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每天打开学习强国之中国诗词聆听观看每日一讲,主讲是蒙曼教授和康震教授。太精彩了,他们从写作背景到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行透彻的分析,使我们对讲的每一首古诗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又为他们渊博的知识和出口成章的才华所折服。在这里分享一下蒙曼教授所讲的风花雪月系列。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风花雪月的意象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蒙曼教授讲的风花雪月并不是美丽的风景,也不是浪漫的爱情。她讲的风, 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浩荡东风 ;她讲的花,是“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怒放百花 ;她讲的雪,是“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 的战地风雪 ;她所讲的月,是“ 遥夜人何在,澄潭月里行”的思乡之月 。这样的风花雪月里,有家有国,有悲壮,更有希望。
我们首先和蒙曼教授来一起领略一下诗人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朝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希望、开明、阔达之风。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蒙曼教授所讲风花雪月之精彩,下期分享。
1夸奖别人有才华的诗句
1、鲁中送二从弟赴举之西京
唐代:李白
复羡二龙去,才华冠世雄。
平衢骋高足,逸翰凌长风。
舞袖拂秋月,歌筵闻早鸿。
译文
令人羡慕的是你们二位前去应举,真如同二条出渊的胶龙,何况你俩又有冠盖当世的才情。试场上你们将如奔驰在平坦大道上的骏马,又将像展翅迎风的鲲鹏。酒后禁不住展袖在秋月下起舞,歌舞尽兴处又从天边传来阵阵的雁鸣。
2、寄赠薛涛
唐代:元稹
锦江滑腻蛾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
言语巧偷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
纷纷辞客多停笔,个个公卿欲梦刀。
译文
锦江滑腻峨眉山秀丽,变幻出卓文君和薛涛这样的才女。言语巧妙好像偷得了鹦鹉的舌头,文章华丽好像分得了凤凰的羽毛。擅长文词的人都纷纷停下了自己的笔,公侯们个个想像王浚梦刀升迁那样离开那里,他们都自愧弗如。
3、贾生
唐代: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译文
汉文帝求贤,宣示召见被贬臣子。贾谊才能,确实高明无人能及。只是空谈半夜,令人扼腕叹息。文帝尽问鬼神之事,只字不提国事民生。
4、李白墓
唐代:白居易
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
译文
可悲的是这荒坟深穴中的枯骨,曾经写过惊天动地的诗文。只要是诗人,大都命运不好,而诗人穷困失意,谁也没有超过李君。
5、和董传留别
宋代: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译文
生活当中身上包裹着粗衣劣布,胸中有学问气质自然光彩夺人。不喜欢陪伴着老儒一块清谈过“烹瓠叶”那样的苦日子,决定随从举子们参加科举考试。口袋里没有钱不置办那“看花”的马,但会看取令人眼花缭乱的“择婿车”。
考试得中仍然可以向世俗的人们夸耀,诏书上如鸦的黑字新写着俺的名字。
2描写人物很有才华的诗句10首描写人物很有才华的诗句包括:1、唐代李延寿《南史·谢灵运传》原文: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分一斗。
译文:魏晋以来,天下的文学之才共有一石(一种容量单位,一石等于十斗),其中曹子建(即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其他的人共分一斗。2、唐代李白《早秋赠裴十七仲堪》原文:远海动风色,吹愁落天涯。
