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是教育研究中的一对重要范畴,长
期以来,它们的关系几乎一直是矛盾、对立的。教育实践界
往往指责理论界常在书斋里做学问,没有给实践界以适当的
关注,阐发的理论不能解决实践问题;教育理论界也常有抱
怨,认为实践界一会儿一个口号,一会儿一个热潮,无视理
论的存在,实际上许多实践上认识不明的问题在教育理论中
早就解决了。两者相互指责互不相让,这促使我们去思考教
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到底处于一种什么关系,如何促进二者的
结合。
一、何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
理论是系统化了的理性认识,有解释问题、指导实践和
预测功能。科学的理论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产生并经过社会
实践的检验和证明的理论,是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性的正
确反映。教育理论是通过一系列教育概念、教育判断或命题,
借助一定的推理形式构成的关于教育问题的系统性的陈述。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人们以认识为基础的
改造客观世界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教育实践是人们一定
的教育观念为基础展开的,以人的培养为核心的各种行为和
活动方式,是实践的一种。
二、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探究
教育理论来源于教育实践,教育实践依赖教育理论。不
同的理论与实践的相关度不一样,不同类型的教育理论与教
育实践间有不同的关系。
(一)教育理论来源于教育实践,教育实践依赖教育理论
教育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教育实践的需要;只有在
教育实践中,才有产生教育理论的可能,才能使教育理论得
到创新和丰富;教育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指导教
育实践;教育理论的正确与否,教育实践是其唯一的检验标
准。总之教育理论来源于教育实践,教育实践依赖教育理论。
(二)不同类型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有不同关系
不同的理诊与实践的相关度不一样,各种不同类型的教
育理论与教育实践间有不同的关系。如教育发展理论,它主
要研究宏观教育现象,研究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抽象性和
基础性是其主要特征。理论越抽象,越具有基础性,离实践
的距离也就越远,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往往要经过多层环节,
如转化为人们的思想、观念等,从而对教育实践活动起作用,
因而我们不能要求这种教育理论具有教育实践的直接指导
作用。而对于教与学的理论,教育管理理论等,实践性是其
中起主导作用的特性,这类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有着较为密
切和直接的关系,而且理论研究直接指向于具体的教育实践
活动。目前的教育理论受到教育实际工作者批评与指责最多
的,便是这类应该与活生生的教育实际紧密结合的理论。教
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脱离与结合都具有某种合理性。对于那
些受制于学科标准(科学性、学科逻辑性)的教育理论,它与
教育实践并不具有直接的关系,与实践的脱离是具有合理性
的。而对于那些受制于实践标准的教育理论,谋求其与实践
的结合,也是具有合理性的。正是由于教育理论中既包含了
受制于学科标准的教育理论,又包含了受制于实践标准的教
育理论,从而使得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极其复杂,使
得两个集团既相互指责,又谋求结合的现象长期共存。
三、针对教育领域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促进理论联系
实际应注意的问题
在教育领域存在着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两张皮”的现
象,究其原因大致有五种。强调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就
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既要保持理论自身的品质,又要注重
向实践转化。
(一)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两张皮”的现象分析
我国学者李秉德教授在分析了教育领域用理论来指导
实践,以实践来促进理论的关系之后,指出教育理论与教育
实践“两张皮”现象存在。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不一样,
