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功赫赫的鳌拜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何康熙要除掉他

编织的近义词2023-04-27  26

众所周知,大部分人对于鳌拜的了解都是来自于影视剧或者小说中,而在这些作品中,鳌拜都是一个满脸胡子、长得凶神恶煞的样子,行为更是乖张跋扈,一看起来就是大恶人、大反派的样子。但是真实历史上的鳌拜却和这些影视作品所塑造出来的形象可谓是相差甚远,在历史上鳌拜是一位难得的忠臣,但最终因为专制擅权而落到老死狱中的下场。

首先,鳌拜是清朝三代权臣。鳌拜是满族镶黄旗出身,是苏完部落的后人,更是后金时期的开国元勋的侄子,因此将门世家出身的鳌拜,从小精通骑射,从青年时期便多次随皇太极出征,屡立战功,战绩赫赫,后来在松锦大捷中获得胜利,为清军入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鳌拜也因此获得频频升迁。清军入关之后,鳌拜在追击李自成等农民军方面取得很大的功劳,因此成为了皇太极的心腹大将,获得满洲第一勇士的称号。后来鳌拜连续辅助顺治皇帝和康熙皇帝,但作为三朝功臣的鳌拜最终在康熙年间被论罪状而死于狱中。

然后,鳌拜是一位忠心耿耿的忠臣,但最终因为专制擅权而被乾隆下令生擒。鳌拜作为将门之后,在松锦大捷、西充之战等战役中都有非常出色的表现,可以说是为大清王朝立下赫赫战功。其次鳌拜对清朝非常忠诚,曾联合一众老臣来对抗多尔衮,并且作为辅政大臣一直都是尽忠职守,处理国事井井有条,但是鳌拜却犯了所有权臣都会犯的错误,那就是专制擅权。随着鳌拜的势力越来越大,鳌拜开始飞扬跋扈,曾不顾乾隆皇帝的反对强行处死苏克萨哈,如此目中无人使得乾隆对他的不满越来越深,最终在其他大臣的支持下生擒鳌拜。

最后,鳌拜虽然矢志不渝地忠心事主,是一位难得的忠臣,但最终也因为权力过大、目中无人而导致老死在狱中。

他年轻时是忠臣,得势后是奸臣,当年曾一起盟誓的黄旗大臣这时早已分化瓦解,改变初衷转而投靠多尔衮者(如谭泰)大获好处。故主皇太极既已去世,其子福临也得以即位,鳌拜此时完全可以为谋求个人利益而党附多尔衮,这在古往今来的官场上是司空见惯之事。但鳌拜面对如此险恶处境,却仍然不屈不挠,始终没有迎合多尔衮。就此而言,鳌拜作为清初一员骁将,其性格是梗直倔强、敢于抗争的。他对故主皇太极忠心耿耿,一片赤诚,而对顺治也始终坚守臣节,称得上是一个难得的忠义之臣。而影视剧中,鳌拜形象给人们留下的都是骄横跋扈、贪婪不法的奸恶形象,他的忠贞梗直这一面恐怕还是鲜为人知的。

忠臣奸臣,只有当事人知道。我们后来人是不可能真正分辨出来的。但是鳌拜是权臣,这点时候没跑的。

康熙要搞鳌拜,不是鳌拜不忠,也不是鳌拜叛国。而是鳌拜让康熙被架空了,而康熙要拿回权柄。就这点来讲,其实权臣也是奸臣。忠君才叫忠,你都架空皇帝了,还好意思叫忠臣?必须是奸臣啊。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鳌拜肯定是奸臣。但是鳌拜并没有做出多少祸国殃民的事情啊,所以从其所为来讲,要说他是奸臣,也过分了。

这也是康熙没杀鳌拜的原因,就是争权而已,和鳌拜的人品没关系,不能把他钉死在耻辱柱上。这是康熙放过他的原因。

两个小孩争玩具。大的那个说,你还小,等你长大了,这玩具就给你。小的说,那不行,那玩具是我的,你不能霸占。俩小孩打起来了,小的那个组了个队刷大的那个,大的那个没搞赢,小的那个搞赢后,就说你以后别来我家玩了。仅此而已。小的那个也不认为大的那个就是要灭他全家,而且大的那个还曾经帮助过自己家,总不能因为这个玩具,就把大的那个弄死吧。