南星变大火,热气余丹霞。光景不可回,六龙转天车。
荆人泣美玉,鲁叟悲匏瓜。功业若梦里,抚琴发长嗟。
裴生信英迈,屈起多才华。历抵海岱豪,结交鲁朱家。
复携两少妾,艳色惊荷葩。双歌入青云,但惜白日斜。
穷溟出宝贝,大泽饶龙蛇。明主倘见收,烟霄路非赊。
时命若不会,归应炼丹砂。译文:远风海上来,吹来愁绪满天涯。
南星的出现预示炎夏的到来,热气蒸腾,结成彩霞。时光不可倒流,那日神驾御的六龙天车不停循环。
卞和因为无人赏识美玉而哭泣,孔子悲叹葫芦固守一方而不能志在四方。我如今功名无着落,常常自己抚琴长叹。
裴先生你英雄豪迈,才华灼灼,陡然崛起。你的踪迹遍布中原,结交尽是豪杰。
你喜欢随身携带两个皎洁超出荷花的美女,到处游玩。她们的歌声高歇行云,就担忧时光流逝而不能尽兴。
珠宝出于深深的沧海,龙蛇蕴藏在深山大湖。如果有朝一日,皇上看中了你,你青云直上的道路就不远了。
如果时运不济,就跟我去练金丹吧。3、唐代李白《鲁中送二从弟赴举之西京》原文:鲁客向西笑,君门若梦中。
霜凋逐臣发,日忆明光宫。复羡二龙去,才华冠世雄。
平衢骋高足,逸翰凌长风。舞袖拂秋月,歌筵闻早鸿。
送君日千里,良会何由同。译文:虽然寓居东鲁,我的心仍然留在京城,连梦中都是当日在君主身边的情景。
自从放还回来我的头发已白如霜染,这是因为日日都在思念宫廷。令人羡慕的是你们二位前去应举,真如同二条出渊的胶龙,何况你俩又有冠盖当世的才情。
试场上你们将如奔驰在平坦大道上的骏马,又将像展翅迎风的鲲鹏。酒后禁不住展袖在秋月下起舞,歌舞尽兴处又从天边传来阵阵的雁鸣。
今日欢送你们到千里之外去赴试,不知何日能在这样的盛会中相逢?4、唐代韩愈《调张籍》原文: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译文:李白、杜甫诗文并在,犹如万丈光芒照耀了诗坛。却不知轻薄文人愚昧无知,怎么能使用陈旧的诋毁之辞去中伤他们?就像那蚂蚁企图去摇撼大树,可笑他们也不估量一下自己。
5、清代赵翼《论诗五首·其二》原文: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译文:李白和杜甫的诗篇曾经被成千上万的人传颂,现在读起来感觉已经没有什么新意了。国家代代都有很多有才情的人,他们的诗篇文章以及人气都会流传数百年(流芳百世)。
6、唐代杜甫《饮中八仙歌》原文: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译文:贺知章醉酒后骑马,摇摇晃晃,如在乘船。他眼睛昏花坠入井中,竟在井底睡着了。
汝阳王李琎饮酒三斗以后才去觐见天子。路上碰到装载酒曲的车,酒味引得口水直流,为自己没能封在水味如酒的酒泉郡而遗憾。
左相李适为每日之兴起不惜花费万钱,饮酒如长鲸吞吸百川之水。自称举杯豪饮是为了脱略政事,以便让贤。
崔宗之是一个潇洒的美少年,举杯饮酒时,常常傲视青天,俊美之姿有如玉树临风。苏晋虽在佛前斋戒吃素,饮起酒来常把佛门戒律忘得干干净净。
李白饮酒一斗,立可赋诗百篇,他去长安街酒肆饮酒,常常醉眠于酒家。天子在湖池游宴,召他为诗作序,他因酒醉不肯上船,自称是酒中之仙。
张旭饮酒三杯,即挥毫作书,时人称为草圣。他常不拘小节,在王公贵戚面前脱帽露顶,挥笔疾书,若得神助,其书如云烟之泻于纸张。
焦遂五杯酒下肚,才得精神振奋。在酒席上高谈阔论,常常语惊四座。
7、唐代杜甫《春日忆李白》原文: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译文:李白的诗作无人能敌,他那高超的才思也远远地超出一般人。李白的诗作既有庾信诗作的清新之气,也有鲍照作品那种俊逸之风。
如今,我在渭北独对着春日的树木,而你在江东远望那日暮薄云,天各一方,只能遥相思念。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同桌饮酒,再次仔细探讨我们的诗作呢?8、宋代苏轼《和董传留别》原文:麤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译文:生活当中身上包裹着粗衣劣布,胸中有学问气质自然光彩夺人。
不喜欢陪伴着老儒一块清谈过“烹瓠叶”那样的苦日子,决定随从举子们参加科举考试。口袋里没有钱。
3赞美人有才华的诗句有哪些1、《不见》唐代:杜甫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释义:没有见到李白已经好久,他佯为狂放真令人悲哀。
世上那些人都要杀了他,只有我怜惜他是个人才。文思教捷下笔成千首,飘零无依消愁唯酒一杯。