应具体加以分析。第一种情况是,有些教师并未系统地学习
理论,或浅尝辄止,或不求甚解,或人云亦云,以这样的知
识指导自己教学工作,得出错误的认识,认为书上说的学习
用不上,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第二种情况是,有些教育理论
工作者,虽然读了些教育书籍,学习了些有关教育的知识,
但是对于教育理论并未真正掌握,对于教育实际情况更是不
甚了解。这样的人写的文章、著作只能照抄照搬,罗列教条,
造成所谓“理论”脱离了实际;第三种情况是,由于理论表
达深浅程度与教师已有水平不相符,因而产生不能很好地结
合的情况;第四种情况是,从较高的教育理论到实际应用,
这中间还缺乏相应的一系列过渡性学科的建设问题;第五种
情况是,教育实践工作者运用理论的态度与方法问题导致了
“两张皮”现象的产生。
(二)理论联系实际,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结合
正是因为教育领域存在着“两张皮”现象,因此我们呼
唤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集团的联盟,让理论联系实际,更好
的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1、增强理论和实际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育学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其理论的实践指向性。北大
教授王选说,当自己提出新的思想的时候,必然自己是首先
的实现者。教育理论工作者有责任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推向、
推广于实践,而不应满足于纯粹理论的发明发现。而教育行
业要更加名副其实成为一门“专业”而不仅仅是一种“职业”
或被别人指责为“准专业、半专业”活动,教育实践工作者
首先必须使自己的态度和实践更加牢固地建立在教育理论
和教育研究的基础之上,自觉寻求理论的指导,纳入理论指
示的范畴。
2、保持教育理论的自身品质。
为了真正发挥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使教育
理论更好的为教育实践服务,就应当保持教育理论的自身品
质。
(1)保持教育理论的独立性。达到这一点,主要来自
两个方面,一是教育部门的领导者、决策者要让教育理论工
作者独立性、创造性地对教育理论进行探索,而不只是让教
育理论工作者去释述已确定和实施的实际主张;另一方面要
求参与教育实践的教育主体克服盲目跟着个别领导意图走
的现象。
(2)保持教育理论的完整性。现实的教育现象和教育
问题并不是简单的,而是复杂的。仅仅掌握某一方面的理论,
或对教育理论某一部分的理解,断章取义地掌握教育理论,
是难以解决具体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或解释教育现象的。缺
乏全面、系统的教育理论指导,就有可能导致教育实践畸形
发展。
(3)保持教育理论的彻底性。理论的彻底性就在于应用理论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不是停留在表面,或作肤浅的解
释。它要求参与教育实践的教育主体把握理论的完整性内
容。把理论贯彻到底,不能因教育理论之外的任何因素的干
扰而半途止步。只有彻底地贯彻教育理论,才能给教育实践
开辟道路,指明方向,给教育主体以信心和力量。教育主体
应该运用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中发生的新问题、新情况,
寻探它的深层原因,找出它们的内在联系,揭示其矛盾的本
质,更好地为教育实践服务。
3、多角度促进教育理论向教育实践转化
(1)实践者是研究者。在教育领域中,研究者与实践
者长期处于分离状态,前者的职责是发展理论,追求科学理
想;后者的职责是发展实践,追求职业理想。这种研究者与
实践者,科学理想与职业理想的分离状态直接造成了教育理
论与实践的脱节。为了克服这一现象。不但要提倡研究者深
入教育实践第一线,更重要的是要使教育实践者成为自己实
践情境的研究者,把职业和科学理想统一起来,使实践者既
开放性地不断改进教学,又通过批判和修正不断提高对教育
实践情景的理解水平。
(2)加强中介研究、行为研究
教育理论提供实践的一般原理、原则或指导思想,从理
论到教育实践之间还有一个广阔的“空白地带”,要跨越就
需要一些中间环节,以增加理论的技术化和操作化程度。中
间环节的缺失使实际工作者感到理论不能用或无用,因此,
大力加强中介研究,行动研究是目前改善教育理论与实践关
系的重要措施。
中介研究是一种系统分析,它把教育理论向实践转化的
过程作为研究对象,是一种过程分析,包括方法、工具、手
段等。如果说教育理论研究偏重于求“真”的话,中介研究
则偏重于求“行”。其基本类型可以有政策研究、案例研究、
设计教改方案等。
行动研究是西方70 年代后兴起的一种教育研究方法,
它倡导“教育者即研究者”。其主要特征是:实践者参与和
研究过程民主化。它要求教师从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向研究
性的实践活动转化。其一般程序是:计划、行动、考察、反
