,锅、瓢、盆都用来当碗使。

五怪:房子半边盖。在陕西农村可以看到这种景象,所有的房子侧面看都是梯形,房顶一律向院子里面下斜,下雨时,雨水自然就会流入院子中间,可以储存起来慢慢用,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因为,当地干旱少雨,水非常珍贵,他们为了生存,才有此举。表面上看起来像是一种自私的行为。

六怪:锅盔锅盖分不开。锅盔是陕西人用面做的一种大饼,这个大饼象大铁锅的盖子一样又大又厚又重,常常让人感到不可思议,所以说锅盔锅盖分不开。锅盔做这么大,传说和当年修乾陵有关。唐朝武则天下令修筑乾陵的时候,兵丁都是自己解决吃饭问题,急需一种方便而且耐饥的食品。有个聪明的兵丁,用自己身上的护心和护背的金属盔甲,把和好的面捏成饼子状,夹在盔甲之中,放到火上烘烤,下工时恰好烤熟,这样面饼就作成了。因为这种饼产生在盔甲之中,就叫锅盔,一直叫到今天。这种锅盔又筋又滑,酥脆可口,长久存放也不变质。我们还从乾陵买了几个锅盔,回来慢慢享用,味道确实不错。

七怪:唱戏吼起来。陕西的地方戏是秦腔,唱的时候用足了力气,声音很大,十里八乡都能听见,在外人听来如 同 吼叫、吵架一样,很不习惯。周恩来在世时,听了秦腔以后,对演员说,秦腔好听,但是唱的时候,要注意身体,保护嗓子。据说,中国各地的戏剧都是由秦腔发源起始的。

八怪:姑娘不对外。可谓怪中之怪,陕西人认为他们那里是风水宝地,土地肥沃,姑娘嫁到外地会受穷,所以概不外嫁。现在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生活富裕,观念也发生了改变,这一怪变成了:大姑娘不对外,二姑娘挑着嫁,三姑娘往外踹,四姑娘飘扬过海专嫁老外。

好了,我把八大怪介绍完了,你说奇怪不奇怪

以上是作文栏目为您带来的《陕西八大怪》,希望对您有帮助。

但凡陕西人都知道我们陕西特别是关中地区的“陕西八大怪”,“陕西八大怪”主要讲述的是我们关中平原上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风俗习惯!

去过西安大雁塔北广场游玩的人都知道,在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木掩映下,摆放着黄铜铸造的栩栩如生“八大怪”形象像人们介绍,游客们都忍不住在这里与铜像合影留念。

一、房子半边盖:

讲的是关中平原的房子,过去的厦子房,就是屋顶坡向一个方向,高高的屋脊下是房子的背山墙。

“半边房,半边盖,雨水半边流”,北方地区不像南方水多,在农村特别是山区或旱塬上,很缺水!在没有自来水的年代,很多家都会在自家院子挖一个存水的地窖,来收集下雨的雨水。还有一个寓意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关中有顺口溜:“有钱住北房,避风又向阳。”

二、面条像裤带

关中独特的地理构造和自然环境使得关中地区成为一个以面食为主的地区,关中人吃面,喜欢将面和硬揉软、擀厚、切宽。这种面煮熟以后,捞在碗里,无论是浇臊子,还是泼油辣子,吃起来都很光滑、柔软、热火、有筋性。既可口又耐饥,关中人做出的花样达几十种,棍棍面、片片面、凉面、臊子面、酸汤面、浆水面等等。话说面条像裤带,说的是面条的宽度和长度。熟悉关中地区面馆的朋友都知道,一根面条就是一碗面,撒些青菜,配上油泼辣子,那真是色香味俱全!。

三、板凳不坐蹲起来

关中人把蹲叫“圪蹴”, 历史 可以追溯到遥远的春秋时期。关中人喜欢蹲是从古文的"坐"演变而来的。古人"坐"的本意就是跪,将膝盖并直端坐于席上,屁股的重量全压在双脚后跟上。过去在关中农村,到了饭点,随处可见吃饭的人端着饭碗往门口太阳底下一蹲,吃的那叫一个香,吃的那叫一个舒坦。

