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上午、下午、傍晚、晚上、深夜、凌晨是怎么区分的,分别是几点到几几点

水鳕鱼2023-04-27  23

早晨一般是指5-8点人们起床的时间

上午是指8-12点工作时间

中午是指12-14点午休时间

下午是指14-17(或18)点下午虹作时间

傍晚是指晚饭后至19点这段时间

晚上是指19-22(或23)点晚上娱乐时间

深夜是指22(或23)-次日2(或3)点

凌晨是指2(或3)-5点之间

1、上午——早上九时至十一时这段时间,但广义上也指凌晨间。在国际上一般用AM标记,下午(中午12时至半夜11时59分)用PM标记。

2、中午——12:00,又名正午,指二十四小时制的12:00或十二小时制的中午12时左右,为一天的正中。太阳在子午线上方时。

3、下午——正午十二点到十八点的一段时间,一般指从正午十二点后到日落的一段时间。英文简写为pm、PM或pm。

4、凌晨——24:00-06:00,有时称为深夜,例如00:00于电台报时会称为凌晨12时。有少数人会称06:00为凌晨6时,但不会有人会称07:00为凌晨7时,因为07:00通常已经天亮。

5、早晨——天将亮到八﹑九点钟的一段时间,而中国古代的将一天分为十二时辰,辰时即为现代二十四小时制的07:00至09:00。早晨为一天之始,往往被视为充满朝气的时刻。

6、夜晚——下午6点到次日的早晨5点这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天空通常为黑色,(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在夜晚,气温通常会逐渐降低。在半夜达到最低。

7、深夜——从0时起到天亮前的一段时间。

孟春----春季的一段时间,即农历正月;早春。

仲春----春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二月。

季春----春季的末期,即农历三月。

孟夏----夏季的一段时间,即农历四月。

仲夏----夏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五月。

季夏----夏季的末期,即农历六月。

孟秋----秋季的一段时间,即农历七月。

仲秋----秋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八月。

季秋----秋季的末期,即农历九月。

孟冬----冬季的一段时间,即农历十月。

仲冬----冬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十一月。

季冬----冬季的末期,即农历十二月。

望采纳,谢谢!

每3小时时间段其对照表下:(24小时制)

00点-03点(拂晓)

03点-06点(黎明)

06点-09点(清晨)

09点-12点(上午)

12点-15点(中午)

15点-18点(下午)

18点-21点(傍晚)

21点-00点(深夜/午夜)

扩展资料:

时间概念,指关于时间系统的一些定义。包括授时系统、时区划分和统一的时区系统计量形式、计量方法、标准时间等。

因为北京离120度经线很近,而且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所以很自然的以东经120度地方的时间取为我国的标准时间。人们给它取个名字叫“北京时间”。

时区将地球表面按经线划分的24个区域。

当我们在上海看到太阳升起时,居住新加坡的人要再过半小时才能看到太阳升起。而远在英国伦敦的居民则还在睡梦中,要再过8小时才能见到太阳呢。

世界各地的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如果各自采用当地的时间,对于日常生活、交通等会带来许许多多的不便和困难。为了照顾到各地区的使用方便,又使其他地方的人容易将本地的时间换算到别的地方时间上去。

有关国际会议决定将地球表面按经线从南到北,划成一个个区域,并且规定相邻区域的时间相差1小时。在同一区域内的东端和西端的人看到太阳升起的时间最多相差不过1小时。当人们跨过一个区域,就将自己的时钟校正1小时(向西减1小时,向东加1小时),跨过几个区域就加或减几小时。这样使用起来就很方便。

现今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由于实用上常常1个国家,或1个省份同时跨着2个或更多时区,为了照顾到行政上的方便,常将1个国家或1个省份划在一起。

所以时区并不严格按南北直线来划分,而是按自然条件来划分。例如,我国幅员宽广,差不多跨5个时区,但实际上在只用东八时区的标准时即北京时间为准。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时间概念

凌晨:零点—日出前(因为日出每个季节不定)

早晨:日出—9点

上午:9点—11点

中午(又称正午):11点—1点

下午(包括正午):12点—日落

傍晚:5:30—7:30

晚上:不细分就是日落后—12:00,细分就算上傍晚

扩展资料

一天24小时现在一般是分为晨8个小时(包括凌晨、早晨),午8个小时(包括上午、中午、下午),晚8个小时(包括傍晚、晚上)

凌晨:0-2点 黎明:4-5点 拂晓:4-6点 清晨:6-7点 早晨:6-8点

上午:8-11点 中午:11-13点 下午:14-17点

黄昏:16-17点 傍晚:17-18点 晚上:18-22点  午夜:23-1点 夜间:19-5点

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2个小时,一天十二个时辰划分如下:

一、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二、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三、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四、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五、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六、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

七、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八、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九、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十、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十一、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十二、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扩展资料:

古代劳动人民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十二时辰既可以指一天,也可以指任何一个时辰。十二时辰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

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十二时辰由十二个特定的时间名词构成。人们可以从先秦的古籍中溯寻出这些词语的渊源。汉代之前,这些称谓多有不同,直到汉代太初年间,中国实行了太初历,“其以一日分十二时,而以干支为纪。”

十二时辰把《黄帝内经》的十二时辰养生法,通过计时工具,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随时提醒人们科学养生,从而让每个人都懂得用《黄帝内经》养生,让科学养生得以普及,这对改善人们体质,提高人们生存质量,无疑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表示十二时辰的十二个字与十二种动物结合,便有了: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同样,十二种动物与地支搭配应用在年上,就诞生了十二生肖。

在中国古代,人们用“铜壶滴漏”的方法计时,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对应于今天的二十四小时。半夜十一点到一点的时间为子时,一点到三点为丑时,三点到五点为寅时,其余的以此类推。

古代的一个时辰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小时,所以,当钟表刚刚传入中国时,就有人把一个时辰叫做“大时”,新时间的一个钟点叫做“小时”。以后,随着钟表的普及,“大时”一词也就消失了,而“小时”却沿用至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时辰

以上就是关于早晨、上午、下午、傍晚、晚上、深夜、凌晨是怎么区分的,分别是几点到几几点全部的内容,包括:早晨、上午、下午、傍晚、晚上、深夜、凌晨是怎么区分的,分别是几点到几几点、时间有上午、中午、下午、零晨、早晨、夜晚、深夜具体指得是什么时间、一年四季中的早中晚都是怎么划分的。如早春、中春、慕春及夏、秋、冬季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690878.html

最新回复(0)