匡山那有你读书的旧居,头发花白了就应该归来。2、《鲁中送二从弟赴举之西京》唐代:李白 鲁客向西笑,君门若梦中。
霜凋逐臣发,日忆明光宫。复羡二龙去,才华冠世雄。
平衢骋高足,逸翰凌长风。舞袖拂秋月,歌筵闻早鸿。
送君日千里,良会何由同。释义:虽然寓居东鲁,我的心仍然留在京城,连梦中都是当日在君主身边的情景。
自从放还回来我的头发已白如霜染,这是因为日日都在思念宫廷。令人羡慕的是你们二位前去应举,真如同二条出渊的胶龙,何况你俩又有冠盖当世的才情。
试场上你们将如奔驰在平坦大道上的骏马,又将像展翅迎风的鲲鹏。酒后禁不住展袖在秋月下起舞,歌舞尽兴处又从天边传来阵阵的雁鸣。
今日欢送你们到千里之外去赴试,不知何日能在这样的盛会中相逢?3、《寄李十二白二十韵》唐代:杜甫 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声名从此大,汩没一朝伸。文彩承殊渥,流传必绝伦。
龙舟移棹晚,兽锦夺袍新。白日来深殿,青云满后尘。
乞归优诏许,遇我宿心亲。未负幽栖志,兼全宠辱身。
剧谈怜野逸,嗜酒见天真。醉舞梁园夜,行歌泗水春。
才高心不展,道屈善无邻。处士祢衡俊,诸生原宪贫。
稻粱求未足,薏苡谤何频。五岭炎蒸地,三危放逐臣。
几年遭鵩鸟,独泣向麒麟。苏武先还汉,黄公岂事秦。
楚筵辞醴日,梁狱上书辰。已用当时法,谁将此义陈。
老吟秋月下,病起暮江滨。莫怪恩波隔,乘槎与问津。
释义:当年有位洒脱狂放之人名叫李白,人称谪仙。看到他落笔,风雨为之感叹;看到他的,鬼神都为之感动哭泣。
从此李白之名震动京师,以前的困顿失意自此一并扫除,并被玄宗召入朝廷任翰林。他那惊天地、泣鬼神的诗篇必将万古流传。
他陪玄宗泛舟,一直到很晚,最后被皇帝赏赐锦袍。玄宗经常召见李白,李白颇受宠信。
后来他因受奸人诬陷而被赐金放还,途中与我相遇。李白既没有隐藏自己的远大志向,又能在受宠和被放逐的不同境遇中自保。
我与他相遇后,李白非常理解我的洒脱不羁,我也十分欣赏他的坦荡胸怀。我们夜里在梁园饮酒起舞,春季则在泗水纵情吟唱。
虽然才华超群却无用武之地,虽然道德崇高却无人理解。虽然才智堪比东汉祢衡,但命运却如穷困失意的原宪。
李白投靠永王肯定是生活所迫,有人传说他收了永王的重金,这实属造谣。但是他却因此被流放,长期漂泊。
几年之间屡遭祸患,心中必然悲伤。苏武最终返回汉廷,夏黄公难道会为暴秦做事吗?遭受君主冷遇,李白也曾上书为自己辩护。
如果当时事理难明,就让李白服罪,那么,现在谁又能将此事上报朝廷呢?晚年时,李白犹自吟诗不辍,希望他早日康复,多作好诗。不要埋怨皇帝寡恩,而要上书朝廷,了解事情的真相。
4、《和董传留别》宋代: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释义:生活当中身上包裹着粗衣劣布,胸中有学问气质自然光彩夺人。不喜欢陪伴着老儒一块清谈过“烹瓠叶”那样的苦日子,决定随从举子们参加科举考试。
口袋里没有钱不置办那“看花”的马,但会看取令人眼花缭乱的“择婿车”。考试得中仍然可以向世俗的人们夸耀,诏书上如鸦的黑字新写着俺的名字。
5、《文章》宋代:陆游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粹然无疵瑕,岂复须人为?君看古彝器,巧拙两无施。
汉最近先秦,固已殊淳漓。胡部何为者,豪竹杂哀丝。
后夔不复作,千载谁与期?释义:文章本是不加人工,天然而成的,是技艺高超的人在偶然间所得到的。纯白没有瑕疵,并不需要人力去刻意追求。
你看古代的彝器(青铜祭器),精巧、笨拙都不能改变。汉代离先秦最近了,但文章的深厚、浅薄已有了很大的差异。
胡人的音乐是怎样的?就是一些管弦与丝竹。后夔(传说是舜的乐官)不再写音乐了,千年以来,谁又能跟他相比拟呢?。
4形容男人有才华的诗句1、《春日忆李白》唐·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
译文:李白的诗作无人能敌,他那高超的才思也远远地超出一般人。李白的诗作既有庾信诗作的清新之气,也有鲍照作品那种俊逸之风。如今,我在渭北独对着春日的树木,而你在江东远望那日暮薄云,天各一方,只能遥相思念。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同桌饮酒,再次仔细探讨我们的诗作呢?
2、《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译文:千里黄云蔽天日色暗昏昏,北风吹着归雁大雪纷纷。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普天之下哪个不识君?
