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重庆市境内的嘉陵江古称渝水,“巴”或“渝”也作为重庆的简称沿用至今。
公元前11世纪商周时期,巴人以重庆为首府,建立了巴国。后秦灭巴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巴郡为其一。极盛时期巴国疆域以原重庆市为行政中心,管辖川东、陕南、鄂西、湘西北和黔北等区域。
自秦汉以来的历朝历代,这一区域多数时期为一个统一的行政辖区,其行政中心设在原重庆市。重庆古称江州,以后又称巴郡、楚州、渝州、恭州。南北朝时,巴郡改为楚州。公元581年隋文帝改楚州为渝州,境内的嘉陵江古称渝水,重庆始简称渝。
别称巴渝、山城、渝都、桥都,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大中央直辖市,五大国家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温泉之都;
国务院定位的四大国际大都市,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及政治、航运、文化、科技、教育、通信等中心,全国综合交通枢纽,西部最大的水、陆、空立体交通枢纽。
扩展资料:
重庆是山中有城,城中露山,上下爬坡,道路蜿蜒盘旋。这样独特的城市风貌,让人无论站在哪个位置,都能欣赏到层层叠叠的灯光。
初夜时分,以繁华地区的解放碑为中心,以主要道路和华光桥为纽带,以万家住宅灯为背景,层层叠叠,形成高耸的海洋。重庆的夜景被列为世界三大城市之一,与香港等着名城市并列。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
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8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高校67所, 还有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两江新区 、渝新欧国际铁路等战略项目。
也是内陆出口商品加工基地和扩大对外开放先行区,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长江上游科研成果产业化基地和生态文明示范区,中国中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示范区,国家实行西部大开发的涉及地区和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重庆曾为中华民国战时首都、大韩民国临时首都、远东反法西斯指挥中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重庆
渝是隋时出现的称谓,因为当时嘉陵江称作“渝水”,而重庆位于嘉陵江江畔,故称“渝州”,从而重庆简称渝。重庆古称“巴”,简称巴和渝,别称山城、渝都、桥都、雾都、江城。秦时称江州。隋称渝州。北宋称恭州。重庆之名始于1190年,因南宋光宗赵敦先封恭王,后登帝位,遂将恭州升为重庆府,取“双重喜庆”之意。1997年,重庆恢复为直辖市。
重庆地处中国内陆西南部,是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金融、科创、航运和商贸物流中心,国家物流枢纽,西部大开发重要的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联结点以及内陆开放高地、山清水秀美丽之地;既以江城、雾都、桥都著称,又以山城扬名。重庆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主要有土家族、苗族等。旅游资源丰富,有长江三峡、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世界自然遗产武隆喀斯特和南川金佛山等景观。
重庆是中国重要的中药材产地之一,大面积山区生长的野生和人工培植的中药材有黄连、白术、金银花、党参、贝母、天麻、厚朴、黄桕、杜仲、元胡、当归等,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黄连产量居全国第一,是著名的“黄连之乡”。
巴渝文化是长江上游最富有鲜明个性的民族文化之一。巴渝文化起源于巴文化,它是指巴族和巴国在历史的发展中所形成的地域性文化。巴人一直生活在大山大川之间,大自然的熏陶、险恶的环境,练就一种顽强、坚韧和剽悍的性格,因此巴人以勇猛、善战而称。
