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著作。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的历史。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前453年)。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
基本简介
《国语》
《国语》是关于西周(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时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人物、事迹、言论的国别史杂记,也叫《春秋外传》。原来传说是春秋末期鲁人左丘明所作,与《左传》并列为解说《春秋》的著作。近代学者研究证实,春秋时有盲史官,专门记诵、讲述古今历史。左丘明就是稍早于孔子的著名盲史官,他讲的历史得到过孔子的赞赏。盲史官讲述的史事被后人集录成书,叫做《语》,再按照国别区分,就是《周语》、《鲁语》等,总称《国语》。
西晋时曾在魏襄王墓中发现了大量写在竹简上的古书,其中就有《国语》三篇,谈到了楚和晋的历史,这说明战国时此书就开始流传了。现在版本的《国语》大概是这些残存记录的总汇。因为是口耳相传的零星记录,内容主要是口语,国别和年代的区分、排列没有严格标准。
全书二十一卷中,《晋语》九卷,《楚语》二卷,《齐语》只有一卷。《周语》从穆王开始,属于西周早期。《郑语》只记载了桓公商讨东迁的史实,也还在春秋以前。《晋语》记录到智伯灭亡,到了战国初期。所以《国语》的内容不限于《春秋》,但确实记载了很多西周、春秋的重要事件。从传授渊源来看,可以认为是左丘明所作。《国语》出自的记录,是一种价值极高的原始史料,因此司马迁著<史记>时就从中吸取了很多史料。
作者争议
《国语》的作者,自古存在争议,迄今未有定论。最早提出《国语》作者为左丘明的是西汉大史学家司马迁。他在《报任安书》中说:“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此后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也记载:“《国语》二十一篇,左丘明著。”按照他们的说法,左丘明为孔子《春秋》作传后,不幸失明,但他:“雅思未尽……稽其逸文,纂其别说……”根据作传所剩下的材料,又编辑了一本书,即《国语》。班固、李昂等还把国语称为《春秋外传》或《左氏外传》。
但是在晋朝以后,许多学者都怀疑这类说法。晋代思想家傅玄最先提出反对意见,他在《左传·哀十三年:正义》引中言:“《国语》非左丘明所作。凡有共说一事而二文不同,必《国语》虚而《左传》实,其言相反,不可强合也。”宋人刘世安、吕大光、朱熹,直至清人尤侗、皮锡瑞等也都对左丘明著《国语》存有疑问。
宋代以来,包括康有为在内的多位学者怀疑《左传》为西汉刘歆的伪作。
到了现代,学界仍然争论不休,一般都否认左丘明是国语的作者,但是缺少确凿的证据。普遍看法是,国语是战国初期一些熟悉各国历史的人,根据当时周朝王室和各诸侯国的史料,经过整理加工汇编而成。他们认为:《国语》并非出自一人、一时、一地。它主要来源于春秋时期各国史官的记述,后来经过熟悉历史掌故的人加工润色,大约在战国初年或稍后编纂成书。
2012年4月24日,举行《浙江大学藏战国楚简》图书首发仪式上,展出几枚楚简呈黄褐色,边缘整齐,字迹清晰,墨色厚重。竹简上端平整,下端呈尖弧状,文字洒脱流畅。这批竹简原本被盗卖海外。后经浙江大学校友出资回购,于2009年从海外回归,并被浙江大学收藏。经过清理、复原之后,共有完整竹简160枚,其中有120多枚竹简记载了《左传》中的内容,共3100多字。经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和浙江大学等研究机构的层层科学和考古鉴定,最终确定,是在公元前340年,由战国时期的楚国出产。战国楚简《左传》的面世,为《左传》“真伪之争”提供了可靠的事实依据。
思想倾向
《国语》的思想比较驳杂。它重在记实,所以表现出来的思想也随所记之人、所记之言不同而各异,如《鲁语》记孔子语则含有儒家思想;《齐语》记管仲语则谈霸术;《越语》写范蠡尚阴柔﹑持盈定倾﹑功成身退,带有道家色彩。管仲见齐桓公《国语》与《左传》﹑《史记》不同,作者不加“君子曰”或“太史公曰”一类评语。所以作者的主张并不明显,比较客观。 《国语》中主要反映了儒家崇礼重民等观念。西周以来的敬天保民思想在书中得到了继承。虽然《国语》许多地方都强调天命,遇事求神问卜,但在神与人的关系上,已是人神并重,由对天命的崇拜,转向对人事的重视。因而重视人民的地位和作用,以民心的向背为施政的依据。如《鲁语上》鲁太史里革评晋人弑其君厉公时,认为暴君之被逐被杀是罪有应得,咎由自取,臣民的反抗行为无可厚非。又如《周语上》邵公谏厉王弭谤中,邵公主张治民应“宣之使言”,从人民的言论中考察国家的兴衰,政治的得失,国君只有体察民情,行民之所善,去民之所恶,增加人民的财富衣食,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社会影响
国语在内容上有很强的伦理倾向,弘扬德的精神,尊崇礼的规范,认为“礼”是治国之本。而且非常突出忠君思想。