3、《和董传留别》宋·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译文:生活当中身上包裹着粗衣劣布,胸中有学问气质自然光彩夺人。不喜欢陪伴着老儒一块清谈过“烹瓠叶”那样的苦日子,决定随从举子们参加科举考试。口袋里没有钱不置办那“看花”的马,但会看取令人眼花缭乱的“择婿车”。考试得中仍然可以向世俗的人们夸耀,诏书上如鸦的黑字新写着俺的名字。
4、《寄李十二白二十韵》唐·杜甫
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声名从此大,汩没一朝伸。
文彩承殊渥,流传必绝伦。
译文:当年有位洒脱狂放之人名叫李白,人称谪仙。看到他落笔,风雨为之感叹;看到他的诗,鬼神都为之感动哭泣。从此李白之名震动京师,以前的困顿失意自此一并扫除,并被玄宗召入朝廷任翰林;他那惊天地、泣鬼神的诗篇必将万古流传。
5、《论诗》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431343062清·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译文:李白和杜甫的诗篇曾经被成千上万的人传颂,现在读起来感觉已经没有什么新意了。国家代代都有很多有才情的人,他们的诗篇文章以及人气都会流传数百年。
5形容有才华的诗句1、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南宋·陆游《文章》
译文:文章本是不加人工,天然而成的,是技艺高超的人在偶然间所得到的。
2、裴生信英迈,屈起多才华。唐·李白《早秋赠裴十七仲堪》
译文:裴先生你英雄豪迈、才华灼灼,陡然崛起。
3、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译文:看到你落笔,风雨为之感叹;看到你的诗,鬼神都为之感动哭泣。
4、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南北朝·《南史·谢灵运传》
译文:天下的人才一共一石那么多,曹子建占了其中的八斗,我占了其中的一斗,古往今来的人占一斗。
5、文彩承殊渥,流传必绝伦。唐·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译文:他那惊天地、泣鬼神的诗篇必将万古流传。
6、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赵翼《论诗五首·其二》
译文:国家代代都有很多有才情的人,他们的诗篇文章以及人气都会流传数百年。
7、才高心不展,道屈善无邻。唐·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译文:虽然才华超群却无用武之地,虽然道德崇高却无人理解。
8、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宋·陆游《文章》
译文:文章本是不加人工,天然而成的,是技艺高超的人在偶然间所得到的。
9、复羡二龙去,才华冠世雄。唐·李白《鲁中送二从弟赴举之西京》
译文:令人羡慕的是你们二位前去应举,真如同二条出渊的胶龙,何况你俩又有冠盖当世的才情。
10、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唐·杜甫《不见》
译文:思维敏捷作诗千首,身世飘零喝一杯酒足矣
6夸一个人有才华的句子有哪些1 经天纬地之才,气吞山河之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通宵古今学贯中西超凡脱俗之人。
2 她那明亮的眼睛中,荡漾着一池清波,清波上漂荡着聪明和来智慧。
3 同学们都佩服他那过人的胆识和聪明,遇到什么棘手事都喜欢找他帮忙。
4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源坤。美貌与智慧并重,英雄和狭义的化身。
5 这道题连中学生也很难解出来,他小小年纪居然能答上来,真令我佩服。
6 她和她的哥哥一样,生就一副绝顶聪明的头脑,心灵知得像窗纸,一点就透。
7 她那双圆溜溜的大眼睛,镶了一圈乌黑闪亮的长睫毛,眨动之间,透出一股聪明伶俐劲儿。
8 别看他人小,心眼可灵啦,个大人也比不上他,真是秤砣虽小能吊千道斤。
9 他那含蓄明澈的眼睛和那宽宽的前额,给人以质朴、聪慧而又深沉的印象。
10 风流倜傥,一表人才,人见人爱,花见花开。我对您的敬仰像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像黄河泛滥一发而不可收拾。
7赞有才华的人的古诗1、裴生信英迈,屈起多才华。
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早秋赠裴十七仲堪》原诗 《早秋赠裴十七仲堪》远海动风色,吹愁落天涯。南星变大火,热气余丹霞。