四、姑娘不对外

八百里秦川自古都是自给自足的宝地,风调雨顺,物产丰富,缺灾少害。所以,民殷实而安于现状,关中姑娘们生于此,当然不愿意远嫁他乡了。陕西的姑娘心灵手巧,勤劳顾家,那名声是响当当的“天府之国”最早指的就是陕西关中八百里秦川,这里因为土地肥沃四季分明,降雨充沛,所以,在过去极少有人为生存而奔波于他乡异地。所以有“老不出关(潼关),少不下川(四川)”的谚语。久而久之,不仅男人们不外出远行,就连姑娘们也不远嫁。

陕西的姑娘会做女红会做饭,会绣花来会剪纸,还会下地把活干!

现在新时代关中地区的姑娘随着 社会 的进步和发展,随着网络随着高铁和飞机,相互间的距离越来越短,陕西姑娘已经走向全国各地。所以这个也不再属八大怪了。

五、帕帕头上戴

上点年纪的朋友一定还有印象,过去村里的老奶奶们都喜欢在头顶顶一面“帕帕”。过去人的生存环境差,黄土高原上风刮尘扬,烈日毒辣,妇女们出门干活串户没个遮蔽可不行,顶块手帕合情合理。

六、锅盔像锅盖

做锅盔,面要和得很硬,硬得用手都揉不动,要借用木杠来压揉,然后放在直径2尺以上的大锅中慢慢烤制而成。这样,烙成的锅盔外脆晨酥,清香可口,放上十天八天也不会变味。锅盔要数“乾州(今乾县)锅盔”好。有句谚语,“乾县的锅盔拿秤秤,蒲城的杠馍拿杠压”。相传古时士兵打仗为了方便携带干粮,就把用锅烙好的饼穿个孔用绳子穿起来挂在身子前后,饿了的时候就吃几口,既不耽误时间又不会挨饿,因为挂的时间长了,饼又干又硬,敌人射过来的箭刚好被饼给挡住了,所以就被称“锅盔”。

七、油泼辣子一道菜

至于说辣子,一般人都以为是湖南人、四川人能吃辣椒。其实四川人只是把辣子当成一种调料,而在陕西“油泼辣子”却是一道正经八百的菜肴。关中人对于辣子情有独钟,爱吃,而且和别的地方吃法不同,不吃干辣子面,而是油泼辣子。特别是用刚出锅的蒸馍夹刚刚泼好的油泼辣子再沙点盐真是好吃。大家有时间都尝尝,特别是古华原今耀州城的咸汤面流传至今,每天早上咥一碗红红的咸汤面,美哉香哉!

八、秦腔不唱吼起来

这里的唱戏指的是秦腔表演。其实秦腔也不是真吼起来的,只不过演员表演起来确实很卖力气,开玩笑说是“叫破天”。

秦腔流传于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地,著名的剧本有《三滴血》《周仁回府》《辕门斩子》《梁秋艳》等等

碗盆不分(真正的怪)

陕西人(老陕)吃饭,喜欢用一种耀州产的近1尺的白瓷青花大碗,当地人称为“老碗”。这种老碗甚至比小盆还大,所以往往碗盆难分。

再看看南方江浙及两广地区,吃饭都用小碗小蝶,陕西人看了不解馋!

在关中农村,每到吃饭时,村头、庄前、树下,男人们就端着大老碗(一碗汤饭外加两块馍足有六七两),蹲在一起,津津有味地边吃饭边啦着话,这就是有名的“老碗会”。

在农村,人们劳动强度大,干活出力多,吃饭也多,所以出门用老碗盛一下就够了,不用再回家去盛饭,省了不少麻烦。

陕西“八大怪”处处透露着西北汉子的豪爽、热情、干脆的性格,不做作,不扭捏!所以来到陕西做客大家就要像回到家里面一样,不要拘俗。

在西安大雁塔北广场的西侧就专门有铜铸雕塑介绍陕西“八大怪”,凡是来西安游玩的朋友,必会到大雁塔去玩,必会去“八大怪”处照相。

来西安必去景点:1、大雁塔;2、大唐不夜城;3、大唐芙蓉园;4、小雁塔;5、世园会;6、赛格商场;7、诗经里;8、钟鼓楼;9、回民街;10、大明宫;11、陕西 历史 博物馆;12、汉阳陵;13、南门广场;14、城墙;15、书院门;16、汉城湖;17、永和坊;18、唐苑;19、植物园;20、秦岭动物园;21、华山;22、兵马俑;23、华清池;24、昆明池。