当然,这也从侧面说明,康熙还是挺仁慈的,也挺成熟的。毕竟当时康熙才16岁,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搞到了鳌拜也正是太阿在手踌躇满志的时候。都没被骤然回归的权柄冲昏头脑,逞一时血勇,就把鳌拜给咔嚓了,而是囚禁起来。虽然康熙背后肯定有大能帮他筹划,但是要面对如此骤得的巨大权力,还能不恣意妄为,也足以说明他的英明了。

历史上真实的鳌拜,确实是对大清王朝忠心耿耿,也没有任何他谋反的证据。皇太极死后,多尔衮成为大清帝国的实际统治者,凌驾于顺治帝之上。这样一个厉害人物,几次想拉拢腐蚀鳌拜,都被一心维护顺治帝的鳌拜直接拒绝。"不识抬举"的鳌拜由此成为多尔衮的眼中钉,好几次差一点被多尔衮杀掉。可见,鳌拜是一个耿介的忠臣。曾经下令擒拿鳌拜的康熙,他在晚年的时候已经间接给鳌拜平反。乾隆时期,又恢复了他所有的名誉。

法律上的一个原则,就是"无罪推断"。没有发现犯罪的证据,就只能先判断他无罪。既然没有发现鳌拜有谋反的确凿证据,就不能说鳌拜有罪。当然,也不能绝对肯定的说,鳌拜一点谋反的动机都没有,但即使假设他有,也已经烂在了肚子里面,从来没有在任何场合表达过。既然没有任何人见过鳌拜透露过取康熙而代之,或者另立新君的言论,就不能判断鳌拜有谋反之意。所以,我们可以说,在没有新的证据出现之前,鳌拜就是对大清王朝忠心耿耿的。

鳌拜就像一座大山,死死压在康熙头上,而且这座大山丝毫没有松动的趋向,时不时还来个泰山压顶,把康熙的脑袋瓜子砸上几个大包。即使康熙知道鳌拜没有谋反之意,也绝对不会容忍这个嚣张的鳌拜。虽然鳌拜并没有显露谋反的迹象,但他如此专横跋扈,把君主的权力都抢去了,还在拳头里面死死地捏着,硬是不肯归还,这个性质也仅仅比直接谋反之恶劣稍弱一点。

这样的一个凌驾于君权之上的大权臣,换成是任何一个大脑正常的君主,都万万不可容忍。

何况,权倾朝野、羽翼丰满的鳌拜,还有进一步跋扈的趋势,虽然现在还没有谋反,不代表以后不会变质,萌发谋反之意。要知道,权利可以使人变质。鳌拜在皇太极和顺治时期,那是铁杆的大忠臣,但过了好几十年,人越来越老,地位越来越高,性格越来越跋扈,鬼知道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万一日后鳌拜来一个"摄行周公霍光之事",绝对是君主的噩梦。

鳌拜,清朝开国名将,作战勇猛屡立战功,顺治死时还把他指定为四个辅政大臣之一,可见他在清朝地位之高。但康熙登基后若干年,却把他撤职查办,圈禁至死。鳌拜之所以被康熙除掉,是因为他后期已经从忠臣蜕变成骄横跋扈的权臣,甚至于危及到皇权安危。

一、鳌拜对清朝做过哪些贡献

鳌拜是清朝著名猛将,最早的一批“巴图鲁”称号获得者。1637年皮岛之战中,鳌拜奋勇争先,乘坐战船,冒着明军的弓箭火炮,舍死忘生冲杀在前,一举攻占皮岛,为清朝拔掉了这个心腹之患。1641年松锦会战,是明清之间最后一次战略决战。鳌拜在此战中再度立下大功,冲锋陷阵,五战皆捷,得到皇太极的封赏。