光景不可回,六龙转天车。荆人泣美玉,鲁叟悲匏瓜。
功业若梦里,抚琴发长嗟。裴生信英迈,屈起多才华。
历抵海岱豪,结交鲁朱家。复携两少妾,艳色惊荷葩。
双歌入青云,但惜白日斜。穷溟出宝贝,大泽饶龙蛇。
明主倘见收,烟霄路非赊。时命若不会,归应炼丹砂。
译文 远风海上来,吹来愁绪满天涯。南星的出现预示炎夏的到来,热气蒸腾,结成彩霞。
时光不可倒流,那日神驾御的六龙天车不停循环。卞和因为无人赏识美玉而哭泣,孔子悲叹葫芦固守一方而不能志在四方。
我如今功名无着落,常常自己抚琴长叹。裴先生你英雄豪迈,才华灼灼,陡然崛起。
你的踪迹遍布中原,结交尽是豪杰。你喜欢随身携带两个皎洁超出荷花的美女,到处游玩。
她们的歌声高歇行云,就担忧时光流逝而不能尽兴。珠宝出于深深的沧海,龙蛇蕴藏在深山大湖。
如果有朝一日,皇上看中了你,你青云直上的道路就不远了。如果时运不济,就跟我去练金丹吧。
2、复羡二龙去,才华冠世雄。 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鲁中送二从弟赴举之西京》原诗 《鲁中送二从弟赴举之西京》鲁客向西笑,君门若梦中。
霜凋逐臣发,日忆明光宫。复羡二龙去,才华冠世雄。
平衢骋高足,逸翰凌长风。舞袖拂秋月,歌筵闻早鸿。
送君日千里,良会何由同。译文 虽然寓居东鲁,我的心仍然留在京城,连梦中都是当日在君主身边的情景。
自从放还回来我的头发已白如霜染,这是因为日日都在思念宫廷。令人羡慕的是你们二位前去应举,真如同二条出渊的胶龙,何况你俩又有冠盖当世的才情。
试场上你们将如奔驰在平坦大道上的骏马,又将像展翅迎风的鲲鹏。酒后禁不住展袖在秋月下起舞,歌舞尽兴处又从天边传来阵阵的雁鸣。
今日欢送你们到千里之外去赴试,不知何日能在这样的盛会中相逢?3、人误许、诗情将略,一时才气超然。 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原诗 《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羽箭雕弓,忆呼鹰古垒,截虎平川。
吹笳暮归野帐,雪压青毡。淋漓醉墨,看龙蛇飞落蛮笺。
人误许、诗情将略,一时才气超然。 何事又作南来,看重阳药市,元夕灯山?花时万人乐处,欹帽垂鞭。
闻歌感旧,尚时时流涕尊前。君记取、封侯事在。
功名不信由天。译文 在险峻的古垒旁,在辽阔的平川上,打猎习武。
身背弓箭,臂挥雄鹰,手缚猛虎。直至暮色苍茫,笳声四起,才猎罢归来,野营帐幕的青毡上早已落满了厚厚的雪花。
喝罢了酒,挥笔疾书,那龙飞凤舞的草书,墨迹淋漓,落在了纸上。人们也许是错误地赞许我,是一个既有诗情,又有将略的超群人才。
为什么偏要我离开南郑前线南来成都呢,是为了逛重阳节的药市,看元宵节的灯山吗?每当繁花盛开的时候,在那万人游乐的地方,我也斜戴着帽子,提着马鞭,任马儿漫走。每当听歌观舞,酒酣耳热的时候,我会想到过去的军旅生活而感慨万千,不知不觉中泪洒酒樽前。
请千万记住,杀敌报国,建功封侯的大事是要自己去奋斗的,我就不信这都是由上天来安排的。4、使君才气卷波澜。
与把新诗判断。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西江月·送别》原诗 《西江月·送别》昨夜扁舟京口,今朝马首长安。
旧官何物与新官。只有湖山公案。
此景百年几变,个中下语千难。使君才气卷波澜。
与把新诗判断。译文 昨夜您的小船离开京口,今晨我的马头遥望长安。
旧官拿什么交代给新官?只有西湖、吴山、公事、案件。杭州美景,百年来几度变迁?内含奥秘,下评语叫人为难。
新太守林大人的才气能掀起钱塘江的波澜。把我的新诗呈给您。
请您细加指点。5、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出自宋代诗人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原诗节选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译文 辽阔的南国秋空千里冷落凄凉,江水随天空流去,秋天更无边无际。
极目遥望远处的山岭,只引起我对国土沦落的忧愁和愤恨,那群山就像女人头上的玉簪和螺髻。夕阳西下之时落日斜挂楼头,孤雁悲啼声里游子悲愤压抑。
我看着这宝刀,狠狠地把楼上的栏杆都拍遍了,也没有人领会我现在登楼的心意。别说鲈鱼切碎了能烹成佳肴美味,西风吹遍了,不知张季鹰已经回来了没?像只为自己购置田地房产的许汜,应羞见才气双全的刘备。
借时光如水忧愁国势如风雨,树犹如此倩人谁能去换来啊!叫谁去请那些披红着绿的歌女,来为我擦掉英雄失意的眼泪。
8形容人有才华横溢的诗句,三句《寄李十二白二十韵》(唐·杜甫)
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声名从此大,汩没一朝伸文彩承殊渥,流传必绝伦
