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荷”和“荷质比”是同一个概念的不同名称,它们都表示带电粒子的电荷量和质量的比值。
英国科学家汤姆逊是第一个利用磁场测出电子的荷质比的人。带电粒子的电量与其质量之比,是基本粒子的重要数据之 一。测定荷质比是研究带电粒子和物质结构的重要方法。
扩展资料
近代公认的慢速电子荷质比为e/m=(1758802±0000005)× 10^11C/Kg。由于质量的相对论效应,荷质比将随粒子速度的加大而减小。当速度达到光速之半时,电子的荷质比将为e/m=1523165480176071×10^11C/Kg。
1897年JJ汤姆孙通过电磁偏转的方法测量了阴极射线粒子的荷质比,它比电解中的单价氢离子的荷质比约大2000倍,从而发现了比氢原子更小的组成原子的物质单元,定名为电子。汤姆孙也因为这项推动物理学科发展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奖。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比荷
质子的荷质比=1602x10^-19C。
带电粒子的电量与其质量之比,是基本粒子的重要数据之 一。测定荷质比是研究带电粒子和物质结构的重要方法。英国人汤姆逊首先利用磁场测出电子的荷质比。
扩展资料:
量电子的半径
"电子半径小于10^-18m"------丁肇中。
1966年丁肇中重做了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一个实验,那就是测量电子的半径。丁肇中得到的实验结果与理论物理学家推导出的理论相符合,因为早在1948年,理论物理学家根据量子电动力学的理论,得出电子是没有的体积的结论。
但是到了1964年,实验物理学家经过实验得到电子半径为10^-13厘米实验结果。随后,多个物理学家同样得到电子半径为10^-13厘米实验结果,即得出了实验与理论不相符合的结论。1966年,丁肇中重做这个实验,证明以前那些科学家做的实验结果都错了。
近代公认的慢速电子荷质比为e/m=(1758802±0000005)×10¹¹C/Kg
参考资料:
质荷比,是指带电粒子质量与电荷之比(m/e或m/q);通常说的是带电粒子的质量数与电荷数之比(m/z),其中质量数m以原子质量(au)为单位,电荷数z以质子电荷(e)为单位,因此m/z是一个无量纲数。比如,氢离子(质子)的m/z=1/1=1,带一个正电荷的甲基ch3+的m/z=15/1=15。
质荷比的倒数是荷质比(q/m),又称比荷,精确测量电子比荷为-175881962×10^11
c/kg,质子比荷为9578309×10^7
c/kg,一般计算中取1×10^8
c/kg。一般物理学涉及亚原子粒子时,多用荷质比(q/m);化学中主要涉及多原子分子离子,多用质荷比(m/z)。
在质谱(ms)分析中,当入射粒子初速度v和偏转磁场强度b给定时,粒子的运动轨迹是半圆形,qvb=mv^2/r,轨迹半径r=mv/qb,与粒子的质荷比m/q(相当于m/z)成正比,这就是质谱分析的原理。
荷质比:1610^-19/(9110^-31)=17610^11C/kg
质荷比:(9110^-31)/(1610^-19)=56910^-12kg/C
荷质比:是电子带的电荷与电子的质量的比值。
概念就是这个意思,有什么用呢?
比如说一个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如果只受洛伦兹力(以后会学到的一种磁场力)的话,那么粒子运动的半径就是R=mv/(Bq)
B为磁场强度。m/q就是比荷的倒数咯。计算中会用到这一点。而速度选择器的原理就是这个,只有比荷一定的物体(速度一定)才有固定的半径。根据这个可以选择粒子。
荷质比又称比荷、比电荷,是一个带电粒子所带电荷与其质量之比电子和电子之间的荷质比当然是相同的但请注意原文:“它比电解中的单价氢离子的荷质比约大2000倍”单价氢离子其实就是质子,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但质量大约是电子质量的2000倍,荷质比当然和电子的不一样
以上就是关于高中物理中,比荷和荷质比分别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高中物理中,比荷和荷质比分别是什么、质子的荷质比是多少、荷质比计算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