重庆,隋朝时,因为位于嘉陵江畔而称渝州,故重庆简称“渝”。
重庆古时称“巴”,简称巴和渝,别称山城、渝都、雾都、江城。秦时称江州。隋称渝州。北宋称恭州。重庆之名始于1190年,因南宋光宗赵敦先封恭王,后登帝位,遂将恭州升为重庆府,取“双重喜庆”之意。隋时,嘉陵江称渝水,重庆因位于嘉陵江畔称渝州,故重庆简称“渝”。
重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 、超大城市、国际大都市,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金融、科创、航运和商贸物流中心, 西部大开发重要的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联结点以及内陆开放高地;既以江城、雾都著称,又以山城扬名。
扩展资料
1、重庆地理位置
重庆市位于中国内陆西南部、长江上游地区,地跨东经105°11'—110°11'、北纬28°10'—32°13'的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地界渝东、渝东南临湖北省和湖南省,渝南接贵州省,渝西、渝北连四川省,渝东北与陕西省和湖北省相连,是西南工商业重镇和交通枢纽。
2、重庆历史文化
巴渝文化是长江上游最富有鲜明个性的民族文化之一。巴渝文化起源于巴文化,它是指巴族和巴国在历史的发展中所形成的地域性文化。巴人一直生活在大山大川之间,大自然的熏陶、险恶的环境,练就一种顽强、坚韧和剽悍的性格,因此巴人以勇猛、善战而称。
巴渝文化代表:渝派川菜(渝菜)、龙门阵、重庆方言(渝语)、陪都文化、川剧、袍哥文化、重庆码头文化、川江号子、蜀绣等。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重庆
百度百科-渝
重庆称“渝”的由来早在前11世纪,重庆就是古代巴国的首都江州。公元前316年秦灭巴国,设巴郡。隋朝在这里设置渝州,因为流经重庆的嘉陵江古时称作“渝水”,故重庆古名为“渝州“。此后的唐宋两朝便沿用此名称。
重庆的由来是北宋崇宁元年(1102),改渝州为恭州。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由于宋光宗是在这里先封的恭王旋登帝位,所以他将恭州升为重庆府自诩“喜庆双重”,重庆由此得名。
扩展资料:
重庆有3000余年历史,亦是巴渝文化的发祥地;因嘉陵江古称“渝水”,故简称“渝”;又因宋淳熙十六年,光宗赵惇先封恭王再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由此得名。
早在200万年前的石器时代,在如今重庆巫山县出现了中国最早的人类 —— 巫山人。在旧石器世代晚期,出现了“铜梁文化”,巫山地区催生了最早的巴国文化。
夏商时期为百濮地,先秦时期诸侯国巴国先后在枳,江州,垫江建都。春秋战国时期,巴楚交战时断时续,几乎贯穿整个巴史。西周武王伐纣,以强悍的巴族兵士为前锋,灭纣之后,武王”封宗姬为巴“ 建立巴国,建都江州,重庆首次建都。
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设置巴郡,张仪筑江州,这是重庆第一次筑城,秦朝分封天下三十六郡,巴郡为其一。汉朝时称江州,为益州刺史管辖。建安六年,刘备诸葛亮经由江州平定益州。晋朝时改永宁郡为巴都郡。南朝宋齐复为巴郡,西魏文帝改为巴州,魏晋南北朝时期,巴郡先后是荆州,益州,巴州,楚州的辖区
。隋朝,废郡,以渝水绕城,改为楚州,这是重庆简称渝的来历。唐代延续渝州之称,为山南西道管辖。宋代,因赵谂谋反之事,宋徽宗以“渝”有“变”之意,改渝州为恭州。宋光宗先封恭王,后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升恭州为重庆府 ,重庆由此而得名。
南宋开庆元年(1259年)10月,蒙军在重庆合川打响钓鱼城之战 (或称钓鱼城保卫战)。在战斗中被称为“上帝之鞭 ”的蒙古大汗蒙哥 (元宪宗)被流弹击中身亡,此后欧亚各战场蒙古众王回师争夺汗位,使得南宋王朝延续20年,甚至改变了欧亚战场的格局。
钓鱼城保卫战长逾36年,写下了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例,因此被欧洲人誉为“东方麦加城”、“上帝折鞭处”。 元世 祖 至元十六年(1280年)立重庆路 总管 府 ,管辖 四川南道 宣慰司 ,隶属于四川行省。
元顺帝 至正二十年(1360年),农民起义军领袖 明 玉珍 建都于此,国号“大夏”,辖今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1371年,明太祖灭夏,复改为重庆府。