思。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完成:①研究自我的教育行为;②解
决自己实践中的问题;③对自己的行动进行批判性反思,从
而以“理论与批判”、“意识的启蒙”来引起和改进教育行为。
“经验+反思=教师的成长”。实践证明,只有实践者在不断
地吃堑长智的反思过程中才能掌握理论,提高运用理论的水
平。
(3)积累丰富的直接经验。要想获取丰富的直接经验,
就应该积极地参加具体的教育实践,进行开创性的教育活
动。一是要求教育实践者加强调查研究,掌握丰富的材料,
特别是第一手资料,以加深对具体教育的感性认识,从而获
取丰富的直接经验。二是要求教育实践者参加具体的教育改
革实践。唯有如此,才可能知道在教育发展过程中,需要解
决什么问题,采取什么形式、步骤、方法去解决。所有问题
在教育理论中并无现成的答案,需要教育实践者在具体的教
育实践中探索、创造,从而获取直接经验;同时也只有在教
育改革实践中,进一步验证自己的丰富的直接经验。
(4)把握具体教育的特殊性。任何存在的教育现象都
是具体的、历史的,各有其特殊性,只有把握具体教育的特
殊性,才能区别其它的各个具体教育。首先,要求教育实践
者从实际出发,对具体教育进行客观的分析;其次,对具体
教育要全面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抓住具体教育的本质
现象,抓住其中心环节和关键问题;再次坚持用发展的观点
来分析具体教育,从过程中去研究它,把握其来龙去脉,看
准它的的发展现状,科学地预见它的未来。
(5)注重人员合作与理论互补。教育研究中从事教育
论实践工作的人主要是教育研究者、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
三者在自己的领域都能发挥独特的作用,但是,合作共事模
式最具理性的力量。只有合作研究,共同反思,取长补短才
能取得最大的研究成效。此外,还要注意各种教育理论的运
用条件和范围,在总体目标指导下,实行各种理论的互补使
用,不囿于某一派别的理论体系,充分发挥现有各种教育理
论的价值作用。
抓好党建才能促进业务,党建工作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与业务工作相辅相成,这是做好党建工作的重要遵循。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地方和部门的党建工作还是难以真正与业务工作相辅相成,二者存在相脱离的“两张皮”现象,甚至出现党建工作被虚化的问题。这种“两张皮”现象既不利于党建工作,也不利于业务工作,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举措加以解决。
一、党建围着业务转,业务支持党建强。
1、两张皮问题存在已久,根本原因是对党建工作认识表面化,认为开个会、念念文件就可以了,没有思考如何服务中心;另一方面,一些人想服务却不会服务,找不到党建与业务的结合点。采访中,各部门机关党委负责人均表达了类似观点。
2、在最高检办公厅党总支,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就已同频共振。同步体现在七个方面:两者思想同步深化、机构同步设置、任务同步部署、制度同步完善、知识同步学习、工作同步点评、绩效同步考核。“业务工作推进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覆盖到哪里。办公厅党总支书记、主任王松苗说。
二、坐在老百姓的凳子上,服务好老百姓。
1、对于机关作风建设,记者随机采访的人群意见相似:核心问题是强化宗旨意识,坚持群众路线、诚心诚意地引导群众,永远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
2、中央和国家机关党员干部的优良作风应体现在何处?中央国家机关工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认为:中央和国家机关党员干部是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者、执行者和监督者,他们的好作风、好服务,不能停留在为困难群众送一袋米、一桶油上,而是要制定出惠及更多老百姓的好政策。
一、机关党建工作灯下黑的意思
人们对发生在身边很近的事物和事件反而不能察觉;负责打击非法行为的机关内部,本身易于存在非法行为。
二、机关党建工作两张皮的意思
相互之间原本存在必然联系或依附关系的两种事物发生游离而单独存在。皮就是表皮,面子活,具体到机关党建工作上,两张皮就是“学”和“做”都走过场。
扩展资料
着力破除“灯下黑”“两张皮”问题的有效措施:
1、要强化思想建党,加强机关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和政治理论学习,丰富党史党情和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