入关之后,在1644年平定大顺军之战,和1646年平定大西军之战中,鳌拜都积极参与,成为清朝手中的一把无坚不摧的尖刀,所向披靡,为清朝定鼎中原立下汗马功劳。

二、鳌拜晚年蜕变为大权独揽的权臣

顺治死前,把鳌拜指定为四名辅政大臣之一,地位与声望均在此时达到顶点。但鳌拜毕竟只是一个赳赳武夫,不懂得韬晦之道,而是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名利心和野心日渐膨胀。他大肆扶植私人势力,朝野关键岗位几乎都被他的门生占据。他还大刀阔斧排除异己,冤杀辅政大臣苏克萨哈等人,使得朝廷成为他的一言堂。

不仅如此,鳌拜还胆大包天,无人臣礼,多次当着康熙的面捋袖揎拳,大吵大闹,逼迫康熙按照他的意思签署圣旨,康熙不答应,他就“强奏累日”,康熙几乎成为他手中的傀儡。鳌拜的狂妄不羁,使得康熙感到极大威胁,不得不痛下决心,除掉了这个危险人物。

鳌拜(?—1669年),满洲镶黄旗人,清朝三代元勋,康熙帝早年辅政大臣之一。鳌拜前半生军功赫赫,号称“满洲第一勇士”,以战功封公爵。后半生因操握权柄、居功自傲,变成了污名后世的大奸臣。最后被康熙皇帝下令在武英殿当场拿下,老死于囚牢中。

鳌拜是位影响清初政局的一个重要人物,原来对皇帝忠心耿耿的鳌拜为什么会被变成大奸臣呢?

鳌拜作为“天子自将之师”镶黄旗的重要将领,在皇太极去世后坚决拥立其子为皇位继承人,甚至不惜兵戎相见,最终争得福临继位。

顺治亲政后,闻知鳌拜、索尼等人曾经盟誓“一心为主,生死与共”,忠心耿耿,遂对鳌拜极为敬重,视为心腹重臣。顺治死后立下遗诏,指定由皇三子玄烨嗣位(即康熙帝),以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为辅政大臣,四位辅政大臣曾经在顺治灵前盟誓,表示同心同德辅佐小皇帝玄烨。虽然这一盟誓意义重大,但事实证明四大臣并不能抱成一团,忠心辅主。但由于资格老,军功高,常常气势夺人,却得以擅权自重,日益骄横,开始走上专权的道路。

法国传教士白晋记载说:“在康熙十五六岁时,四位摄政王中最有势力的宰相(即鳌拜),把持了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六部的实权,任意行使康熙皇帝的权威,因此,任何人都没有勇气对他提出异议。”

这样看来,后来的鳌拜已经对康熙的皇权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康熙决意铲除他了。一日等到鳌拜入宫,康熙一声令下,少年们一拥而上,鳌拜猝不及防,被摔倒在地,束手就擒。不久,鳌拜就在禁所死去,卒于康熙八年。

梳理了一下鳌拜这一生经历,当初英勇善战,忠心于皇太极,扶持顺治继位不惜与睿亲王多尔衮结怨,受到多尔衮打压而不屈服不迎合,应该可以说他是忠臣良将。后世把他污名化,特别是影视剧把他塑造成骄横跋扈、贪婪不法的奸恶形象的原因,可能是取信了康熙除他的罪名,而不是客观去评价他。当然,他也有错,他的错主要是后来居功自傲,权擅天下——康熙逐渐长大了,你这摄政王还不放权给他,还要摄着朝政不放。当然是为了朝廷稳固不放心放权呢?还是尝到了权力中毒品一样的味道而放弃不了呢?

不存在忠、奸,按照一般的说法,苏克萨哈是忠臣,但为了杀鳌拜,皇帝还是要了他的脑袋。

所以鳌拜不管忠也好、奸也罢,他都挡了皇帝的路,所以他死了。如果按照古代的标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否则就是不忠,所以鳌拜就是不忠了。

以上就是关于战功赫赫的鳌拜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何康熙要除掉他全部的内容,包括:战功赫赫的鳌拜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何康熙要除掉他、在历史上的鳌拜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如何判断康熙帝时期的权臣鳌拜是忠还是奸臣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69214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