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中英签订《 烟台条约续增专 条 》,重庆开为商埠。光绪十七年(1891年)3月1日, 重庆 海关 在朝天门附近设立。
民国十八年(1929年),重庆正式建市,首任市长潘文华。民国二十四年,四川新省府在重庆成立。 1941年6月5日, 重庆 市渝中区 公共防空大隧道中,躲避日军地毯式 战略 轰炸 的7764名市民窒息死亡,史称“ 大隧道 惨案 ”。
1938年春到1944年冬,日本陆海军航空部队联合对重庆进行了长达六年多的狂轰滥炸,史称“重庆大轰炸”。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为避免内战、争取和平,国民政府与中国***在重庆进行了为期43天的和平谈判,史称“重庆谈判”。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
新中国建立后,重庆又经历了三次实行国家计划单列城市和两次设立直辖市的重大变化。1954年—1958年和1961年—1967年,重庆先后两次实行国家计划单列;从1984年起实行国家计划全面单列体制,被赋予相当于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
新中国建立初期(1950年—1954年)重庆为中央直辖市,后改为省辖市。1997年3月14日,再次设立重庆为直辖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重庆
关于重庆北部新区四镇地名的由来
人和:清道光年间更名瓦店子场为人和场,取人以和为贵之意。
大竹林:由于当地自然村原名大竹林,因以命名。
礼嘉:清乾隆初已建为李家场,因隶属江北厅礼里,地濒嘉陵江边,故更名礼嘉
鸳鸯:在原鸳鸯乡政府所在地场边小溪上30米间有两桥并列;又有大树一棵两枝主干直搭对岸,形成天然桥梁,似鸳鸯展翅,匍匐溪面,故名。(出自江北志第三章二节)
重庆城地名最“喜剧”
作者:陈仁德
说聊斋,话聊斋,重庆的地名有点怪;虾子 、癞子坝,这样的地名惹笑话;蚂蝗石、麻风河,叫我说都不好说;不好说,也要说,说来大家乐一乐。
沙区篇
“犀牛”还在“屙屎”呀?
先给大家讲个故事:上月某天,本城一家媒体登出了一则停电通知,上面赫然写着:“停电范围包括沙坪坝区的犀牛屙屎和犀牛屙屎抽水”,天啦,“犀牛屙屎”和“犀牛屙屎抽水”,这是什么地名啊!不少读者看到报纸后都很气愤,他们不相信自己身边这座美丽的城市竟有如此丑陋不堪的地名。一些读者就此提出了质疑和抗议。后来有关人士到区政府查询,区政府的人也搞不清楚,问到街道上才搞清楚了,你猜啷个回事?沙坪坝区还真有“犀牛屙屎”和“犀牛屙屎抽水”这两个地名。这下大家更气愤了,直辖多年了,重庆一直在大步走向文明与进步,这样的地名岂不损坏了重庆的形象?
江北篇
“虾子土扁”太“虾子”
接下来的故事是:今年秋天的一天,江北区政府邀请了一批知名的文化人开会,开会的议题不是别的,是讨论如何为一个地名更名。大家都知道,江北区政府将搬迁到另一个地方去重起炉灶,堂堂区政府所在的地方当然要很气派,可惜那个地方却有一个十分难听的名字,叫虾子 。众所周知,虾子在巴渝方言里是贬义的,一般是指那些卑微委琐的人,谁也不愿当虾子。如今区政府要建在那里,在有些人看来,就有几分尴尬了。
虾子 是怎么得名的呢?那是因为那里的一条小溪里有一块石头形似虾子的缘故。好家伙,后来高速公路修建到那里时,便在路边高高地树起了一个标志性的字牌,上面大书“虾子扁”三个字,过往车辆老远就能看见,这下虾子 便声名远扬了。
且说江北区政府的会开了半天,与会者都一致认为虾子 实在是有损形象,但终于也没有确定出更好的名字来替代,所以,直到今天,你从那里经过,虾子 三字依然高高地耸立在那里。
恶俗篇
“癞子”“麻风”要医治
两个故事讲完了,但是重庆的恶俗地名远不止这些哟,类似的地名还真不少。随便说几个吧:蚂蝗石、黄泥塝、癞子坝、麻风河、歪嘴子,简直吓人一大跳,听到都恶心,谁能相信这竟是一个正在向国际大都市迈进的城市里的名字?我们当然知道,每个地名后面都有自己的来历,比如蚂蝗石,一定是那个地方曾经蚂蝗猖獗;黄泥塝一定是相当于黄土高坡的那种,但是我们无论怎么也从中感觉不到文化,感觉不到时代进步的影子。
今年6月,地名的问题引起了市人大的注意,他们组成执法检查组分赴主城九区展开了一场“地毯式搜索”,要将这些恶俗的地名一网打尽,这总算让大家松了一口气。可是,那些恶俗的地名什么时候才会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呢?