2、要压实管党治党责任,把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考核,进一步明确工作责任清单,细化到人、量化到岗,并把党建工作考核结果作为评价领导班子及成员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作为党员干部评选表彰、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真正把“软任务”变成“硬指标”,同时加大督促检查力度,通过随机调研、定期检查通报等,强化机关党组织工作执行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灯下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两张皮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着力破除“灯下黑”“两张皮”问题的有效措施
在质量管理发展的各个阶段,很多企业都试图通过各种手段提升员工的质量意识, 但真正在深层次上取得成功的却很少。大部分企业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用于提升员工质量意识,结果却发现员工的质量意识始终处在波动状态,收效甚微,为什么会这样呢,提升质量意识真的这么难吗?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还要回到质量意识本身,根据维基百科的定义,质量意识是一个企业从领导决策层到每位员工对质量和质量工作的认识及理解程度,它对质量行为起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从定义来理解,质量意识是全员对质量的认识和理解,既然是认识和理解,通过培训、教育等方式是可以提升的,但关键是怎么判断质量意识是否提升了呢?只能通过员工的质量行为来反映。所以,这就变成了两个问题,第一个是提升质量意识,可以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实现,难度不大;第二个是改变质量行为,这就有一定难度了。很多企业之所以认为没能成功提升员工的质量意识,其实更多的是说员工的质量行为没有发生改变。认清楚这个问题,就可以把这个难题分为提升质量意识、改变质量行为两步来解决,提升质量意识是手段和方法,改变质量行为是目标,但提升质量意识又是改变质量行为的前提条件。
一、提升质量意识的基础
很多文章里都讲到提升质量意识的方法,如强化培训教育、落实质量奖惩、发挥领导作用、持续质量改进等等,这些方法对提升员工质量意识是经过证明非常有效的。但在质量意识提升时,员工对质量的认识和理解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中存在一些常见的偏见和误解需要澄清,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是有效提升质量意识,改变质量行为的基础和前提。
(一)产品功能性能满足要求就是质量好吗?
按照ISO9000-2015的定义,质量是指客体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它的关键点在“固有特性”和“满足要求”上。先看固有特性,指的是产品本身就有的,一旦设计生产出来就不会改变的属性,比如存储文件是U盘的固有特性,喝水是水杯的固有特性。一个产品的固有特性至少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图1),第一层是产品的功能和性能指标,这是最浅层的部分,也是目前一线研制生产人员最关注的内容。第二层是产品的通用质量特性(可靠性、安全性、测试性、维修性等的通称),是产品在使用时表现出的通用特性,也是产品是否具有竞争力的关键所在。第三层是产品的可生产性,关系到产品的生产效率和成本,是企业战胜竞争对手的根本手段。产品固有特性的三个层次层层深入,相互关联,任何一个层次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产品的失败。
图1 固有特性的三层含义
再看满足要求,指的是产品的固有特性满足用户的要求,但用户要求是一个主观概念,会随着社会发展、技术进步、人的认知发生变化,所以满足要求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比如,军工领域的“实战化”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指标要求,而不再仅仅局限于研制任务书和技术规格书的功能性能指标了;民品领域的“极致思维”也是在满足功能性能要求的基础上,靠“增值功能”在激烈竞争中显现出来的。所以,一个产品仅仅功能性能满足要求不能代表质量好,还要从用户需求、使用效能、生产成本等多个角度进行综合衡量。
(二)产品质量出问题谁应该负责任?
产品的质量特性是通过产品、过程或体系设计开发及其后实现过程形成的属性,所以产品的质量是设计、生产和管理出来的,设计生产部门才是产品质量形成的主角,出现质量问题也要从设计生产过程中找原因,再根据原因采取改进措施,单纯归罪于质量部门是无法提升产品质量的。
另一方面,产品实现过程是企业的主体,所有的规章制度都是为产品实现服务的,所以在制定规章制度时,从产品实现过程出发,再综合考虑法律法规、上级部门的要求才是正确的思路。很多企业在编制规章制度时,存在诸如全盘照搬标杆企业、简单重复上级要求、盲目抄袭标准内容等错误做法,而在制度贯彻过程中,忽视设计生产部门意见盲目推进更加快了错误的步伐,造成制度和执行的“两张皮”现象,出现产品质量问题就是必然的结果了。
(三)能做出好产品就不需要质量体系了吗?