国语的政治观比较进步,反对专制和腐败,重视民意,重视人才,具有浓重的民本思想。
国语记录了春秋时期的经济、财政、军事、兵法、外交、教育、法律、婚姻等各种内容,对研究先秦时期的历史非常重要。
国语 - 中国古代经典著作
《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著作。
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的历史。
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前453年)。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
简介
《国语》是关于西周(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时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人物、事迹、言论的国别史杂记,也叫《春秋外传》。原来传说是春秋末期鲁人左丘明所作,与《左传》并列为解说《春秋》的著作。近代学者研究证实,春秋时有盲史官,专门记诵、讲述古今历史。左丘明就是稍早于孔子的著名盲史官,他讲的历史得到过孔子的赞赏。盲史官讲述的史事被后人集录成书,叫做《语》,再按照国别区分,就是《周语》、《鲁语》等,总称《国语》。西晋时曾在魏襄王墓中发现了大量写在竹简上的古书,其中就有《国语》三篇,谈到了楚和晋的历史,这说明战国时此书就开始流传了。现版本的《国语》大概是这些残存记录的总汇。因为是口耳相传的零星记录,内容主要是口语,国别和年代的区分、排列没有严格标准。
全书二十一卷中,《晋语》九卷,《楚语》二卷,《齐语》只有一卷。《周语》从穆王开始,属于西周早期。《郑语》只记载了桓公商讨东迁的史实,也还在春秋以前。《晋语》记录到智伯灭亡,到了战国初期。所以《国语》的内容不限于《春秋》,但确实记载了很多西周、春秋的重要事件。从传授渊源来看,可以认为是左丘明所作。《国语》出自的记录,是一种价值极高的原始史料,因此司马迁著《史记》时就从中吸取了很多史料。
国语按照一定顺序分国排列。在内容上偏重于记述历史人物的言论。这是国语体例上最大的特点。
作者
《国语》的作者,自古存在争议,迄今未有定论。最早提出《国语》作者为左丘明的是西汉大史学家司马迁。他在《报任安书》中说:"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此后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也记载:"《国语》二十一篇,左丘明著。"按照他们的说法,左丘明为孔子《春秋》作传后,不幸失明,但他:"雅思未尽……稽其逸文,纂其别说……"根据作传所剩下的材料,又编辑了一本书,即《国语》。班固、李昂等还把国语称为《春秋外传》或《左氏外传》。
但是在晋朝以后,许多学者都怀疑这类说法。晋代思想家傅玄最先提出反对意见,他在《左传·哀十三年:正义》引中言:"《国语》非左丘明所作。凡有共说一事而二文不同,必《国语》虚而《左传》实,其言相反,不可强合也。"宋人刘世安、吕大光、朱熹,直至清人尤侗、皮锡瑞等也都对左丘明著《国语》存有疑问。
宋代以来,包括康有为在内的多位学者怀疑《左传》为西汉刘歆的伪作。
到了现代,学界仍然争论不休,一般都否认左丘明是国语的作者,但是缺少确凿的证据。普遍看法是,国语是战国初期一些熟悉各国历史的人,根据当时周朝王室和各诸侯国的史料,经过整理加工汇编而成。他们认为:《国语》并非出自一人、一时、一地。它主要来源于春秋时期各国史官的记述,后来经过熟悉历史掌故的人加工润色,大约在战国初年或稍后编纂成。
成书
《国语》是一部国别史,分别记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事,是各国史料的汇编。成书约在战国初年。各国"语"在全书所占比例不一,每一国记述事迹各有侧重。《国语》对东西周的历史都有记录,侧重论证记言。《鲁语》记春秋时期鲁国之事,但不是完整的鲁国历史,很少记录重大历史时间,主要是针对一些小故事发议论。《齐语》记齐桓公称霸之事,主要记管仲和齐桓公的论证之语。《晋语》篇幅最长,共有九卷,对晋国历史记录较为全面、具体,叙事成分较多,特别侧重于记述晋文公的实际。《郑语》则主要记史伯论天下兴衰的言论。《楚语》主要记楚灵王、昭王时期的事迹,也较少记重要历史时间。《吴语》独记夫差伐越和吴之灭亡,《越语》则仅记勾践灭吴之事。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共有21卷,分别记载了西周末年和春秋时期周、鲁、齐、晋、郑、楚、吴、越等八国的史事。这部书以记述人物的言论、对话为主,其中有不少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
如召公谏厉王止谤(《周语》)、勾践卧薪尝胆终于灭吴(《越语》)、管仲帮助齐桓公称霸(《齐语》)等等,被后人传诵。《国语》不仅对研究春秋战国时期历史有重要价值,其生动、幽默的语言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国语》的作者是谁历来是各位学者争论不休的话题。