宗族篇
“百家争鸣”好闹热
农耕文化在地名上的另一反映是宗族色彩特别突出,好像老重庆全是被不同的宗族分割了一般,一个宗族划出一个地盘,然后就以自己的姓氏为那块地方命名,这家那家,应接不暇,整个感觉就是活脱脱的一个“百家争鸣”。不信你看:王家沱、唐家沱、郭家沱、李家沱,一家占住一沱。杨家坪、陈家坪、潘家坪,一家占住一坪。谢家湾、肖家湾,一家占住一湾。
假如你从两路口赶车去杨家坪,要从好几家门前过呢。车开出去一会就到了王家坡,接下来是肖家湾,刚走出肖家湾,售票员已经在喊马家堡了,还没有来得及喘气,袁家岗又到了,最后还要经过谢家湾,才最终胜利到达杨家坪。赶一次车好像一次宗族的巡礼,这不是折磨人吗?
大概在农耕时代人们长期处于自然经济状态,自耕自食,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久而久之就各自为阵村自为阵,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格局。你看看,重庆哪里不是“自成一家”:周家坝、刘家坝、冉家坝、童家溪、詹家溪、董家溪、杨家坪、陈家坪、潘家坪、童家桥、杨公桥、陈家桥、马家岩、曾家岩、黄家垭口———唉,累了。
联想篇
五寸路不止“五寸”
如果说重庆老地名的特点是农业文化痕迹明显的话,那么,重庆现代的地名的特点简直就是没有文化。一条街的命名简单到极点,把起止两地各取一字连在一起就是一个街名,于是就有了石桥铺到小龙坎的石小路,从五里店到黄花园的五黄路等等(举也举不完啊)。
这样一来,毛病就出来了。
有一条路叫五寸路,只有五寸长的路?
有一条路叫弹鸡路,专门弹鸡的路?
有一条线路叫较新线,比较新的线路,还不算旧哦?
如果是初到重庆的人,任凭他有超人的想像力,恐怕绞尽脑汁也猜不到这些地名是怎么回事?当然,只要稍稍指点一下就可以茅塞顿开,五寸路是五里店到寸滩,弹鸡路是弹子石至鸡冠石,较新线是较场口到新山村。明白是明白了,可是也就失望了,怎么就想不出一个稍微有点文化的名字来,重庆真的没有文化吗?
想到这里,就有些气短了。
农耕篇
重庆还在“湾”“坝”头?
重庆老地名有一个普遍的特点,就是农耕文化的痕迹十分明显。
请看看下面的地名吧:
大田湾、学田湾、菜园坝、冬笋坝、苦竹坝、茄子溪、李子坝、枇杷山,这些地名无一个不是与农耕有关的。地名作为历史文化的一种积淀,反映出那些地方的历史特点,让人藉以了解历史的演变,只要看到这些地名就会立即知道,哦,原来这里是农田,原来这里是种茄子的。
但是今日的重庆毕竟不是大乡场,而是一个世界知名的大都市。
当你站在火车站的广场上仰望高高的候车大楼,环顾车水马龙凌空飞架的高架桥,感受现代城市文明的强烈气息时,忽然有人大喊“菜园坝”,你顿时就会觉得“菜园坝”这个名字与眼前的景物是多么的不协调,即使你有十分的兴致,也会一下兴味索然。当你在大田湾体育场观看激动人心的球赛或者异彩纷呈的明星演出,尖叫声呐喊声响成一片,你感到全身像燃烧一样的痛快时,如果你不幸产生联想:这里是一湾好大好大的水田哟,那么眼前那些闪烁的明星可能就会幻化为正在田里栽秧的农民了,要不怎么叫大田湾呢?