ISO9001-2015标准开宗明义,在条款“1范围”中明确,标准是为了“证实企业具有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也就是说,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目的是为了向外界(包括客户为代表的相关方)证实具有稳定提供满足相关要求产品的能力,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越好,企业的生产能力越稳定,提供满足要求产品的能力越强。反之,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得不好(或未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不代表企业不能生产出满足要求的产品,只是生产能力不稳定,生产过程中出现不合格品的概率更高而已。我们不否认个别人员天赋异禀,可以做出质量很好的产品,但企业追求的是组织能够稳定地生产出满足要求的产品,而不是某个人生产出质量好的产品,这才是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根本所在。
二、改变质量行为的困难
有一项医学调查说,心脏科医生告诉患者,如果他们不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比如不健康的饮食、不运动、抽烟等,他们将必死无疑。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只有七分之一的人会真正改变。其余七分之六的人是不想活了吗?当然不是。他们也知道该怎么做,可就是没法改变,这是我们在改变中经常遇到的难题。
质量意识也一样,所有人都知道质量的重要性,但要让他们把质量的重要性落实在具体工作中,要他们改变自己日常的不良质量行为,绝大部分人是很难做到的,这才是关键,提升质量意识容易,改变质量行为困难。
三、改变质量行为的建议
从心理学的视角看,改变的本质是创造新经验,用新经验来代替旧经验的过程。举个例子,我们想完成从“赖床”到“晨跑”的转变,大体需要经历这样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我们充满信心,轻轻松松晨跑好几次,感觉非常好,这时候,我们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开始积累“晨跑”的新经验了;第二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晨跑的新鲜感没了,身体再有点累,就会偶尔赖床,我们会发现赖床那种久违的感觉真好,这时候,“晨跑”的新经验与“赖床”的旧经验相比还很弱小,你一定要警惕,马上抛弃赖床的念头,再紧急采取措施鼓励晨跑、惩罚赖床,让“晨跑”的新经验继续强化,“赖床”的旧经验继续削弱。第三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晨跑”的新经验会逐步超过“赖床”的旧经验,你就形成了“晨跑”的习惯,哪怕偶尔会赖床,也是为了更好的晨跑,而不会改变你“晨跑”的习惯了。但现实却是,很多人只是在空想“晨跑”中继续“赖床”,根本没有跨过第一阶段,更多的人在第二阶段中,再次体会到“赖床”的好处后就投降了,完整经过三个阶段形成“晨跑”习惯的人只是很少一部分。
改变员工的质量行为也是一样,当员工已经习惯一种质量行为时,这种行为给了他们深刻的体验;如果要改变这种行为方式,必须让他们开始一种新的行为方式,并不断强化新行为带来的美好体验,日积月累之后,这种新行为才能代替旧行为,实现质量行为的真正改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有三个方面非常重要:一是迈出第一步,开始积累新经验;二是创造一种机制,不断强化新经验,削弱旧经验;三是持之以恒,给新经验足够的成长时间,直到改变的自然发生。
(一)迈出第一步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商鞅变法就是从移木立信开始的,对于改变质量行为的难题来说,一个好的开始非常重要。怎么才算一个好的开始呢?一是要懂得“借势”,比如一起大的质量事故、一次严重的顾客投诉、一大批顾客流失等等,只有在这个时候,员工才能体会到切肤之痛,才更有改变的动力。二是要有“仪式感”,让员工从心底感到提高质量意识、改变质量行为是一次不同寻常的事,全公司从上到下都是认真的,比如最高管理者亲自挂帅的质量意识推进小组、全员启动大会等等。张瑞敏用铁锤砸碎不合格的电冰箱就是一个非常好开始,这比所有的质量宣传口号都更有说服力。
(二)强化新经验,削弱旧经验