西汉大史学家司马迁说:“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报任安书》)东汉史学家班固也说,左丘明在写完《左传》之后,“又纂异同为《国语》”(《汉书·司马迁传赞》)。
三国时吴人韦昭在为《国语》作注释时,在序文中也认为左丘明作《国语》。唐代史学家刘知几也持有同样的见解,认为“《国语》家者,其先亦出于左丘明”(《史通·六家》)。但在刘知几之后的唐代大文学家柳宗元首先提出了相反意见。他写有《非国语》二篇,否定左丘明为《国语》作者。
从此,宋人刘世安、吕大光、朱熹、郑樵,直至清人尤侗、皮锡瑞等,也都对左氏作《国语》的传说产生了怀疑。
在现代学者中,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分歧依然存在。徐中舒认为:《左传》、《国语》“此两书其中大部分史料都应出于左丘明的传诵。
古代学术,最重传授系统,谁是最初传授者,谁就是作书的人”(见《左传的作者及其成书年代》)。
张孟伦认为:“《国语》是左氏编纂的。司马迁不但用它做过《史记》的资料,而且在《自序》里说过‘左氏失明,厥有《国语》’。这就不但告诉了我们《国语》是左丘明编纂的,而且是他失明后‘发愤之所作为’的,我们也就不必再有什么怀疑了。”
他又说:“汉、魏各学者钻研《国语》,又做过精密注释工作,都没有怀疑《国语》是出自左氏的;宋儒宋庠作《国语补音》,也以为这种看法是很正确的。”(见《中国史学史》上册)李宗邺认为,“汉距春秋甚近,汉人说《国语》是左丘明作的,当为可信。”(《中国历史要籍介绍》)
但也有不少学者不同意上面诸位学者的说法。王树民认为:“《国语》和《左传》以不同的形式叙述了基本上同时期的史事,这一点很受世人的重视。自从《左传》为经学家所尊奉,于是《国语》也称为《春秋外传》,并说为左丘明所作,其说实无根据。”又说,“《国语》为汇编之书,非出一时一人之手,这从本书的形式和内容方面,都可以得到充分的证明。”又说,“各篇的作者和全书的编者,现都已无从查考,也就不必强求了。”(见《史部要籍解题》)顾志华认为:“《国语》是一部汇编之书,它仅仅反映了春秋时期的八个国家,其中每个国家所记史事详略不同,写法也不相同,不像出自一个人的手笔,很可能是当时各国史官把史事记下来后,有人在这些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加工、润色而成的。至于最后定稿者是谁,就不得而知了。
《国语》的成书年代也已不能确定,大致是在战国初年,各篇先后有所不同。”(见《中国史学名著题解·国语》)
由于双方若要说服对方,都还必须更深入地考证左丘明的确切生活年代及事迹,还要更加详细地对比分析《左传》、《国语》在记载史事方面的异同,包括书法体例、语言风格、思想观点等等。
探究《国语》的作者究竟是谁成为史学界的一大难题,也将成为提高《左传》和《国语》研究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
《国语》,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共21卷。全书按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分国编次,记载了从周穆王到周贞定王前后500余年的史事。《国语》的作者,历来说法不一,《史记》、《汉书》定《国语》为周左丘明作。
关于国语的作者是谁,自古至今学界多有争论,现在还没有形成定论。司马迁最早提到国语的作者是左丘明(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其后班固、刘知几等都认为是左丘明所著,还把国语称为《春秋外传》或《左氏外传》。但是在晋朝以后,许多学者都怀疑国语不是左丘明所著。直到现在,学界仍然争论不休,一般都否认左丘明是国语的作者,但是缺少确凿的证据。普遍看法是,国语是战国初期一些熟悉各国历史的人,根据当时周朝王室和各诸侯国的史料,经过整理加工汇编而成。
国语按照一定顺序分国排列,在内容上偏重于记述历史人物的言论。这是国语体例上最大的特点。
《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著作。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之历史。上起周穆王西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前453年)。
关于《国语》作者问题历代存在争议,至今尚无定论。司马迁最早提到《国语》的作者是左丘明,其后班彪、班固、刘知几等都认为是左丘明所著,还把国语称为《春秋外传》。但是在晋朝以后,许多学者如傅玄、刘炫都怀疑国语不是左丘明所著,唐朝啖助、陆淳皆以为与左氏文体不类。一般认为是集体创作,“定非一人所为”,清朝赵翼提出《国语》为“左氏持简料而存之,非手撰也”。直到现在,学界仍然争论不休,一般都否认左丘明是国语的作者,但是缺少确凿的证据。普遍看法是,国语是战国初期一些熟悉各国历史的人,根据当时周朝王室和各诸侯国的史料,经过整理加工汇编而成。左丘明可能参与了其中的工作。
以上就是关于国语》是一部怎样的著作全部的内容,包括:国语》是一部怎样的著作、史学书《国语》的资料、左丘明著《国语》之谜是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