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对圃地进行深翻后冻垡或晒垡,以杀死害虫和减少杂草为害。山区坡地还要修地埂、梯田和排水沟等,同时结合深翻进行土壤改良(掺沙改黏或掺黏改沙)。在育苗前再中耕细耙一次,以利蓄水保墒;南方苗圃土壤较黏重,一般耕后不耙,进行晒垡后连续耙地3~4遍,达到碎垡、平地的目的。
百度知道冀中地道战的资料
冀中的地道战的资料
有奖励写回答共16个回答
常青§树
TA获得超过38万个认可
聊聊关注成为第25位粉丝
冀中的地道战
抗日战争时期,河北省中部清苑县冉庄民兵挖筑地道对日伪军进行的作战。
1941年秋,冀中平原的抗日斗争进入困难阶段,日伪军"扫荡"日益残酷。冀中人民抗日武装为了保存自己的力量,长期坚持平原游击战争,开始挖掘和利用地道对日伪军进行斗争。冬初,清苑县冉庄民兵先在自己家中挖了单口隐蔽洞(俗称蛤蟆蹲),很快遭到日伪军的破坏。民兵把单口隐蔽洞改造成能进能出的双口隐蔽地道,但仍不能有效地进行战斗,多数地道又遭到破坏。
1942年夏季反"扫荡"开始后,中共冀中区委和冀中军区号召冀中人民普遍开展挖地道的活动,地道的构造不断改进和完善,初步形成户户相通、村村相连,既能隐蔽、转移,又便于依托作战的地道网络,成为长期坚持冀中平原抗日斗争的坚强地下堡垒。冉庄的地道也有较大的发展,共有4条主要干线、24条支线,村内户户相通,向外可通往孙庄、姜庄、隋家坟、河坡等村,全长30余华里。地道一般宽1米、高15米、顶部土厚2米以上;地道内设有了望孔、射击孔、通气孔、陷阱、活动翻板、指路牌、水井、储粮室等,便于进行对敌斗争。
冉庄民兵依托地道,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在多次战斗中给日伪军以沉重的打击。1943年1月7日,30名日伪军进村抢掠,冉庄民兵利用地道进行作战,毙伤其4人。
1945年4月1日,日伪军500余人向冉庄发动进攻,冉庄民兵20余人利用地道进行作战,毙伤日伪军13人,迫其撤退。6月20日,驻保定日军率伪军第14团千余人向冉庄进犯,冉庄民兵30余人先在村边进行阻击,尔后迅速转入地道,通过了望孔观察到一群伪军冲到村东企图破坏地堡工事,当即拉响地雷,炸死伪军数人。与此同时,村北老母庙、南口地平堡、东街碾子堡和十字街的民兵,也纷纷从暗室和高房工事等向日伪军射击,经数小时激战,毙伤其29人,日伪军被迫撤退。23日,日伪军又调集2000余人的兵力,再次进犯冉庄,先用迫击炮向村内猛烈轰击,随后,步兵迅速向村内冲击,当其进至村口时,踏响了民兵用水壶、铁桶等就便器材制造的地雷,日军数名被炸死。日伪军进村后,见四处空无一人,便东冲西撞,盲目射击。一群伪军刚进至东街,其中一名伪团长就被小庙工事里的民兵击毙,1名伪军去拖曳尸体,又被击毙。当大批日伪军进入村北布雷区时,守候在暗室里的5名民兵立即拉响11颗地雷,炸死日伪军多人。接着,民兵又用步枪毙其10余人,日伪军乱作一团,分头溃逃。数十分钟后,20余名伪军前来收尸,民兵再次拉响地雷,又炸死其5人。经13小时激战,冉庄民兵仅以轻伤1人的代价毙伤日伪军33人,打退了日伪军的进攻。从1942年至抗日战争胜利,冉庄民兵共进行地道战11次,毙伤日伪军96人,并缴获许多武器、弹药和其他军用物资。
冉庄地道战是中国***领导的冀中平原抗日军民的一个创造,是坚持平原游击战争的一种有效的作战形式
1、进退两难
[拼音]:jìn tuì wéi nán
[释义]:比喻事情无法决定,因而难以行动。同“进退两难”。
[出处]:《魏书·李冲传》:“若容舟楫,必须停滞,师老粮乏,进退为难。”
2、成败利钝
[拼音]:chéng bài lì dùn
[释义]:利:锋利,引伸为顺利、成功;印:不锋利,引伸为挫折。成功或失败,顺利或不顺利。指做事情可能有的各种情况或结果。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3、才高运蹇
[拼音]:cái gāo yùn jiǎn
[释义]:蹇:不顺利。才学很高,但命运不好,无法施展才华。含怀才不遇之意。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三十一卷:“司马貌虽然出言无忌,但此人因才高运蹇,抑郁不平,致有此论。”
4、聱牙佶屈
[拼音]:áo yá jí qū
[释义]:聱牙:不顺口;佶屈:曲折。指文章读起来不顺口。
[出处]:唐·韩愈《进学解》:“周浩殷盘,佶屈聱牙。”
5、安之若固
[拼音]:ān zhī ruò gù
[释义]:固:本来。遇到不顺利的情况或不正常的现象,视为本来就是如此一样,毫不在意。
[出处]:清·陈确《查氏石家漾三世合葬志》:“而查伯母董硕人之行,尤非恒情所堪。以硕人之贤,而不见答于惺玄先生,硕人安之若固,无《终风》之怨。”
以上就是关于圃地进行深翻的目的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圃地进行深翻的目的是什么、什么是地道战,在什么地方进行、形容“使事情不顺利地进行”的词语是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