龙舟移棹晚,兽锦夺袍新白日来深殿,青云满后尘
乞归优诏许,遇我宿心亲未负幽栖志,兼全宠辱身
剧谈怜野逸,嗜酒见天真醉舞梁园夜,行歌泗水春
才高心不展,道屈善无邻处士祢衡俊,诸生原宪贫
稻粱求未足,薏苡谤何频五岭炎蒸地,三危放逐臣
几年遭鵩鸟,独泣向麒麟苏武先还汉,黄公岂事秦
楚筵辞醴日,梁狱上书辰已用当时法,谁将此义陈
老吟秋月下,病起暮江滨莫怪恩波隔,乘槎与问津
苏轼《和董传留别》
粗缯大布裹生涯,
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
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
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
诏黄新湿字如鸦。
“胸藏文墨虚若谷”这句诗一般与“腹有诗书气自华”连用。后者语出宋·苏轼《和董传留别》:“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前者是后人所写,但是出处不详。
《和董传留别》
作者:苏轼
原文: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改至最是书香能致远
译文虽然生活当中身上包裹着粗衣劣布,但胸中有学问气质自然光彩夺人。
不喜欢陪伴着年老的学人一块清谈过“烹瓠叶”那样的苦日子,决定随从举子们参加科举考试。
虽不能像孟郊那样骑马看花,但却有机会被那“选婿车”包围,让自己眼花缭乱。
中举仍然可以向世俗之人夸耀,诏书上如鸦的黑字新写着你的名字呢。
注释董传:字至和,洛阳(今属河南)人。曾在凤翔与苏轼交游。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卒。
粗缯:粗制的丝织品。
大布:古指麻制粗布。《左传·闵公二年》:“卫文公大布之衣,大帛之冠。”杜预注:“大布,粗布。”裹:经历。
生涯:人生的境遇过程。语本《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腹有:胸有,比喻学业有成。
诗书:原指《诗经》和《尚书》。此泛指书籍。
气:表于外的精神气色。
华:丰盈而实美。
老儒:旧谓年老的学人。唐牟融《寄周韶州》诗:“十年学道困穷庐,空有长才重老儒。”
瓠叶:《诗经·小雅》的篇名。共四章。根据诗序:瓠叶,大夫刺幽王也。或以为燕饮之诗。首章二句为:幡幡瓠叶,采之亨之。
举子:指被推荐参加考试的读书人。
槐花:豆科植物槐的干燥花及花蕾。夏季花开放或花蕾形成时采收,及时干燥,除去枝、梗及杂质。前者习称“槐花”,后者习称“槐米”。
踏槐花:唐代有“槐花黄,举子忙”俗语,槐花落时,也就是举子应试的时间了,后因称参加科举考试为“踏槐花”。
囊空不办:引自《南史虞玩之传》:“玩之为少府,犹蹑屐造席。高帝取屐亲视之,讹黑斜锐,蒵断以芒接之。问曰:‘卿此屐已几载?’玩之曰:‘初释褐拜征北行佐买之,著已三十年,贫士竟不办易。’”引用孟郊诗而不直接引用其诗语,只将“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之诗意转化为“寻春马”;引用虞玩之因贫困而旧屐著三十年不办易的事典,而转化为“囊空不办”,引用二个典故融合为一句,语多转折。囊空:口袋里空空的,比喻没有钱。唐杜甫《空囊》诗:“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
寻春马:引用孟郊《登科后》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择婿车:此指官贾家之千金所坐之马车,游街以示择佳婿。唐代进士放榜,例于曲江亭设宴。其日,公卿家倾城纵观,高车宝马,于此选取佳婿。见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
得意:即“春风得意”,意谓黄榜得中。唐赵氏《闻夫杜羔登第》诗:“良人得意正年少,今夜醉眠何处楼。”
世俗:社会上流传的风俗习惯。《文子·道原》:“矜伪以惑世,畸行以迷众,圣人不以为世俗。”
诏黄:即诏书,诏书用黄纸书写,故称。《南史·王韶之传》:“恭帝即位,迁黄门侍郎,领著作,西省如故。凡诸诏黄皆其辞也。”
字如鸦:诏书写的黑字。语出唐人卢仝《示添丁》“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
作者简介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创作背景《和董传留别》这首诗是苏轼罢官凤翔签判赴汴京,途经长安时,与朋友董传话聚临别留赠董传的。公元1061年(嘉祐六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三年京察”,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董传时与之相随。董传当时在凤翔穷困潦倒,正准备参加科举考试。次年苏轼回长安后作此诗。