企业一旦开始新的质量行为,就需要建立一种鼓励新行为、打压旧行为的机制,从而不断强化新行为的体验,减少旧行为的痕迹,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主要包括两种方式:质量奖惩、环境影响。
1)质量奖惩的谬误
质量奖惩是业内公认的有效方法,其方式就是奖励新行为,惩罚旧行为,最终实现“良币驱逐劣币”的目标,但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却存在很多谬误,使质量奖惩效果大打折扣,甚至不起作用。
第一种典型谬误是惩多奖少(甚至只惩不奖)。这么做的直接后果就是让员工觉得做好质量工作是应该的,做不好就会受到惩罚,打击坏行为的目的达到了,但是鼓励好行为的效果没有。长期下去就会出现员工因为害怕惩罚去遵守规章,但永远不会有主动做好质量工作的积极性,用ISO9001标准的语言来描述,员工都“参与”了,但永远做不到“积极参与”。另外,作为执法者的质量部门会与一线研制生产部门长期处于敌对状态,却没有奖励的手段去缓和矛盾,非常不利于质量工作的长期开展。
第二种典型谬误是奖励不及时。很多企业的质量奖励是设置一个“质量奖”,结合年底评优工作组织评选,直接后果就是各部门把“质量奖”作为一个平衡的工具,不能真正鼓励质量工作做的好的员工,对其他员工的示范作用也会大大减弱了。即使把奖励落实到质量工作做得好的员工身上,因为时间的延迟,对被奖励员工的鼓励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所以,质量奖励的重点在于及时,方式可以灵活多变(如口头表扬、通报表扬、经济奖励等),在质量好行为刚发生不久,要大张旗鼓,不厌其烦,大会小会反复讲,给员工营造一种印象,质量工作做得好非常光荣,值得大家去积极参与。
第三种典型谬误是惩罚机制不合理,这种不合理主要体现在执法成本过高。很多企业有这样的制度,一旦发生质量问题,质量部门承担连带责任,而不去详细分析质量部门在过程中的作用。这一点非常要命,质量部门作为质量惩罚的执法者,如果每执法一次都要动自己的“奶酪”,估计质量惩罚的执行效果也好不到那里去。还有一种不合理在于执法程序过于繁琐,对一次质量事故的惩罚需要质量部门耗时半个月写材料,虽然没有伤及“奶酪”,但估计质量部门也会失去惩罚的积极性,惩罚的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2)环境“场”的影响
环境影响是另外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企业要培养一个有利于质量意识提升、质量行为改变的“场”。所谓“场”,就是员工心中的一个关于“空间功能”的假设,比如图书馆、自习室是和学习相联系的,而家、宿舍是和休息娱乐相联系的。“场”的力量是通过潜移默化实现的,培养“场”一般包括两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是建立广泛和良好的质量氛围。借助微信、内网、报纸、横幅、板报等各种方式进行宣传,建立一个处处可见、时时关注的良好质量氛围,使员工能够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中受到熏陶,很多工厂到处张贴质量宣传条幅就是这个道理。但这种宣传要尽量“接地气”,与员工日常工作结合起来,才能让大家有代入感,而不能停留在空洞的理论口号上。
第二种方式是关注员工中的非正式群体。组织中存在正式和非正式的群体, 正式群体是由企业的组织结构自然形成的, 而非正式群体是由于员工在工作和生活中互相交往形成的,员工在非正式群体中能获得心理的满足和寻找到归属感。企业要以积极的态度来引导非正式群体,把这些群体培养成与企业目标相一致的积极型群体,利用群体的影响力去提升员工质量意识,效果是靠单纯说教或培训教育所无法比拟的。
(三)长期思维
提升质量意识、改变质量行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通过一个轰轰烈烈的“短期运动”就能够实现,应该有“长期思维”,通过日常的点滴工作,培育好的质量行为,遏制坏的质量行为,日积月累,直到好的质量行为体验压过坏的质量行为体验,才能实现质量行为的真正改变。
四、小结
提升质量意识的目标是改变不良的质量行为,通过教育培训提升质量意识是可行的,但要改变质量行为,必须真正迈出改变的步伐,建立一个鼓励新行为、打压旧行为的机制,再通过长期的坚持不懈,才能达到改变质量行为的目标。
以上就是关于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全部的内容,包括: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如何解决机关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两张皮"的问题、机关党建工作灯下黑与两张皮是指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