欢迎大家来西安游玩

云南八大怪:

第一怪:鸡蛋用草串着卖

云南很多地方是山区,道路崎岖不平。农民将鸡蛋带到集市上卖,一不小心就会碰烂。农民便想了一个办法,以竹篾或麦草贴著蛋壳编织成一个长串,十个为一串,每个鸡蛋都隔开,在运输途中不会损害。顾客买回家后,还可以挂在墙上,想吃几个就取几个。

第二怪:摘下斗笠当锅盖

云南生产竹子,在农村家家户户的门前屋后都有大片竹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竹吃竹”,云南人的许多生活用具,都使用竹子为材料。  

内地家里的锅盖,一般用金属或者木头制成。云南的锅盖,则是用竹子编织而成。这种竹锅盖与内地使用的斗笠非常相似,只是略小,因此被人笑称“摘下斗笠当锅盖”。竹锅盖有透气保温的作用,做出来的饭菜清香可口。

第三怪:三只蚊子一盘菜

2017年,云南丽江一家客栈的客人说房间里有蚊子,客栈人员却说:“这(蚊子)是我们养的宠物,熏死了要赔的,100块钱一只。”  

当然,客栈人员是在狡辩。不过,云南因为天气炎热,终年蚊蝇不绝倒是事实。而且,云南的蚊子个头比较大,种类比较多,叮咬人厉比较害。所以人们开玩笑说“三只蚊子一盘菜”。至于云南人是不是真的将某些蚊子当作佳肴,就不得而知了。

第四怪:背着娃娃谈恋爱

从前,云南彝族有姑娘不落夫家的婚姻习俗。彝族姑娘出嫁后,在丈夫家住两三天就回门,定居在娘家,与娘家人同吃同住同劳动。这时候,丈夫偶尔会登门来见妻子,履行丈夫的义务,享受丈夫的权利。只有当妻子生了孩子后,妻子才正式定居在丈夫家,开始卿卿我我的恋爱。夫妇俩就是“背着娃娃谈恋爱”。

于是就有了这首顺口溜:“民族期盼人丁盛,婚后数日便回门。待有娃娃再相聚,亲儿亲见父母婚。”

第五怪:蚂蚱能做下酒菜

蚂蚱在云南是一道美食——“跳菜”。这道菜的做法是:将蚂蚱用开水烫死,去掉翅膀。随后将蚂蚱放在锅里,以小火慢烤。当烤到焦黄的时候,加上香油、花椒等调料,便可以倒酒了。这种烤蚂蚱焦脆鲜香,是一道不可多得的下酒菜。

第六怪:和尚可以谈恋爱

云南与缅甸、老挝等东南亚国家接壤,这些东南亚国家非常信奉佛教,男人到了一定年纪,都必须进寺庙当和尚。成年后就会还俗,过结婚生子的世俗生活。 

第七怪:老太爬山比猴快

云南几乎全省都是山区,很少有大片开阔平坦的地区。过去,由于生产生活条件艰苦,云南的女人与男人一样,必须外出劳作。她们爬山越岭、砍柴种地,练就了一身矫健的身板与脚劲。  

因此,到云南旅游的人会惊奇地发现,云南农村一些七八十岁的老太太,在爬山时身轻如燕,如履平地,这就是所谓的“老太爬山比猴快”。

第八怪:汽车还比火车快

云南高山峡谷比比皆是,到处都是崇山峻岭,因此境内的铁路弯道较多、坡度很大。出于行车安全的考虑,火车进入云南山区后速度会变得很慢,以至于一同行驶时,汽车的速度更快。

以上就是关于谁知道东北八大怪都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谁知道东北八大怪都是什么、东北八大怪顺口溜、福州八大怪是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70130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