简析《和董传留别》苏轼写於从凤翔回到长安时,苏轼在凤翔,董传曾与苏轼相从,董传当时很贫困。
注释简析
麤缯:粗丝绑发,粗布披身。
裹:经历。
生涯:人生的境遇过程。
腹有:胸有,比喻学於成。
气:表於外的精神气色。
华:丰盈而实美。
老儒:博学而年长的学者。如:博学老儒。
瓠业:诗经小雅的篇名。共四章。根据诗序:瓠叶,大夫刺幽王也。或以为燕饮之诗。首章二句为:幡幡瓠叶,采之亨之。
举子:被举应试的士子。
槐花:豆科植物槐Sophora japonica L 的干燥花及花蕾。夏季花开放或花蕾形成时采收,及时干燥,除去枝、梗及杂质。前者习称“槐花”,后者习称“槐米”。
囊空不办:引用《南史‧虞玩之传》「玩之为少府,犹蹑屐造席。高帝取屐亲视之,讹黑斜锐,瓒断以芒接之。问曰:『卿此屐已几载?』玩之曰:『初释褐拜征北行佐买之,著已三十年,贫士竟不办易。』引用孟郊诗而不直接引用其诗语,而引用其「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之诗意,但转化为「寻春马」;引用虞玩之因贫困而旧屐著三十年不办易的事典,而转化为「囊空不办」,引用二个典故融合为一句,语多转折。
囊空:口袋里空空的,比喻没有钱。
寻春马:引用孟郊《登科后》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择婿车:此指官贾家之千金美女。官贾富家之千女所座之马车,游街以示择佳婿,古有择婿楼。
世俗:社会上流传的风俗习惯。
“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含义是:一个人读不同的诗书,读书读得多了,身上会自带一股书卷之气,因为古时候的书本内容集中体现一个礼字,读书多了,就会自然而然的受书本内容影响,一言一行依书而为,形成读书人所特有的言行举止。更能领略不同的人生境界,陶冶情操,提高道德修养和思想品质,诗书让人有品位,有理性,增添儒雅之风,增添贤良淑德的芝兰之气!相反,如果没有内涵,不管怎么打扮,都不会显得有气质气度。
“腹有诗书气自华”改自苏轼的《和董传留别》,原诗如下:
和董传留别
宋·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注释:
⑴董传:字至和,洛阳(今属河南)人,曾在凤翔与苏轼交游,二人感情深厚。
⑵粗缯(zēng):粗制的丝织品。大布:古指麻制粗布。《左传·闵公二年》:“卫文公大布之衣,大帛之冠。”杜预注:“大布,粗布。”裹:这里指经历。生涯:人生的境遇和其过程。语本《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⑶诗书:原指《诗经》和《尚书》,泛指书籍。这里指才华、学识。气:指人的外在精神气色。华:这里指人气质高雅。
⑷老儒:对年老学子的称呼。瓠(hù)叶:瓠的叶子,可作菜用。据载,东汉刘昆有学生五百多人,每年春秋两度祭祀,常常准备好各种礼仪并用木瓠的叶子作祭祀品。瓠,葫芦、冬瓜等的总名。
⑸强:勉强。举子:指被推荐参加考试的读书人。踏槐花:旧时考试是在秋天举行,夏季槐花黄的时节正在忙于温书应考,故有“槐花黄,举子忙”的谚语。
⑹囊空不办:语出《南史‧虞玩之传》:“玩之为少府,犹蹑屐造席。高帝取屐亲视之,讹黑斜锐,瓒断以芒接之。问曰:‘卿此屐已几载?’玩之曰:‘初释褐拜征北行佐买之,著已三十年,贫士竟不办易。’”囊空,口袋里空空的,比喻没有钱。寻春马:唐代新科进士有头簪鲜花,骑马踏春的习俗。唐孟郊《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即写此事。
⑺择婿车:唐代科举风俗,放榜那天,新科进士要在曲江宴会,公卿门阀之家常常装饰车马,前来选婿。这句暗示董传尚未娶妻。
⑻得意:即“春风得意”,意谓黄榜得中。
⑼诏黄:诏书。因诏书是用黄麻纸书写,故称。字如鸦:常指乱涂或书法拙劣,这里指诏书上写的黑字。语出唐卢仝《示添丁》“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
译文:
虽然生活当中身上包裹着粗衣劣布,但胸中有学问气质自然光彩夺人。
不喜欢陪伴着年老的学人一块清谈过“烹瓠叶”那样的苦日子,决定随从举子们参加科举考试。
虽不能像孟郊那样骑马看花,但却有机会被那“选婿车”包围,让自己眼花缭乱。
中举仍然可以向世俗之人夸耀,诏书上如鸦的黑字新写着你的名字呢。
赏析:
此诗称许董传的志向,同时预祝他皇榜得中。全诗巧于用典,蕴藉含蓄。其中“腹有诗书气自华”一句,广为传诵,脍炙人口。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诗一开端,就吟出了流传千古的名句,经典地阐释了读书与个人修养之间的关系。“粗缯大布”,说明董传家贫,穿不起一般读书人穿的绫罗绸缎,同时,也说明董传不是一个爱慕虚荣的人。诗人这样描写董传,不是嘲笑他的贫穷,而是真诚地赞美董传宁肯吃得差、穿得差,也要读好书、力求上进的品性。“襄生涯”,形象地把董传的清贫之态描写了出来。尤其是一个“裹”字,极其传神,也极有画面感,生动地刻画出穷人家的男儿在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情况下,依然热爱读书的形象。“腹有诗书”,诗人自己热爱读书,对读书的用途自然理解深刻,所以,这四个字意在说明一个人的高雅气质来自哪里。“气自华”,原来,读书的作用不仅在于占有知识,还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读书,能够使人脱离低级趣味,养成高雅、脱俗的华丽气质。“气”,即“气质”,是一个人由内及外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和高雅举止。“华”,是一种只能由自身修养而来的气质,一种无法复制或模仿别人的高责而华美的仪容仪态仪姿,一种让别人一看到你,就会觉得你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而是一个值得尊重的人;这是一种由骨子里散发出来的高贵气质,这种气质,与金钱和权力没有任何关系,完全是你所掌握的知识把你洗练出来的一种儒雅之气。“自”是全句的重心所在,它强调华美的气质是由自己修炼而来,是你饱读诗书的必然结果,它把“腹有诗书”和“气华”有机地连接在一起了,使得二者互为因果关系,同时进步阐明了一个浅显的道理:无论一个人多么贫穷,只要他刻苦读书、勤奋学习,终将会变得精神熠熠、气质非凡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赞美董传安贫但追求上进的品质,说明董传是一个有高远志向的人。“厌伴”与“强随”相对应,“老儒”和“举子”相对应,“烹瓠叶”和“踏槐花”相对应,通过这种两两对应的比较,来说明董传一心向上的阳光心理。同时,“烹瓠叶”借用《诗经·小雅·瓠叶》的典故,更加形象地描绘出董传渴求新知识的愿望。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虽然使用既诙谐又真诚的语言,劝慰自己的朋友董传,贫穷并不会影响到你高中皇榜,只要能够进士及第,你不用骑着高头大马,一样会被有权有势人家的姑娘相中。“寻春马”,暗用孟郊《登科后》的典故,说明一个人一旦登科,即便没钱置办马匹,像孟郊那样“一日看尽长安花”,也会很容易就会被人们发现,再一次强调读书对于一个贫家子弟的重要性。“择婿车”借用王定保在《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中记载的唐代进士放榜的当天,公卿家凡是有待嫁女儿的都倾巢而出,满城观看,选取佳婿,以此鼓励董传积极进取,同时也描绘了当时的一种社会状态,人们普遍对读书人认可度较高,整个社会对“科举”高度重视,以及人们对读书人的评价标准就是“进士及第”。“眼乱行看”,尽管有些调侃的意味,但却真实地反映出“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社会现实。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继续鼓励并预祝董传能够金持题名,让昔日那些认为他家贫而小瞧他的世俗之人看看他扬眉吐气的样子。最后这两句似乎与开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有些许的矛盾,其实,无论是对一个国家或民族来说,抑或对于某一个体来说,“贫穷”永远是制约其发展的“紧箍咒”。所以,诗人也没有脱俗,又对当时的这一社会现象给予了批判。
整首诗语言既朴素又带有一点诙谐;对仗工整,但又极其注重用典;而且,用典之巧、之妙,堪称高手中的高手;意蕴含蓄,却深刻描摹出了社会的现实。足见诗人社会生活经验丰富,而且善于将生活中的现象融入诗歌创作之中,这正应了那句“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的深刻道理。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以上就是关于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学习强国笔记之诗词学习(一)全部的内容,包括: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学习强国笔记之诗词学习(一)、关于赞美人有才华的诗句、粗缯大布裹生涯出自哪里。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