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岁的含义是什么

甘霖的意思2023-04-27  52

守岁最早见晋周处 《风土记》:蜀之风俗,晚岁相与馈问,谓之馈岁;酒食相邀为别岁;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

蜀国(今四川及重庆一带)在一年的最后几天相互慰问称为馈岁;用酒、食物邀请朋友称为别岁,除夕那天整晚不睡觉,称为守岁。

守岁,就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守岁又称为照虚耗、熬年,是中国民间在除夕的习俗。在除夕夜一家人团聚,熬夜迎接农历新年(大年三十)的到来。

守岁的民俗主要表现为除夕夜灯火通宵不灭。除夕守岁,除了岁火外还有“燃灯照岁”的习俗,即大年夜遍燃灯烛。过除夕,所有房子都点上灯烛,还要专门在床底点灯烛,谓之“照虚耗”,说如此照过之后,就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

在北方,守岁是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团圆,欢聚一堂。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茶点瓜果放满一桌。大年摆供,苹果一大盘是少不了的,这叫作“平平安安”。

在北方,有的人家还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叫作“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还吃昔年粮的意思。这盆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北京俗话叫“二米子饭”,是为了有黄有白,这叫作“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金银饭”。

不少地方在守岁时所备的糕点瓜果,都是想讨个吉利的口彩: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长生果(长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除夕之夜,一家老小,边吃边乐,谈笑畅叙。

也有的俗户人家推牌九,掷骰子,赌梭哈,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守岁也叫熬年,就是不睡觉,为什么不睡觉?因为害怕“年”或者叫“夕”的怪兽来!现在应该是传统习俗吧,目的是辞旧岁迎新岁。

近些年电视里有个动画片是关于过年的传说,动画片里有只叫年的怪兽作恶害人,放鞭炮是为了驱赶它。这只是民间的传说,其实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在晋代就有除夕守岁习俗,南北朝时已很普遍,进入隋唐后守岁很盛行,宋代沿袭唐风更盛,直到现在,中国很多家庭都传承者这种传统。

而我小时候,是听人说,守夜能让家人长寿,我的奶奶的年纪大了,我很怕到哪天会失去她,听了就乐颠颠地去守岁了。可能很多人也跟我一样为祈求家人长寿。那时没什么夜生活,连街上路灯都很昏暗,有一盏没一盏的。整个街区内也极罕见有收音机,平日夜间九点过后各家各户基本都关门熄灯休息。

到除夕那晚守岁的人例外,常干坐着,看时钟走到十二点正一过就转身就去睡,那时一般还未有人开门去放鞭炮。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普天下人都盼望着新年零点的到来,如今除夕烧香的习俗己基本消失了,但是感恩的心永远不能丢,除夕夜陪伴父母的传统不做丢,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创造更要代代相传。

守岁的意思是在农历除夕晚上不睡觉,一直守候到大年初一的来临。

守岁最早在西晋就有记载,百姓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在日本、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受中国的影响,均有除夕守岁之说。

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而在古时候,守岁有两种含义,一种为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而年轻人守岁为了和父母长辈一起守住时光,为父母长辈延年益寿。因此,守岁的意思为对将逝去旧岁的留恋,也是对将到来新年的满怀希望。

守岁要守到几点:

传统的守岁是通宵不睡,直至第二日天亮。现在一般来说,守岁时间过了12点就可以睡了。守岁是一种对旧年的不舍以及对来年的美好期望,守岁要守到几点还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定,如果身体较差,或者是白天较为劳累的,建议还是按照正常的休息时间。

守岁的古诗如下:

1、《守岁》

唐代:李世民

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2、《隋宫守岁》

唐代:李商隐

消息东郊木帝回,宫中行乐有新梅。

沈香甲煎为庭燎,玉液琼苏作寿杯。

遥望露盘疑是月,远闻鼍鼓欲惊雷。

昭阳第一倾城客,不踏金莲不肯来。

以上就是关于守岁的含义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守岁的含义是什么、守岁是什么意思生日要、守岁是什么意思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69567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