不是大家都说要与时俱进吗?那么这些从遥远的农耕时代走来的与时代不相适应的地名是否也该与时俱进了?我们还要把它们带到未来的什么时代去呢?
闹剧篇
“文革”重庆满地“红”
说地名说到这里,又想起了重庆地名史上的一次大闹剧。
那是1966年夏天,文革的高潮正一浪高过一浪,所有东西贴上了革命的标签,地名也不例外。这样一来,重庆朝天门港口便成了“红港”,与之相配套的“红港系列”有红港路(原陕西路)、红港支路(原曹家巷)、红港前街(原余家巷)、红港中街(原白鹤亭街)、红港后街(原丰碑街)等等。
红字成为最革命的名字,于是鹅岭成了红岭,孟园成了红园,菜园坝成了红岸。此外,红旗路、红卫路、红星路、红光路、永红巷、捍红路、红锋坡等等,差不多把能用的都用完了。
红字不够用了,就接下来用东风、曙光、向阳、革命、前进、解放、长征、勇敢、立新、抗美、援朝、五一、八一、延安、井岗山、大庆、大寨、南泥湾等名字,总之越革命越好。
以上种种街名,后来被人戏称为“造反街名”。文革后拨乱反正,大都改回了原名,算是给历史开了个玩笑
重庆又叫山城,雾都。
重庆好玩的地方:
1、四川美术学院(黄桷坪校区)
川美,不能错过的小清新文艺地。至少你应该听过坦克库,微缩版的798,处处都能给你惊喜。毕业季的6月还能看到毕业生的设计作品展。有校园情结的,来这里肯定会喜欢。美院里的看点有三处:美术馆、坦克库和学校外面的涂鸦街。最有名的是学校外面的涂鸦街,一整条街的建筑满墙都是各种涂鸦,涂鸦略显旧了但还是挺壮观的。周围的小吃比较多,梯坎豆花、胡记蹄花汤都在这里,值得一试。另外毕业季的时候,每年大约五月底六月初,川美都有艺术生的毕业展,喜欢的可以关注一下相关信息,前往参观。
2、方所书店
方所不仅仅是一家书店,由“例外”创始人毛继鸿一手打造,更是融合了图书、服装、咖啡、美学生活等多种业态的复合式文化空间。店约2400㎡,图书区域面积占到1500㎡,涵盖14万册图书,品种多达4万多种。人文、文学、艺术、生活等各类型的优质图书,国内外港台书籍都能在此找到。不仅在入口处用收集来的旧书和花草叠放营造出了山城陡峭、绿树成荫的感觉,整体设计也很有山城味道。
到达方式:轻轨3号线至观音桥站;或是公交至建新北路站。
3、十八梯
十八梯是典型的重庆式老街,破乱中又承载了很多岁月的记忆,很佩服重庆有勇气愿意保持十八梯本来的样子,不去迎合城市的发展,任凭新城如何发展,十八梯依然我行我素。斑驳的理发店,热闹的小茶馆,孤寂的小商人。到处都是的拆迁现场,告知我们这是一场昨日的告别演出,看不到周围眼神的喜与悲,感觉生活继续,更多的是重庆人身上的恬淡。
到达方式:坐地铁2号线到较场口站下车,再步行前往,从石板坡往较场口的那条中兴路上坡的右边就是。
重庆简称渝或巴。重庆位于中国西南部、长江上游地区,东邻湖北、湖南,南靠贵州,西接四川,北连陕西;辖区东西长470千米,南北宽450千米,幅员面积8.24万平方千米。
重庆地处中国内陆西南部,是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金融、科创、航运和商贸物流中心,国家物流枢纽,西部大开发重要的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联结点以及内陆开放高地、山清水秀美丽之地;既以江城、雾都、桥都著称,又以山城扬名。
以上就是关于重庆市的简称:渝,的由来全部的内容,包括:重庆市的简称:渝,的由来、重庆为什么简称渝、重庆市的简称为什么是“渝”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